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幾天,陸鈞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
他除了在熟悉“真實之眼”,“萬態同化”和“自然之數”這三種能力之外,其他的時間主要在做兩件事。
一是學習北冕主星團通用語中最簡單的一些常用詞語和句子,二是查詢那些曾經在星空中曾經留下過赫赫威名的強大異能。
尤其是與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相關的強大異能。
有著太虛造化爐在身,他完全可以利用強大的星際網路,鎖定擁有對應異能的生命體,採攝相關的資訊生成鑄造模版。
然後像此前煉造“真實之眼”等能力一樣,直接將其煉造出來進行融合。
陸鈞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你遇到的難題,別人大機率也遇到過,甚至別人說不定已經想出瞭解決方法。
毫無疑問,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尤其是當“別人”這個群體,異常龐大的時候。
自己需要強大的記憶能力,高效的學習能力,完善的思考能力。
在無比漫長的星際歷史中,星空中的其他智慧生命體,在攀登超凡道路的時候,一定也誕生過類似的訴求。
陸鈞要做的,就是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復刻別人的成功道路。
這其實完全要比自己閉門造車,絞盡腦汁的憑空創造靠譜很多。
煉假成真這項能力,更適合用在那些別人從來沒想過,從來沒做過的前沿陌生領域,進行開創性的探索時使用。
如果陸鈞沒有來到兩萬年後,沒有接觸到星際社會,還呆在兩萬年前的地球。
那麼對他來說,涉及超凡的絕大部分領域,幾乎都是從未接觸過的陌生領域。
但現在,既然已經離奇的飛到了兩萬年後,且接觸到了高度發達的星際文明。
那麼至少對他來說,在成為真正的頂級星際強者之前,絕大多數的超凡領域,都不再是完全陌生的前沿領域。
在相當長的一段成長過程中,他都可以大量借鑑前人的成功經驗,復刻他們的能力幫助自己成長。
當然,考慮到先天之氣的數量,採攝資訊生成模版當然可以來者不拒,但是付諸實踐的煉造,還是得慎之又慎。
不過,陸鈞的設想雖然很美好,但在具體落實的時候,卻又遇到了不少問題。
在這幾天查詢相關資訊的過程中,陸鈞發現,異能由於自身的覺醒隨機性,獨一無二性,導致在銀河系以及相鄰的仙女系,屬於完全排不上號的超凡體系。
銀河系最主流的超凡體系有三。
第一種,是以北冕座主星團為中心,盛行於周圍數百座主星團的基因融合體系。
第二種,是以始龍座主星團為中心,盛行於附近數十座主星團的機械改造體系。
第三種,則是發源於銀河系對應的深層宇宙空間——元素之海,遍及小半個北冕座主星團的元素登神體系。
隔壁仙女系最主流的超凡體系同樣有三,前二者與銀河系相同。
第三者,則是獨屬於仙女系對應深層宇宙空間——符文大陸的符文秘法體系,這種體系,在阿羅約星系群內,流傳也非常廣泛。
除了這四條極為普遍的超凡體系外,銀河系與仙女系雖然也有不少其他超凡體系,但無論是修行人數,還是各種相關資源,都要稀少許多。
基地指揮官馬洛裡,走的就是元素之海的元素登神體系,確切的說是風元素主宰這條道路。而唐玄武中校,走的則是基因融合體系。
至於異能體系,在陸鈞檢索到的資訊中,雖然過往的銀河歷史中,零零星星出現的異能者數量不算稀少,但並沒有出過成氣候的強者。
