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行於逆境當中

“白姑娘,遇事不要衝動,謹防注意安全,”肖得目送著白歆琮混跡洪流當中,情急之下呼喊出的囑咐之詞竟是沒能傳達到對方耳中,他無奈的搖了搖頭,縱身緊隨其後也混跡洪流當中。

之後,眾人向著四面八方快速轟散而去。幽魂行過時的低吼以及咆哮聲,充斥著整座城市。

此時此境,城市周邊飛沙走石,狂風大作,一幅大凶大災之天相,而被包裹在其中的城市遺址,儼然轉變成為一座魔鬼城的化身,旱魃之相,凶煞無比。

“迷惑,確實有迷惑之怪象,”肖得自慚形穢,他一身獵靈術之正氣卻只能此消彼長。

一刻鐘之後,白歆琮已經透過了條條城市街道,街道皆是半掩著金黃色的沙土,但是那些影像卻如履平地一般,就跟在自家門口行路那般輕車熟路。

除了影像有些半透明狀態,人力不可觸及得到,其他方面與人並無異處。若是混雜在其中,不明所以的人會分辨不出來虛實。

白歆琮大為驚歎,但也沒去主動招惹那些異象的所在,畢竟她在先前的海市經歷過類似的狀況,不過那一次給人的感覺更為真實,所有一切是可以觸及到的,十分真實。

海市之內皆為實體,風城這座棄城內皆為半透明狀態的精神力。白歆琮將其歸結為精神力。

當她站立於市中心時,面對著龐大無比的超級巨坑,她也無法從容淡定處置。

原來,市中心早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處超級天坑,從巨坑的邊緣化看得出是人為造成的,而且市中心的高樓大廈始終呆立在原地,也就是地面之上的建築和街道原封未動,只是它們立足的根本深深陷入了天坑,簡而言之就是懸空。

然而,天坑之中必然有一絲株連,原話是這麼描述的,一棵龐大無比的巨樹,從地底延伸而出,可能是其樹底部的根莖,十分粗壯,冒出地面的那一刻,被人誤當做了樹的主幹,而且巨樹在天坑之中才展露出了尖尖角,也就是說真實的情況深不可測,貨真價實的巨無霸存在。

按照比例來講,確實龐大,不止是展露出來的一部分,而是龐大的植體和根系,至於延伸到哪裡?

無人不知,因為整座城市雖然儲存完整,卻早已千瘡百孔,病原就在地面以下。

面前的天坑,似是遙遠星際的黑洞,深不見底。許多半透明白色的結晶狀礦石到處可見,看似不均勻的散落位置,其實起到了極其巨大的作用,至於為什麼上百層的高樓為什麼依舊懸浮於其中,可能很難解釋,但是這件事就那麼神奇的發生了,而且正在發生著,但也可能是結晶礦石的作用。

而那些蜂擁而至的半透明狀態的精神力,也叫作幽魂吧,像是柴火一樣,不間斷的投入天坑,似乎這就像是一個永遠塞不滿的大口袋,有著海量的胃口。

更加邪乎的事情,幽魂投入之時皆面帶燦爛的微笑,這樣形容吧,應該有一種回家的味道,常年在外終於歸家的喜悅。

誰能評論此番畫面,究竟是悲涼還是悽美,究竟是善還是惡,究竟是無知還是自負,究竟是誠實還是謊言,難以下結論。

但我更想說,像是一個鬼窟,埋屍坑,吞噬一切的地方。不管怎麼評論,市中心似乎是被吞噬了,更大的懸疑不止如此,這只是表面現象而已。評價個錘子!

主題是一棵巨型樹蹲在這個深不見底的天坑裡面,也就不曉得樹的實際大小。可是站在天坑邊緣向下看去,這高度極為滲人,又加上懸浮的幾棟高樓,場面更加的詭異。

說實話,除了那些水晶礦石之外,之外?那些水晶礦石看著好生面熟,似乎是在什麼地方見過。

白歆琮美眸一動,小嘴重複不間斷的唸叨著:水晶礦石、水晶礦石······海市之門戶,清冷無比,但是連線海市門戶的港灣則是著名的不凍港灣,而在沉寂的不凍港灣淺水處,浸泡著許多不規則的乳白色結晶狀石頭,就是那些礦石,數量龐大到無以計數。

而且相較於市中心天坑裡的礦石體積大上好多倍不止,就是那些遙不可及的地方盛產的礦石,竟然出現在了城市的市中心位置。

而且,那豐富無比的礦石資源,比起白歆琮最近一次出現在那裡的時候,還要多好多,感覺更像是竹子生長節節高,鐵定竄芽了。

當然也沒有竹子生長的那麼快,只是形容一下那些結晶礦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增長,甚至經歷了千百年才會增長一厘米。而這些水晶礦石几乎有著上千年的積累和增長。

渺小如她,白歆琮纖瘦的身影久久立於危機四伏的天坑邊緣,披風獵獵作響,無情的拍打著空氣,如此形單影隻,薄弱不堪。

忽然,她張開了雙臂,迎著風有如豐滿的羽翼,披風揚起飛向被金色的沙子掩埋的城市街道。

她輕輕地閉上雙眸,迎戰著即將到來的鋒芒。肖得一行人,當前的視線之內,已經可以看到白歆琮,但是他還未來得及阻止,白歆琮便化作一道流光跳入了天坑。

肖得一行人徹底傻眼,當他們靠近天坑邊緣,無窮無盡的深淵之下,已經捕捉不到白歆琮的身影。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投身報義,便潔身仁杰,勿要自慚形穢,”肖得感慨萬千,冷笑一聲,似是緬懷,又似是一種激勵,始終久違的熱血被一舉點燃,並且旺盛的燒灼著。

肖得一個縱身躍入其中,緊隨其後的還有鬼仙秦水芝、神官無月等一行人,他們不懼怕未知,更加置生死與度外。

短時間內,眾人的身影距離天坑之上懸浮的高樓建築越來越遠,直到它們化作點點星芒,最終了結於虛無,相對於地表來說,他們每一個人何嘗又不是如此的呢。

行於逆境當中,便是當下最適合逆境的唯一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