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身體被掏空

第一天由林無攸掌鏡,第二天也由林無攸掌鏡,第三天還是由林無攸掌鏡……

連續工作三天後,林無攸已然被高強度的工作折磨到染上“班味”。

這不是他想象中的拍攝生活。

說好的姜聞拍攝,他坐在一旁喝菊花茶,怎麼會完全大顛倒?!

林無攸想爆哭一場。

姜聞卻想大罵一場。

由於預期的拍攝時間總共才50天,演員們經過排演磨合後默契異常,導致哪怕才開拍幾天,拍攝進度也是異常迅猛,洗出來的片段已然形成了風格——林無攸風格。

你要說“林無攸風格”是什麼,那是種非常時髦的、前衛的攝影感覺,與國內流行的電影風格截然不同。

顧常衛總結:“他拍好萊塢大片,咱們拍鄉土紀錄片。”

顧常衛是跟姜聞合作多年的老朋友,很瞭解姜聞的想法,也曾為其電影貢獻出很多精彩鏡頭,同時作為專業攝影師,他對鏡頭風格的總結比姜聞更加精闢。

至少姜聞在聽到這句話後無法反駁。

坐在特意為他準備的房間內,頭頂的圓形吊燈投下白慘慘的光芒,投在背後的大白牆上拉長了倒影,身下的實木床吱嘎吱嘎亂響,窗外還有嘩啦啦的雨聲,和劇組成員們大呼小叫的調配聲。

外面拍攝得熱熱鬧鬧,房間卻安靜得像座墳墓。

姜聞的心情特別煩悶。

“老顧,這小子保準有點異常,誰家好人第一次初掌鏡頭便能形成風格!”

顧常衛很想回答——你,姜聞,姜大導演!

但出於多年友誼,他還是安慰道:“這種風格放在國內算獨特,放在國外倒也稀疏平常,以我的經驗來看,他可能還要兩三部電影才能形成獨屬於自身的鏡頭風格。”

“……你覺得這安慰很夠意思?”姜聞無語反問。

顧常衛靜靜地看眼他,終於沒有按捺住說實話的衝動:“你當年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是這樣,沒有人想到你能從演員完美轉型成導演。論天賦與才華,你與林無攸不相上下,哦不應該說——你提攜的後輩自然像你。”

姜聞若有所思地點頭:“這倒也是。”

篤篤篤……

就當顧長衛還在思考該如何勸姜聞放平心態、就當這場拍攝是個放鬆之旅時,門扉忽然被敲響。

兩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誰會在馬上開拍的點來尋兩人。

顧常衛起身,一把拉開木門,後面出現了林無攸笑眯眯的臉龐。

“嗨,我來找叔,”他主動探身看向門口,微微提高聲音,“叔,我有點不太舒服,你能接手今天的拍攝嗎?拜託啦!”

屋內的姜聞猶豫了不到一秒鐘,果斷開口答應,“行!我來!”

顧常衛甚至沒能抓到勸阻姜聞冷靜的時機,只能作為攝影師一同前往拍攝場地。

今天要拍攝十一位演員入住旅館的戲碼,灑水槍又一次運作起來,整個劇組瀰漫著濃重的水汽,攝影小組老早便準備好,在開拍前卻忽然加入一位新成員,不可避免地產生騷動,但在聽說是林無攸的安排後,又默默忍受下來。

當然有人進,便會有人退,甯浩充當了犧牲者,但他並沒有停留在攝影小組中、偷師顧常衛,反而屁顛屁顛地跑到林無攸身後、偷師起對方。

他是個很有野心的小夥子,並不想將職業道路侷限在攝影上,仍舊希望透過學習導演技巧和結交各種人脈,讓自己拍出一部真正的電影來。

所以,在整個劇組中,他最佩服林無攸。

比他還要年輕,卻比他更早當上導演。

被禁導後第一次掌控攝影機,姜聞顯得格外興奮,但他還是沉穩有序地完成拍攝,期間沒有出太大的亂子。

……一些小的騷亂也由於林無攸在現場壓陣,並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

對此,姜聞感覺心情複雜,明明他才是應該壓陣的大人物,怎麼最後反倒成了林無攸壓陣?

