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終於誠心歸附,這位三國第一謀臣,此刻終於為自己所有了!
張塵的內心百感交集,急忙拉著郭嘉起身,道:“能得先生肯相助,子凡三生有幸。即日起,我拜先生為軍師,事以師禮,內外諸事,必聆先生教誨。”
“主公言重了,屬下愧不敢當。”
張塵緊緊握著郭嘉的手,激動地道:“奉孝,你我攜手,共圖大業,平定天下!還蒼生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願隨主公,平定天下,還民以安!”
這一刻,二人雙手緊握,共同許下承諾。
良久,張塵忽然想到了什麼,抬頭看向了郭嘉,暗自使出了“掠奪之手”。
他要將郭嘉【天妒】的詞條掠奪過來,這樣他便不會短命了!
張塵並不擔心【天妒】的詞條會影響到自己,因為他自己又沒有【慧眼】。
【叮!掠奪失敗!該詞條為對方繫結詞條,無法掠奪!】
失敗了?!繫結詞條?這是什麼意思?
一連串的疑問出現在張塵的腦海中,張塵趕忙在心裡默默召喚了系統。
“系統,繫結詞條是什麼,為什麼我不能拿走這個【天妒】?”
“繫結詞條是指與該人物繫結的詞條,只有少數特定人物才擁有繫結詞條,繫結詞條只對繫結人物生效,無法奪取,只能在該人物死亡後掉落。”
耳邊閃過系統平淡機械的回答。
“那……我該如何改變郭嘉的命數?”
“有兩個方法,一是儘量少用或不用慧眼,二是為他尋來延年益壽的寶物。系統提醒宿主,郭嘉現有命數為45歲。”
45歲?歷史上,郭嘉只活了38歲便去世了。也就是說,他後面一定多次使用了【慧眼】!
罷了,在尋到能為他延壽的寶物之前,還是儘量不要讓他使用【慧眼】了吧。
想到這,張塵看向郭嘉,道:“奉孝,我有一言,望你聽之。”
“主公請講。”
張塵道:“奉孝,我知你身具慧眼,能察人心,識善惡,但你可知,此舉或有洩露天機之嫌?”
郭嘉聞言,不禁一愣,道:“主公如何得知?不瞞主公,屬下確有此等天賦異稟,主公方才所言,也曾有人對屬下說過。”
“哦?是何人?”
“正是傳授屬下《遁甲天書》的左慈仙長。”郭嘉道,“仙長曾說,慧眼識破天機,恐傷壽元,故傳我《遁甲天書》,望我日後少開慧眼,以免自傷。”
“不愧是仙長,果然有先見之明啊!”張塵不由嘆道,“奉孝,聽我一言,仙長所言不錯,日後莫要再開慧眼,窺測天機。我相信以你之才,即便不用慧眼,依舊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郭嘉聽罷,躬身拜道:“主公教誨,奉孝謹記,今後若非必要,我便不用慧眼就是。”
張塵點點頭,便先叫郭嘉退下。
奉孝,你放心,這一世,我定會為你尋到延壽的方法,絕不會讓你如歷史上那般英年早逝。
郭嘉退出帳外,張塵隨即又令高順將徐晃帶來。
不多時,高順帶了徐晃來見。徐晃身被綁縛,卻是怒目而視,眼神中頗有幾分不屑之意。
高順一見,頓時大怒,喝道:“大膽!大人面前安敢無禮,還不跪下!”
“孝父。”張塵忙道,“不可無禮。”
張塵說罷,親身走上前來,拔出赤山劍,將徐晃身上的繩索砍落。
徐晃見狀,不由一驚,卻依舊神色冷然道:“大人,這是何意?”
張塵抱拳拱手,言道:“公明將軍,戰場一晤,我親見你之武勇,知你是個人才,委身於賊,實屬可惜。不如為我效力,日後建功立業,也可光耀門楣,可好?”