直到近兩萬年,由於無盡星淵這座特殊的深層宇宙空間突然接軌英仙座旋臂,在其中上浮的各種遺蹟和造物影響下,才導致異能者大量集中出現。
這其中,尤以一萬一千年白銀人族的阿瑪斯特公主,以及七千年黑鐵人族的極雷尊祁太平最為出名。
他們兩個人,都在覺醒異能後,以極快的速度崛起成為a級強者。此外,還有不少異能者在近兩萬年中,成為了b級生命體。
由極雷尊和凱天王召集各體系強者,發起創立的紫極學府,更是成為銀河系中各類異能者的最大聚集地。
紫極學府,也是銀河仙女星群範圍內,唯二開設異能教學體系的超凡學府。
甚至於,星際網路上有不少人猜測,紫極學府之所以創立不過短短一千年,就能透過銀河議會稽核,並獲得銀河大賢者的庇護,與其開設的異能教學體系也有相當程度的關係。
不過,由於異能獨一無二的特殊性,陸鈞發現在星際網路上的,有關於異能的公開資訊依然相對比較有限。
比較出名的一些異能者,譬如阿瑪斯特公主和極雷尊祁太平,對其身負的異能,也以各種猜測性言論為主,少有確鑿的精確資訊。
這讓陸鈞暫時打消了直接憑藉星際網路採攝資訊的想法,他準備去了紫極星,親自接觸其他異能者之後,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剩下的時間,陸鈞主要用來了解銀河系中三條主流的超凡體系。
這三條體系中,基因融合體系和機械改造體系,都是盛行於數座主星團的主流體系。
其具體的起源,已經完全不可考,只能確定,從久遠到無法追溯的古老時代開始,這兩條超凡道路就已經開始在星際世界流行。
無盡漫長的歷史中,走上這兩條超凡道路的生命體,簡直堪比恆河沙數,根本無法計數。
也是因此,這兩種超凡道路發展的非常非常成熟,門檻也非常的低。
其中基因融合體系,更是被某些星際強者戲稱做傻瓜道路。
寓意即使是一個思維不健全的傻瓜,只要滿足一定條件,也能走上這條道路。
這話也不能完全說沒有任何道理,實在是陸鈞經過深入瞭解後,也對這種道路的完善程度感到異常震驚。
所謂基因融合,是指弱小的生命體,透過融合由天生強大種族基因製作的基因種子,使自己變得強大的方式。
這種超凡體系,極大地降低了對弱小生命體本身基礎素質的要求,對外在技術手段的依賴空前提高。
只要弱小生命體,滿足最基礎的融合要求,就能嘗試注射基因種子製劑,融合強者的基因進而變強。
不過,這種超凡道路,並非完美無缺,其最困難的地方有二。
一是作為道路晉升核心的基因種子,成本始終不低,二則是注射基因種子之後,吸收基因融入自身的過程,風險相對較高。
基因種子的製作,需要以蘊含基因原體全部基因序列,以及全部超凡要素的原始細胞為主材,每個基因原體一段時間內所擁有的原始細胞數量有限,無法頻繁大量取材。
而透過克隆或者體外培育等手段,人為製造的原始細胞,雖然能保有全部的基因序列,但卻因為沒有經歷過天生地長的過程,無法完美復刻全部的超凡要素。
正是這個原因,導致基因種子的成本始終比較昂貴,尤其是各個能級層次中頂級基因原體的基因種子,往往供不應求。
至於融合基因的風險,主要是因為基因融合的過程,實際上是弱者在走捷徑竊奪強者的力量。
所以融合基因的過程,要求弱小生命體,務必透過模仿,學習等各種方式主動改變自身的認知模式,思維模式,生存習性,竭盡所能的向著基因原體的天生狀態靠近。
通俗的講,在融合基因的過程,融合受體蛻變越是徹底,對於基因種子的融合程度就越高。
直至融合受體徹底改變自身的生命狀態,完全蛻變成基因原體的天生狀態,才算徹底融合完成。
但這並不算是結束,對於融合受體來說,徹底蛻變成基因原體只是基因融合的第一步。
基因融合的第二步,則又要逆反過來,以基因受體自身的原始基因為主,壓制併吞噬融合後的原體基因,利用其來補強自身的原始基因,從而真正實現自身的生命形態蛻變。
