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5章 天下響動

城父關內,秦然站在城牆上,目光凝視遠方,手中緊緊握著咸陽送來的詔令,面色凝重如鐵。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和不安,彷彿對未來充滿了疑慮。

“政哥還是用李信伐楚了啊。”秦然輕聲自語道,聲音低沉而沙啞。

秦然眉頭微皺,似乎對這個決定感到有些意外,但又並不完全出乎預料。因為自已知道,伐楚是勢在必行的。

然而,讓秦然稍感寬慰的是,這次李信並沒有自大的誇下海口要用二十萬大軍滅楚。

相反,他向大王請求了三十萬大軍,其中包括驪山、藍田兩座大營內的精銳之士。這樣的兵力配置,顯然更具實力和威懾力。

“以三十萬善戰的大秦銳士對抗項燕統率的四十萬楚軍,勝算應該還是可觀的。”

秦然默默盤算著雙方的兵力對比。儘管楚國擁有四十萬大軍,但他們的戰鬥力遠不如秦軍。秦軍經過多年的征戰和訓練,已經成為一支精銳之師,無論是裝備還是戰術素養都遠遠超過楚軍。

因此,只要秦軍能夠發揮出自已的優勢,戰勝楚軍並非難事。

當然,戰爭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即使秦軍佔據優勢,也不能掉以輕心。戰場上的變數太多,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導致戰局逆轉。

此外,楚國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們必然會全力以赴地抵抗秦軍的進攻。這場戰爭將會異常激烈,甚至可能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而且實際上,李信就算用二十萬大軍伐楚,正常情況下就算滅不了楚國,可是攻城掠地,搶奪城池也是足夠的。

二十萬大軍之所全軍覆沒,正是坐鎮城父的昌平君叛亂前後夾擊之下,才會如此。

秦然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內心的緊張情緒。現在不是猶豫的時候,必須堅定信心,全力支援秦軍的出征。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秦國的安全和穩定,實現統一六國的大業。

詔令上,現在還是讓昌平君來到城父管轄三十萬大軍的糧草排程。

秦然看著這份詔令,眉頭微皺,心中湧起一股不安。

這一次自已一定要阻止昌平君叛秦歸楚。

如果昌平君沒有反叛之心,那麼這場戰爭就有勝利的希望。而且,如果昌平君能夠保持忠誠,秦始皇嬴政也不會因為扶蘇體內流淌著一半楚人的血脈而心生厭惡。這樣一來,後面扶蘇登上皇位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然而,當秦然想到此處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決心:日後一定要幫助扶蘇找到一位良師益友,引導他成長。雖然扶蘇擁有一顆仁慈善良的心,但過於刻板和懦弱並不是一件好事。

一道虛假的聖旨竟然能讓這位手握三十萬大軍的嫡長子選擇自殺,這在歷史上可謂獨一無二。這樣的性格,即使他成為了二世皇帝,也未必能夠應對複雜多變的政治局面。

在這個充滿權謀與爭鬥的世界裡,扶蘇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氣勢。

五日之後,

在楚國舊地安撫楚民的昌平君便奉詔來到了城父。

“秦將軍,許久不見了。”

一眾官員,站在城門迎接昌平君。而他一眼便看到了秦然,臉上露出了笑容。

對於秦然能夠割讓平叛功勞給自已,昌平君的內心充滿了感激之情。雖然他們之間曾經鬧過不愉快,但這次的事情讓昌平君對秦然有了新的認識。

“丞相大人客氣了,在下如今身無官職,只不過是一小卒罷了。”秦然笑著回答道。他的語氣輕鬆,沒有絲毫的傲慢和自負。

“哈哈哈,秦將軍莫要妄自菲薄。”昌平君大笑起來,“你的才華大王怎麼可能棄之不用?大家都知道,你被再次啟用,是早晚的事情。”

昌平君的話引起了周圍人的共鳴,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他們都認為,秦然這樣的人才不應該被埋沒。

秦然微笑著點了點頭:“那就借丞相大人吉言了。”自已並沒有過多地辯駁,只是簡單地回應了一句。

昌平君入駐城父後,這座城池的大權自然而然地落入了他的手中。

他毫不猶豫地開始行動,迅速從關中各地的糧倉調撥糧草到城父。這個決策使得城父成為了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大量的糧草在這裡囤積起來,等待著被運往前線,供應給正在作戰的秦軍。

儘管此時李信和他率領的二十萬大軍尚未抵達,但昌平君深知未雨綢繆的重要性。他明白,要確保軍隊的戰鬥力和士氣,必須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因此,他全力以赴地籌集足夠的糧草,以滿足未來三十萬兵馬的需求。在這個關鍵時刻,昌平君展現出了果斷和高效的領導能力,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好了充分的後勤保障。

看著昌平君進城的一系列動作,秦然可以肯定,現在的他還沒有反叛之心。

自已要做的就是在城父抵擋前來勸說昌平君叛逃之人。

這個人秦然心中有些猜測。

大機率就是農家俠魁,田光。

他的身份將是最合適做這件事的。

實際上也正如秦然所想的差不多。

此刻在楚國前線的大軍營寨之中。

田光正在此處。

“嬴政已經發兵了,李信為主將,三十萬大軍不日匯聚之後便會攻伐我楚國了。”

楚國大將項燕沉聲說道。

“你們的計劃有把握會成功嗎。”

“如果不能的話,那麼我楚人恐怕要面臨一場血戰了。”

“即使能擊退李信,也會損失慘重。”

“以目前兩國的國力來對比,楚國很難恢復元氣。”

項燕也是新鄭之亂計劃的參與者之一。

不過他主要是負責率領楚軍牽制蒙武的大軍。

對於計劃的詳細進行並不太瞭解。

“....計劃進行的並不太順利。”

“昌平君雖然被暗貶到楚地,不過秦王並未對他罷相。”

“他們之間的嫌隙恐怕還不足以讓昌平君叛秦歸楚啊。”

田光沉聲說道。

對於這個計劃的進行。實際上他們現在也沒有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