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至今近千年的歷史,全國進入禁閉狀態的次數屈指可數。
最重要的是,當大漢帝國進入禁閉狀態的時候,也從未破壞過“通商日”停戰開放五天的規矩。
這次,可是說是史無前例的一次。
此時擔任著戎馬關大門的年輕守將雖說詫異,但其從入伍第一天,接受培養的就是“服從命令”這四個字。
俗話說:“上有命令,將不得不從”。
所以,就算這位年輕守將知道,這城門一關的話,就是歷史上第一次破壞“通商日”五天規矩的說,但他還是需要服從上面的命令,下令關閉戎馬關大門。
但這次關門,也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以說,這次“通商日”歷史上第一次被破壞,這位下令關閉城門的守將,也註定,會成為這一歷史事件的“背鍋俠”之一。
但此時,這位年輕的守將並沒有想這些後事。
看著戎馬關大門慢慢的被閉合,這位大漢守將內心中想的更多的是還沒進關的鏢隊、商隊。雖說只是提早了六個時辰,也就是半天的時間緊閉關門,但卻很可能導致那些在路上出現狀況的人們,面臨著更加殘酷的挑戰。
他們,很可能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成為江淮平原上那些流寇們的刀砧魚肉,在彈盡糧絕之後,任人宰割,成為江淮平原上的亡魂。
想到那些背井離鄉,遠到鄰國從商的人們,那些在異國他鄉待了一個月,歸心似箭的人們,那些為了養家餬口,豁出生命保護商隊的鏢師們,這位守將實在於心不忍,但是,命令已經下達,他又有何能力去阻止其發生呢? 在戰爭的年代,註定,會有一部分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會成為無辜的犧牲者。
而這,也是人們愛好和平的原因。
緊握著雙拳,這位年輕的守將強忍著自己眼眶中淚水,揹著身子,讓自己不去看那逐漸閉合大兩扇石門,讓自己儘可能的不去注意城門外,那些距離入關已經近在咫尺的隊伍悲呼聲。
但是,真的能夠不去注意到嗎? 人心肉做,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鐵石心腸呢? “停!先別關門!放他們進來!”
“別再推了!讓他們進來!”
年輕的守將發了瘋的嘶吼著,阻止著手下計程車卒們將大門完全閉合,甚至乎,好幾個因為詫異上級如此舉止,而忘記停止動作計程車卒被其推倒在地。
只是,其也只能為那些距離戎馬關近在咫尺的商隊們爭取得一點時間罷,而那些距離戎馬關還有一段距離的商隊,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門閉合,看著他們通往安全的通道完全被關閉。
年輕守將這一抗命舉止,也是被傳令的欽差看哎眼裡記在心裡。
為了讓那些近在咫尺的商隊入關而下達的命令,這位年輕守將也是讓自己的前程蒙上了一層灰影。
本以為會被革職的他,卻不會想到,等待著他的將會是被調往南疆不毛之地的艱辛命運。
已經動身離開的虎門鏢局一行人自然不可能知道這事。
在離開戎馬關後,虎門鏢局一行人刻意放慢了速度,畢竟已經在大漢帝國疆域內了,並不用像在江淮平原上一般的擔心著路上各種未知的情況。
一些有閒情雅緻的商人也是並駕齊驅,談笑風生,各種“男人的話題”也是讓枯燥的行程多了些許笑聲。
“哎喲!昨天被回香樓的曉紅給折磨壞了,這老腰,今天有點挺不起來呀!”
“喲!李老闆昨天玩一整夜呀?厲害厲害!”
“嘖嘖,不愧是李老闆,就是會玩哦!”
馬車中由薛浩然假扮的“樂少爺”,在聽著車外這一聲聲飽含深意的笑聲,他那叫一個鬱悶不已——早知道昨晚就跟著吳師傅他們去“那啥”了,別去跟儲老吃這頓飯,不就啥事都沒有嗎!? 但這個也就是想想罷,儲老既然是有意抓著自己頂包段樂天了,那以其如此高深莫測的能力,肯定有一百種辦法能把自己給綁回去的說。
想到這裡,薛浩然不由一臉哀怨之色,真是可憐自己,出了雷神要塞就遇上這麼一碼子破事,自己沒得去玩一玩不說,就連頓大餐都沒能撈到。
“唉!我的命,咋就這麼苦呢!”
