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章 治安管理費

戌初,天色已暗了下來。燈火初上,同慶閣也陸續點亮燈燭,由內而外的輝煌起來。

數量眾多的車馬正陸續向同慶閣周邊匯聚。周圍街道已是車水馬龍。街上牛鳴馬嘶,軸接彀錯。

南尉全員出動,兩百多人已身著巡字服,在這一帶街上維持秩序。剩了一百人在閣內值守兼負責些雜務。

一校親衛也已便裝進入閣內,各司其職,負責安保工作。老劉和王世虎更是坐鎮雅軒,以防不測。

天剛擦黑,同慶閣前已是人聲鼎沸,水洩不通。街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堪比上元佳節。

小販們也知道今日熱鬧,湊過來好多掙幾枚銅錢。士子小娘,流鶯幫閒們也都匯聚於此。便如遊燈會一般,各有懷抱,在這周邊穿梭,遊賞。

同慶閣也下了本錢,內外張燈結綵,好似上元拼燈一般。

店內大堂更是燈燭輝煌,亮度比前次提高了幾乎一倍。內場座次密度明顯加大。樓梯口兩側垂著兩個巨大條幅,上書“三杯傳大道,一斗合自然。”

左、中、右三條通道皆有好幾個夥計伺候,全是滿臉堆笑,無比熱情。“郎君這邊走,這邊有冰山,涼快。”“這位郎君小心些,今天人太多了。”

雅閣則添了幾座陶盆冰鑑,加掛了繒簾,房內撤了些燈燭。這樣由外及裡看不清,由內視外則毫不影響。頗為巧思。

蘇烈一到同慶閣,張慶和鄭珠兒就第一時間到達。

張慶見面就是深深的屈身。

蘇烈坐下品嚐著水果,聽著鄭珠兒換著花樣的道謝和八卦。

鄭珠兒一貫的手拿帕子搖擺:“哎呦,真是託了公子的福啦。同慶閣這幾日沒有一天不滿座的。”

“這雅閣現下得先預訂!預訂銀子都得百兩紋銀呢!您常用這個慶豐,預定銀子得二百兩,誰讓您是財神轉世呢!光我們每晚的預定銀子都能收個萬餘兩白銀呢。哈哈哈。”

鄭珠兒掩口笑了幾聲,“就連奴家都多掙了不少銀錢呢。真是多謝公子啦。”又深深行了一禮。

就要上手給蘇烈佈置几案,卻被劉和阻住。

蘇烈也不說話,就吃著葡萄,微微笑著。鄭珠兒觀察了下蘇烈面色,又繼續說:“公子,不知今日如何章程?”

蘇烈微笑著說:“你們甭管啦,叫下人們聽從吩咐就是了。”端起茶盞喝水,劉和便請張慶和鄭珠兒自去忙。

客人陸陸續續進閣。

李慧在同慶閣門口忙的滿頭大汗,但臉上的笑容就沒停下來。

他滿臉堆笑,對進門的客人說道:“見諒,見諒。貴人包涵。因著今日同慶閣里人太多,為安全起見,南城尉特派出人手以維護治安。故此,凡入同慶閣者,每人須交納十兩銀子的管理費。貴人包涵,這也是無奈之舉,無奈之舉。”

凡是今夜進同慶閣湊熱鬧的,絕不差這三五十兩銀子。多數人也就一笑置之,吩咐從人交納。

也有少數自恃身份,想擺個譜。李慧也不惱,賠笑著說:“我中尉府朱將軍剛交了銀子進去,言道支援我南尉工作,於民同樂。大人您氣度儼然,必也做此想不是?”

