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啟大門,發現家裡人影幢幢,門口還掛著大紅的“喜”字,一切都準備好了。董明碩進來後,人們才察覺到他的歸來。
他的奶奶看到董明碩一個人回來,面色不悅,因為本來她期待著董明碩帶著媳婦回來。董明碩趕緊安撫她,並告訴她譚老師的態度。他試圖說服奶奶,因為明天媳婦就要進門了,這麼多親戚都來了,不能讓新媳婦感到尷尬。奶奶終於被說服了,認為這個理由有道理。
董明碩在以前在蘇俄呼風喚雨的日子已經過去,現在他必須遵守家裡的規矩。所有的長輩和同輩都會拿他開玩笑,詢問他是否找到媳婦,畢竟他的弟弟都結婚了,他也該抓緊了。他深感單身狗在這個世界上並不被友善對待,尤其是年齡較大的單身狗。
董明碩走進屋子,現在西邊的房子屬於他個人,雖然仍然是舊房子,但為了增添喜慶氛圍,他們用報紙貼在了原來的土牆上。不過這房子早晚都要被拆除。
董明陽的婚房自然在新房那邊。家裡的裝修都是新娘親自吩咐董明陽做的。自從過年時露出端倪後,沈越影一直記在心頭。春節過後,還沒等春天來臨,沈越影就找了媒婆上門說親。起初,董明碩一家並不太願意,因為他們的孩子住在老房子裡,沈越影不滿意。但沈越影的態度逐漸改變,她明白沒有房子真的不好嫁出去。她只是希望對方的彩禮能少一些,但她的希望最終破滅了。一千一的彩禮,董明碩在信中勸慰母親,表示不用太多,但也認為沒有一萬的彩禮就不錯了。
"來讓舅舅抱抱!”小外甥女高乾志興高采烈地說著,這個名字是她姐夫憑藉自己初中時期所學的知識從大字典上查出來的。兒子高海言也是同樣方式取的名字。對一個父親來說,給孩子取名字是非常嚴肅和莊重的事情,因此當董明珠讓董明碩給小女兒起名字的時候,他乾脆擺手,讓他姐夫自己負責起名。
“大舅,我還在呢!”高海言看著小妹妹被人抱著高高舉起。以前都是他被人抱。
“你去一邊玩吧,找你小姨要些玩具!”董明碩說。
“大舅,我小舅要結婚了,你知道媳婦是什麼意思嗎?你有媳婦嗎?”高海言好奇地問道。
董明碩突然感到一種天崩地裂的感覺,只能自我安慰,他畢竟還是個孩子,他還年輕!這個世界居然連孩子都對單身狗不友好嗎?
“快去找你小姨吧,一會兒好吃的都會被她吃光了,你可什麼都剩不到了!”董明碩開玩笑地說。
“明碩,你說要帶你的媳婦回來,怎麼樣了?“ 董明珠問道。
董明碩對丈母孃的那番話心懷感激,證明她說得對,所以他一一回答每個人的問題,確保沒人再提及此事。
晚上,李家為第二天的婚禮籌備,宴會桌擺在院子裡,老少爺們坐了幾桌。村主任擔任紅白理事會的會長,安排誰接新娘,誰接待重要客人,誰放鞭炮,誰招待親朋好友,所有事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每個被提到的人都領了一盒煙,以示感謝。這個檔次在村裡算是相當不錯的,既不太顯擺,也不顯得寒酸。
董明碩是個例外,結婚不大事,只負責燒水泡茶,沒人讓他幹太多。此外,新娘家的接待人員也都是兒女雙全,老公健在的。這一天,董明碩深刻地體會到了單身男人的優越感。似乎沒人對他感興趣,這讓他明白為什麼要想盡辦法娶媳婦,否則會很難受。
婚禮當天,由專業大廚在老院子裡烹製了美味的飯菜。用餐分成兩部分:家裡的老親戚坐在老院子這一邊,包括董明碩的姑舅姨等,而新娘家的客人坐在堂屋裡,由董明碩的舅舅擔任陪同。至於新房子那邊的來賓,大部分是年輕的同輩,比起莊重他們更注重熱鬧。伴郎伴娘和表親兄弟等在那邊慶祝。
董明碩負責燒水泡茶,只有在給長輩兄長行拜時才登場,他給了五百塊錢,然後新人行了鞠躬之禮,他不敢拿太多,畢竟他還有個姐姐,要遵循相同的規矩。
中午,董明碩和廚子一起用餐,他們的飯菜不需要特別講究,不需要為了好看或專門照顧孩子的口味。
新人前來敬酒,董明碩高興地喝了兩杯。他為弟弟和新娘感到高興,儘管兩人的婚姻曾經坎坷,但這一次提前了一年,家境也好了。他真誠地希望他們能幸福,至於他和沈越影是否能過好日子,他並不抱有太多期望,因為處理婆媳關係是一道難題。
兩天後,董明碩在喝了幾次酒之後覺得實在受不了,於是前往姥爺家,然後離開了老家。
剛剛回到齊州,董明碩接到了一封信,寄件人的地址是華陽理工大學機械系。看到這個信封,他的內心湧上了各種情感,因為這是他前世今生的第一個大學同學呂洋與他取得聯絡。
兩人曾是宿舍的同居室友,都來自農村。在他們班上,農村學生並不多,總共三十多人,其中只有十多人來自農村。呂洋是其中之一,而且年齡比董明碩大三歲,這使得他們有很多共同話題。
後來,因為董明碩與人打架並嚴重受罰,甚至記錄在個人檔案中,導致他的工作分配受到影響。這一事件給他的前程蒙上了陰影,而呂洋卻因為受到系主任的喜愛而留校擔任助教,後來取得了本校碩士學位,隨後又出國攻讀博士學位,最終成為了華陽理工的博士導師。
董明碩在成功之後曾與當時機械學院的副院長聊過往,時間的流逝讓他放下了心結。他記得這封信大致內容是呂洋從學校反饋中獲悉董明碩被分配到漢南機械廠,感到高興。呂洋即將舉辦婚禮,雖然他明白董明碩無法親自出席,但仍希望董明碩能夠送上祝福,哪怕是遠端的祝福。他知道呂洋與他們系主任的女兒結婚,所以在他的教育生涯中,總會傳來各種各樣的聲音。
董明碩開啟了信封,仔細閱讀了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