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穆遠山帶領攝影團進到山裡,看到桃源村的美景,不禁激動地大呼小叫。

他們每一個人的裝置,都很不一般。

陳小凡雖然不認識,但看見他們的長槍大炮,就知道價值不菲。

穆遠山看著錯落有致的村落,叉著腰感慨道:“來到這裡,真有進入了桃花源的感覺。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他興奮之下,背了一段桃花源記的原文。

“真是不虛此行啊,簡直是把書本中的桃花源給具象化了。”

旁邊一個叫劉驥的老者,嘆息道:“沒想到在我們省內,還有這麼美的地方,看來酒香也怕巷子深。”

穆遠山指著劉驥笑著打趣道:“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你劉驥,比兩千年前的南陽劉子驥,可幸運多了。”

眾人鬨堂大笑。

大家紛紛上山,用自己的長槍短炮,拍攝著怡人風景。

他們看到這等美景,都覺得這一趟是來值了。

到了吃中午飯的時候,老幹部們全都圍住了農村的鐵鍋灶臺。

他們這些人,大部分都經歷過上山下鄉。

當年燒大鐵鍋,對他們來說痛苦無比。

可退休之後,再看到這些,不免勾起大家對青春的回憶。

那時候什麼都沒有,但卻有青春,有活力,有時間。

現在什麼似乎都有了,但青春和活力卻都沒有了,時間似乎也不多了。

他們想起這些,不免唏噓不已。

穆遠山看到掄著斧子劈柴的,是兩個頭髮鬍子都雪白的老者。

他好奇地問道:“兩位老哥,你們今年高壽啊?”

“我八十八了。”

“我九十了!”

兩個老者笑著回答。

穆遠山等人聞言,不由大吃一驚道:“您九十的人,還能劈柴?”

“九十算什麼?還年輕著呢,”老者答道,“我們這裡一百多的都有好多。”

老幹部們聽了這話,不禁肅然起敬,羨慕不已。

這些劈柴的老人既不會三高,飲食又比較健康,所以才能長壽。

而他們倒是整天大魚大肉,但身體早早就出現了問題,身邊連一個過九十的都沒有。

吃飯的時候,原汁原味的農家土雞,又讓這些吃過山珍海味的老幹部們震驚了一下。

誰也沒想到,在這小小山村裡,竟然能品嚐到這種美味。

下午臨走的時候,百姓們又給他們帶上大包小包的各種山貨,作為禮物。

這裡的民風還是比較淳樸的。

反正山上的山貨有的是,賣也賣不出去,根本不值錢。

但對省城來的攝影團,卻感覺稀罕無比。

最後穆遠山偷偷找到陳小凡道:“小陳,我們沒想到這裡的鄉親們這麼熱情。

這裡風景美,飯菜可口,人也淳樸,還給我們帶上這麼多東西,實在不好意思。

聽說這裡還是貧困村是吧?

我們商量一下,每人再捐三百塊錢。

我個人再出一千,湊夠一萬,算是謝謝鄉親們了。”

他說著,把一萬塊錢塞到陳小凡手中道:“等我們離開,你再轉交。”

“我替鄉親們謝謝你們,”陳小凡道了聲謝。

送走攝影團後,他把這一萬塊錢交到陶洪泰手中。

陶洪泰這一天都樂得合不攏嘴。

算了算賬,土雞加野菜,再算上禮物山貨,連兩千塊錢都沒花完。

也就是說,這一天他們淨賺七千。

相當於他們村十個人,一年的收入。

眼見陳小凡又拿來一萬,他吃驚道:“這些老幹部們太客氣了。

他們已經給了那麼多,怎麼好意思再要他們錢?”

陳小凡道:“收下吧,這些老人都不差錢。

趕緊收拾收拾,明天還有林州攝影協會的過來。

讓鄉親們鼓起勁,這些老幹部回去之後,把照片發到網上,咱們桃源村一定會更火爆。”

“那敢情好。”

陶洪泰從一沓錢中數出十張,感激地道:“我們村能有今天,完全都是您的給的。

我做主了,這一千塊錢您收下,算是我們村對你的感謝。”

“趕緊收起來,”陳小凡生氣道,“我是來扶貧的,怎麼能拿你們的錢?

要是讓別人看見,還以為我吃拿卡要呢。”

陶洪泰瞪眼道:“這是我們村真心實意感謝您的,看誰敢胡說八道?

誰要是眼紅,有本事也給我們村帶來這麼大收益。”

“這錢我不會收,你再這樣,我可就怒了。”

陳小凡佯裝生氣。

陶洪泰這才把錢收起來,感嘆道:“您真是好乾部啊。

要是每一個人都像您這樣,全心全意為老百姓,那該多好。”

……

梁小梅腳崴之後,在宿舍休息了兩天,突然接到楊立新的電話。

“小梅同志,”楊立新聲音低沉道,“桃源村的扶貧工作怎麼樣了?”

“桃源村?”梁小梅一愣道:“扶貧哪有這麼快就見效的,不是說到年底才進行考核?”

“恐怕等不到年底了,”楊立新道,“之前省扶貧辦巡視組剛剛來過。

他們查出咱們縣這麼多年,扶貧款一分錢也沒有流向桃源村。

這屬於重大違規。”

梁小梅皺了皺眉頭道:“縣裡三令五申,但凡有去信訪的村子,一律不發放扶貧款。

我們這也是遵從了縣裡的決定。”

楊立新嘆口氣道:“縣裡的確是這樣決定的,責任也不在你們。

但人家扶貧巡視組,可不管你村子信不信訪。

只要是貧困村,就應該發放扶貧款。

不能把國家扶貧資金,當成要挾老百姓的工具。

同時,錢發下去,還要看見效果。”

梁小梅道:“既然這樣,那就發給桃源村不就行了?”

“哪有那麼容易?”

楊立新苦笑了一下:“現在的難題是,今年的扶貧款已經發放完畢,縣裡也沒有多餘的資金。

而巡視組兩個月之後還要回頭看。

要是發現我們既沒有向桃源村發扶貧款,該村貧困狀況又沒有什麼變化,就會影響我們縣明年的扶貧款額度。”

梁小梅道:“沒給發錢,村裡貧困沒有什麼變化,這不是很正常麼?

縣裡總不會是想既不發錢,還要讓桃源村自動脫貧吧?”

“就是這個意思,”楊立新道,“我知道這個要求有些不近人情。

但困難也代表著機遇。

你要是能把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完成,在將來鎮領導換屆中,我會提名你做鎮長。”

梁小梅笑道:“楊縣長,你可別給我畫餅了。

這任務我恐怕真的完不成。

桃源村我剛剛去過,全村五百多口人,被大山阻隔,進出全靠毛驢,不可能發展任何經濟。

縣裡一分錢不掏,時間還只給兩個月,就要完成脫貧。

就算要了我的命,這任務恐怕也很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