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山林裡,厚厚的枝葉在趙國強腳下發出細碎的脆響。
他與牛角蜂群如一陣黑色旋風般掠過林間,蜂群振翅的嗡鳴聲在寂靜的山林裡迴盪,驚起幾隻藏匿在枝頭的小鳥。
走了不到二里地的距離,牛角蜂群突然躁動起來,密密麻麻的蜂群在前方低矮的灌木叢林上空盤旋,形成一片湧動的黑雲。
趙國強心中一動,幾個閃身便如鬼魅般來到灌木叢旁。
透過枝葉的縫隙,他看見兩隻野雞正驚慌失措地在灌木深處亂竄。
面對鋪天蓋地的牛角蜂群,這兩隻平日裡在林間樹叢中飛翔的傢伙,此刻竟不敢展翅,只能拼命地將腦袋往枝葉繁茂處鑽,將肥碩的屁股露在外面,彷彿這樣就能躲過一劫。
趙國強心念一動,瞬間進入空間。
他站在空間中對應灌木叢的上方,伸手穿過空間的屏障,精準地抓住兩隻野雞的翅膀。
野雞撲稜著掙扎,羽毛紛飛,卻怎麼也掙脫不開他有力的手掌。
就在抓野雞的瞬間,附近腐木上幾叢黃褐色的身影映入他的眼簾——灌木叢中,許多冬蘑正從腐朽的木頭上探出腦袋。
他先將兩隻野雞扔回山林。
山林裡,野雞的數量日漸增多,再加上自家養的家雞,想到明年就能實現雞肉、兔肉和野豬肉自由,趙國強不禁露出一絲笑意。
隨後,他踏出空間,再次回到這片灌木叢林。
仔細打量,這片灌木叢中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腐朽的木頭,那是附近一棵大樹倒下後慢慢腐爛而成。
冬蘑,又稱凍蘑,作為長白山初冬特有的菌類,此刻正生機勃勃地生長在這些腐木之上。
它們厚實的菌蓋呈深褐色,表面帶著自然的褶皺,彷彿是歲月雕刻的痕跡。
冬蘑不僅美味,還富含營養,是燉湯燉肉的絕佳食材,入口嚼勁十足。
不過,冬蘑的處理過程頗為麻煩,通常需要經過半個月的晾曬,才能除去多餘水分,達到最佳使用狀態。
換作旁人,此刻定會小心翼翼地從木頭上採摘冬蘑,可趙國強卻另闢蹊徑。
他的手掌輕輕撫過一根根腐爛的木頭,這些木頭連同上面生長的冬蘑,便一同消失在他的神鼎空間之中。
趙國強將這些腐木放置在空間裡那根長木耳的木頭附近。
這是一棵曾經合抱粗的大樹,倒下後樹幹長達七八米,如今上面已長滿了黃褐色的冬蘑。
除此之外,那些斷掉的樹梢,以及有大腿、胳膊粗細的小樹幹,只要生長得有冬蘑的,也都被他收入了空間。
收集完腐木,趙國強轉頭看向在一旁盤旋的牛角蜂群:“你們今天辛苦了,不用再找獵物了,收穫夠多了,回空間休息吧。”
話音剛落,他開啟空間入口,牛角蜂群圍繞著他的頭頂歡快地轉了一圈,發出一陣嗡嗡聲,隨後便有序地飛進空間入口。
趙國強自己也心念一動,回到空間的山林之中。
他目光掃過冬蘑,那些成熟的冬蘑彷彿受到召喚一般,自動脫離腐木,凌空飛向他。
他迅速編制了一個精緻的竹籃,將冬蘑一一收入籃中。
“給我先把水分去掉。”隨著他低沉的命令,冬蘑紛紛飛出竹籃,懸浮在一人高的半空。
剎那間,原本飽滿圓潤、比拳頭還大的褐色冬蘑,肉眼可見地迅速乾癟,體積急劇縮小,不多時便成了乾燥的乾貨。
趙國強滿意地點點頭,將冬蘑重新放回籃子,收進儲藏室,隨後離開了空間。
這一次,他不再理會沿途可能出現的獵物,一心只想快速趕路。
他憑藉空間的力量,不斷進行短距離瞬移。
山林在他眼前飛速掠過,風聲在耳邊呼嘯。
又趕了幾里路後,當他再次出現在一片山崖底下時,一抹獨特的紫色闖入他的視線。
低頭一看,竟是讓他驚喜萬分。
這片紫色的花海,居然是不老草,也被稱為神仙草。
不老草直立生長,沒有分枝,棍狀的莖幹上佈滿三角狀的鱗片,宛如一根狼牙棒。
密集的藍紫色花朵在莖頂綻放,形成一片絢麗的花海。
在當地,人們親切地稱它為“兔子柺棍”“山苞米”或“獨根草”,而在中醫中,它的學名是草蓯蓉或列當。
這種生長在大興安嶺和長白山區的珍稀瀕危藥用植物,通常寄生在赤楊或榿木屬植物的根部,常見於河流兩岸、山凹坡地的集水區,以及赤楊灌叢或綠苔水蘚落葉松林下。
據說,草蓯蓉的花朵即使經過四五天晾曬,依然能保持綻放的姿態,生命力極為頑強。
民間更流傳著用它泡酒,可補腎壯陽、潤腸通便、養生延年,甚至有長生不老的神奇功效,因此被人們尊稱為“神草”“不老草”。
趙國強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抬手間,一把小巧的鋤頭出現在手中。
他仔細挑選著長勢旺盛、植株粗壯的不老草,每一株都連根帶土小心挖出,隨後移栽到空間之中。
一部分作為成藥收集起來,還有一部分精心栽種。
這片不老草,他只挖掘了三分之一便停下手中的動作,將剩下長勢良好的植株採摘下來,收入空間儲藏室。
他從空間裡弄出一些清水 ,將這片山林中的野生不老草澆灌了一遍,希望它們能夠長得更好, 長出更多的不老草。
剛種在空間裡的不老草,他也給它們澆上清水,看著它們在空間的滋養下輕輕搖曳,這才放心地離開空間,繼續踏上趕路的征程。
這一次 重新踏上路程 ,就再也沒有碰到任何好東西了。
也許途中有什麼好東西 ,只不過他趕路的速度太快 ,並沒有能夠看到。
一直來到靠山屯後山附近,還剩下一座山坡時, 他就停了下來 ,開始老老實實的走路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