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殘月如鉤

舊紙染墨痕,心事藏深塵。

契約縛魂鎖,迷霧尋故人。

*********************************************************************************************************************************

車內的沉默被一陣突兀的手機鈴聲打破。

螢幕上跳動的,是蘇瑤的名字。

沈青臨和阮白釉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些許意外。

沈青臨接起電話,聲音沉穩。

“蘇瑤女士。”

電話那頭的呼吸聲有些急促,夾雜著細微的沙沙聲,像是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什麼。

“沈先生…阮女士…”

蘇瑤的聲音不再像白天那樣疏離緊繃,反而帶著一種猶豫過後的疲憊,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我想…我可能找到了一些東西。”

“或許和你們說的事情有關。”

半小時後,他們的車再次停在了那棟老舊的工業樓下。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只有稀疏的路燈在溼冷的霧氣中投下昏黃的光暈,將樓體斑駁的牆面切割成明暗交錯的色塊。

蘇瑤站在工作室門口等著他們,沒有開燈。

她身上還穿著白天那件沾滿顏料的罩衫,臉上沒什麼表情,只有眼底深處翻湧著複雜難辨的情緒。

工作室裡瀰漫著松節油和顏料混合的氣味,比白天更濃郁了一些,帶著夜晚特有的沉悶。

她沒有說話,只是側身讓開,示意他們進去。

目光所及,工作室中央的地板上放著一個看起來頗有年頭的木箱。

箱子是暗紅色的,邊緣的銅製包角已經氧化發黑,上面落著一層薄薄的灰塵,顯然是剛從某個角落裡翻出來的。

箱釦是老式的,沒有上鎖,只是虛掩著。

“我送走你們之後,心裡一直很亂。”

蘇瑤的聲音低低的,在空曠的工作室裡顯得有些飄忽。

“我想起我奶奶以前提過,曾祖母留下了一些舊物,一直鎖在老宅閣樓的一個箱子裡。”

“我奶奶過世後,老宅幾經轉手,裡面的東西大部分都散失了,只有這個箱子,因為不起眼,被我母親帶了回來,一直堆在倉庫裡。”

她走到箱子旁邊,蹲下身,手指輕輕拂過箱蓋上蒙塵的紋路。

“我以前從沒開啟過。”

“總覺得裡面裝的,不過是些不願被提及的往事。”

“但今天…我去找了出來。”

她的指尖停在箱釦上,頓了頓,抬頭看向沈青臨和阮白釉。

“我不知道這裡面是不是你們要找的‘真相’。”

“也許開啟了,會更讓人失望。”

阮白釉走上前,在她身邊半蹲下來,目光溫和。

“無論是什麼,面對總比逃避要好。”

“也許,這也是瞭解蘇婉女士的一種方式。”

蘇瑤深吸了一口氣,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伸手“啪嗒”一聲,開啟了箱釦。

箱蓋緩緩掀開,一股陳舊的、混合著樟腦和紙張微黴的氣息撲面而來。

箱子裡並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

幾件疊放整齊的舊式旗袍,料子已經有些脆弱,顏色也黯淡了。

一些發黃的老照片,照片上的人影模糊不清。

還有一些零碎的首飾,大多是銀質或玉石的,款式古樸。

最下面,壓著一個用藍色綢布包裹著的小疊。

蘇瑤小心翼翼地將綢布包取了出來,解開繫著的細繩。

裡面露出的,是一疊信紙。

紙張已經泛黃發脆,邊緣有些殘破,但儲存得還算完好。

最上面一封,信封的封口完好,沒有郵寄的戳記,收信人的地址也只寫了一個模糊的“霧港市,威廉先生收”。

字跡娟秀,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風骨,卻在某些筆畫的末尾,透出難以掩飾的倉促與不安。

是蘇婉的筆跡。

蘇瑤將那封未寄出的信遞給阮白釉,指尖微微顫抖。

阮白釉接過信,入手是紙張特有的冰涼與脆弱。

沈青臨也湊了過來,目光落在信封上。

三人都沒有說話,工作室裡只剩下彼此略顯沉重的呼吸聲。

阮白釉小心地拆開信封,抽出裡面的信紙。

信紙不止一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

燈光昏暗,阮白釉開啟手機的手電筒,光束聚焦在泛黃的紙頁上。

“威廉:”

“當你看到這封信時,或許一切已成定局,又或許,我尚有一絲喘息之機,能將這封絕無可能寄出的信,藏於無人知曉的角落。”

開篇的語氣,就帶著一種令人心驚的絕望。

“我不知該如何稱呼你。昔日的夥伴?抑或…將我推入深淵的魔鬼?”

