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強盤算了一番,決定趁眼下空閒,先去緬甸熱帶雨林收取捕魚竹籠。
至於傍晚去哪個黑市售賣糧食,且等稍後再做定奪。
畢竟在黑市賣糧,既能賺些錢財,也算間接做了好事——這年頭,城裡人日子雖然艱難,可鄉下人即便揣著糧票肉票,現在也根本買不到糧食和肉。
每次鄉下人從鄉下趕到城裡或者公社,即便排上半天的隊,還沒 輪到他們時 ,早就已經賣光了。
城市裡面供應的糧食,全是按定量售賣,而且定量的數量根本不足。
他心念一轉,調整方向,下一秒,已然置身於緬甸的熱帶雨林的重疊空間處。
熾熱的熱帶雨林氣息彷彿隔空撲面而來,趙國強連忙脫下身上厚重的棉襖。
隨後,他抬手召喚,飛機瞬間出現在眼前。
帶著飛機,他離開了空間,來到河流邊上。
這條支流綿延悠長,他當初投放甲魚鉤的地方並非最上游。
上游究竟有多遠,他全然不知。
不過此刻,離江邊已經不遠了。
站在高坡之上眺望,遠處白茫茫一片,那裡便是支流與江河的交匯處。
這支流裡的大貨已然不少,想來前方水更深的江河之中,定會藏著更多令人驚喜的大傢伙。
趙國強快步走到第一個捕魚竹籠前,伸手解開捆綁在樹幹上的繩子。
他將繩子在左手腕上繞了兩圈,雙手緊握,開始用力向岸邊拖拽竹籠。
然而,竹籠卻紋絲未動,沉重得超乎想象。
“掛底了?”
趙國強眉頭微皺,雙手高高抬起繩子,再度發力,可竹籠依舊拉得十分吃力。
他又試著往左邊拉、往右邊拉,結果都是一樣的沉重。
“管他的!”
他暗自咬牙,“這捕魚竹籠編織得極為結實,就算有東西卡住,強行拉過來也無妨。
繩子這麼結實,還不信能拉斷了!”
換作普通人,面對水底這個巨大的捕魚竹籠,怕是根本拉不動。
但趙國強力量驚人,他猛地一使勁,竹籠終於開始緩緩向前移動。
“怎麼感覺沒掛到東西?這竹籠怎麼會這麼重?”趙國強心中疑惑。
隨著竹籠在水底滑行,河裡的淤泥、樹葉和水草紛紛隨著水流翻湧而起。
拉動繩子的過程中,他隱隱察覺到竹籠裡傳來震動。
難道是籠子裡進了“大貨”?趙國強瞬間興奮起來,手上拉動繩子的速度也隨之加快。
當捕魚竹籠被拖到岸邊時,竹籠裡突然傳來噼裡啪啦的聲響。
“喲呵!這竹籠裡的貨看來不少!”感受著籠子持續不斷的震動,聽著裡面傳出的動靜,趙國強知道,這一籠妥妥“爆籠”了!
仔細想想,倒也在情理之中。這裡可是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邊緣的河流,從未有人在此釣過魚、下過鉤、放過竹籠。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收穫自然不會差!
趙國強加大力氣,雙手高高抬起,將竹籠從水中緩緩拖到河岸。
隨著竹籠離開水面,裡面魚兒掙扎的聲音愈發響亮,噼裡啪啦的聲響不斷傳來。
不少帶著淤泥的水珠從竹籠縫隙中濺射而出,落在河岸邊的水草上,留下一個個醒目的黃泥點。
趙國強將捕魚竹籠收入空間,意念一動,原本需要手動開啟的出魚口自動彈起。
緊接著,竹籠倒立而起,將裡面的魚獲一股腦兒倒了出來。
“臥槽!難怪這麼沉!”趙國強定睛一看,竹籠豎起的瞬間,裡面倒出不少小魚小蝦,而最引人注目的,竟是一條足足三米長的緬甸蟒!
這條緬甸蟒的肚子鼓得圓滾滾的,一看就是在捕魚竹籠裡飽餐了一頓。
誰能想到,它這麼長的身軀,居然也能鑽進竹籠!
趙國強心中明白,這緬甸蟒一旦上半身鑽進竹籠,想要退出來可就難了。
它只能順著竹籠一直往裡鑽,才能避免掙扎帶來的痛苦。
除了這條少說有一百斤重的緬甸蟒,竹籠裡還倒出好幾條黑魚、鯰魚,四五條黃鱔也在其中,光是羅非魚就有七八條,小的半斤重,大的足有五六斤。
看著這條肚皮鼓脹的緬甸蟒,趙國強心念一動,只聽“咔嚓”一聲,蟒蛇的頭頸頓時折斷。
他念頭再轉,蟒蛇的肚子裂開,裡面果然藏著不少魚,甚至還有一條起碼三斤重的水蛇。
這些在蛇肚子裡的魚早已沒了生機,趙國強隨手將它們扔到養殖黑魚、鯰魚的小池塘裡。
隨後,他開始將竹籠裡的收穫分門別類:黑魚、鯰魚扔到小池塘養殖;其他魚類放進河流湖泊;黃鱔同樣放生進河中。
而在這一籠收穫裡,最讓趙國強感到詫異的,是兩條大鯽魚——一條八九斤重,另一條更是達到了十一二斤重的巨型鯽魚!
另外還有三條小稍小一些的彩虹鯽魚。
據趙國強所知,這樣的鯽魚雖說不小,但也不算太過罕見。
傳聞中,緬甸曾有漁民釣獲過重達四十斤的巨型鯽魚,這要是放在國內,簡直難以想象。
看著這兩條大鯽魚,再瞅瞅籠子裡那條重達二十多斤的大黃鱔,趙國強心中不禁泛起疑惑:從古到今,龍國人總愛崇洋媚外,總喜歡巴結外族人,難不成真是因為外國的黃鱔、魚類等比中國本土物種更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