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悉第一次在北方過冬,十分怕冷,他和雲霖都穿著狐裘,裹得十分臃腫,坐在飯廳裡用早飯。
閔悉一邊吃一邊叮囑陶興:“今天七哥回來,讓人去買些菜,今晚吃暖鍋,多買些羊肉,大家都吃暖鍋吧。”
陶興滿口答應:“好嘞,閔爺!”
雲霽不在家,這個家就是閔悉當家,他待家中下人是極好的,從不擺架子,總是客客氣氣的。有什麼好吃的也會分大家一份,並沒有刻意區分主僕的膳食。
又到月底了,在書院接受磨礪的雲霽終於可以回家來了,自然要做頓好的慰勞慰勞他。
當天下午,閔悉抱著雲霖從學塾出來,卻沒有見到雲霽在老地方等他們。抱著暖手爐的雲霖問:“二哥,大哥今天沒放假嗎?”
閔悉說:“不應該啊。去問問看他回來了沒有。”
兩人走到前院去問門房,門房說:“表少爺回來了,他已經進去了。”
“那可能是去外祖母那兒了。”閔悉對雲霖說,“我們去找他。”
結果他們還沒走到後院,便看見雲霽匆匆走了出來,看見他們,一臉欣喜:“散學了?”
“對啊,你去給外祖母請安了嗎?”閔悉問。
“沒有,大舅找我呢,聊了點事。咱們跟外祖母打聲招呼就回去。”雲霽從閔悉手中接過雲霖,“呀,怎麼沉了這麼多,是不是最近又長肉了?”
雲霖咯咯笑:“我最近吃好多。二哥準備了暖鍋,今晚咱們又有好吃的了。”
雲霽笑:“好,那我們要多吃點。”
等請好安回到車上,雲霽才說:“明天大舅叫我們去見個人。”
“誰啊?”閔悉好奇問道。
“說是他的上司,具體是誰不知道,好像是因為咱們獻種子和獻船的事。”雲霽說。
閔悉有些意外地挑眉:“哦,我也要去嗎?”陶禮之的上司,最低也得是是戶部侍郎,甚至可能是戶部尚書,
“當然,這些都是咱們倆一起做的,功勞不能叫我一人佔了。”雲霽理所當然地說。
“好吧。”閔悉在心裡琢磨著,到底會是誰要見他們呢?
翌日一早,兩人就起來了,把還在熟睡中的雲霖裹進被子裡,讓他繼續睡。
閔悉收拾了一下,把雲霽在這邊留宿的痕跡消除掉,免得晚點來伺候雲霖穿衣起床的奶孃看出端倪來。
吃過早飯,兩人就坐著馬車去了陶府,因為陶禮之說了讓他倆去家中找他。
兩人今天穿得比較樸素,平日為了禦寒,通常都是穿著狐裘,今日因為要見朝廷官員,不宜太過張揚,便只穿了棉袍。當然,裡面則穿著從歐洲帶回來的毛呢面料做的保暖衣,所以也並不會冷。
那批毛呢面料不出所料賣得極好,其保暖性勝過棉花,而且又輕便,就是價格貴了點,但對達官貴人來說,價格不算什麼事。
陶禮之見到他倆的衣著打扮,看他們很懂得分寸,滿意地點了點頭:“走吧,跟上我的馬車即可。”
今日衙門休沐,所以陶禮之並未帶他們去衙門。閔悉和雲霽不清楚這些,以為他們去的就是衙門。
直到到了目的地,馬車停下來,他們從車上下來,才發現到的竟是一處茶樓。
閔悉和雲霽滿心疑惑,不是要去見上官嗎,怎麼在茶樓?
陶禮之已經從車上下來了,說:“跟上啊。”
兩人趕緊走上前,雲霽小聲問:“大舅,怎麼在這裡?”
陶禮之說:“首輔大人對你們的經歷十分感興趣,但他日常是在文淵閣辦公,你們入宮不便,所以就改在了這座茶樓裡。”
閔悉和雲霽聽到這裡,心神劇震:首輔大人要見他們?!
閔悉心想,這個首輔是誰?張居正嗎?媽呀媽呀,真的要見到傳說中的大佬了?
陶禮之又壓低了聲音說:“首輔大人日理萬機,好不容易才抽空見你們一面,你們要注意言行,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心裡琢磨清楚了再說。”
“知道了。”兩人乖乖應了。
閔悉還以為要先進去等那位大人,結果沒想到人家早已在了。陶禮之到了之後,便有人衝裡面稟報,裡面傳出來一個帶點口音的聲音:“進來吧。”典型的兩湖塑普。
陶禮之帶著兩個小年輕順著僕人開啟的門走進去,閔悉低著頭,不敢四處亂看。
陶禮之進去之後,便恭敬行禮:“見過張大人,下官已經把兩個小輩帶來了。雲霽、閔悉,趕緊給大人行禮。”
張大人,難道真是張居正?