“那套骨瓷茶具,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帶著不祥。”

“你說它是藝術,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極致。但在我眼中,它從一開始,就沾染著貪婪與血腥。”

信中詳細描述了蘇婉與威廉最初的合作。

威廉是如何憑藉他商人的敏銳和藝術家的偏執,構思了這套融合東西方元素的茶具。

蘇婉又是如何利用家族在本地的關係和資源,幫助他尋找頂級的瓷土、聘請技藝精湛的工匠,甚至解決了許多官方層面的麻煩。

起初,一切似乎都只是純粹的商業合作,甚至帶著一絲藝術上的惺惺相惜。

“你說,要讓這套茶具成為傳奇,流芳百世。”

“我曾信了你的雄心壯志,也為能參與其中而感到興奮。”

“直到…你露出了真正的面目。”

信的語氣開始轉變,娟秀的字跡因為情緒的激動而變得有些凌亂。

“那筆‘交易’,你稱之為‘最後的保障’。”

“你說市場風雲變幻,人心叵測,需要一種更‘牢固’的契約來確保我們的合作,確保這套茶具最終能帶來我們預期的財富與聲望。”

“我當時只覺得荒謬。商業上的契約已經足夠,何須多此一舉?”

“直到你拿出那些東西,說出那些…褻瀆神明的話語。”

信紙在這裡似乎被墨點汙了幾處,像是書寫者停頓了許久,內心情緒激烈。

“你說,那是一種古老的儀式,可以將物品與人的命運緊密相連。”

“你說,只要舉行了儀式,這套茶具就會成為我們共同財富的守護者,任何背叛者,都將受到茶具的反噬。”

“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那不是商業手段,那是巫術!是邪惡!”

“我想要退出,想要毀掉那些已經燒製出的半成品。”

“但你用我的家人威脅我。用那些被你暗中收集到的,足以讓蘇家身敗名裂的‘證據’。”

“你說,如果我不配合,蘇家將在霧港萬劫不復。”

蘇瑤的手不自覺地握緊,指甲深深掐入了掌心。

原來,蘇家並非沒有醜聞,只是被更深的恐懼和交易掩蓋了。

阮白釉繼續往下讀,聲音也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澀然。

“我別無選擇。”

“在那個潮溼而陰冷的夜晚,就在燒製茶具的那個廢棄窯廠裡,你舉行了那個所謂的‘儀式’。”

“我記得火焰跳動的光影,記得空氣中瀰漫的怪異香氣,記得你口中唸唸有詞的古怪音節。”

“你強迫我按上手印,用我的血,去‘啟用’那些冰冷的瓷器。”

“你說,從那一刻起,我的命運,就和這套茶具緊緊繫結在了一起。”

“茶具在,我在。茶具毀,我亡。”

“而擁有茶具的人,若心生貪念,違背最初的‘契約’,也將被茶具詛咒,直至家破人亡。”

讀到這裡,阮白釉停了下來,抬頭看向沈青臨。

沈青臨的臉色異常凝重,眉頭緊鎖。

詛咒的源頭,並非蘇婉的怨念,而是這個由威廉主導的,邪惡的繫結儀式!

蘇婉,從始至終,都是第一個受害者。

她不是詛咒的發起者,而是被強行綁在詛咒核心的祭品。

“後來,茶具製成,驚豔四座。”

“但每一次看到它,我都感到刺骨的寒意。”

“它不再是藝術品,而是一個囚禁我靈魂的牢籠。”

“威廉,你帶著屬於你的那份財富和榮耀離開了霧港,留下我一個人,守著這個隨時可能爆炸的詛咒。”

“你離開後不久,那些最初參與瓜分利益的人,果然開始出事。”

“意外,疾病,破產…”

“我知道,是茶具開始了它的‘守護’,或者說,是詛咒開始了它的蔓延。”

“我試圖尋找破解之法,卻一無所獲。那個儀式太過詭異,似乎牢不可破。”

“我日夜難安,恐懼蠶食著我的心。”

“我不知道下一個輪到的,會不會是我自己,或者我的家人。”

“我只能選擇消失。帶著這個秘密,遠離霧港,遠離這套被詛咒的茶具。”

“但這封信,我必須留下。萬一…萬一將來有人能夠揭開這一切,希望這封信能提供一些線索。”

“參與那個儀式的人,除了我和你,還有為你準備材料的兩個助手。一個本地人,叫阿炳,另一個是跟你一起來的外國人,名字我記不清了,只記得他總是在咳嗽。”

“或許找到他們,能知道更多關於儀式的細節,甚至…找到解脫的辦法。”

