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章 養殖3

張二柱家遭了賊而且還是家賊的訊息,讓沉寂了一個冬天的張家村炸開了鍋。

這種事情,不管放在哪裡,都是相當炸裂的事情,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不知道有沒有傳千里,反正隔壁幾個村的人沒幾天也知道了。

畢竟是自己的親孃,就算是偷了自家的雞,張二柱還是給大李氏請了大夫,好在大夫說沒有大礙。

“老二?”張老爹看自己的二兒子要離開,開口叫住,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種事情,是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才恰當,他也沒有想到大李氏竟然糊塗至此,做下這等事情,他現在連門都不想出了,省得大家對他指指點點。

家醜外揚的速度比他想象得快多了,現在莫說是他們張家村,恐怕連附近的幾個村子的人都知道了,他們家不僅出了個賊,偷的還是親兒子的東西,他這張老臉是徹底丟了。

“爹,如果沒事的話我就走了。”張二柱一刻也不想留在這裡,他實在是想不通,他孃親到底是咋想的。

“你···你別怪你娘。”憋了半天,張老爹說道。

他和大李氏睡在一張床上,任誰也不相信大李氏的行為他一點都不清楚,他確實知道上次和這次大李氏天快亮的時候出門,上次出門後家裡突然多了一籃子的雞蛋,還有兩隻母雞,雞和雞蛋他都有吃,他還能說什麼呢。

縱然不是他指使的,但是他確確實實吃了雞蛋和雞,現在渾身上下就算是長滿了嘴也說不清楚了。如果這個事情只是自家人知道也就罷了,如今是滿世界都知道了,連他的那些兄弟也來問,他實在是燥得不敢出門。

“她是我娘,我怎麼敢怪她。”說完就出了門,張二柱也不相信這件事情他爹完全不知情,睡在床上的人半夜三更不見了人,難道他不會問一句,家裡突然多了幾隻雞和很多雞蛋,難道他不會問上幾句,就算是沒有參與,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罷了。

張老爹吸了一大口煙,張二柱說的是不敢,哪裡是不怪,這分明是怪上了。

張二柱回家的時候看到他媳婦正在清理碎了一地的蛋,他娘就是這樣的人,果真是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心疼,他媳婦把那些雞鴨當成寶貝似的,一天要去看好幾遍,他娘倒好,摔起雞蛋來一點都客氣,拿到米縣裡去賣,也有好幾百錢呢。

“你娘怎麼樣了?”林嬌看到張二柱回來了,有些垂頭喪氣的,便開口問道。

這種事情,饒是她有兩輩子的經歷,林嬌也是頭一遭遇到親孃偷親兒子的東西的,林嬌不得不懷疑,張二柱是不是不是大李氏親生的,但凡是親生的,都幹不出來這些汙糟事。

大李氏走的時候可是讓人用擔架抬回去的,林嬌實在不懂,已經夠丟臉了,大李氏還擔心別人不知道似得,硬是讓張二柱叫了其他兩個兒子來親自給抬回去,彷彿在大李氏的眼裡,偷親兒子等東西就不算是偷似的,生怕別人不知道。

“大夫說沒事。”張二柱看著林嬌道,以他有限的智慧,他是想不通為什麼他孃親要這樣做,“娘她為什麼要這樣,如果她跟我說想吃雞蛋了,我又怎麼會不給她送過去。”

張二柱是真的完全不理解他娘,他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么,從小到大不管是吃的還是穿得,從來都沒有受到過照拂,也沒有得過格外的偏愛,不過村裡大多數人家都是如此,大多倚重長子,溺愛幼子,雖然心裡多多少少有些難受,但誰讓他出生得比大哥晚又比三弟早呢,又不獨他們家是這樣,天下父母偏心的多的是,後來分家的時候更是偏心偏到姥姥家了,他也就忍了,只是他娘總是會重新整理他的底線。

林嬌又怎麼看不出張二柱情緒不好呢,哎,人的出生是無法選擇的,她又不是第一天認識大李氏,只不過是不斷大李氏她重新整理底線罷了,大李氏不是她親孃,她無所謂,可是大李氏是張二柱的親孃,不管怎麼安慰想必都是失望透頂吧。

“我聽說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脾氣都會變得古怪,也許過幾年就好了。”也不知道大李氏是不是到了更年期,四十多歲的女人就到了更年期,也是挺恐怖的。

“是這樣嗎?”他媳婦這是在安慰他呢,只是別人的娘不這樣,單單是他娘才這樣,不過聽媳婦這樣說,心裡總算是好受了點,或許是他娘生病了才會如此,這樣想他也能安慰一下自己。

“要是我有一天脾氣也變壞了,你是不是會嫌棄我?”林嬌瞪著眼睛,兇巴巴的說道。

“我媳婦這麼好,只要你不嫌棄我就成。”哪個不羨慕他有個俊俏媳婦,不僅長得好看,還能幹,他知道自己沒有本事,連大字都不識一個,人又笨,上次大寶回來教他們兩個一起認字,他媳婦一遍就會了,他到現在都還不會呢,他時時刻刻都擔心被媳婦嫌棄呢。

“只要你一直對我好就成。”好男人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上輩子看得多了出軌、養小三的男人,目前來看,張二柱還算是一個好男人吧。不過就算目前張二柱有二心,也沒有這個條件,家裡的情況就在這裡擺著的,連他親孃想要吃幾個雞蛋都還要用偷的,哪裡有條件支援他有二心呢?

“我會一輩子對你好的。”鄉下人娶個老婆不容易,可不敢跟有錢人一樣,娶了老婆後又納妾的,他這輩子只娶一個媳婦,也只對媳婦好。

張二柱也不管外面流言如何,只踏踏實實的過自己的日子,事發的第二天給他特意去給幫忙捉賊的人一人送了二十個雞蛋,算是謝禮,又讓他媳婦撿了二十個雞蛋送給他娘,說是給他娘補身子的,這事就此翻篇,不再提起。

除了大李氏外,張家其他人有一段時間在村子裡行走的時候都是低著頭,生怕被人問起大李氏偷雞蛋的事情。

再新鮮的八卦或流言蜚語,過段時間總是會很快被新的八卦和新的流言蜚語所取代,而人內心的底線也總是不斷被新的八卦和新的流言蜚語重新整理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