因為基因融合的這種特殊性,經過漫長的發展之後,導致製作中低階基因種子的取材物件,往往更傾向於沒有發展出高度智慧的天生超凡種群,而不是選擇具備高度智慧的超凡族群。
因為具備高度智慧的超凡族群,基因之中往往以極為特殊,極為隱秘的方式,封存著極為龐雜的種族傳承記憶,某些種族的基因中,還存在種族起源強者的超凡烙印。
弱小的他族生命,一旦注射這種超凡智慧族群基因製作的基因種子,試圖竊奪其中的力量,在第一步的融合過程中,不幸翻車的機率往往極大。
極其容易反噬自己,導致意識徹底崩潰,思維完全扭曲,進而變成智慧淪落,瘋狂失智的怪胎。
其結果,某種意義上,可能比孟都當下的狀態還要恐怖的多,補救回來的希望也要渺茫的多。
實際上,哪怕是融合非智慧種族的基因種子,也有一定機率出現融合失敗的情況。
只不過,這種融合失敗的結果,一般沒有前者那麼恐怖,往往只是思維習慣與生活習性上出現一定的扭曲,還有糾正回來的機會。
不過,這也只在中低能級層次適用,到了高能級層次,幾乎所有天生強大的生命族群,都會發展出高階智慧。
到了這種層次,基因融合體系進一步晉升的難度,往往比其他體系還要大。
也是因為這種原因,導致基因融合體系雖然盛行於各主星團,但頂級強者的數量,卻不比其他體系更多。
或許,這也是走捷徑的代價之一。
但即使如此,基因融合體系,仍然受到幾乎所有生命體的喜愛。
也難怪時常有星際強者,將基因融合體系稱之為傻瓜道路了。
畢竟,這種只需注射一針基因種子,就能突破自身生命形態限制,不斷變強的方式,實在太過便捷,便捷的容易讓人心生嫉妒。
值得一提的是,《九級破壞論》這套理論,就是從基因融合體系發展而來的。
這套理論體系,最初的時候,其實是用來評價星際空間中,各種天生超凡物種的破壞能力,以便於製作不同層次的基因種子,才建立起來的。
後來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演變後,才逐漸變成了判斷生命體能級的一種通用理論。
除開基因融合體系,另一種機械改造體系的歷史,也極其久遠。
這種體系,最初源於一種名為“血肉苦弱,機械飛昇”思潮。
在這種思潮推動下,不少智慧族群,都開始嘗試使用鋼鐵等外在材料,來替換原本的血肉軀體。
經過極其漫長的發展歷史之後,現在這種體系已經相當成熟。
且不同於基因融合體系發展到高能級層次後,遇到的巨大瓶頸。
機械改造體系的能級提升過程,比較平滑,並沒有特別高難的關卡。
其最核心最關鍵的過程,主要在於最終生命形態的轉變。
一種是選擇徹底解脫實體的物質軀體,實現自身的思維意識編碼,蛻變為類似中樞智腦的資料生命。
一種是選擇點燃機械火種,蛻變為機械生命。這種生命形態,很有些像是陸鈞記憶中那種名為“變形金剛”的特殊生命。
當然,這兩種最根本的生命形態轉變,只有到了比較高等的能級層次,才能著手進行。
低能級層次的機械改造體系,更多其實是作為其他超凡體系的輔助手段,以增強戰力為主。
許多生命,只有在其他體系上進無可進,最終壽元將盡的時候,才會選擇徹底轉向機械改造體系,完成最終的蛻變。
以陸鈞的認識來看,這兩種超凡體系,說是超凡體系,其實更像是無比成熟,無比強大的技術手段。
儘管這兩種體系,都需要研習者學習海量的對應知識,但嚴格來說,並沒有那種靠自身修行的意味。
除開這兩種體系外,銀河系中第三種主流超凡體系,也即源自於對應深層宇宙空間——元素之海的元素登神體系,才有那麼一些像是陸鈞預想中的修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