一番話下來,連報字號帶扣帽子,還夾雜著吹捧,軟硬兼施。基本也就搞定了。

畢竟來的人沒瘋,為這麼十兩銀子較勁,還做什麼買賣。

李慧身後的幾個人,有人專門端著條盤等著收錢,還有人手執五色箋條。凡是交了錢的,李慧都會笑著發放一張箋條。囑咐進門後有用,千萬別扔。

花箋一尺見方,中間一道摺痕分為兩部分。背面空白,正面兩部分都畫著一樣的圖案,標有同樣的數字。入門的人手一張。滿心好奇。

孫通進來稟報,門票共賣了兩千餘張。蘇烈聽了默默盤算。

同慶閣共計九十個雅座,一樓雅軒最小,三十六個,二樓雅軒稍大,也是三十六個,三樓十八座雅閣,這些雅閣之中,必然有呼朋喚友前來的,再加上僕從之人,估計得有個大幾百人。剩餘的都在一樓內場就座了。

一樓堆起了八座巨大的冰山,絲絲縷縷的冒著白氣。可該熱還是熱啊,場中不少人早已敞開了前襟,汗流浹背。

戌末將近,秀臺之上出現了一隊舞姬,隨著激越的琵琶,羌鼓翩然而舞。胡姬們衣著清涼,舞姿歡快。迅速吸引了全場的注意力。引得彩聲一片。

一曲結束。舞姬們翩然退場,只剩五個物件早置於秀臺之上,上蒙紅綢。頗為神秘。

叮叮,兩聲清越的石磬聲響起,上下諸人皆矚目秀臺。

蘇烈長衫飄飄,悄然登場。

先是四方拱手行禮,隨即笑呵呵地開口:“諸君安康。”

“承蒙諸君看重。今夜來客實在是太多了,諸位一一出價,我等一一計價比較,必然是很費功夫的活計。故而諸君做好準備,咱們呢,就都不回家了。為了這尋仙美酒,來個夜宿同慶閣吧。明日必將傳為美談。”

臺下眾人鬨笑不一,多說蘇烈胡鬧。

蘇烈繼續笑著活躍氣氛,“諸君莫怪,玩笑而已,玩笑而已。”隨即收了笑容正式開場。

“諸位郎君皆是大富大貴,日理萬機之人。某也不做虛言,開門見山。此番競價,開歷代貨殖之先河。不但是我大梁頭一遭,亦是天下第一回。不但轟動建康,必將傳揚天下。”

“我輩有幸,齊高會於此。日後回想,亦足慰平生。得諸君襄助,共成此會。我等必將一同留名列傳,為後輩所景仰。”

蘇烈的聲音不算高,但場內諸人全都聽得清清楚楚。他先拔高了下意義,看了看場內諸人的反應,才又接著說話。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今日高朋滿座,皆為競價事宜。此酒名為尋仙,乃我家長輩嚐盡艱辛,多年調配而得。百斤糧食只得酒二十斤,實乃精華所匯。諸君這幾日亦曾品飲,敢問諸君,此酒如何?”

眾人紛紛湊趣叫喊:“好!”“果然好酒!”有個人喊,“就是太貴!”眾人鬨笑。

蘇烈也笑,待臺下稍稍平息,又接著說:“多謝諸君鑑賞。凡是酒國中人,皆言此酒上佳。

他一指身後,接著說道:“三杯傳大道,一斗合自然。這詩句便是一位李姓前輩飲後所留,深含妙理,頗有謫仙氣韻。此句深合我家長輩心意。這便是尋仙酒名的由來!”

“有識之士,自然曉得,此酒不遜杜康,當隨此名句留名青史!”

臺下諸人紛紛出聲,有“確實好句”的,有“相得益彰”的,還有“全詩為何”的,不一而足。

停頓了幾息,蘇烈才又接著說:“如此美酒,不可多得。感諸君盛情,為略表謝意,先抽獎一輪以博諸君一笑。諸君手中花箋便是憑證,待中獎時,可憑花箋領取尋仙三壇。請諸位少待。”

說完便不等臺下反應,徑直走向後臺。人們哪見過什麼抽獎?便都靜靜等著觀看。

劉和帶著幾條大漢走上秀臺。

四條大漢掀開了秀臺上的四塊紅布,只留最右邊一塊沒掀。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