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2章 傷兵帶來的影響

要知道,在下碣隅裡機場可是有個重炮陣地,哪裡的一百五十五毫米的m1榴彈炮可不少,當然在制空權丟失的情況之下,就算有重炮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畢竟晚上還好,要是白天,那麼那些體型龐大,難以隱藏,難以快速轉運的重炮就是轟炸機最好的轟炸目標了。

對此王根生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解決,畢竟王根生面前的身體素質經過多次的戰場廝殺也不過看看突破到七倍的身體素質而已,也依然沒有脫離血肉凡胎,被凝固汽油彈,被機槍子彈打中也一樣會跪,更為重要的是,還不能飛。

而王根生要達到最低超人的成次也就是百噸力量,那麼最少都得兩千倍以上的身體素質強化才行,而這得殺多少人,對此王根生都不敢想象。

甚至別說超人,就是綠巨人那個能夠抵禦一般小口徑子彈的身體素質尤其是力量那也是百噸級別的,所以現在的王根生距離那個階段還遠著呢!

頂多也就是一個高配版本的美隊的身體素質而已,就在王根生這邊想著自己的身體素質能強化到什麼地步的時候,史密斯那邊卻也是接到了威廉的電話。

“史密斯,這回我像你保證,援潮軍的炮兵陣地已經被我的凝固汽油彈給燒成灰了,趕緊抓緊時間去修補機場跑道讓傷員撤離吧!”

對於威廉的話,史密斯也是半信半疑,但是看看現在的時間都已經是早上快六點了,如果再不修補,等到援潮軍追擊過來,那可就慘了。

所以史密斯也是沒有廢話立馬組織了大量的人手進行連夜開始對機場跑道進行修補,畢竟機場跑道一百多個彈坑,不修補,運輸機降落那就只有機毀人亡的下場。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隨著撤退到下碣隅裡機場計程車兵越來越多,所帶來的傷兵也是越來越多了。

所以此時下碣隅裡機場的帳篷裡已經快要被傷兵堆滿了,而如果不恢復機場的運輸能力,把這些傷兵運回去,而是帶著這些傷兵一起趕到興南港乘船撤離,那麼可想而知會多麼拖延整個部隊的行軍速度以及戰鬥力。

而且大量的傷兵混在軍隊裡,也會對軍隊計程車氣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讓整個隊伍出現集體投降的情況。

要知道,在工業革命後的戰爭裡,各種重火力的快速發展,讓戰場上的傷亡率不斷增加。熱兵器的殺傷力遠超冷兵器,一顆殺爆榴彈炮打在地上,周圍幾十平米都會被彈片和衝擊氣流覆蓋,士兵沒有掩體保護的話非死即傷。

在熱兵器戰爭這種絞肉機裡,軍隊的損耗速度驚人。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瑛軍曾在一天之內陣亡六萬人,一線軍隊大量全軍覆沒,這在人類的歷史中是前所未有的。

索姆河戰役這樣的傷亡之所以少見,是因為軍隊一般都會計算“傷亡率“,傷亡到了一定比例,軍隊就會失去戰鬥力,軍官也就會下令撤退。

軍隊是由士兵組成的,不管是最小的班、排還是最大的集團軍或軍群,每當士兵達到一定的傷亡比例,軍隊就會“失去戰鬥力“。

當然“失去戰鬥力“這個名詞不好理解,因為它到底是指軍隊全軍覆沒了,還是士兵潰退了呢!

其實除了被成建制消滅外,大部分軍事單位“失去戰鬥力“是指撤退休整。以如今戰爭來看,一般傷亡率達到百分之二十就會有失去戰鬥力的危險,百分之三十則是全世界軍隊公認的傷亡率界限,超過百分之三十,仗就沒法打了。百分之三十這個比例看起來好像不太高,為什麼軍隊會以此為界限呢!

畢竟沒經歷過戰場腥風血雨的人,很難理解傷亡二字的含義。無論古今,戰場的傷亡率高低直接牽扯到軍隊計程車氣。

要知道在古代戰爭中,救護水平非常低下,一般受傷計程車兵很難存活。冷兵器時代的軍隊傷亡達到十分之一以上,士氣就會受到打擊。這時,除非是治軍有方的名將坐鎮後方,否則士兵們就會產生潰散,也就是古文中的“棄甲曳兵而走“。

這時敵軍會追擊這些失去戰鬥力計程車兵,古代戰爭時大量的傷亡和俘虜,都是產生在一方潰退而另一方追擊的過程裡。

而現代戰爭因為醫療救護體系的成長,尤其是對外傷效果非常好的抗生素等藥物的運用,一般傷兵和陣亡士兵都會撤下一線,並且有新生力量上前線補充,所以士兵潰逃的現象有所減輕。但是傷亡率依然對士兵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一線作戰的部隊死傷慘重,有去無回,士兵們可能會產生“畏戰情緒“,甚至完全失去鬥志變成逃兵。

軍隊統計傷亡率分為戰時和戰後,戰場上的實時傷亡率就是負傷和陣亡,有一個就算一個;而戰後統計傷亡率,則有受傷、陣亡、被俘、失蹤四種。

這四種損傷一時半會兒都無法恢復,軍隊的人員是實打實的減員。有的傷亡過大的部隊會放棄重整,直接撤銷番號,剩餘士兵編入其他部隊。

既然傷亡率是對軍隊士氣有影響,那百分之三十的傷亡率的這個分界線是怎麼算出來的呢!難道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能量化嗎!

其實這並不是心理學得出的資料,而是跟近代軍隊的編制有關的,是茜方各嘓軍隊的預設規則。

要理解傷亡率,首先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一支軍隊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拿槍打仗。軍隊裡除了大量的一線戰鬥部隊,還有很多後勤和技術兵種,例如工兵、炮兵、通訊兵、醫務兵以及輜重運輸部隊、指揮部等等。在打仗的時候,負責衝山頭進攻、或者蹲戰壕防守的大多是步兵,這些人到底有多少呢!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得軍戰鬥編制,就能很好地說明為什麼百分之三十的傷亡率是軍隊的界限。

得軍在二戰爆發時的步兵獅人數是一萬七千人上下,共分為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除此之外,得軍步兵獅還有偵察營、反坦克營、工兵營、汽車隊、通訊隊,以及獅指揮部和衛隊。

得軍的步兵團下屬三個營,一個營八百五十人,這樣算下來,得軍的一個步兵團有兩千五百人左右。但這些人並不全是步槍兵,還有相當一部分非戰鬥人員,除去這些人,得軍一個獅的三個步兵團共七千多人,按照一個整裝獅一萬七千人來算,步兵的比例正好是百分之四十。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