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章 糧食不缺了

時間流速調整完畢的瞬間,趙國強眼前的景象彷彿按了快進一樣 ,開始快速發生變化。

種植糧食的田野上,嫩綠的麥苗以令人咋舌的瘋狂速度拔節抽穗。

原本纖細的莖稈不斷向上竄升,葉片如被無形之手撥動般迅速舒展。

眨眼間,整片田野便鋪滿了金燦燦的麥穗,它們在無形的風中歡快地搖曳著,那耀眼的金色彷彿要將整個空間都染上豐收的色彩 。

養殖蜈蚣的峽谷裡,密密麻麻的蜈蚣群如同黑色的浪潮。

它們瘋狂地撕扯著眼前的食物,咀嚼聲此起彼伏。

外殼在進食過程中泛起油亮的光澤,原本細小的身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變得醜陋卻充滿力量。

轉眼間,這些蜈蚣便已成熟,緊接著開始了激烈的交配產卵。

剛產下的卵迅速孵化,一隻只小蜈蚣破殼而出,它們同樣迫不及待地投入進食,在極短的時間內再次長大 。

山林中,兔子、野雞們瘋狂繁殖。

母兔的腹部快速隆起,一隻只幼崽剛落地,便奮力蹬著小短腿,身上溼漉漉的胎毛迅速變幹,身形也在快速拉伸。

野豬和傻狍子在林間橫衝直撞,原本精瘦的身軀變得膘肥體壯,數量如雨後春筍般猛增。

原本剛種下的紅薯藤也不甘示弱,藤蔓如同靈動的綠色長蛇,瘋狂地向四周蔓延,葉片大而肥厚,層層疊疊地覆蓋在地面上。

“這也太神奇了!”趙國強驚歎道。眼前的景象實在太讓人震撼,他的眼睛都快跟不上這些植物的生長變化了。

在他圈定的這方圓一平方公里的面積內,他只能憑藉自己的意念,去感知空間中動植物那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

就在這時,空間祭壇突然泛起陣陣漣漪,彷彿平靜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顆巨石。

青銅鼎表面的紋路開始緩緩流轉,散發出神秘而深邃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古老的符文在訴說著塵封的秘密。

趙國強心中一驚,還沒來得及反應,一道流光如閃電般從鼎身上射出,瞬間沒入他的眉心。

大量陌生的資訊如洶湧的洪水般湧入腦海。

這次,不再是關於空間面積和時間流速,而是關於青銅鼎的真正來歷以及空間的終極秘密。

原來,這個神秘空間並非凡物。

青銅鼎乃是上古時期神農氏遺留的至寶,它擁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能夠吸收天地間的混沌之力,將諸天星辰之力化為聖水,用以滋養萬物。

而空間的存在,最初是為了培育天下奇藥, 種植糧食,拯救蒼生。

而且 空間內不但可以像他已經摸索出的進行短距離瞬移 ,還可以將空間裡的方位與現實世界進行重疊,便可 瞬間跨越千山萬水,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

只是每次跨越的方向和距離 ,還需要他以後慢慢摸索。

隨著歲月的流逝,神農鼎幾經輾轉,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沉浮浮,最終遺失在了時光的角落。

趙國強意識到,自己肩負的使命遠不止改善家人生活這麼簡單。

如果能充分發揮神農鼎空間的力量,不僅可以培育出無數珍稀藥材,還能解決世間饑荒問題。

透過神鼎主人的控制,能夠達到“外界方一日,鼎中已千年”的驚人時間流速。

想到這裡,他的目光變得堅定起來,眼神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彷彿已經看到了未來的宏偉藍圖。

當他感知到空間裡面的水稻、小麥、玉米、紅薯、土豆全部成熟之後,趕緊大喊一聲:“停下!”

隨著趙國強的話語落下,空間裡的時間流速再一次變回原樣。

還好他及時停下,有些小麥、稻子都已經快要倒伏了。

這是成熟過頭了,如果他不及時喊停,馬上這些落到地上的小麥、玉米、水稻又會重新開始生根發芽,進行第二輪生長。

而第二輪生長,因為苗太多,估計只能收一把荒草,並不能真正收到糧食。

彷彿只是一眨眼之間,空間裡已經過去了半年時間。

所有的農作物都已經成熟了一輪,如果趙國強不喊停下,估計這些已經成熟的莊稼就會掉落到田地裡,然後開始重新生長。

“收取!”

隨著他心念轉動,大米、小麥、玉米、土豆、紅薯,所有的莊稼都彷彿得到了命令,自動脫落植株。

它們化作一道道流光,隨著他的心意飛向儲藏室。

並且,它們在半空之中就自動蒸發了體內的水分,已經不再需要進行晾曬,就可以進行長期儲存。

空間裡的那一片竹林,也在眨眼之間發出“咔咔”的斷裂聲,一排又一排的竹子轟然倒下。

緊接著,竹子彷彿被無形的手操控,自動破開,編織成了密密麻麻的大竹筐子。

那些飛來的糧食全部精準地裝到了這些筐子裡面,然後筐子繼續向著儲藏室飛去。

最後在儲藏室裡,筐子疊成了一重又一重,裡面全部都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糧食。

這些原本正常大小的筐子,可是飛到儲藏室裡面之後,就變成了一個個迷你型的細小筐子。

水稻整齊地放在一個地方,小麥放在另一個地方,玉米又單獨放一個地方,土豆紅薯同樣單獨分開堆放。

這一下種子可就多了。種植了一百畝地的水稻,每畝收入大概在三千斤左右,比外界的田地產量高太多了。

當然,說的是真實產量,至於那些吹牛說畝產五千斤、五萬斤的,那趙國強就沒法跟他們比了。

收穫了三十萬斤稻子,他留下十萬斤稻子,另外二十萬斤稻子則是用來做種。

普通的水稻每畝地需要二十二斤到二十五斤種子,但是趙國強在空間裡面,每畝地他只需要十斤種子就夠了。

二十萬斤稻子,他重新種了兩萬畝水稻田。

五十畝地的玉米,同樣每畝地收了三千斤玉米,總共收了十五萬斤玉米。

他留了一萬斤玉米,應付突發情況,其他的又將它們當做種子種了下去。十四萬斤玉米,他直接種下了一萬四千畝地的玉米。

小麥同樣也是留下一萬斤之後,其他的全部都種植了下去。

外界一畝地的小麥需要種植二十斤到四十斤,但是他在空間裡面每畝地只用了十斤的小麥種子。

小麥二十畝地,每畝收了一千斤,他收穫了兩萬斤小麥。

一萬斤小麥的種子,他種植了一千畝。

土豆留下一千斤,其餘的全部種植了下去。

最多的就是紅薯,收穫的紅薯他全部存放了起來,而紅薯藤全部用來做紅薯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