“要我降汝?哼!”徐晃冷哼一聲,將頭扭至一邊。
高順見狀,不由怒從心起,喝道:“大膽賊人!你已是階下之囚,還敢如此倨傲!”
張塵擺了擺手,又道:“公明,你以為我看重的只是你的武藝嗎?我麾下諸將,張合、高順、牽招、麴義,哪個不是萬夫不當之勇,能征善戰之將?真正讓我看中你的,是今日之事啊!”
徐晃聽罷,微微一愣,不由回過頭來。
張塵又道:“今日山谷一戰,你領軍守在谷外。黃巾大敗之時,你明明可以引軍自去,卻仍然殺進谷中。你明知一旦入谷,便插翅難飛,卻依舊為了救你義兄楊鳳而奮不顧身。我真正看中的,正是你的這份忠義之心哪!”
張塵頓了頓,又道:“我知你與楊鳳八拜之交,不忍讓你揹負叛主之名。若你不願,我也不強求,你自去尋他便了……”
張塵說罷,看向徐晃。
徐晃猶豫片刻,轉身走向帳外。
高順見狀,眉頭一皺,便要伸手摸劍。
徐晃來至門口,卻是有些踟躕,接著轉過身,對張塵道:“大人可否應我一事?”
“你說。”
“倘若日後,我義兄與大人為敵,大人能否……留其性命?”
“好,我可以答應你。只要他未做過傷天害理之事,只是兩軍交戰,各為其主,我可留他性命。”
徐晃聞言,當即上前一步,屈身拜道:“大人虛懷若谷,氣度胸襟令人感佩。徐晃不才,願為大人效力!”
張塵聞言,頓時大喜,連忙走上前來將他扶起,道:“哈哈!得公明相助,真如虎添翼也!”
張塵得了郭嘉,又得徐晃,心情甚好,當即傳令在太守府設宴,大賀凱旋。
……
數日之後,洛陽,大將軍府。
大將軍何進拿著張塵呈遞上來的捷報,心情大悅。自黃巾之亂平息以來,各地打著黃巾旗號作亂的叛軍數不勝數,朝廷終日忙於剿賊,不勝疲憊。如今十萬黃巾覆滅,這可是少有的大勝,定然能令那些賊人膽寒!
不多時,一個青年文士走了進來。
“將軍。”那青年躬身施了一禮。
何進一見,連忙招呼他過來,笑道:“甄儼啊,你們冀州近日可是出了件大事,你可曾聽說啊?”
甄儼道:“稟將軍,屬下近日未曾接到家中書信,倒不知冀州出了何事?”
“來,你看看。”何進說著,便將這封捷報遞給了甄儼。
何進撫須笑道:“這個張塵,是個人才,五萬兵馬,殺得十萬黃巾賊片甲不留!這一次,可真真是挫了賊人銳氣,揚我大漢軍威啊!哈哈!對了,甄儼,你久在冀州,可知道此人啊?”
甄儼翻開捷報,查閱一番,不由驚道:“是……是他!”
“怎麼,你認得此人?”何進不禁一驚,急忙問道:“此人如何?你對他可否瞭解?”
甄儼道:“將軍,這個張塵,我雖未曾親眼見過,但其事蹟,卻早已傳遍冀州。他原為廣平縣令,不但治縣有方,令百姓生活富足,更胸懷韜略,甫一上任,便組建七百縣兵,一舉蕩滅了盤踞在廣平周邊的三千匪寇!後來,黑山賊人圍攻癭陶,他又率軍馳援,以不足萬人的兵力,大破五萬賊眾,解了癭陶之圍!”
“好!好啊!”何進聽罷,當即大喜道:“想不到,一個小小的魏郡,竟有如此人才!真乃朝廷之福啊!”
甄儼又道:“將軍,此人與我甄家還淵源頗深,他正是屬下的妹婿。”
“什麼?!你說他是你妹婿!”何進聽罷,不由一驚。
“正是。”甄儼道,“舍妹甄姜,已經與張塵定下姻親,佳期就在明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