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足球未來

2013年,廣州恒大在亞冠聯賽中的奪冠讓國人眼前一亮的同時,也不免讓人們的目光再次聚集到王健林身上。

3年的時間很快就要過去了,當年與中國足協簽訂合作協議,並且挑選出30名足球少年遠赴西班牙訓練,如今也該到了檢驗結果的時刻了。

2010年3月1日,河南地產商人許家印掌舵的恒大集團,買斷了中甲聯賽的廣州白雲山全部股權,將其更名為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

入主廣州俱樂部的許家印為球隊提出了目標:次年衝超成功、五年內爭取亞冠冠軍。

彼時,很多人都在等著看恒大的笑話。

中國足球走職業化路子的16年來,有錢的金主不少,有豪氣的老闆也不少,許家印會是下一個炮灰嗎?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許家印比之前的老闆們更懂規則,也更有計劃。

2011年至2013年,廣州恒大連續3次獲得中超聯賽冠軍,取得了比肩大連萬達的成績。

同時,還捧起了超級盃和足協盃的冠軍獎盃,來到了國際賽場上。

2012年是恒大首次參加亞冠賽,卻一舉衝進八強,甚至在一年之後,直接奪得了亞冠冠軍。

這是中國俱樂部第一次問鼎該項賽事的冠軍,取得了王健林念念不忘卻始終失之交臂的榮耀。

恒大的亞冠決賽,成為近年來最受關注的足球比賽。

許家印為恒大定下的口號是——“bethebestforever”(永做最佳)。

顯然,恒大的確朝著這個方向始終在努力。

那麼,王健林呢?俗話說,“桃三杏四”,是說桃樹要長三年、杏樹要長四年才能結果,而由王健林資助的足球少年才即將滿4年,人們還看不到期待的“桃子”,但從萬達冠名中超聯賽的情況來看,儘管比賽現場和背景板上隨處可見“萬達廣場”的字樣,但在搶佔新聞上遠不如廣州恒大,尤其自亞冠奪冠開始,許家印的廣州恒大幾乎天天都佔據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或重要位置。

對比之下,王健林似乎又“淡”出了足壇。

對此,王健林表現得很大度,他認為恒大不僅在國內所向披靡,更在亞冠上一舉奪魁,恒大的出現對中國足壇有益無害。

誠如他所言,中國足球要想得到發展,就必須多幾個像廣州恒大這樣的球隊。

然而,有一個不爭的事實也應了王健林的話:“足球就是燒錢的行業,誰的錢多,誰就玩得最好。

沒有想到的是,恒大才第二次參加亞冠就拿到了冠軍,而且這再次證明了一個道理——足球這個行業裡面有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所以我倒覺得中國如果再多幾個恒大來玩玩,說不定足球還有進步.”

這是王健林的肺腑之言,然而很多人的心裡都充斥著這樣一個疑惑:對於曾經一度成為中國足球標杆性人物的王健林,曾經讓當年的大連萬達稱霸甲a聯賽的王健林,“重出江湖”之後,真的能大度到眼睜睜地看著廣州恒大崛起嗎?王健林曾經打造出中國足球的輝煌,而許家印買斷廣州足球隊並更名為廣州恒大隊也不過是在2010年3月,比萬達與中國足協簽訂合作協議早不了多久。

儘管每個人都知道,王健林對中國足協的支援,看重的是中國足球的未來,而許家印投資廣州恒大注重的是實效,因此在許家印“燒錢如燒紙”的“瘋狂”背後,廣州恒大也讓他如願以償地收穫了亞冠的冠軍獎盃。

但是,作為同是地產大亨的大連萬達與廣州恒大,王健林似乎要比許家印殷實得多。

2013年,萬達的目標是資產達到3500億元,收入1790億元,持有物業超過1700萬平方米,淨利潤增長10%以上。

這顯然超越了廣州恒大,因此媒體紛紛猜測,王健林絕不會就此作罷。

實際上,王健林的確心有不甘,在媒體的紛紛追問下,他心中的不甘也像火花一樣迸出來,尤其是在成都參加商業活動時,他再次就此事說道:“關於中國足球:首先宣告,恒大奪冠是好事兒!萬達沒有離開足球,為青少年聯賽,我們每年選30個小孩去西班牙。

國家隊怎樣才能好,靠少年!我決定跟中國足球再籤3年協議,假如恒大一直這麼下去,不排除我出來跟它掰掰手.”

