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9章 回宮

船伕披蓑戴笠,站在船尾拿著竹篙撐篙,不多會兒,就變成了一尊雪人。

但這個時候不能停下來,雪才下,河水未來得及封凍,如果停下來,等雪停了再走,河面多半就要封凍了,破冰將會是非常麻煩的事,相當影響速度,也不太安全。

他們頂著風雪回到京城的時候,北京也下了大雪,整個京城銀裝素裹,變成了一個灰白的世界,雪依舊在下著,沒有停歇的跡象。

不得不說,他們這次回來的時間是真的巧妙,如果按照原來走陸路的計劃,這會兒多半還在北直隸境內,後半程將是跟冰雪做鬥爭。所以大家都很慶幸走了水路。

他們剛一下船,就有宮中的車馬過來接萬曆。因為他們早就提前寫了信回京,告知了他們回京的大致日期,張居正派了人過來守候,等了三天,終於接到了人。

萬曆上了車,回頭對閔悉和雲霽說:“閔卿與雲卿也一併隨我入宮吧。”

閔悉和雲霽便跟著一起去了皇宮,他們把人帶出去,這會兒把人送回家,也算是有始有終。

馬車穿過雪中寂靜的京城,抵達了紫禁城,早就有人騎馬回宮去稟報訊息了。

所以他們剛到宮門,張居正已經帶著人在宮門口迎接了。

萬曆聽見張居正的聲音,掀開簾子從車上下來,親手攙扶住他:“這大雪天何須老師親自來迎接,天太冷了,當心受寒。老師上車,與我一同回宮吧。”

張居正聽到這話,差點老淚縱橫,他教了萬曆五年,對這個學生再瞭解不過,是敷衍他還是真關懷他自然分得清楚,從前萬曆也說過讓他注意身體之類的話,但從來都只是官面上的話,沒有一句是走心的。今日這話,他卻是聽出了萬曆的真情實意。

“老臣久未見陛下,想念得緊,聽聞陛下已經平安歸來,所以迫不及待想第一個見到陛下。”張居正抬起頭,打量著萬曆的氣色,還別說,這出去快兩個月的時間,雖然旅途艱辛,但也未曾消瘦多少,而且看著精氣神要好多了,眉宇間少了不耐和不屑,看來這趟出行,的確是大有裨益。

“我母后身體還好吧?”萬曆到現在都不願意改口自稱朕,還是覺得我這個稱呼更自在一些。

“娘娘一向安康,就是記掛陛下安危,清減了些。娘娘若是見到陛下歸來,不知要高興成什麼樣兒。”張居正說。

“老師身體可還好?你是我朝肱骨,萬望珍重身體,我大明還需要老師。”

張居正眼淚差點滾落下來了:“老臣身體也無恙,多謝陛下關懷!”

萬曆怎麼會想起來關懷張居正了呢,自然是閔悉潛移默化的結果。

在路上的時候,多數時間都是閔悉陪著萬曆一起坐馬車,兩人坐在一起,自然就要聊天,聊得最多的還是國內外的見聞,風土民情、歷史政治軍事以及宗教各方面都有。

這個時候,閔悉就難免夾帶私貨,把先進的現代政治理念與治軍理念假託是歐洲國家的治理理念說出來。

閔悉一直對萬曆強調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華夏文明之所以一直鼎盛不衰,不像古羅馬、古埃及那樣曇花一現,哪怕是中原被外族入主,華夏文明依舊生機勃勃,主要還是華夏文明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有文字記載與傳承,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思想核心。兼收幷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華夏文明能夠始終延續不斷強大的根本原因。

他的意思,就是想讓萬曆將來能夠把一些好的理念運用到治國之中去。

萬曆雖然從小就開始學治國,但他接受的都是傳統的教育,不管是張居正也好,翰林院學士也好,所授內容不外乎是從中國古代歷史進行縱向對比,從歷史中吸納經驗教訓。

沒有人會教皇帝從其他國家進行橫向借鑑,畢竟在中國周圍,全都是不值一提的蠻荒小國。

萬曆還是第一次從閔悉這裡接收到世界各國的概念,才知道原來那些洋人竟然也有值得學習的長處。

萬曆也跟閔悉討論了他在旅途第一天就遇到的那些難題,他覺得很頭大,因為迄今也想不到有什麼合適的法子可以解決,他甚至坦言,自己還沒有當一個好皇帝的能力。會跟閔悉說這樣的話,說明萬曆是真的信任閔悉,可能是因為當時不在宮中,萬曆沒被皇冠束縛,所以更像個有很多煩惱的青春期少年。

閔悉寬慰他,沒有誰天生就會做任何事,都是一點點學來的。朝廷透過科舉考試,已經匯聚了天下最聰明的人,這些人有些會畫畫,有人會寫詩,有人善理政,也有人善用兵……只要讓這些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發揮所長,治理國家也不會是什麼難事。

萬曆也是個聰明人,知道閔悉是在點撥自己,他也許還沒有治國的能力,但那些文武百官中總有能人,如果能讓這些能人發揮所長,那麼就有人替自己去治理國家。

閔悉很少主動替張居正說好話,他會有意無意地引導萬曆去意識到,張居正是個能臣。

如果讓萬曆能夠真正理解張居正的立場,那麼以後他的政治主張就不會被全盤否定廢黜,萬曆中興將不會再是曇花一現。哪怕大明沉痾纏身,應當還能堅持些年頭。

萬曆也是在這次出巡過程中意識到了這一點,從以往張居正處理的政務來看,張居正確實是個有能力的人,所以他把對張居正的不滿和恐懼壓下去了些,就像閔悉所說,能臣再厲害,但也大不過天去,而他自己,便是這天。

一路到了乾清宮,李太后早就在等著皇帝了,看到兒子,太后激動地上來摟住他噓寒問暖:“皇兒辛苦了,黑了不少,看著也瘦了。吃了不少苦吧?可曾生病?”

萬曆搖頭:“母后,兒子沒有生病,他們把兒子照顧得非常好。尤其是閔卿的功勞最大,我這一路的吃食,基本都是他為我準備的,又好吃又幹淨,從未鬧過肚子。”

李太后看向站在後邊的閔悉等人:“有勞閔卿,重重有賞。”

萬曆笑道:“母后要賞就該大家都賞,所有人都應該賞。”

“好!都有賞。你們都先回去休息吧,予要跟皇帝好好說說話。”李太后發了話,讓閔悉等人回去。

他們離開的時候,張居正也跟著一起出來了。

等出了乾清宮,張居正說:“老夫的馬車停在宮門外,讓老夫送二位賢侄回去吧。”

雲霽忙說:“不敢勞煩大人!”

“無妨!陛下回來了,我也可以放鬆一下了。今日陛下和太后母子閒話,明日我再入宮面聖。”張居正招了一下手,馬上有軟轎過來,張居正上了轎子,和閔悉與雲霽一起出宮。

他能在宮中乘轎,是太后與皇帝特許的,畢竟他也有五十多歲了,在這個時代,都是個老人了,況且他事務繁忙,也沒那麼多時間浪費在走路上,每天坐在轎中都要處理不少國事。

閔悉猜到他有很多話想問問他倆,尤其是旅途中皇帝的言行。

出了宮門,他們換乘張居正的馬車,張居正的馬車是特製的,比普通馬車奢華寬敞得多。裡面東西也是真多,果盤、茶壺,更多的書和奏摺,首輔大人日理萬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