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5章 楚系

“小莊,好久不見!”

蓋聶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緩緩響起,彷彿帶著無盡的感慨與回憶。他靜靜地站在原地,並沒有出手阻攔逆流沙其他準備離去之人,目光卻始終落在眼前這位身姿挺拔、氣勢凌人的衛莊身上。

然而面對蓋聶這般親切的稱呼,衛莊卻是一臉淡漠,毫無表情地凝視著遠方,似乎根本沒有聽到一般。

事實上,這並非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場景了。長久以來,無論衛莊如何努力想要擺脫這個略顯稚嫩且略帶寵溺意味的稱呼,但每次都只能以失敗告終。

就算現在的衛莊已然成為了手握數十萬雄兵的韓國上將軍,位高權重,威震天下。

可即便如此,當他站在蓋聶面前時,依舊無法改變對方對他的看法和稱呼。

因為在蓋聶的心中,衛莊一直是他在鬼谷之中的師弟。

“留守在新鄭的墨鴉……已經戰死了……”蓋聶神色凝重地說道,目光緊緊盯著面前毫無反應的衛莊。

他知道這個訊息對於衛莊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但作為對手,蓋聶也認為有必要讓衛莊以及逆流沙的其他成員知曉此事。

聽到這句話,原本正準備轉身撤退的白鳳如遭雷擊般猛然回過神來,他難以置信地瞪大雙眼,臉色變得極為難看,並死死地盯著蓋聶。

“什麼?!!墨鴉……他究竟怎麼了?!”白鳳聲音顫抖地質問道。

面對白鳳充滿怒火與質問的眼神,蓋聶選擇了沉默不語。儘管墨鴉最後是喪命於秦軍之手,但若不是蓋聶他出現在新鄭將其擊敗,使得秦軍攻入城內,那麼墨鴉也不會死。

這條命,蓋聶背了。

“混蛋!我要殺了你!!”話音未落,白鳳便如同一隻兇猛的獵豹撲向蓋聶,誓要為死去的摯友報仇雪恨。

憤怒瞬間淹沒了白鳳的理智,多年來與墨鴉相互扶持、共同經歷風風雨雨的情誼湧上心頭,讓這位向來冷酷的男人徹底失控。

然而,就在白鳳剛剛準備動手之際,只見一道黑影如閃電般迅速掠過,正是衛莊伸出手攔住了他。

“你不是他的敵手。” 衛莊的聲音低沉而堅定。

“墨鴉的血海深仇,由我來討還。”

“此刻,你們當務之急乃是即刻撤離此地。\"”衛莊繼續說道,語氣不容置疑。

“逆流沙已經流血太多了,不能再有無謂犧牲。”

實際上,早在後方新鄭方向湧出秦軍之時,衛莊心中已然明瞭大致情形。

畢竟,憑墨鴉的身手,若未遭遇意外,定然會趕在秦軍現身之前來通風報信。

此時此刻,滿腔憤恨的白鳳卻一心只想著報仇雪恥,對衛莊所言恍若未聞。

“無雙鬼.....!”

正當局面僵持不下時,張良毫不猶豫地喝令道。

話音未落,身材魁梧的無雙鬼應聲而動,跨步上前緊緊抱住白鳳,並使出渾身力氣將其強行拖拽離去。

“衛莊兄......多加珍重。\"”臨行前,張良回首凝望衛莊,鄭重其事地道別。

“倘若你不幸罹難,不論怎樣,我張良定會想方設法替你報仇雪恨!”

張良深知,此時此刻身處險境之中,唯有儲存有生力量方為上策。而環顧四周眾人,能夠與蓋聶交鋒且不落下風者,僅有兩人而已。

其一就是衛莊,其二則是敵方的秦然。在此等極端不利的局勢之下,唯有暫且隱忍,靜待時機。

隨著周圍的人快速離開,場中只剩下蓋聶與衛莊二人四目相對。

另一邊,王賁率部一路衝殺,很快便來到了秦然所在的中軍。

“秦將軍!”

“在下來晚了。”

戰馬之上王賁拱手謙虛的說道。

“王賁將軍來援的時機剛剛好。”

“今日之援,秦然沒齒難忘!”

秦然自然知道王賁私自出兵是冒著多大的風險。

“秦將軍言重了,都是為了大王,為了大秦。”

“我王賁怎麼能為了個人的利益棄大局於不顧。”

“當務之急是全力剿滅叛軍,避免他們逃竄到各地之後死灰復燃,如此才能向大王有所交代。”

王賁立刻提醒道。

“多謝!”

秦然也不是婆婆媽媽的人。

“傳令,各部立刻追擊四處潰逃的叛軍。”

“務必將叛軍主力徹底消滅!!”

隨著秦然一聲令下,大軍盡出。

只要在接下來得追擊戰中剿滅能消滅叛軍主力,那這次的平叛之戰,秦然依然是大功一件。

畢竟以十萬兵馬對陣三十萬叛軍,兵力相差懸殊。

在得知王賁率領五萬騎兵增援秦然的訊息的昌平君先是長舒一口氣,隨後又怒不可遏。

“混蛋王賁。”

“叛軍攻陷新鄭之時我便派人向他借兵平叛,結果他以沒有虎符和王命來搪塞於我。”

“現在卻又發兵五萬親自來救秦然。”

“欺人太甚!!”

昌平君在心中連王賁帶王翦將他們王家的祖宗十八代,罵了一個遍。

在他看來只要當初王賁借兵於他,根本用不著秦然來平叛。

殊不知,昌平君太過高看他自已的軍事才能了。否則也不會將新鄭上黨同時丟掉。

而且王翦曾經告誡過王賁,他們這些領兵大將要離著朝堂之內的楚系遠一點。

無王命出兵的處罰也不相同。

救秦然王賁相信大王不會過多苛責於他,最多讓他暫時閒置在家,等一旦戰事再起很快就能官復原職。

可是幫助昌平君的楚系,後果恐怕就會很嚴重了。

這些年對於楚系,大王的態度模稜兩可,一方面需要楚系官員治理朝堂和各地,另一方面又多為楚系掣肘而煩惱。

這一次作為楚系領頭羊的昌平君犯下大錯,可能會成為大王對楚系開口的一個藉口。

所以這些領兵大將但凡有點頭腦的都知道,離昌平君能走多遠就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