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章 董昭歸順

癭陶縣。

飲罷了慶功宴,張塵便命高順等人自回軍營,安頓好本部人馬。董昭又命蔣奇帶了許多酒肉,前去犒賞將士。

入夜時分,張塵獨宿於縣衙後堂的廂房之中,正欲將歇時,卻忽聽得門外有一陣敲門聲。

“張大人,可否安歇?”

是董昭!

張塵急忙拉開房門,卻看到門外正站著兩人。

一個是董昭,另一人,卻是沮授。

“公仁兄。”張塵向董昭拱了拱手,又看向一旁的沮授:“公與,你怎麼來了?”

沮授拱手拜道:“屬下聽聞主公擊破賊軍,解癭陶之圍,便連夜趕來與故友一見。方才淺聊幾句,才得知主公也在,故特來拜見。”

“進屋說話罷。”張塵說著,將二人請入了屋內。

一進門,張塵便迫不及待地問道:“公與,成安與臨漳兩縣如何了?”

沮授應道:“主公放心,牽招、方平兩位將軍已肅清賊寇,取下兩城了,如今正在安撫百姓。”

“好!”張塵聞言,頓時放下心來。

雖然他早已胸有成竹,但此刻從沮授口中說出,他才算是真正放了心。

沮授微微瞟了董昭一眼,見他聽得此言,也是一驚。

當下,沮授眼珠一轉,又道:“主公此番定計,不但解了癭陶之圍,還收復了被賊人竊據的成安、臨漳兩縣。真可謂是運籌帷幄,謀勝千里啊!主公之才,真令屬下欽佩不已,屬下真是三生有幸,方能追隨主公左右!”

沮授這一番話,聽得張塵不禁微微發愣,心道這沮授平日裡也不這般講話,今日是怎麼了?

與此同時,一旁的董昭卻是面露驚色,道:“公與,你是說,此番解我癭陶之圍,全是張大人的謀劃,並不是你?”

“哈哈,公仁兄,我家主公自有韜略,我不過是從旁相輔而已。”沮授說道,“此番一舉收復兩縣,兩縣百姓都對我家主公感激不已啊。”

“想不到張大人年紀輕輕,竟有這等謀略。”董昭嘆道,“我原以為,張大人只是心懷仁義,不忍百姓受苦,方才出兵相救,但這出謀劃策之人,必是公與無疑。沒想到,張大人竟是文武雙全、智勇兼備之人啊!請受董某一拜。”

“公仁兄,不必如此。”張塵急忙扶起董昭,道:“兄之大名,我早聽公與提過。兄治理癭陶縣數年,民生富足,百姓安居樂業。今日我入城來,見城中繁華錦繡,方知所言不虛。兄乃治世之大才,朝廷有這樣的官吏,社稷之幸,萬民之幸啊!”

董昭聽罷,卻是神色一暗,嘆道:“只可惜,如今的朝廷,頹敗腐朽,聖上寵信張讓、趙忠等一幫宦官,賣官鬻爵,閉塞言路……縱使真有治世能臣,恐怕也只是明珠蒙塵罷了。”

張塵聽得出,董昭言語之中,頗有些抱怨之意。

他年近三十,只得一縣令之位,確實難以施展其才。

看來,他也是對朝廷大失所望,才會在追隨曹操之後,一心助他開闢新朝。

既是這樣,那便只有展現出抱負,方能令其折服了。

張塵心下暗想,已是有了計較,便道:“天下動亂,必有英雄出世,公仁兄何有‘明珠蒙塵’之憂呢?”

董昭聞言,不禁一愣:“張大人這話,莫不是說天下即將大亂,會有各方諸侯爭相而起,逐鹿天下?”

張塵微微一笑道:“呵呵,這話我可沒說。不過,是否如此,公仁兄心中應早有計較。”

“那……不知張大人是否也是逐鹿之人?”

董昭言罷,看向張塵。

張塵面色如常,一旁的沮授卻是微微皺眉。

這個董昭,這種事怎麼也能拿到明面來說?

