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史密斯的怒吼之下,空軍這邊就只能再次派遣偵察機去偵查敵方的炮兵陣地了。
至於楊營長這邊自然還是老樣子兩分鐘極速射擊之後就在炮管上塗雪降溫。
而八十九獅的獅長也在王根生的吩咐之下,開始佈置多個假的炮兵陣地來迷惑米軍的偵查飛機。
然後自然就是偵察機投下紅色煙霧信標指示彈。
而後轟炸機就順著紅色信標煙霧彈的指示投下大量的炸彈去炸假的炮兵陣地。
而真的炮兵陣地卻是已經被埋在了雪堆裡了。
五十公分厚的積雪能讓楊營長輕鬆的完成雪埋榴彈炮的操作。
而米軍的轟炸機卻只能轟炸那些給他們準備好的假的炮兵陣地。
半個小時之後,步話機裡傳來了楊營長的聲音道:
“王司苓,我這邊炮管已經冷卻完畢,是否再次開炮轟炸!”
對此王根生則是開口道:
“先不要開炮,你等我命令,我現在去偵查一番,看看米軍是否還在修補機場跑道!”
王根生說著就再次啟動了h5直升機飛上了天空,當然王根生這次也依然帶上了李秀。
只是讓王根生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史密斯並沒有下令修補下碣隅裡的機場跑道。
而機場跑道上也沒有士兵,所以王根生當即就命令楊營長繼續等待了。
只不過等了十分鐘,史密斯卻是等不及了,因為越來越多的傷員彙集到了下碣隅裡機場了。
而那邊史密斯也是得到了空軍負責人威廉的再三保證,援潮軍的炮兵陣地已經摧毀的訊息。
於是史密斯就下令再次開工去修理機場跑道被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彈炸出來的坑洞。
要知道被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彈炮轟出來的坑雖然沒有王根生拿炸藥包炸出來的坑洞大,但是勝在多啊!
足足一百多個坑洞分佈在機場跑道上呢!
而王根生在從劉秀的嘴裡得知史密斯居然又再次開始修建機場,自然是二話不說就再次開始了炮擊。
沒有什麼校準,因為之前已經校準過了,所以這次一上來就是連續的極速射。
直接打到炮管高溫超限,這才停止射擊。
當然這榴彈炮只需要校準一次就能連續開炮,自然還是多虧了榴彈炮上的管退緩衝裝置裝置。
要知道火炮截止到如今已經發展了近千年,從南宋的霹靂炮開始,經過近千年間無數武器設計師的完善和發展,如今的火炮的結構相對於古代的火炮來說已經十分複雜。
在如今的火炮射擊時,往往會看到火炮炮管會向後“縮”一下,這就是如今火炮透過反後坐裝置在抵消火炮射擊時產生的巨大後坐力。
畢竟初中物理就已經學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隨著火炮的口徑越來越大、威力逐漸提升,相對應的,火炮射擊時產生的巨大後坐力也對火炮本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除了對火炮的構件造成衝擊,降低牢固性之外,每次射擊後火炮的位置移動使炮手不得不重新瞄準,嚴重降低了火炮的射速。
早期火炮之所以無法抵消火炮射擊時產生的巨大後坐力,在於此時的火炮炮架大多采用的是剛性炮架,火炮的身管直接以剛性連線的方式架設在火炮炮架上。這種情況下,火炮射擊時大部分的後坐力都傳導回炮架上,導致火炮發生位移。
在一八九零年前後,隨著液壓裝置和高強度工業彈簧的發展,火炮反後座裝置開始出現。但是此時的火炮反後坐裝置還比較簡單,反後坐效率較差,所以主要佈置在岸防炮、要塞炮、艦炮等體型較大的火炮上。
早期裝備反後坐裝置的火炮一般都是架退式火炮,顧名思義,這種火炮是在射擊時,是透過火炮炮架的整體後移來抵消火炮射擊時產生的巨大後坐力。
架退式火炮結構上主要可以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主要是身管和剛性連線的滑動式炮架,下半部分則是帶一定傾斜角度的滑軌。
在火炮射擊時,火炮炮身在後坐力的作用下從滑軌的底部沿著滑軌爬升,將火炮後座的動能轉變為高度勢能。隨後上半部分在本身重量的帶動下復位,一個完整的反後坐流程結束。
早期大部分火炮都是採用身退式設計,因為火炮本身的重量加上傾斜滑軌作用,可以彌補因早期液壓裝置和彈簧效能不足而導致的反後坐裝置效率低的缺點。
當然,架退式火炮也存在很多問題。因為炮架和滑軌是反後坐裝置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架退式火炮的口徑越大,體積就越大,相應的操作也就更麻煩。其次,是架退式火炮的射擊精度較低,滑軌越長、火炮射擊精度越低。
架退式火炮射擊時,炮管位置會出現較大變化。
架退式火炮在點火的瞬間火炮炮管就已經開始移動,當炮彈出膛時,火炮炮管已經移動了一段距離,炮彈就會偏離射手此前已經瞄準的目標,滑軌越大、越陡、反後座效率越高,火炮射擊精度就越差,如此往復,形成惡性迴圈。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火炮設計師開始提升液壓裝置和高強度彈簧在火炮反後座模組中的應用比例,多少緩解了射擊精度不足的問題。但是從本質上來說,根本性的問題並沒有解決,這也給架退式火炮的沒落埋下了種子。
於是架退式火炮精度不行,武器設計師們就改變了思路,從而研發出了管退式反後坐裝置。
管退式火炮和架退式火炮最大的不同,就是管退式火炮在工作時只有火炮身管在活動,而且在火炮身管向後“縮”的過程中,火炮的炮管角度沒有像架退式火炮那樣出現垂直距離上的移動。
因此多枚炮彈出膛後的角度是相近的,炮手就不用像架退式火炮那樣一直去調整炮身,也有利於提升火炮的射速。
琺嘓施耐德m1897式野炮,也就是軍迷口中的“75小姐”就是一款管退式火炮,也是最早出現在戰場上步入實戰中的管退式火炮,可以說至此所有研發的管退式火炮的先祖。
而亮劍劇情裡李雲龍炮轟平安縣城所使用的就是這門火炮。
施耐德m1897式野炮的火炮身管佈設在一段炮架滑軌上,火炮射擊時,火炮身管回縮,將後坐力施加到炮架上的彈性裝置上。隨後彈性裝置依靠積蓄的能量讓火炮身管復位,火炮即可再次進行射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