的確,恒大奪冠是好事,但一兩場的得勢並不能真正有效地改變中國足球的實質性水平,只有從青少年抓起,中國足球才有更好的明天。

這是一種基於長遠利益的思考與行動。

王健林對足球的這種熱愛和行為,也充分體現出其做事前的深思熟慮,畢竟只有著眼於未來,才能做好現在。

中國足球出現廣州恒大一邊倒的局面,對廣州恒大是美事一件,但對於廣大球迷來說則顯得十分無趣,因為比賽如果沒有了懸念,也就沒有了看點。

而王健林是否能夠在這種時刻站出來重組萬達足球隊,就成了很多人熱切期盼的一件事,但王健林坦言,由於萬達與中國足協有約定,在萬達中超聯賽期間,顯然不會組隊參賽。

萬達在進軍電影院線、萬達酒店等專案時一向都是低調做事、高調發展,為什麼在組建足球隊這件事上卻遲遲不肯出手?這個問題,早在王健林宣佈重回中國足壇時就已經被外界傳得紛紛揚揚了,此時已經過去了近3年,王健林卻仍然沒有任何動作。

當時,很多人都期待著王健林重組球隊,可他們沒等到王健林組建球隊出山,卻等到了許家印的廣州恒大勢如破竹。

對許家印而言,他和王健林同樣深諳足球產業化之後的規則:足球想要狂熱,老闆就要加大投資。

恒大集團成立之初,許家印就看到了王健林的大連萬達,以高額投資換來萬達足球俱樂部8次頂級聯賽冠軍的奇蹟。

因此,他以1億元的價格買斷廣州足球隊,大多也出於“奪冠”的考量。

這不僅是王健林和許家印的“一己之私”,也是很多企業家都明白的一個道理,比如三星對奧運賽事的贊助,使得三星因此突破產業瓶頸,迅速成為全球知名企業。

不過,此時深諳此道的王健林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想法,他更看重的是中國足球未來的產業化發展趨勢。

但是,對於曾經因足球而獲得大發展,且始終為足球瘋狂的王健林來說,在看到廣州恒大勇奪中超聯賽三連冠、又成功拿下亞冠賽冠軍的獎盃後,心中的那份激情自然也被點燃了。

王健林始終表示,他一直在等哪個球隊能夠站出來與廣州恒大來叫板。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樣的球隊卻始終沒能出現。

王健林還會繼續等下去嗎?還是他從和中國足協簽訂了戰略性合作協議的那一刻起,內心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如意算盤?其實只要稍稍留意一下他的身影就可以明白這一點。

在2011年與中國足協簽訂合作協議後,他曾對外表示,每年選出30名足球少年遠赴西班牙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具體效果還要走著看,如果不行就會撤出。

但是,在廣州恒大奪得亞冠冠軍之後,他對媒體的表態卻是:期滿以後將與中國足協續約。

這足見他骨子裡那股天生不服輸的軍人血性。

而且據萬達集團官網釋出的訊息:2013年11月20日,王健林在萬達集團總部會見了到訪的英國阿森納足球俱樂部ceo伊萬·加齊迪斯一行人,其中包括阿森納足球俱樂部的國際合作及策略總監、教練組成員等。

王健林的心思,由此顯露無遺。

在地產界,王健林主推的是商業地產模式,而許家印走的是住宅地產;在綠茵場上,王健林曾經執掌著大連萬達球隊創造出了屬於甲a聯賽的輝煌,而許家印卻帶著廣州恒大球隊續寫了中超聯賽的歷史。

或許,所有這一切都註定了這兩位地產大亨在足球場上的“相逢”。

而他們之間的故事,以及王健林與足球的故事,也一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