張塵抬眼,看向董昭,輕道:“劍在我手,為何不逐?”

董昭微微錯愕,不禁又問:“那之後……又當如何?”

張塵站起身,輕輕來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還民以安。”

!!!

董昭猛一抬頭,看向張塵,只覺眼前之人,周身籠罩一股特別的氣場。

董昭思慮片刻,退身一步,屈膝下拜道:“明公有吞吐天下之志,在下感佩不已。今日情願棄了此官,從此追隨明公,以效犬馬之勞。”

哈哈,又得一人才!

張塵心中大喜,連忙扶起董昭,握住他的手道:“若得公仁兄相助,將來必成大業!”

“主公!”

“公仁兄!”

二人攜手相視,不由喜極而泣,一旁的沮授見狀,也是默默點頭。

董昭隨即便道:“屬下既投主公,這便上表,辭去官職,明日便隨主公返回廣平。”

張塵一聽,心中暗自思量一番,旋即勸阻道:“公仁兄,這倒不必急於一時。”

董昭不解道:“這……卻是為何?”

張塵說道:“如今天下,亂象未顯,非英雄用武之時。此時,正當韜光養晦,廣積錢糧,方可在亂世來時先人一步。公仁兄治癭陶,民生富足,錢糧廣進。如若棄之,豈不可惜?”

張塵頓了頓,又道:“三年之內,我必升任刺史,掌管冀州。屆時,方是我等大展拳腳之時。”

此話一出,董昭、沮授俱是一驚。

二人雖知張塵胸懷大志,但短短三年,想從一個縣令做到刺史,掌一州之地,這談何容易?

怕不是異想天開吧?

張塵面露微笑,心中暗暗思考。

其實,他並非故作驚人之語,而是心中早有謀劃。

現下是中平二年,按照歷史發展,靈帝是中平六年駕崩,距今只有三年多的時間了。

靈帝駕崩,少帝繼位,然後便是何氏專權,從而有了何進與十常侍之爭。何進召董卓入京,誅殺宦官,亂世才正式揭開了序幕。

必須在靈帝死前,據有一州之地,否則亂世到來,根本沒有爭雄的資本!

若想達成此事,首先一點,就是必須能在京中嶄露頭角。

自己現在平定賊匪,大破黑山,雖說立了不少功勳,但還遠遠沒有達到能夠上達天聽的程度。

除非立下真正的大功,才有可能入京見駕,得聖上及京中權貴的青眼。

說起大功,張塵倒是想起了一樁。

不久之後,即將到任的冀州刺史,就是來為自己奉上功勞的。

王芬,當世名士,有大名於天下,漢靈帝時任冀州刺史。

此人本該有大好前程,可惜卻異想天開,竟然圖謀廢立之事!

中平五年(188年),王芬與南陽人許攸、沛國人周旌等相互交結謀劃,謀廢靈帝,立合肥侯為帝,最終事敗自盡。

張塵心想,我既早已洞悉此人陰謀,到時只要將之生擒,縛於京中……

一方刺史圖謀反叛,必令天下側目,憑藉著此等大功,必能名動京師,乃至天下!

思及此處,張塵不由笑道:“二位若是不信,我今日便將話撂在此處,三年之內,我必能執掌冀州!只是,想要辦成此事,需得二位鼎力助我。”

二人聽罷,相視一眼,道:“屬下定當竭力相助主公。”

“好!”張塵大喜,“既如此,還請公仁兄仍留癭陶,廣積錢糧,招兵買馬,以待時變。癭陶剛剛經歷大戰,此時擴軍名正言順。”

“屬下奉令。”董昭應了一聲,隨即又道:“主公,本縣縣尉蔣奇,久慕主公威名。還請主公允准,讓屬下游說於他。憑屬下三寸不爛之舌,定能說服他投順主公!”

“如此甚好!”張塵聽罷,不由大喜道:“我觀他亦是忠義之人,若能歸順於我,自是再好不過。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我可是求賢若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