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7章 明人後裔

因為豐收號的加入,他們又多停留了幾日,待出發時,已經快十二月了。這個季節的印度洋上倒是風平浪靜,幾乎沒有起風暴的可能了。

他們船上裝滿了貨物,又準備充足了食物和水,因此沒有再去天方國,從馬六甲海峽出來後,他們只在錫蘭島做過短暫的補給停留,下一站就直奔麻林地。

從馬六甲海峽出來,另外兩艘葡萄牙船終於發現他們的隊伍中有一艘中國船,初時還以為是湊巧碰到一起的,到了錫蘭島,他們才被告知,這艘中國船是要跟著他們一起去葡萄牙的。

這就很奇特了,因為迄今為止,尚未有中國船抵達過歐洲。

畢竟中國自古就是歐洲與西亞以及周邊各國眼中的天朝上國,物產豐饒,器物精美,強大先進,向來只有別國嚮往中國,而中國對其他各國的需求就沒那麼強烈了,因為各國會巴巴地拿著最好的東西主動去跟中國人交換他們的商品。

這些葡萄人自己也想象不出來,他們有什麼東西值得中國人來交換的。這艘中國船,到歐洲去做什麼呢?他們很好奇。

儘管如此,對於閔悉等人的請求,他們並未拒絕,甚至還覺得很有意思,帶一艘中國船回到里斯本,將會是轟動全國甚至全歐洲的事。

本來這些葡萄牙船離開錫蘭島後,會直奔菲比島或莫三比克補給,這一段行程會相當漫長,往往還會出現食物變質或者短缺的情況。

這次選擇去麻林地補給,是因為船隊中有一艘大明船,麻林地的黑人土著不歡迎拿槍桿子和大炮逼迫他們的歐洲白人,但還是歡迎友好做生意的大明人的。

船到了麻林地後,閔悉和雲霽駕著大明船靠岸,去跟當地人交換補給。其他幾艘葡萄牙船的補給也都由他們幫忙購買,大明水手幫忙運送到那幾艘船上。

雖然費了兩天時間,但過程還算順利,讓大家都及時補充上了淡水和食物,這樣到下一個補給點就沒有壓力了。

事實證明,他們選擇去麻林地補給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到下一個補給點莫三比克的時候,他們得到訊息,駐守在莫三比克的葡萄牙駐點和當地人起了一次大沖突,比去年他們過來的時候還要嚴重,壓根都不讓大船靠近,就連閔悉這些大明人都不讓靠近。

幾艘船湊在一起,認為他們有足夠的武器,可以直接炮轟當地土著,以武力征服他們。

閔悉並不想打仗,便提議去東面的菲比島補給,就是當年雷斯船長的鯊魚號上去補給並起衝突的那個部落。

最後經由數名船長商議,得出結論,還是去菲比島補給。因為他們從亞洲滿載而歸,是海盜們最理想的劫掠物件,他們需要保留火藥和炮彈來對付可能出現的海盜,而不是浪費在一群土著身上,要教訓土著,也是得等從歐洲來亞洲的時候,那個時候船上的貨物不多,可以裝載更多的火藥炮彈。

菲比島的補給點依舊不太歡迎歐洲白人,但比莫三比克的駐點情況要稍好一些。尤其是當他們發現登陸上岸的有一群面部柔和的大明人時,就顯得格外興奮。

閔悉正準備用白糖、剪刀、匕首之類的物品跟當地人交涉,要求交換食物和水的時候,卻看見人群中推出來一個姑娘,那姑娘有些忸怩地站在人前,回頭看看同伴,又羞澀地看向閔悉等人。

閔悉不解地看著對方,卻發現這個姑娘跟其他姑娘長得不太一樣,膚色顯然沒有其他人那麼黑,面容也跟當地人有些區別,就是看起來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他們這是要做什麼?

那個被推出來的姑娘嘰裡呱啦說了什麼,閔悉自然不懂當地土著的語言,他指著自己帶來的東西,說著他從其他船長那兒學來的幾個詞彙,食物、水、果子等等。

那個姑娘顯然不理會他的意思,而是有些焦急地比劃什麼,雙方顯然是雞同鴨講,互相不能交流。

跟著閔悉上來的水手們忍不住取笑起來:“閔東家,那黑姑娘是不是瞧上你了?要拉你回去做女婿呢。”

這話音剛落,那個黑姑娘果然伸手來拉閔悉的手,雲霽一下子就將對方的手格開了,將閔悉擋在了自己身後。

然後那群黑姑娘都笑得東倒西歪起來,來拉手的那個姑娘用手捂住了臉,沒多久就跑走了。

閔悉看那群姑娘只知道笑,也沒人來理會自己,過了一會兒,來了幾個男的,聽清了他們的訴求,便開始跟他們交換物資。

就在他們忙碌的時候,那個跑走的黑姑娘又回來了,她帶來了一個有點缺口的瓷碗,然後走到閔悉等人跟前,展示給他們看,嘴裡還說著什麼話。

一個水手說:“她拿個碗是要跟我們討錢嗎?”

