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時地利人和

兀良闕授首,蠻國勢必震驚。

但也只能是震驚。

從兀良闕臨死前的話可以聽出,蠻國此次大舉入關,是為了入主中原,那麼他們最大的敵人仍然是大昭王朝。

而大昭王朝也明白,最大威脅仍然是蠻軍。

至於陸雲川的定位,雖然他自己很不想承認,但沒錯,他就是一顆毒瘤,誰來碰都得完蛋。

蠻軍若改變戰略,全軍攻打涼州,大昭王朝勢必會趁機收復雍州。

反過來,若大昭王朝想收復涼州,那麼東邊長安則會危險。

如此一來,陸雲川的處境便很舒服了。

只要蠻國與大昭王朝交戰,自己便有利可圖。

為此陸雲川專門派人將兀良闕全軍覆滅的訊息散佈到長安,用蠻軍失敗來增長大昭王朝計程車氣。

而後再派一支小隊假扮蠻軍,對永興軍路附近村鎮進行劫掠襲擾,加深二者之間的矛盾。

先拱火!

再隔岸觀火,以待時機。

只要大昭與蠻國兩敗俱傷,他便趁勢而起,北伐直取雍州——此乃“二虎競食”之計。

當然,在二虎競食期間,壯大自身實力的腳步也不能停下。

眼下局勢,蠻軍仍有二十萬大軍囤於雍州,大昭王朝兵力必然也不會低於此數,

對於蠻國與大昭而言,陸雲川的涼州只有五萬帶甲士卒,據城而守尚可自保,想要主動出擊遠遠不夠。

不論火藥與酒精有多大,古代戰爭打到最後,還是得亮劍上刺刀,近身肉搏,因此軍隊規模,絕對是戰爭的第一要素。

可是,涼州畢竟只是一個州地,再怎麼吸收流民,也只有巴掌那麼點兒大,想要快速擴充軍隊規模,還得另尋他法。

陸雲川思來想去,腦海中蹦出一個詞彙——

戰俘。

蠻國破關,近十萬邊軍淪為戰俘。

邊軍戰俘,都是老兵,都是沙場磨礪過的精兵。

若能將這批戰俘收入麾下,再加上涼州民兵鄉勇,陸雲川算了個數,至少能湊出二十萬大軍!

二十萬大軍在手,涿鹿天下,未嘗不可?

陸雲川便加派遣千目堂,對雍州進行全面滲透,探查邊軍戰俘的具體情況,嚴密監視蠻軍的動向。

時間一晃,三月初九,兀良闕涼州敗北的第十五日。

經陸雲川的持續拱火,蠻國與大昭終於開幹了。

打吧打吧!

最好兩敗俱傷,方便坐收漁利!

“當家的,我回來了!”

劉馬跨步走進書房,臉上帶著幾縷得意春風。

“講。”

“據咱們千目堂這半個月來的滲透與暗探,已確定了邊關戰俘的位置。”

劉馬奉上一幅地圖,在書桌上攤開,指著山脈一處道:

“就是這兒,陰山以北,一處名為‘鷹嘴峽’的地方,

八萬邊軍戰俘,被蠻軍分編為四十個苦力營,每營大概有兩千人,負責開山修路;

負責監工的蠻軍有五千人,分駐各營,每營莫約百餘人看守,其主將‘烏赤孤’坐鎮中軍大營;

蠻軍為了防止戰俘逃跑,每日只給吃一頓飯,白天在山間修路,夜間囚於木柵欄營區,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餓死,累死,病死,不計其數;

咱們的探子,是從山路野穿,眺看鷹嘴峽得來的情報;

每天都能看到蠻軍抬著戰俘的屍體拋入後山谷,將山裡的野獸喂得又壯又肥,真是可恨……”

“嗯……”

如此聽來,營救戰俘的計劃還得加快了,再這麼被折磨幾個月,沒等救出來便累死個七七八八了。

陸雲川抿著嘴唇,望著桌上的地圖,沉思了片刻,命令道:

“去,將陳世釗,崔世軍叫來。”

“是!”

劉馬應聲而去。

半個時辰後,陳世釗與崔世軍快馬趕到雲清宮。

入書房,關上門。

“本次營救,要如颶風過境,快,準,恨,而且,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你們聽我計謀——”

陸雲川起身道:

“陰山北麓多峽谷,我們可以黑虎崖為據點,開闢一條山徑小道直插鷹嘴峽;

世釗,這一回又該辛苦你的掘子軍了;

山路十八彎,不用開得太明顯,能過人即可;

最重要的是撤離點,一定要設定在水路上,畢竟戰俘有八萬人,走小道容易堵塞,所以最後的撤離,必須得倚靠水師船隻;

待會兒地圖交給你,讓千目堂配合引路,具體如何開闢山路,我想你們掘子軍是專業的,應該不用我來指點。”

陸雲川說完,捲起地圖,交到陳世釗手中,轉而又看向牛馬:

“劉馬,稍後你在千目堂中挑幾名精明能幹的死士,想辦法混入戰俘營,偽裝成苦力,暗中聯絡戰俘中的老兵;

戰俘被艱苦虐待,勢必痛恨蠻軍,而想要完成本次營救,更離不開他們齊心協力的配合;

當然,潛入戰俘營十分危險,你去告訴那些死士,只要能活著回來的,賞千金,送住宅,平地裡連升三級!”

接著,他又看向崔世軍:

“本次營救,為避免暴露,人數不宜過多,兩千精兵足矣;

世軍,本次主要營救的任務,便由你來全權負責;

戰俘有八萬,蠻軍監工有五千,哪怕戰俘每天只吃一頓,那也是巨大的糧食開銷;

蠻軍勢必會到山下去運糧,到那時守備肯定最鬆懈;

因此你務必要摸清楚他們運糧日子,換防的規律,如此才能讓行動更有把握;”

開闢山道,順應地利。

摸清運糧,順應天時。

暗中聯絡,順應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三管齊下,邊關八萬好兒郎,必定眾望所歸。

“對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細節。”

陸雲川又道:“八萬俘虜,每日只吃一餐,且乾的都是苦力活兒,肯定無法長途奔襲撤退;

這樣,參與營救任務的精兵,每人帶二十斤口糧,多帶幾把鋼刀!

這些邊關戰俘,都是有戰鬥經驗的沙場老兵,只要肚子能填三分飽,就能長出七分力氣;

還有,計劃總趕不上變化,入局後要學會隨機應變;

諸位都是麾下悍將,我相信你們的實力,才將此任務委派給你們;

本次我不參與營救,但我會在城門口備下好酒,待諸位與戰俘凱旋,我親斟美酒,為爾等接風洗塵!”

“當家的放心,我等必不辱使命!”

三人抱拳齊聲,退出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