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七章“輪換制度”

原來,近來幾十年,皇族段家實在受不了元帥府薛家那種趾高氣揚的態度了,他們甚至已經在空氣中聞到了薛家分分鐘都可能造反,將他們取而代之的火藥味——畢竟,薛家掌控著大漢帝國七成的軍隊,薛家真的有所反心的話,那真的不是段家手中那寥寥無幾的所謂“精銳部隊”能夠抵擋的。

號稱是“精銳部隊”,但段家人可不是傻子,他們非常清楚,這些在杭京,以及杭京周邊幾個衛星城市養得白白胖胖,甚至可以說是像“白切雞一樣肥嫩”的“精銳部隊”戰鬥力是多麼的有限了。

元帥府薛家掌控著超過七成的大漢帝國軍隊,其中超過一半的隊伍戎馬於前線,包圍疆域於野,可以說是無時無刻都在接受著血與火的磨礪,戰鬥力毋庸置疑。

甚至乎,為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與野性,早在一百多年前,薛家就未雨綢繆的推動了軍隊改革,從某個附屬小公國引進了被後世讚不絕口的“輪換制度”——預備隊、後衛部隊,後勤隊伍,不斷的跟前線部隊進行人員輪換調整,保證每一名軍人都會到前線接受血與火的磨礪,保證軍隊的整體戰鬥力永遠在一個最佳的狀態當中。

如此一來,大漢帝國可就沒有所謂“安全事少離家近”的軍隊編制鐵飯碗一說了。

除了段家的“精銳部隊”外,所有隸屬大漢帝國國軍的軍人們,也就是受元帥府直接統領的軍隊,在“輪換制度”的實行後,整體戰鬥力在近來三十年,達得了肉眼可見的提升程度。

當然了,任何事情都是雙刃劍的效果,這“輪換制度”亦是如此。

因為“輪換制度”的存在,大漢帝國國軍的醫療支出達到了建國以來的一個創紀錄頂峰,後備、後勤部隊也因為“輪換制度”的存在,不斷的被送到前線接受鐵血戰爭磨礪的緣故,總人數去到了一個創紀錄的低谷數字。

但薛元帥並沒有因此而動搖,甚至在其眼裡,“輪換制度”可以讓部隊形成叢林法則效應,完成一個優勝劣汰的更迭效果。

儘管,被淘汰者意味著死亡,但保家衛國並非兒戲,只有保證軍隊的戰鬥力,才能保證他們身後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安全團圓。

段家看著薛家這“輪換制度”也是非常的眼紅。

可是,段家能夠直接指令的這三成所謂“精銳部隊”,還需要指望著它們來當“紙老虎”呢,就算想要抽調一部分上前線接受鍛鍊,元帥府也總能夠想方設法的將申請給打回去。

“非常遺憾,前線部隊已經滿員!待等下個輪換週期!”

“近來杭京邊郊猖匪劇增,不宜抽調衛城軍!”

“前線戰事緊張,為保證前線戰鬥力,近期暫不做人員輪換!”

“前線軍費不足,無法安置新人,還望朝野撥款!”

好吧,段家的軍費撥下去,薛家依舊能夠找到各種各樣的軍費缺口,讓段家十分的為難,而且,盡是些“無底洞”一般存在的缺口,段家就算想要一一填補上,那估摸著得財政赤字個好幾百年吧? 當然了,只要段家不再要求把自己的部隊輪換上前線,薛家就不會利用軍費去為難段家的說。

事實上,因為已經幾百年沒有掌控著軍權了,所以,遠在杭京的段家也壓根就不知道,這前線軍費究竟存不存在缺口,還是說,每年的軍費預算壓根就是超支,多餘的都進入薛元帥的保險箱裡了……

總而言之,薛家就是不給段家的“精銳部隊”變成真正精銳部隊的機會,哪怕一點兒也不給,甚至乎,還各種想方設法的麻痺段家掌控著的軍隊,讓段家的軍人們自甘墮落,安於現狀,甚至是腐敗叢生,混亂不堪。

如此一來,段家就更加堅定薛家早有反心了,在“窩裡鬥”不斷的情況下,兩家的關係也是愈發的緊張。

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與力量,不讓薛家反心真的醞釀成造反,段家開始向四大家族丟擲了橄欖枝。

畢竟,四大家族祖上就堅定的支援段家對大漢帝國的統治地位,並要求後代,在段家生死存亡之際,務必向段家伸出援助之手,保住大漢帝國。

所以,就算是四大家族再怎麼不出世,在段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委婉示好之下,四大家族也是按照祖訓,在不同程度的給予了段家支援。

“萬貫商賈”沈家那是非常直接了,直接支援國庫,充實財政!畢竟是富可敵國的存在,或許在沈家看來,支援段家的那些錢,只不過是杯水車薪吧?

“鋼鐵大亨”鄭家則是高調的示好段家,不僅是承接下鄭家的所有兵器武器的鑄造,還不斷在這方面折騰薛家——薛元帥府下的單子,那基本都是折半給鑄造的,甚至是能拖則拖,反正,就是一句話:“最近活兒多,趕不過來。”

對此,薛家也只能夠忍氣吞聲的對待了,畢竟,華夏大陸能夠保證高階器械質量的,僅“鋼鐵大亨”鄭家這麼一家,普通的兵器還好說,一些需要核心技術要求的重武器,那可是不可能繞過鄭家的。

而“煉丹術士”黃家與“卜蠱鬼道”歐陽家,這不出世的兩家給予段家的支援,也就是不跟薛家有任何直接往來罷,並沒有任何明面或是實質的支援段家,同樣也沒有給段家任何的許諾——反正,兩家家主的意思都非常“佛系”:按照祖訓,如若段家到了危難存亡之際,兩家必定不會坐岸觀火便是!

儘管如此,皇族段家也已經非常滿足了。

只要“卜蠱鬼道”歐陽家與“煉丹術士”黃家不被元帥府薛家給拉攏了,已經獲得“萬貫商賈”沈家與“鋼鐵大亨”鄭家支援的皇族“段家”已經足夠穩住陣腳,不至於被薛家動不動就以各種藉口要挾的說。

當然了,在如此大背景之下,兩家可以說是遲早避不開一場內戰的說。

在力量已經壯大的情況下,誰也不願意做永遠的臣子呀!

而另一邊,天子身旁豈容他人酣睡?對於薛家這一顆早已脫離控制的“眼中釘”,只要機會成熟了,段家肯定會動手將其拔掉的!

只是考慮到大商帝國在一旁虎視眈眈,坐等鷸蚌相爭,伺機而動,獲取漁翁之利,所以,兩家對於這內戰都保持著一個非常謹慎的態度——至少,兩家都會以國家主權為主去做考慮,所以這早就可能爆發的內戰,直至今日,依舊是沒有任何的苗頭。

也許,待等大漢帝國將大商帝國吞噬為己一部分後,這場壓抑已久的內戰,就會被直接點燃了吧? 只是,距離開戰的那個時候,還得多久呢? 一年?五年?十年?一百年?

誰知道呢~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