閔悉忽然意識到什麼,他從對方手裡接過那隻碗,翻過來看了一下碗底的款識,上面明明白白寫著四個漢字“永樂年制”,閔悉抬頭再看那姑娘的模樣:“你的先祖是我們大明人?”

雲霽聽見這話,停下了手頭的交易,走過來:“怎麼回事?”

閔悉激動地說:“七哥,這姑娘的先祖可能是鄭和下西洋時過來的明朝人,你看她長相,是不是跟其他人不太一樣?還有這碗,是永樂年間燒製的。”

雲霽看了看那隻碗,又看了看那姑娘:“確實有點像。有我們大明人的血統,這是大明人流落在外的子孫啊。”

閔悉將碗還給那個姑娘,從他們帶來的物品中挑選出一些塞給她:“給你的,拿回家去。”他說著揮揮手,示意她回去。

那姑娘顯然明白過來了,朝閔悉露出友好的笑容,說了個什麼詞語,然後抱著閔悉給的東西跑了。

還是之前那個水手說:“三寶太監下西洋,離現在已經過去很多年了吧。她家裡居然還保留著一個碗,看來是用得很仔細,估計是傳家寶呢。”

有人不解地問:“當初那些人為什麼會留在這裡不回去?”

閔悉說:“可能是生病或者受傷,把他們留下了,結果後來船也沒再回來,他們就只能在當地娶妻生子了。”

這事確實還挺有意思的,也很令人唏噓,沒想到出一趟海,就這樣永遠滯留在了海外。

閔悉兌換到了一些物資,椰子、淡水、魚乾、肉乾,還有當地人養的羊和雞等,可惜缺乏主食。

就在他們清點物資準備搬到船上去的時候,先前拿碗的姑娘又回來了,她頭上頂著一個木盆,看著像是用一棵大樹的橫截面挖出來的,她走到閔悉跟著,將頭頂的木盆端下來,獻寶似的放到閔悉面前。

閔悉一看,面露喜色,這不就是大米嗎?雖然只做了最簡單的脫殼處理,糙得不能再糙了,但的的確確是大米:“給我的?”他用手勢跟對方比劃,指指盆子裡的米,又指指自己。

那姑娘笑著點頭,示意閔悉收走。

閔悉朝她道謝:“謝謝!七哥,拿袋子來裝米。他們這島上居然有稻子,咱們得想辦法換點糧食啊。”

雲霽過來:“確實如此。咱們去找個懂當地話的人來,跟他們說我們想跟他們換些大米。”

沒想到在菲比島上碰到個老鄉的後人,還知道了這島上產糧食。

豐收號上有一個懂當地話的水手,他過來幫忙翻譯了一下,那個姑娘家裡確實有糧食,也同意和他們交換。

於是閔悉等人跟著去了姑娘家中,結果發現她家不像本地人那樣住的是樹木和草搭建的房子,而是四四方方的土磚屋,雖然蓋的是草屋頂,但這建築太中式了。

房間裡面很多傢俱也類似於中式傢俱的樣子,不過稍有些變化,可能是受限於製作工具等因素,產生了一些變化。加之時間過於久遠,那些中國老鄉的後人也不知道真正的中式傢俱是什麼樣子的。

就這條件,這家也比當地其他人家好不少,一生要強的中國人,到哪裡都能活得出人頭地。

這家人看到他們,也非常熱情,估計沒少聽他們祖先的故事。

不過他們換到的糧食並不多,當地雖然也種水稻,但都是天種天收,撒下去就不管了,只等著收穫,產量極低,別說滿足五艘船的人需要,就連閔悉他們一艘船都滿足不了,但好歹也是個安慰。

而且有了這個老鄉的後人一家在,閔悉他們以後再想過來補給,就會少很多阻撓。

也因為閔悉他們,島上的人也才沒有排斥與他們同行的葡萄牙船,他們在這裡停留了三天,收集到了足夠的瓜果和肉類,沒有糧食,那就只能吃肉了。

閔悉他們離開的時候,在島上播種了一些檸檬種子,希望以後這裡也能有檸檬補給。雖然他和雲霽可能不會再來歐洲,但其他中國人肯定還會有人來的。

閔悉還打算下次再來的時候,給這裡的人帶些玉米種子和紅薯種,這樣既可以幫助當地人,也能為他們自己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