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挺損。
雲坊在雲記兩側各買了三個連著的鋪子,都是兩層的店鋪。雲坊為此花了大價錢,原來的東主以為碰上了哪個舍財的施主,真是笑著籤的契書。
三家鋪子各自打通後,劉和開了兩家酒樓,取名南留香樓和北留香樓。又從四海樓要了幾個廚子。
真是客似雲來!如香不散!
上下兩層樓中,凡是面向御街的臨窗座位,都被他按時辰來賣,酒菜另算。花五十兩白花花的銀子竟然只能坐兩個時辰。
就這樣貴的離譜兒的價錢,竟然還是供不應求。整日裡盡有冤大頭一邊搖著扇子,一邊臨窗搖頭晃腦,高聲吟誦。
蘇烈聽後,一邊點頭微笑,一邊評價劉和的買賣:
真是喪心病狂!不行再漲點兒!
…………
最近,趙平有多一半時間都掛在了青龍山上,不為別的,青龍山有石炭!
怎麼知道的?世子說的!
世子怎麼知道的?
望氣?!仙法?!誰知道!
反正石炭是挖出來了!
先是從南麓到北麓打洞探礦,幾乎洞無虛發。待選定礦洞之後,迅速開挖。邊掘進,邊支護,深入百餘丈後,開始大量出煤,並同步勘察山勢,修建礦場,開拓道路。這一切,短短一個月就完成了。
要問為何這般快速,趙平會肯定的回答,錢能通神!
他僱了整整兩千人!光管事就五十個!一個月砸下去四萬兩銀子!
後續還要會同鐵匠,如何煉製煤焦,提升火力,試著增大,增高鐵爐。好多出鐵,出好鐵。不光生鐵,還有熟鐵,更重要的是世子口裡的好鋼!
世子提出的計劃龐大而複雜,且有的趙平忙活呢!
趙平還想著在山上修建一些休閒之所,以備世子游玩。
…………
按著世子的辦法,反覆實驗之後,蜂窩煤終於定型。煤粉,黃土,木炭粉,加一成水攪拌均勻成泥狀,再用煤模子一蹬一塊,一蹬一塊。
配套的蜂窩煤爐子,煙囪等物隨之被打製出來。這物事燒起來無煙,火力強不說,還耐燒,一塊能燃一個時辰。有上七八塊煤,灶上一整天不用滅火,隨時可以燒水,做飯。簡直太方便了。
趙平先是在各伙房推廣試用,深受好評。緊跟著便進入了莊戶家裡。
莊戶們白送爐子煙囪,其他人則是爐子賣一兩一個,煙囪兩百錢三尺。
煤塊則一視同仁,每塊一文。一爐每日所耗七八文而已。
莊戶們很是歡迎。省去了每日的點火拾柴的功夫,也不用再弄得黑頭灰臉,省出工夫來能多上兩個工。這點子煤錢也就掙出來了。
女娘們還可以在家細細的洗個熱水澡,配上香皂,真是再愜意不過。
最主要的,確實是方便。
隨後這蜂窩煤便擴散到來得勝莊做工的工匠們。
他們這個群體本來收入就較普通勞力高,眼見著得勝莊的活計又茫茫多,三五年都做不完。花起錢來難免豪氣,買個煤爐自是不在話下。
趙平著賣煤爐的管事和從人不厭其煩的囑咐,凡是有買的,必得說火毒之害,煙囪接縫一定要黃泥封住,壞了煙囪一定要勤換,否則會要人命的。
劉和則更有眼光,斷言這蜂窩煤必會取代木炭。便加了一倍價錢,讓服務公司向莊子上買了爐子和煤,眾多的船戶,腳伕便運進了城。
…………
得益於石炭的大量出產,石灰產量也大大增加。除了燒灰時不用再伐薪燒炭,效率提高不少之外,窯爐的溫度也保證不少,石灰品質更有保證。
趙平巧思不斷,把鐵礦石粉煤灰和石灰混合,再經堆煤煅燒,竟然整出了初級版水泥!
整個得勝莊的建造速度大大加快,作事坊的主體結構終於完工!
…………
大量工匠則轉戰青龍山,按照牛首山的模式,再起一座作事坊。
蘇烈親自選址,這不是座作事坊,而是座要塞。
雖然不知道朱勝說的‘山雨欲來’暗示著什麼,但未雨綢繆他還是知道的。
眼下銀子更充裕,青龍山作事坊的建設上也就不惜工本。
地基是純純的超級三合土。糯米漿完全代替了水,加上楊桃藤汁水,二者各有膠性,攪拌均勻。
就是苦了工匠們,整個得勝莊的工匠,莊戶們一天三頓都是吃得撈飯,得虧吃飯管飽,菜裡油水也夠大,不然還真扛不住時候。
趙平也無奈,只好多給些工錢嘍!
適當縮減粘土比例,再新增相對更多的石灰,然後摻上過了篩的碎石子。以驢騾等畜力攪拌均勻,再行版築,版築之時,再按照趙平的要求,轉角及直牆都平放指粗鐵條,做為隔筋。版築之後,再連夯五遍。
每段兒地基都刻下了大匠的名字。肯定不是為了發現不合格砍頭,而扣錢則必不可免。
蘇烈檢視過一次,比現代混凝土一點也不含糊。
等到築外牆之時,版築牆裡,中間增加了豎著的鐵條隔柵。
到了內室隔牆,則是水泥摻了碎石子當先,中間立細鐵格柵,一樣版築而起。有有才的工匠起了個名字叫‘混凝土’!
青龍山作事坊通體就沒用多少青磚!
工匠們私底下笑言,這作事坊怕是比皇宮都結實。
蘇烈暗地裡給趙平提出的要求是:要能抗住拋石機的猛轟!
…………
原先攢下來燒窯用的木材全部被棄用。趙平無奈,只好安排燒成碳粉,入了作事坊庫房儲存。同時,趙平會同東西二鋪,暗中收購火硝,硫磺,同樣悄悄儲運到作事坊。
…………
隨著石炭的大量出產,馬逢貴同樣痛並快樂著。
小爐鍛打的手藝,出那一星半點兒的精鋼他已看不到眼裡,現在滿腦子都是如何煉出大爐的精鋼!
石炭的火力更硬,使得爐溫更高,按說應該多出好鋼才是。可大爐的鋼水不是砂,就是脆!只能一點點的試驗,琢磨。雖說世子爺有的是錢,趙管事也不惱,不催!可自已拿著十五兩的月錢,總覺得燙手的不行!
現在的他,滿腦子都是如何放一爐好鋼水出來。
世子爺還讓自已琢磨,把車軸承做的再精細些。他說馬車坐著不舒服……
…………
現在莊上財大氣粗,每月三萬多兩的工錢對趙平來說,根本不是事兒。
但他絕不濫發一個銅板,手緊得很!
若是工匠們出了差錯,趙平自然絕不容情,該咋辦就咋辦!
當然他也不會苛待工匠們,更不會剋扣工匠們的工錢。一切都拿規矩說話!
也有不少管事藉故壓榨,剋扣工匠,以此討好趙平。讓他知道後,管事們倒捱了罰。事後,趙平還把所有管事,主事召集到一起,大發了一頓脾氣。
沒過三兩天,管事,主事的月錢全部定了下來,叫什麼管理崗?!反正就是主事都至少五兩銀子一個月,管事十兩起!
這下子,誰要敢無故苛責匠人,基層主事都不願意!
漸漸的,得勝莊上的人都知道了:憑本事吃飯!按規矩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