無奈的薛浩然躺在馬上車,從自己的包裹中掏出了大漢帝國的資料書籍繼續閱讀。
這裡,薛浩然就不得不感慨,幸虧這些書籍都是密探部從大漢帝國那邊蒐集過來的,而不是自行撰稿的,就也能夠保證,這些書籍就算在大漢帝國這邊被發現了,也不會導致身份露出破綻的說。
甚至乎,這一份份厚厚的書籍還能變成身份的掩飾——又有誰會懷疑一個熱愛讀書的三好青年,會是“對面”派來的臥底呢? 想到自己此時所扮演的身份,薛浩然刻意的找了相關目前大漢帝國皇族的資料細讀,看能不能在資料中找到這位段樂天少爺是哪位親王的子嗣,說不定,自己去到杭京後還能繼續抱住他這條“大腿”呢。
目前,大漢帝國共有7位親王,除了世襲的“國姓王”薛名器薛大元帥外,其他6位親王無一不是皇族段家的後裔。
大漢帝國當朝皇帝段永自43歲接任以來,已經在位22年,目前65歲的段永也因身體欠佳,一週僅僅上朝一次,目前朝政更多的是其親弟弟段遠,與“國姓王”薛名器輔佐著太子段欣宇在打理著。
關於段永與段遠誰更適合擔當皇帝大位,民間歷來是各有各的觀點。現任皇帝段永為大子,自小被安排在戰場上,其在繼任皇帝大位之前,最高被封予上將銜,而這,也是其戰功累累換來的榮譽。
相比段永在戰場上殺敵積累戰功,段遠走的確實執筆之路,其小小年紀就在文學圈子中有著不錯的口碑,且因為從小沒離開過杭京,與當朝大臣交情都相當不錯,在繼任者的位置上有著比其哥哥更高的口碑。
然而,在所有人都以為,一直活躍在朝野中的段遠會順理成章的成為,大漢第26任皇帝的時候,先帝駕崩前卻是撐著病重的身體上了其最後一次朝,並指定了大兒子段永成為其繼任者。
不僅如此,先帝還留下了語氣深長的一句話:“孤身體不行,但頭腦很清醒,眾臣毋須進言,按照孤的安排來就是。同樣的,孤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多念兄弟情誼,別被權力矇蔽了雙眼。”
後半句所指,仲臣無一不愕然,但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還是皇家的家務事呢。
然而,對於自己父皇的安排,段遠卻是沒有任何異議,甚至乎在當朝,其便在自己父皇面前立下毒誓:自己勢必以親王的身份輔助好親哥哥段永打理好朝政,自己這輩子不會對皇位有如何想法,否則天打雷劈,不得好事。
對於自己小兒子段遠如此毒誓,先皇卻是不為之所動,甚至乎有些噗之以鼻? 但這也僅是書籍中記載罷,寫這種野史之人,鐵定是杜撰的多,又有多少人能夠身臨其境的採集相關素材呢? 在上了最後一次朝後三天,先皇駕崩,大皇子段永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大漢帝國第26任皇帝。
而為了讓自己的子嗣珍惜兄弟情誼,不因皇位而手足自殘,段永在上位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宣佈大皇子段欣宇為太子,是其指定的接班人,沒有之一。
如此一來,當時還未年滿十六的段欣宇便成了當朝大臣們拍馬屁的第二選擇了——見太子還沒結婚,只要家裡有適齡未婚女兒的,無一不是推薦上去,野史中還笑稱,太子在繼任到結婚的日子中,相親和宴席所佔時間過多,導致其髮際線越來越高……
最終,太子段欣宇娶了“國姓王”薛名器的小妹妹,可以說,還遠未繼位就與大漢帝國軍方完成聯姻,這也保證了其在朝野上的地位與聲望比其親叔叔段遠年輕時更甚。
如此鞏固的地位,太子段欣宇的弟弟們也無一敢對皇位有所覬覦,無一不是對這位軍政兩道都吃得開的皇兄畢恭畢敬,並沒有看到像段永和段遠皇位之爭的情況出現過。
在這些野史書籍中,薛浩然也只看到了段永段遠兩兄弟的皇位之爭,與當朝太子段欣宇的花邊新聞,並沒有找到像段樂天這般年輕的名字。
對此,薛浩然也沒有太過在意。
就薛浩然估摸著,這位涉世未深的段樂天少爺,應該是當朝哪位親王的子嗣罷? 但這,也已經很了不得的說。畢竟,別人有個有錢有權的爹,頂多就少奮鬥二十年,人家呢?有這麼個皇族姓氏,一輩子都不用奮鬥了!
“這人比人吶,真是氣死人了!”
默默吐槽罷,薛浩然將自己手中的書籍一丟,便又找周公下棋去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