閔悉見雲霽帶頭跪下,自己也不敢特立獨行,便也跟著跪下磕頭:“草民閔悉(雲霽),見過大人!”
“免禮,起來說話吧。”上位的人隨口說道。
閔悉起身時朝前面看了一眼,這才注意到茶室正中間坐著一位形容清矍的中年男子,相貌氣質頗佳,就是那種留著長鬚的帥大叔。他也沒有看他們,而是在看手頭的一份奏章,手邊還放著一堆奏摺,可見還真是日理萬機。
閔悉跟著雲霽在下首的茶几後坐下,也不敢亂動,有僕人上來斟茶,片刻後又有人奉上茶點。
上位的人說:“你們先喝茶,我看完這幾本奏摺。”
陶禮之忙說:“大人請先忙。”
閔悉見狀,只好端起茶杯來喝茶,點心除了豌豆黃、定勝糕與桂花糕等中式糕點,還有一碟煮紅薯、一碟煮土豆、一碟煮花生和一個煮玉米,都還冒著熱氣,想必是剛出鍋的。
閔悉喝了一口茶,拿起一個紅薯扒皮吃了。坐在對面的陶禮之給他使眼色,可是他並沒有看到。
陶禮之只好無奈嘆氣,這孩子到底還是出身貧苦了些,連首輔大人的客套話都沒聽出來。大人宰相肚裡能撐船,應當不至於怪罪他的無禮。
閔悉也只吃了一個紅薯,便沒再繼續。他看對面的陶禮之,只見他眼觀鼻鼻觀心,彷彿入定一般。再看身邊的雲霽,他也正襟危坐,十分恭敬。
閔悉的視線沒有停,往上邊看過去,首輔大人沒穿官服,頭上戴著四方平定巾,身上則裹著黑色貂裘,倒是一點不低調。
閔悉記得張居正死後被彈劾抄家的理由之一,便是生活奢靡。張居正出身只是普通軍戶,並沒什麼家底,至於後來為何生活那麼奢靡,肯定不是靠自己的俸祿,自然是下面的人孝敬的。水至清則無魚,閔悉倒是能理解。
房間裡燒著熊熊炭火,並沒有讓人覺得多冷,但這麼幹坐著,確實很無聊,不過見的是大明的二把手,乾等也是應該的。
閔悉環顧四周,把房子上上下下都看過了。發現門窗緊閉,並無通風之所,便起身,開啟門,換一換裡面的空氣。
陶禮之和雲霽來不及制止他,就看見他已經起身離開了,以為他是要去上茅房,結果他就只是把門開啟,然後在門邊待了一會,又把門關上了,回到座位上又重新坐下。
上位的首輔大人放下手中的毛筆,將剛閱完的奏摺放下,看向閔悉:“你方才是想出去嗎?”
閔悉趕緊說:“回大人話,草民並不想出去,只是見室內燃著炭盆,門窗又緊閉不通風,擔心炭中毒,便開門換了一下氣。”
“炭中毒?”首輔大人好奇地問。
閔悉解釋道:“是,如果密閉空間中燒炭,會產生一種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有毒氣體過多時,人會在不知不覺窒息身亡。”
“你這是打哪兒聽來的?”
閔悉看了一眼雲霽,後者也正緊張地看著他,閔悉不慌不忙答:“回大人話,草民是在歐羅巴游歷期間聽聞的。”他知道自己無論怎麼說,雲霽都不會揭穿自己。
首輔大人聞言略一沉思:“怪道每年冬天,常會出現人莫名在睡夢中死去,恐怕就是燒煤炭取暖的緣故。解法便是通風嗎?”
“正是,燒炭取暖的房間必須要留有通風的縫隙或視窗,保證煤炭充分燃燒,才能不產生有害氣體。”閔悉說。
“有意思。你叫什麼名字?何方人士?”
閔悉恭敬回:“回大人話,草民叫閔悉,家住應天府句容縣。”
“便是你們從歐羅巴帶回了番薯、包米和洋芋,還有一艘蓋倫船?”首輔大人指著桌上的東西問。
閔悉說:“是草民和義兄一起帶回來的。買船的錢,我也只出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是義兄雲霽出的。”
首輔大人輕笑點頭:“你們是如何想到要把這些帶回來的?”
“民以食為天,草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對能吃的東西都感興趣。聽聞歐羅巴從新大陸帶回了當地的糧食作物,還很高產,草民便想都帶回大明來。若是大明糧食富足,那麼天下像我這樣出身的孩子,將來便不會餓肚子了。”閔悉認真道。
首輔大人聞言喃喃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小友這境界,已經趕上詩聖了。”
陶禮之和雲霽都看向閔悉,眼中流露出喜色,能得首輔如此稱讚,那是何等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