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7章 慶功

戚繼光一個武將,對於朝中大勢的影響並不是很強。

不過,怎麼說,他也是手握兵權的武將,一直以來都是文官們忌憚的物件。

顧青也沒太多的廢話,直接給戚繼光講述瞭如今朝堂之上的一些情況。

首先就是內閣的變動,張四維因為父親病逝而回鄉守孝,馬自強也已經告病辭官、呂調陽病重在床。

故此,這內閣輔臣也就有所變動。

原本的首輔乃是張四維,結果張四維父親病逝,他又沒有張居正的手段,更不想和張居正一樣揹負著‘奪情’的汙名,所以只能是回到老家。

沒過多久,馬自強、呂調陽也卸任了。

內閣之中也就剩下一個申時行。

萬曆帝朱翊鈞就算是想要清除張居正一黨,也沒辦法在這時候,把申時行也給辭退了,不僅不能辭退,還提拔了申時行為內閣首輔。

然後就是許國、餘有丁、王錫爵從中殺出,坐上了內閣輔臣的另外三把交椅。

這些情況,顧青早就已經寫了書信,讓吳惟忠給戚繼光帶回去。

戚繼光遠在倭寇島嶼的銀山大營,卻也不能真的就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朝堂之上的大勢不聞不問。

其次就是萬曆帝朱翊鈞現在的一些心思,對於戚繼光的一些看法。

戚繼光的武勳之路已經快到頭了,更進一步是不太可能的,退一步,卻又不好退。

顧青的意思就是這一次回來,可以議一議經略遼東路線的謀畫。

打通大明、遼東、朝1鮮、倭1寇的遼東路線,以後出海到達倭寇島嶼就會更為方便。

從渤海出發,到東海海上,會有一個廣袤的海峽,這一條海峽之上,也很容易出現極端的海上天氣。

一旦運氣不好,遇上了海上的暴風雨,小一點兒的艦船,絕對會帆船,葬身於大海。

從朝1鮮出海,這個海峽的距離並不是很遠,遠遠縮短了大明到大明的海上距離,避免了海上的暴風雨等極端天氣。

關鍵是,經略遼東就能夠防備女真的崛起,以絕後患。

想要經略遼東,就必須防備女真、蒙元等賊子,這件事情也必須要落在戚繼光的身上。

朝堂之上已經有不少人起了心思,覺得倭寇島嶼的銀山大營之情況已經穩定,戚繼光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守在那裡,而且,也有人盯上了這個地方,想要換上自己人。

畢竟,那可是一座銀山啊!

要是自己人在那邊慢慢地經營,完全就可以中飽私囊,還不會有人發現。

這可能是最快的來錢方式了。

他們想要把戚繼光趕走,而顧青則是始終把心思放在遼東之地,正好也能讓戚繼光撤回來,經略遼東。

至於那銀山大營,自然也要握在手中,不能讓給別人。

顧青也有了好幾位人選。

只要是遼東之路經略好了,往來倭寇島嶼的銀山大營也會更加方便,亦可使銀山大營不會落於旁人之手。

戚繼光看完書信之後,直接撕開了,然後讓副將找來了火摺子,把書信燒成了灰燼。

顧青的意思很明顯,他這一次回來,肯定是不太能再回到銀山大營了。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直接把兵權交出去,北地的蠻夷還在,依然威脅著京師的安危。

經略遼東,開啟遼東、朝1鮮、倭1寇的路線,不僅可以開啟一條通往倭1寇島嶼的路線,還能夠鎮壓遼東。

顧青的謀略,其實也是和戚繼光以前的計劃不謀而合。

在他看來,京師距離北地的關口實在是太近了,自這京師建立在順天府之後,就一直面臨著北地蠻夷們的威脅。

特別是大明英宗皇帝時期,那一場土木堡之變,差一點兒讓大明也來一場‘靖康之恥’。

戚繼光也始終認為大明最危險的敵人,並不是海上,而是遼東!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戚繼光到達京師城外的時候,兵部尚書梁夢龍親自帶著人,以做接應。

百米外,戚繼光就立即一手握拳,讓隊伍停下來,隨即翻身下馬,大步上前。

“戚繼光見過樑大人!”

