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章 天地辨我真偽,日月為我理正!

其他幾國,此刻全都是討伐之聲。

“什麼叫聖師,手刃孩童的聖師嗎?”

“虧我剛才還懷疑,現在一看神侯沒錯啊!”

“徒弟相當於半個兒女,神侯的嫡系全被此子殺害!”

“屠戮成魔,怎麼能稱之為聖?”

“不敢想像神侯這樣的人,竟然也會遇到這種情況。”

“此人已經入魔,速速誅殺!”

看到銅鏡裡百姓激憤面孔,神侯更加自信。

也聽到過林志的話,什麼鐵與血,靠自己才能取得成果。

伍有參主動站出來質問。

“敢問聖師,您口中的鐵與血,是指屠殺神侯女兒,殺商國使者得來嗎?”

此話一出,百位名士鬨笑起來。

使者本身就不是武將,誰都能輕而易舉殺死。

可沒有聽說過誰開戰後把人家使者殺死,毫無道義可言!

聽著四周聲音,林志知道這場針對他的審判已經開始。

銅鏡中能看到很多人在批判他,也能看到趙老漢,賀子慎等熟悉的人想為他辯解。

諸如姜玉柳並非小女孩,所謂商國使者也並非真正的使者。

對此,林志沒有絲毫辯解。

面對伍有參質問,他只是淡淡開口。

“我有罪。”

譁!

全場愕然!

想過林志會透過各種方式辯解,解釋,唯獨沒想到他會這麼坦白承認。

‘我有罪’

輕輕三個字透過銅鏡,引起的是軒然大波。

曲從雪城內的百姓炸鍋。

“承認了?聖師承認他有罪?!”

“不會都是真的,他,他是個殘暴無虐的小人?”

“可那些話明明那麼激勵,聖師不像是小人啊。”

“還是那句話,知人知面不知心,或許我們都沒有看透他......”

“假的吧,怎麼會!”

三個字也讓曲從雪不敢置信。

“聖師認罪了?”

和普通百姓一樣瞭解不多,但受到趙毅支援。

她知道這件事絕對不是表面那麼簡單。

可為什麼林志沒有反駁,就這麼認罪了?

魏國,百人將靠在牆上,刀劍入鞘。

如果林志認罪,他也就沒有必要響應造反。

“不應該啊,我認為聖師說的沒錯,他,怎麼就認罪了。”

百位御林軍始終想不明白什麼願意。

而七國中,眾多支援林志的百姓聽到這話,也開始猶豫。

連林志都認罪了,那他們還在幹什麼?

一切毫無意義!

反應最大,是那群本就反對林志的百姓。

“多撐幾秒都算他是條漢子,這就認輸了?”

“什麼廢物啊,真不知道誰會聽他的言論?”

“國師帶來壓迫確實強,可能他怕了吧!”

“這時候知道怕了?真是笑煞我也!”

“此等渣碎,速速斬他頭顱!”

明明和林志毫無關係,雙方見都沒見過,在銅鏡以及賢人名望下。

這群人喊的極為大聲,恨不得立刻讓林志去死。

神侯微微一愣,隨即心中大喜。

早聽說此子口齒靈巧,他還怕伍有參等人奈何不了。

“能擾人心神,小公子給的法寶真是好使!”

將效果歸功在銅鏡上,神侯轉頭看向女帝。

也沒想到林志這麼快認罪,女帝眼中猶豫片刻,想起這些天受到的情況。

最終向神侯點點頭,確定讓林志伏誅。

從白石鎮,到南郡,靈統關,帝都。

林志傷她一次次,始終要與她作對。

從小到大她何曾受過這種委屈?

當著七國百姓之面,這天仙台她不要了又如何!

明白女帝意思,神侯繼續問道。

“你是七國中人嗎?”

確實受到銅鏡影響,林志覺得腦袋有點昏沉。

但問題不大,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內,他反問道。

“你是問一塊令牌,還是我身上流淌的血脈?”

“回答我!”

看著銅鏡與四周的眼睛,林志搖搖頭。

“不是。”

“在一個月前,你用妖術欺騙漢西郡守,使得商國大將軍死亡。”

“引得戰爭不休,血流不止,戰場上多少兒郎因此死亡?”

“天下皆視你做妖師,人人慾誅你而後快,你,是七國的罪人!”

正想給林志定罪,結束這場鬧劇。

那雙如星眸般的瞳孔突然抬起,盯向神侯與銅鏡外的七國百姓。

林志緩緩站了起來,繼續反問。

“誠然,諸位說了很多,也做了很多。”

“我想問,如果盜賊偷竊了你的東西,你把東西拿回來,那麼,你算不算盜賊?”

又是輕輕一句話,讓神侯語塞。

“混話!八郡之地皆是我商國領地,哪裡是你的東西,強詞奪理!”

怒罵一聲,神侯吼道。

從座椅離開,輕輕嗅一口白玉楠木提神。

不能完全解除銅鏡壓制,也讓林志精神抖擻幾分。

掃視一圈百位名士,使用特殊道具,他不緊不慢開口。

【使用特殊道具:牽思萬里同愁!】

【描述:使用道具後天生異象,短時間內任何見到,聽到你的人,將對你的話共情,感同身受!】

“我的父親是一名鎮長,在白石鎮是我最開心時候。”

“那時候,父親每年都會給我一大塊臘肉,味道濃郁醇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食物。”

“可在三年前,也就是商國先帝駕崩,新帝繼任時,我的臘肉不見了。”

“明明父親依舊每日勞苦,為鎮上百姓辛勤的忙前忙後,甚至比之前還要努力。”

“我的臘肉去哪了呢?”

道具開啟剎那,就算是黑影之軀依舊啟用效果。

長相依舊是那副長相,林志在百姓和周圍人眼裡突然變得不一樣了。

隨著林志的話,好像他們也成為了鎮長之子,從每天的輕鬆愉快,到詢問‘臘肉去哪裡’。

“在三年後,我逐漸長大成人,明白苛稅猛於虎。”

“原來,父親的工作成果全被苛稅奪走,我陷入了思考。”

“為什麼我們的成果,要被別人拿走呢?”

鎮子之子逐漸長大,開始思考為什麼。

得出的結果,被苛稅奪走。

聲音從銅鏡傳出,令百姓們爭吵漸漸平息。

這不僅僅是他的故事,也是他們的故事。

隨著講述,故事主角漸漸從林志,變成他們自己。

“後來,我的父親死了,死在了一位將軍,也就是神侯女兒手下。”

“他就像一根雜草,死的不輕不重,沒有引起一點波瀾。”

“致使悲劇發生,那些人坐在高堂廟宇,也坐在我的面前。”

“我只是拿回我們失去的東西,他們,為何不是七國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