不過好在第一次拍攝順利完成,之後估計也能繼續接受拍攝,這一想法直到大晚上被林無攸扣響房門前仍沒有消失。

“叔,”林無攸的小腦袋在門外冒出,“劇組跑片員把今天拍攝的樣片送來了,咱們一起去瞧瞧吧。”

這話怎麼聽得這麼不對勁?姜聞立刻提高警惕,卻也起身跟著一起前往放映室。

膠片電影與數碼電影的最大不同在於,導演無法即刻看到拍攝畫面與演員們表現,必須要等曝光過的膠片在洗印廠重刷後才能進行放映觀看,如果對拍攝的畫面內容與表演不滿,可以在第二天進行重拍。

目前為止,林無攸還沒有進行過重拍,因為樣片的畫面跟他腦中的畫面無二區別,這也是劇組成員們佩服他的一點。

到了放映室內,等到樣片放出前,姜聞為這高效率感嘆:“這樣片衝得挺快。”

林無攸:“嗯,我加錢了。”

正常劇組要每隔三四天才能沖印一次,但他財大氣粗、一天衝一次,還次次都是加急。

當然這並非每次談話的重點,重點是——“樣片放完了,叔有沒有什麼想說的?”

姜聞當然察覺到導演風格不同帶來的違和感,可看著戴上金絲框眼鏡,拿出黑皮小本的林無攸,心中卻升起更加不詳的預感。

“叔,我們來談論下明天該怎麼重拍。”林無攸發出惡魔的低吟,“您也不想成為影片最突兀的部分吧。”

姜聞拍攝的片段單看沒有問題,可放在整部電影中便顯得格外突兀,突兀到壓根無法留用。

一句話總結——姜聞又放飛自我,開始想什麼拍就怎麼拍。

為了糾正“亂來”的壞毛病,林無攸開始了一整晚地輸出,砸了各種各樣的導演理論和拍攝實戰基礎,全方面、多角度地闡釋自己的風格要素,並對明日的拍攝寄予厚望。

他務必要搞出個符合心意的代拍!

第二天,劇組進行了第一次重拍。

晚上樣片出爐,還是不太行,“姜聞味兒”太濃了,林無攸又一次敲響姜聞的大門。

“叔,我們去看樣片吧。”

第三天,劇組進行了第二次重拍。

晚上樣片出爐,稍稍好了些,但畫面卻失去了平衡,林無攸只得又又敲響姜聞的大門。

“叔,樣片時間到了。”

如此折騰了三個晚上,第四天清晨的時候,顧常衛看到的姜聞已然是腳步虛浮、黑眼圈濃烈、眼神空茫無光。

顧常衛進行了無情地打趣:“晚上去哪兒瀟灑了?搞得跟夜夜笙簫、身體被掏空一樣。”

姜聞面無表情地回看,並不認為這句話很有意思。

他不光身體被掏空,精神也被掏空了。

作為野路子出身、全靠導演天賦亂闖的代表人物,他實在不想聽什麼“突破了以‘蒙太奇句子’為出發點的研究方法”、“將電影研究與哲學、美學、心理學、社會學、符號學、結構主義、資訊理論、系統論等學科的方法論結合起來”等種種除了字詞認識、其他語序一概不知的學術性常識。

他甚至不明白林無攸壓根沒怎麼上課,是怎麼將這些枯燥又乏味的內容講得條理清晰、邏輯縝密,難道光憑看電影學院發的教科書嗎?

學術性天才的世界,他不懂。

說曹操曹操就到,正吐槽著林無攸,林無攸便在不遠處冒頭。

“叔,一起去拍攝吧,今天還得請您多多指教。”

姜聞:“……”

“今天可能不行,”姜聞故作遺憾說道,然後右手扶住額頭,“哎呦,我今天犯偏頭疼了,人老了就是不經用。”

他邊說話邊朝顧常衛使眼色。

憑藉多年默契,顧常衛心領神會,非常自然地補充道:“這是姜聞的老毛病,是在拍《鬼子來了》的時候落下的。導演,今天還是由您來拍攝吧。”

林無攸自然瞧得上姜聞是在裝病,可當著眾人的面前,他又不能戳破,萬一(真)金主爸爸派人來考察,他決不能讓任何人看出自己想擺爛的真相來。

於是,他只得假惺惺地堆起笑容,“行,今天我來拍,還請叔回屋好好休息。”

姜聞如釋重負地離開,然後晚上房門又被林無攸敲響。

“叔,你是有什麼顧慮嗎?要不然怎麼今天忽然頭疼?”林無攸拍胸脯保證,“劇組交給您,我非常放心。”

可是他不放心啊!姜聞在心裡回答,不過在面上,他仍然保持著大佬風範。

“無攸啊,你這也要進圈了,作為你‘叔’我總得給你介紹點人脈,我今天就是在聯絡這件事情。”他笑呵呵地說,“後天休息一天,我帶你去探班。”

林無攸:“誰的班?”

“馮曉剛,”姜聞回答,“他正在拍《大腕》,我帶你去開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