梁夢龍當年也是以軍功而進入了兵部,最終坐在了兵部尚書的位置上。

戚繼光也沒少和此人打交道。

梁夢龍上前,拉著戚繼光的手腕,拍著他的肩膀,一臉欣慰地說道:“好,好啊。”

“元敬,這些年可是辛苦你了。”

“若不是你挺力而出,打敗了倭寇,打服了西洋人,我們想要把銀山搬回來,恐怕也不過是痴人說夢。”

戚繼光謙虛地回道:“梁大人過獎了。”

“倭寇猖狂,卻獨佔銀山,此番遭此一劫,也是理所應當,繼光能夠率兵前往倭寇島嶼之上,尋得銀山而取之,也是大人運籌帷幄,一心為國取財。”

“為將者,自當是在外奮戰,打敗一切敵人。”

梁夢龍笑了笑,他其實也很清楚戚繼光現在的處境,所以對於戚繼光這般作態也能理解。

若是他是戚繼光,恐怕早就已經成為了第二個胡宗憲。

戚繼光現在還能掌兵,那便是他的能耐了。

三百萬兩白銀,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當然,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似乎已經不算什麼了,自從‘搬銀山’計劃成功。

大明開始開採倭寇島嶼上的銀山,又加強了和西洋人的貿易。

國庫的錢財多了不少。

雖然建造淮北皇家造船廠花費不少錢,卻也不至於直接掏空了國庫,三百萬兩直接就送到了戶部那邊。

這錢肯定是有用的,不會直接全部都進入了萬曆帝朱翊鈞的口袋。

用顧青的話來說,這些錢財到了戶部,再有工程花費出去,然後又從那些大型的皇家工廠,進入皇帝的內庫。

這樣一來。

皇帝不僅收穫了民心,也名正言順地得到了錢財。

說白了。

顧青建立起來一套能夠幫助萬曆帝朱翊鈞洗1錢的套路,並且還是在百官們的眼皮子地下,而他們卻還會拍手贊同。

有一些人自然不蠢,知道顧青這麼做,是為了討好萬曆帝朱翊鈞。

可他們一時間卻又無法反駁。

倭寇島嶼上的白銀,直接進入了戶部,進入了國庫,皇帝沒有剋扣一兩。

而國庫的白銀有用來在沿海之地建立工廠,好養活百姓,以薄利多銷的方式,生產更多的貨物,從而賣給西洋人,賺取西洋人的金銀珠寶。

這是好事兒啊!

那自然要支援,這時候,朱翊鈞要建造幾座大廠,要促進大明工商業的發展,要讓那些窮苦的百姓們能夠有一個養家餬口的崗位。

這也是好事兒啊!

顧青的陽謀自然是遠不止如此。

戶部這邊,張學顏帶著人清點著戚繼光帶回來的白銀,三百萬兩,一兩不多,一兩不少。

清點完畢之後,則是寫冊上報。

這些白銀,還得送入皇宮,在朱翊鈞面前過一遍,讓他看看白花花的白銀,舉辦一場慶功宴,用來撐場面。

慶功宴就在皇極殿。

按《大明會典》規定,慶功宴需行“大宴儀”,皇帝御皇極殿寶座,文武百官依品級列席,樂舞奏《平定天下之舞》,禮部安排“九爵三饌”。

而史冊記載,萬曆年間,朱翊鈞在萬曆二十七年十月,在這皇極殿舉行了“獻俘禮”。並設宴犒賞功臣,史載“文武百官具朝服稱賀,賜宴殿中”。

可謂是聲勢浩大、一派歌舞昇平之象。

如今,萬曆帝朱翊鈞在這萬曆十二年的三月,便已經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舉辦一次慶功宴,來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

畢竟,大明曆代皇帝,他算是第一位把倭寇島嶼上的銀山給搬回來的帝王。

真要論一論的話,僅僅憑藉此點,他便已經超過了他那道君爺爺嘉靖帝。

畢竟,嘉靖時期,倭寇猖狂無比,甚至是逼迫大明不得不施行海禁之策,以防備倭寇。

便是打了那麼多年,也沒能徹底打敗倭寇,解決倭寇之患,還被逼迫的施行海禁,讓東南沿海之地的海商們叫苦連連,甚至是還強烈反對。

而萬曆帝不僅打敗了倭寇,還聯合了西洋人,直接打到了倭寇的島嶼上,佔據了銀山,把倭寇島嶼上的銀山給搬回了大明。

這可是白花花的白銀啊!