“但願,一切不會太晚。”

信到這裡就結束了,沒有署名,只有最後幾筆似乎因極度不安而顯得格外潦草。

工作室裡一片死寂。

只有窗外隱約傳來的輪船汽笛聲,悠長而沉悶,像是亡魂的嘆息。

蘇瑤的臉上已經佈滿了淚痕,她捂著嘴,肩膀無聲地抽動著。

她一直以為曾祖母是家族的汙點,是那個帶來不幸的女人。

卻沒想到,真相是如此殘酷。

蘇婉不是施咒者,她是第一個被縛之人。

她的失蹤,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帶著絕望的自我放逐。

“儀式…”沈青臨低聲重複著,打破了沉默。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膝蓋,大腦在飛速運轉。

“將物品與人的命運繫結…這聽起來像是某種獻祭或者契約魔法。”

“威廉是主導者,蘇婉是被迫參與。茶具是媒介,也是詛咒的載體。”

阮白釉輕輕拍著蘇瑤的後背,試圖給她一些安慰,目光卻銳利地看向沈青臨。

“信裡提到了兩個可能的證人。”

“阿炳,一個本地人。還有一個總在咳嗽的外國人,威廉的助手。”

沈青臨點了點頭。“這是目前最關鍵的線索。”

“威廉早已離開,不知所蹤。蘇婉也消失了。”

“如果能找到這兩個人,或者他們的後代,或許就能知道那個儀式的具體內容,甚至找到破解的方法。”

他站起身,在狹小的工作室裡踱了幾步。

“但是,這已經是七八十年前的事情了。”

“阿炳…這個名字太普通了,在霧港找一個叫阿炳的老人,如同大海撈針。”

“那個咳嗽的外國人,線索更少。”

“而且,就算找到了,他們還活著嗎?就算活著,他們願意說出當年的真相嗎?畢竟,那可能涉及到非常黑暗的秘密。”

阮白釉也站了起來,眼神堅定。

“再難也要找。”

“這不僅是為了解開茶具的詛咒,也是為了還蘇婉女士一個清白。”

“她承受了太多不該承受的誤解和痛苦。”

蘇瑤慢慢止住了哭泣,她擦乾眼淚,眼神雖然依舊悲傷,卻多了一分以前沒有的決絕。

“我也會幫忙。”

“關於蘇家以前的事情,關於那個年代霧港的一些人和事,或許我能從母親那裡,或者家族的一些舊檔案裡找到些蛛絲馬跡。”

“阿炳…這個名字,我會想辦法打聽。”

沈青臨看著蘇瑤,點了點頭。

“好。我們分頭行動。”

“阮白釉,你負責整理信件資訊,分析那個儀式的可能特徵,看看能不能從民俗學或者神秘學的角度找到一些線索。”

“蘇瑤女士,麻煩您儘可能回憶或者查詢任何關於蘇婉女士失蹤前後的細節,以及那個叫‘阿炳’的人的資訊。”

“我這邊會利用警方的資源,嘗試從檔案館、戶籍記錄等方面入手,查詢威廉的助手,以及那個年代與廢棄窯廠相關的人員記錄。”

新的方向已經明確。

雖然前路依舊迷霧重重,但至少,他們不再是無頭蒼蠅。

那封塵封了數十年的信,像是一把鑰匙,開啟了通往真相的另一扇門。

門後,是更深的黑暗,但也可能隱藏著終結一切的希望之光。

沈青臨和阮白釉再次告別蘇瑤。

離開時,蘇瑤站在門口,目送他們下樓。

她的身影在昏黃的燈光下顯得單薄而孤寂,但眼神裡,卻比之前多了一些東西。

是沉重,也是力量。

回到車上,沈青臨沒有立刻發動汽車。

他看著後視鏡裡那棟沉默的工業樓,以及樓上那個亮著微弱燈光的小小視窗。

“威廉…”他低聲念著這個名字。“他不僅僅是為了錢。”

“那個儀式,太過邪門。將人的命運和物品繫結…這背後一定有更深層的原因。”

阮白釉望著窗外濃得化不開的夜色。

“也許,他追求的,根本就不是財富。”

“而是某種…更黑暗,更無法言說的東西。”

“比如,控制?或者…永生?”

這個猜測讓車內的空氣瞬間變得更加冰冷。

引擎再次發動,汽車駛入深夜空曠的街道,朝著未知的方向駛去。

霧氣似乎更濃了,將整個城市包裹在一個巨大的、沉默的繭裡。

而他們,正試圖從這個繭中,找到那根連線著過去與現在,罪惡與救贖的線。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