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一聲令下,隨即縱馬朝前奔去,身後的一眾將士不及反應,四面八方就湧出了無數甲士。
“咔嚓!”手起刀落,連人帶馬,一分兩段!
看著這一幕,一旁的李傕大驚失色。
“主公!是……是他們,是剛才伏擊末將的那幫山賊!”
“手下敗將,再吃爺爺一刀!”
高順大聲呼喊著。
李傕頓時肝膽俱顫,他剛剛已經領教了這幫人的厲害,這群人不知道穿的什麼鎧甲,刀劈不進,槍刺不入,他們手裡的怪異長刀也極為厲害,一刀下去,人馬俱亡!
“李傕!不要戀戰,護好陳留王!出了岔子,咱家要你腦袋!”
董卓連忙大聲呼叫,劉協可是他獨攬朝綱的唯一底牌,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
其實,李傕哪敢戀戰,剛剛那一戰,他早就被陷陣營給打怕了,這會兒聽到董卓這麼說,連忙縱馬朝前奔去。
不是我不戰,我得保護陳留王殿下,才不是怕了他們!
李傕這樣安慰著自己。
高順早得張塵之令,命陷陣營將士只擊殺敵軍士兵,而不與其將領糾纏。方才故作此言,也是虛張聲勢,嚇退李傕罷了。
董卓帶頭撤退,幾名將領也緊隨其後,高順也不追趕,放過諸將,轉而截殺其後計程車卒。
西涼軍遭此伏擊,士氣大損,麾下將領又只顧撤退,渾然不顧身後的軍士。夜風一吹,林中火勢大作,被燒死者、被陷陣營斬殺者,不計其數,更有慌亂中自相踐踏者,數以千計。
少時,高順見西涼軍盡退,便也收兵,徑自往北去追張塵了。
直至四更時分,董卓才引敗兵回到澠池,一番清點下來,五萬大軍竟已不足半數!
“李傕,你說,這支部隊到底是什麼人!”
“主……主公,是攔路剪徑的山賊……”
“放屁!”董卓怒吼道,“區區山賊,就能把我西涼大軍打的潰不成軍嗎?”
“主公,是真的,那個為首的還說什麼‘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李傕說道,“還說,他管殺不管埋!”
董卓氣的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真想將這廝立刻推出去斬了。
“你這蠢貨!人家說什麼你都信!”董卓怒喝道,“張塵,一定是張塵,咱家絕饒不了你!”
眼見董卓怒火中燒,眾將個個噤聲,不敢多說一句話。
“去!把這北邙山的山賊,全給我剿了,一個也不留!”
“末將領命!”眾將如蒙大赦,連忙應著,退出帳外。
董卓則獨自在帳中生著悶氣。
他在西涼掌權多年,手下這二十萬大軍個個身經百戰,幾時吃過這麼大的虧!
這個張塵,定是一早就派人埋伏在林中了。
他知我中了一次伏,必然小心,所以剛才來的時候並未動手,而是趁我撤軍之時突然發難。
這個張塵,竟然狡猾至此!
不過,陳留王已在我手中,等著吧,待明日入京,找到玉璽,便著手另立新君!
第二日清晨,數百人馬趕至澠池,來見董卓。
董卓氣悶許久,五更方才入睡,這會兒被人吵醒,好不煩躁,當即入帳請見來人。
少時,只見一行人眾入得帳中,為首一人,腰懸佩劍,目若朗星,生得器宇軒昂,正是中軍校尉袁紹。
袁紹當即站出,向董卓施了一禮問道:“尊駕可是西涼刺史董卓?”
董卓不悅道:“正是咱家,爾等何人,來此有何貴幹?”
袁紹指著眾人一一介紹道:“某乃中軍校尉袁紹,這位是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于瓊、右軍校尉趙萌和後軍校尉鮑信。”
董卓聽罷,心情平復了許多,登時陪著笑臉道:“原來是各位大人,不知到我營中所為何事啊?”
袁紹道:“董公可曾聽聞,昨夜宮中出了大事?”
“將軍是說,大將軍被閹宦所害,十常侍劫持聖駕出宮一事?”
“不錯,董公既然知道,為何不起兵救駕?”袁紹道,“我等苦尋一夜,未發現陛下和太后蹤跡,知董公在此屯兵,這才前來相見。還請董公出兵,協助我等,找尋陛下。”
“不必找了。”董卓道,“陛下和太后已經去往鄴城了,這會兒八成已經到了!”
“什麼!”
眾人聽罷,俱是一驚。
袁紹忙問道:“怎麼會這樣?陛下與太后為何前往鄴城?”
董卓當即恨聲道:“哼!都是那冀州牧張塵,是他偽造陛下手諭,劫持陛下和太后去往鄴城。此子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昨夜,我本來能迎回陛下,怎料此子詭計多端,身旁又有一員小將極為驍勇。我與他大戰一場,損兵折將,未能救回陛下和太后,只救下了陳留王。”
“陳留王?!”一旁,太尉楊彪忙道:“陳留王現在何處?”
“就在營中歇息,我正欲今日護送殿下回宮。”
“董公真乃漢室忠臣也!”袁紹道,“可否引我等前去拜見殿下?”
“這個自然。”
說罷,董卓即引眾人前去拜見劉協,眾人一見劉協,登時跪伏於地,君臣痛哭。
少時,董卓又對眾人說道:“各位,今天子蒙塵,宮中無主,眼下最重要的是穩定大局,不如即刻護送殿下還宮。”
眾人聽罷,都覺言之有理,紛紛附議。
董卓於是盡起大軍,和眾人一道,浩浩蕩蕩趕赴洛陽。
臨行之時,董卓還密令李儒,火速調集西涼軍主力前來洛陽。
時值正午,在董卓的護送下,劉協終於還宮。宮中經昨夜一場動亂,宮人十去七八,宦官更是幾乎死盡,整個皇宮之中,連使喚的人都不剩下幾個了。
於是,董卓即令軍士入宮檢點,可一番查詢下來,卻不見傳國玉璽。
董卓頓時大驚,若是沒有傳國玉璽,那他另立陳留王,便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董卓於是下令,大肆搜查宮室,找尋玉璽,絕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眾臣雖有怨懟,奈何如今董卓人多勢眾,加之找尋玉璽本是正理,因此眾人也不好說些什麼。
可一連幾日,都一無所獲。
非但一無所獲,宮中竟還傳出一道流言。
“玉璽?玉璽不是被西涼軍拿去了嗎?”
“你可別胡說!”
“我沒胡說,那晚就是一隊西涼兵闖進了嘉德殿,為首的將軍,拿走了龍案上的玉璽。我當時就在窗外,看得真真的。”
“你怎麼知道那是西涼軍?”
“那還有什麼不知道的,那晚那隊士兵穿的鎧甲,就和西涼軍的一模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