大明的白銀儲量本來就少,連銀本位的帝國都算不上,而如今三次從倭寇島嶼上運回來了百萬兩的白銀,真要是把那座銀山給搬回來,大明肯定能夠成為真正的銀本位之帝國。

華燈初上,皇極殿內外張燈結綵,金碧輝煌。

宮娥綵女穿梭其間,手持宮燈,照亮了整個廣場。

四周守衛森嚴,禁軍林立,確保宴會的安全無虞,閒雜人等、一律不得入內。

隨著一聲鐘鳴,萬曆帝朱翊鈞在眾人的簇擁下緩緩步入會場,他身著龍袍,頭戴皇冠,威嚴中不失慈祥。

群臣跪拜迎接,山呼萬歲。

“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翊鈞揮一揮衣袖,大聲道:“免禮!”

隨即,宴會正式開始!

此次宴會採用“九爵三饌”之制,即進酒九次,上菜三次,以示皇家的尊貴與慷慨。

而萬曆帝朱翊鈞甚至是親自安排戚繼光坐在了自己身邊的位置,也是極盡殊榮。

不過嘛。

這一場慶功宴原本就是為了給他安排的。

他坐在這裡,也是無可厚非。

說實話。

朱翊鈞原本就差戚繼光一場慶功宴!

隨著禮部官員的一聲令下,九爵之禮正式開始。

第一爵,名為“開國功勳爵”,象徵著明朝的開國元勳們為國家的建立立下的赫赫戰功。

酒液清澈如泉,香氣撲鼻,萬曆帝親自舉杯,對戚繼光示意。

“卿乃大明之柱石,驅除倭寇、鎮壓東海,又北上薊州,抵禦關外蠻夷之賊,建造長城、禦敵國門之外。”

“如今,又得以領命,率兵出海,擊敗倭寇,為那些戰死在東海的將士們報仇雪恨,耀我大明之國威!”

“還聯合西洋,共同擊敗倭寇,佔據倭寇島嶼,而開採銀山。”

“如今,百萬白銀運回大明,使得大明國庫充盈,國富而民強,實在是功不可沒也!”

“卿,隨朕共飲次杯!”

戚繼光連忙舉起手中的酒杯,施禮道:“陛下聖明睿智,如日中天,普照萬邦。自登基以來,勤政愛民,勵精圖治,使得我大明江山社稷日益穩固,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昇平。陛下之德,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陛下之功,堪比古之聖賢,光耀千秋。”

“臣等深受陛下恩澤,感激涕零。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永享太平之福,垂範萬世,永載史冊。”

兩人共飲杯中酒!

隨後,樂聲響起,舞姬們翩翩起舞,為宴會增添了幾分喜慶與歡樂。

第二爵至第九爵,分別為“平定邊疆爵”、“文治武功爵”、“忠孝節義爵”、“國泰民安爵”、“四海昇平爵”、“龍鳳呈祥爵”、“萬壽無疆爵”和“天下大同爵”。

每一爵都寓意深遠,也是這慶功宴的最高禮儀禮節,對於戚繼光來說,也是莫大殊榮。

這是一份屬於他的榮耀。

雖然,有一些遲了,真要說起來,當年他歷經百戰而擊敗倭寇,後上任薊州總兵,也是幾次擊退扣關的董狐狸、蒙元王子等。

若論功,他早已經可以吃上這一頓慶功宴,喝上開國功勳爵!

進爵之時,樂舞相隨,既有激昂的戰歌,也有婉轉的雅樂,將宴會的氣氛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1潮。

萬曆帝朱翊鈞很開心,也很驕傲。

大臣們也一樣,和他們的聖上一起推杯助盞、揮斥方遒,來一個及1時1行1樂。

在九爵之間,禮部還安排了三次上菜,即“三饌”。

第一饌為“龍鳳呈祥宴”,菜餚以龍鳳為形,寓意著皇家的尊貴與吉祥。菜品精緻細膩,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

第二饌為“四海昇平宴”,菜餚以海鮮為主,象徵著明朝的疆域遼闊,四海昇平。海鮮新鮮肥美,搭配得當,讓人回味無窮。

第三饌為“萬壽無疆宴”,菜餚以長壽為主題,寓意著萬曆帝萬壽無疆,國祚綿長。菜品中不乏珍稀藥材與滋補佳品,既美味又養生。

三饌之間,還有宮娥綵女們穿梭其間,為賓客們斟酒夾菜,相當於是帝王般的服務。

大臣們們觥籌交錯,談笑風生,享受著這難得的盛宴。

整個慶功宴持續了數個時辰,直到月上中天,繁星點點。

萬曆帝朱翊鈞龍顏大悅,喝的爛醉如泥……。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