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空間的祭壇上。
他手一招。
儲藏室裡的木桶就飛到了祭壇上面。
“給我來兩滴聖水吧”。
話音剛落。
青銅鼎蓋上大張的龍口之中。
飛射出兩滴淡綠色的。
散發著淡淡異香的晶瑩剔透液體。
正是聖水。
兩滴聖水。
準確的落入木桶之中。
趙國強轉身面向湖泊。
手再一招。
一股湖水從湖面騰空而起。
如一道長虹瞬間落在木桶裡面。
裝了小半桶湖水後。
在趙國強說了一句夠了後,多餘的湖水則彷彿帶著彈性一般。
瞬間又縮回了湖泊裡面。
提著木桶。
心念一動。
身影一閃。
他已經出現在了種植人參的懸崖平臺上面。
來到那株年份最長的人參邊上。
這一次。
兩個工作指標可就全指望你了。
他目光看向桶裡面。
“開始澆灌吧”。
話音剛落。
木桶裡的水。
自動騰空而起。
飛到那株年份最長的人參上空。
化作絲絲細雨。
單獨圍繞著那一株人參慢慢的飄灑而下。
隨著雨絲灑下。
那株原本就茁壯成長的人參。
開始迅速的生長。
當時剛種下的時候。
為了讓他們能夠。
更好更快的生長。
他就兌了一滴聖水。
澆灌這些人參。
在細雨絲飄灑下的同時。
下面的人參生長。
非常迅速。
眨眼的功夫就開始開花。
結出紅彤彤的漿果。
然後又迅速枯萎。
再次一株嫩芽從地下冒出。
開始繼續生長。
長高長大開花結出漿果。
種子成熟。
枝葉枯萎。
如此週而復始。
開花一次就代表生長了一年的年限。
等到小半桶水澆完。
看著重新長的枝繁葉茂的人參。
趙國強非常滿意。
經歷過聖水澆灌的人參,藥效絕對比普通百年人參更強。
現在有錢又有票了。
該去供銷社買點東西了。
出了家門。
把房門鎖好。
來到村外。
他沒走大路。
而是進了小樹林裡。
找了處沒人的地方。
身影一閃就進入了空間裡面。
先把儲藏室裡的草帽草衣穿起來。
然後沿著路邊的山林快速地向著青山公社而去。
從他們靠山屯到青山公社有十五里路。
如果普通人。
大概要一個半小時到達。
至於去撫松縣城。
則有三十里的路程。
估計也就花了幾分鐘時間。
趙國強已經來到了青河公社的大路口邊上的樹林裡。
脫下頭上的草帽。
身上穿的草衣。
將他們妥善收好。
這才出現在樹林中。
他揹著一個背兜。
裡面是幾個袋子。
上了大路。
清河公社就兩條主路。
一條直通縣城,省城。
在公社的中心路段有一個丁字口。
那裡直通冷家灣。
穿過冷家灣。
就到達了另外一邊的大河。
過了大河。
那邊就是另外一個鎮,三渡鎮了。
供銷社就在丁字口。
進入清河公社。
路上行人漸漸多了起來。
經過中心小學門口。
裡面傳來朗朗的讀書聲。
“鋤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趙國強就是在這裡唸的書。
這所學校是小學和初中集合在一起的中心學校。
附近十里八鄉的小孩子都是到這裡讀書。
這所學校不像以後。
校門口只有兩根高聳的立柱。
但是卻並沒有做校門。
而且全天開放。
任何人都可以進出。
孩子們也不需要接送。
不過現在讀書的小孩年紀一般都要到最少七歲或八歲才開始讀書。
趙國強就是八歲才開始讀小學一年級的。
因為每天要走十五里的路去學校讀書。
然後回去也要走回去。
平時還好。
如果遇到下雨天。
那可就遭罪了。
路上的爛泥坑又溼又滑。
而且非常粘鞋子。
一不注意踩到爛泥坑裡。
說不定你一腳提起來,腳提起來了。
鞋子還在爛泥坑裡面。
強行將鞋子提起來。
很容易把鞋子弄壞。
但是那時候的小孩子並不覺得苦。
下雨天即便摔上兩跤也感覺無所謂。
到了冬天,爛泥坑倒是沒有了,可是如果下雨,那路上可是真的非常滑。
不過小孩子都喜歡滑著冰走,這樣會更輕鬆一些,只是有些費鞋。
下雪後,甚至同學們還會一路你追我趕,打著雪仗跑回家。
不過大家雖然打雪仗,並沒有後世那種霸凌事件出現,同學間關係都還不錯。
一路上行人挺多的。
走在路上,見到一輛拉牛糞的牛車迎面而來。
趙國強趕緊讓開。
牛糞並不臭。
幹牛糞不但可以用來燒火。
發酵的牛糞用來做肥料做莊稼。
而且新鮮牛糞還可以用來養蚯蚓。
或者用來釣魚打窩。
效果非常不錯。
若是新鮮牛糞配合酒米窩料打窩。
效果更是好的出奇。
清河公社的供銷社。
是一層的磚混結構建築。
青磚灰瓦。
外牆上塗著一層白石灰。
青河公社的供銷社跟別的地方不一樣。
它並不是連在一起的。
而是分為兩排。
道路左邊一排,右邊一排。
右邊一排。
最前面是賣各種吃食,糕點糖果,糧食,汽水,酒,油,還有各種農作物種子,農具等等。
再後面就是收購站。
像趙國強家裡,還有村子裡分了野豬肉之後,他們吃的骨頭都沒有扔掉,而是放了起來,有空就會拿到供銷社賣。
趙國強隔著老遠,就看到供銷社前面,曬了一大片的大骨頭。
趙國強家的所有骨頭,他說過了,任由他自己弟弟妹妹攢起來,以後攢多了,他們自己拿去賣,賣的錢他們自己做零花錢,不需要上交給他。
當時他這麼說之後。小弟趙曉陽可是高興的跳起來,直嚷嚷大哥你太好了,還跳起來親了他一個。
現在的小孩子。可找不到幾個人兜裡會有零花錢的。
在馬路另外一邊。
那一排的門面房子主要是賣布皮、衣服、鞋子、文具、書本、紙、筆等等的地方。
走進供銷社。
外面就是用土磚壘起來的一個長長的臺階。
臺階上面放著一塊又一塊的水泥板。
水泥板將顧客和營業員分隔開來。
在櫃檯上有一個小小的供人進出的地方,是用一塊活動木板蓋起來的。
如果有營業員要進出。
則是掀起木板。
進去之後再把木板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