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章 吳管家的建議

想到這,張塵急忙喚來沮授,向他說了這一想法。

沮授聞言,不禁大讚,當即便著手草擬榜文。

這道招賢榜一出,正好也看看,如今自己在這冀州究竟打出了怎樣的名頭?

張塵吩咐了此事,又修書二封,差人分別送往成安、臨漳二縣,信上囑咐牽招、方平二人,加緊募兵事宜。

等到兵馬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到時候,就算是有新任官吏到來,那也得乖乖地看自己臉色行事。

張塵將這些事情全部料理妥當,不覺已經到了正午,肚子都有些餓了。

哎,勤於政事的感覺真好啊!

張塵心裡暗想,便回到了後宅。

用過午膳,吳管家前來拜見。

多日來,張塵忙於政事,也許久未見吳管家了。這次一見,竟然發現他鬢邊的白髮又多了幾根,想來是這段時間為了打理張家的生意而奔波各地,操勞所致。

“老奴……拜見太守大人。”吳管家一進來,便朝張塵跪行大禮。

張塵見狀,急忙上前攙扶起他,道:“吳伯,這是做什麼?自家人,何故行如此大禮?”

吳管家道:“少爺,您如今已貴為一方太守,是這一郡之地的父母官。老奴不能壞了規矩,更不能讓人說咱們太守府的下人沒有規矩。”

張塵正色道:“規矩,並非用來約束親情。吳伯追隨我父多年,又在我張家危難之時,不離不棄。更為張家的生意奔波操持,才使得張家有了今日之象。在我心裡,您是我的長輩,並非僕人。”

吳管家聽罷,不禁深深動容。

他活了大半輩子,當了一輩子下人,還是頭一回聽到這樣的話。

有主如此,縱是為奴為僕,又如何?

“吳伯此來,可是有事要說?”

“啊!”吳管家回過神來,道:“少爺,老奴確有一事,想請少爺斟酌。”

“哦?何事,說來聽聽。”

吳管家道:“少爺,老奴想說的,是建立商會一事。”

“商會?”張塵沉吟著,心中不禁暗自沉思。

這商會古已有之,乃是由商人建立,維護其權益的組織。

因為在古代,一貫秉承的都是“重農抑商”的思想。商人雖有大量財富,但卻地位低下,所以商人們才不得不“抱團取暖”,商會也便應運而生。

這商會形成,往往都是以地域劃分,同一片地域的商人聯合在一起,不但可以避免內部競爭,還能增強與外部談判的力量,如此,便可保護同鄉商人的權益。

黃巾之亂荼毒冀州,其中對商業的打擊尤為深重。多少商人,積累了一輩子的財富,到頭來,不但錢財被劫掠一空,就連手上的貨也被搶光了。張家能在這期間僥倖存活下來,實則已是萬幸。

雖說“重農抑商”思想根深蒂固,可商人卻也是不可或缺的。若無商人,商品無法流通,整個社會的經濟都會受到影響。

建立商會,穩固商業,確實是一項不錯的舉措。

張塵思慮著,正襟危坐道:“吳伯,細細講來。”

“少爺,黃巾之亂,對整個冀州的商業打擊甚深。如今放眼整個冀州,真正有實力的商賈,無不是世家名門。那些世家雖也有所侵損,但元氣未傷,可小商賈們,比之戰亂之前,已是十不存一。”

吳管家嘆道:“老奴操持家業以來,發覺冀州境內,一些世家貴族壟斷貨源,左右市價,此絕非好兆。一旦世家把持商業,囤積居奇,坐地起價,最終受苦的,必是百姓。因此,老奴想建立商會,將商賈們聯合起來,與那些不法豪族分庭抗禮!”

張塵聽到此處,卻不禁眉頭深鎖。

吳管家所講固然有理,可是僅憑那些尋常商賈,又怎能撼動世家豪門這棵參天大樹呢?

眼下,他還沒有完全掌控魏郡,若此時就與世家對立,絕非明智之舉。

吳管家只是站在商人的立場,但他卻不能不考慮大局。

建立商會,雖是有利,可一不小心便會觸動那些世家的利益。此事,必須慎重!

張塵沉思良久,道:“吳伯,商會一事,茲事體大,非倉促間可定。此事我記下了,容我三思之後,再行商議。”

吳管家點頭道:“如此,老奴先行告退。”

“且慢。”張塵叫住了吳管家,隨即問道:“吳伯,你方才說一些世家壟斷貨源,左右市價,不知究竟是哪一家?”

吳管家聽得張塵此問,不禁面色微變,面帶憂色地道:“少爺,世家勢力龐大,您莫非是想……眼下不宜輕動啊。”

“你無須擔心,我自然知道目下還動他們不得。只是,我總得知道,究竟是哪些人,在冀州的地盤上攪弄風雲。”

張塵眼神堅定。沮授的“三步方略”中,第二步就是“弱”,對那些豪門貴族,籠絡可用的,分化孤立敵對的,最終將其弱化瓦解。

從這一刻起,他就要開始區分,這冀州地面上,究竟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

看著張塵堅定的目光,吳管家只得如實回道:“少爺,老奴所見到的,便有兩家。一是郭氏,二是辛氏。”

郭氏?辛氏?

張塵暗自沉思。

他對冀州的名門世家知之不詳,只知“清河崔氏”與“中山甄氏”這兩家,都是顯赫一方的名門望族。

辛氏,莫非是辛毗和辛評那兩兄弟?

那這郭氏……

張塵沉吟片刻,猛地一睜眼,問道:“吳伯,你說的郭氏,並非冀州當地人,而是潁川人士吧?”

“少爺怎知?”吳管家不禁奇道,“不錯,這郭氏正是今歲年初才遷徙至冀州的。只因黃巾殘黨劫掠潁川,故而遷徙避難。現任家主名叫郭圖,字公則,倒也頗有名氣。據說此人滿腹才學,不過,他郭氏把持行市,哄抬市價,卻也是事實。郭圖身為家主,必定參與其中。”

哼,郭圖?他有個屁的才學!只會出餿主意的傢伙罷了!

不過,既然是郭圖,那也就意味著……

哈哈哈哈!

天助我也!

張塵的心裡不禁樂開了花。

這個郭圖的本事雖然一般,但與他同族的另一人卻是非同小可!

張塵忽然想起,那人原本也是在冀州,起初也是在袁紹帳下,後來是看出了袁紹難成大器,才斷然離去的。

想必,他也是這個時候與郭圖一同遷徙至此的吧?

想到這,張塵連忙道:“吳伯,幫我查一個人。去查查郭氏子弟當中,是否有一人,名叫郭嘉,字奉孝?如有,立即報我!”

吳管家見張塵如此,不解道:“少爺為何關注此人?”

“此人乃曠世奇才,我定要得之!”

張塵的眼眸閃過一絲熾熱。

奉孝,想來,我們很快就要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