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章 重新燃起希望

到京城後,大關穩婆給他們母子安排好住處,只等她足月生子。

大關穩婆是個極有經驗的,說她這胎八成是個女兒。

她問起以後孩子出世,會被送到哪戶人家去?大關穩婆沒有回答,讓她安心養胎就是了。

沒過多久,她果真生下一女,大關穩婆還是沒有說要把孩子送到哪裡去。

她自己養了十幾天後,有了感情,不大舍得送走,卻又不知要如何跟大關穩婆開口。

就在某天深夜裡,大關穩婆突然找來,把孩子抱走,說要送人。

她還是反悔了,說想留下這個孩子。

大關穩婆急著把孩子抱走,哪聽得進去,還說要反悔的話得把錢,包括在京城這些天的花銷都還回去。

那時她家裡已經收下大關穩婆買下孩子的錢,也已經花得差不多,哪還得起?沒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骨肉分離。

“然後呢?”林未巧問。

“她不肯說把孩子送去哪,我又擔心,便留了個心眼,讓我大兒子悄悄跟了過去,看看是送去哪家,等將來想了,還能偷偷去看。”

說起往事,唐氏眼含熱淚,更多的是後悔莫及。

她大兒子一路跟到伯府,見大關穩婆把她女兒抱了進去。因著是深夜,她大兒子怕記錯,特地多停留了會。

誰知又看到小關穩婆提著個竹籃從伯府出來,秘密朝某個地方走去。

她大兒子又跟了過去,直到親眼看到小關穩婆回到家中,從竹籃裡抱出個孩子來。

“我還不放心,以為抱去關家的是我女兒,就私下去打聽過,才知道抱去關家的是個男孩,我的女兒,留在了伯府。”

“那後來關家把那個孩子送去哪了?”

“這我就不清楚了,那天之後她把我們母子趕回大平縣,還讓我們以後都不要到京城來。”

“這樣麼?”

林未巧心要梗住了,線索到這又斷了?

唐氏又說:“不過之後我倒是聽人說,關家有個侄女,跟我是同輩的,多年沒有生養,那年突然得了個兒子,此前我卻沒聽人說起她有孕的事。”

這話重新燃起林未巧的希望,“那這個侄女,如今在哪?”

“我也不清楚,聽說是得了個兒子後,就突然搬家了。今年過年的時候,我還聽親戚議論著這事,還特地問人家,人家還是沒說。”

“問的誰?”

“當然是小關穩婆了。”

“你們見過她?”

“我沒有,是有親戚見過。”

“她在哪!”

唐氏說,有親戚在過年時碰到了小關穩婆,說小關穩婆如今就在大平縣裡,做著老營生,具體在哪住她也沒多問。

林未巧長舒了口氣,能找到小關穩婆,那孩子就有希望找到了。

末了,唐氏冷不丁朝她跪下,“我不知道她們是用我的女兒來調換的,我女兒是無辜的。你們不要扔了,實在不行,就給回給我,我會來養她的。”

她扶著唐氏起身,“放心吧,我不過是唬你的,我們夫人待七姑娘極好。這三年裡,夫人就是把七姑娘當作親女來養育的,現在是,將來也會是。不過,你得幫我們一個忙,替我們打聽到小關穩婆的住處,我們得找到那個孩子,那是我們夫人的親骨肉。”

“媽媽放心,我也是當孃的,知道這事對一個當孃的來說有多重要。”

“對了,沒人不知道你找來伯府裡吧?”

“哪能啊,這事我還是瞞著家裡頭,就想來看看,我這個孩子過得怎麼樣。請媽媽發發慈悲,讓我看一眼,就一眼,我死也安心了。”

“這沒問題。”

臨走前,林未巧還去瞧了瞧黃娘子,黃娘子仍在昏睡中,臉上稍微有了血色。

她叮囑黃廚子,“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忙的,只管出聲,你們老的老,小的小,還得顧一個病人,不容易,回頭我讓珠兒給你們送些好的藥來。”

出門時,碰上李娘子拎著不少補品來,“夫人知道黃娘子傷了,讓我來看看。還有我孃家不是專門熬藥膏的嗎,在藥材方面上有點門路,我就去討來,說治外傷有奇效。”

“你來得及時,就缺你這個藥呢。上回你給我的四物膏,我吃著不錯,怪不得你看著年輕,原來是有門道。”

“媽媽說笑了,我呀,就是託了孃家的福。”

閒聊幾句後,她便領著唐氏回去伯府。

來到雙棲院裡,讓唐氏在院裡等著,見嘉兒坐在樹下納繩,吩咐說:“哎,嘉兒,去大廚房給這位嬸子拿些茶水來,順便陪陪這位嬸子說會話。”

唐氏忙說:“不用不用。”

“不用客氣,得勞你等等。”

“等多久都成。”

進去屋裡,見餘慕煙正陪著晚姐兒三個,繁姐兒和悅姐兒滿屋子跑,晚姐兒年紀大,還能坐得住。

看到她來,餘慕煙說:“媽媽,你回來了,這是去忙什麼了,在府裡也沒見著你。”

她差點被悅姐兒撞到,“哎喲我的姐兒,可小心點,仔細磕到。我今天出去,是有件要事找人去辦。怎麼不見柳四姑娘?”

“這會子還在睡著,方才陪這兩個玩得累了,說吵得她耳朵疼。”

“我們家的姑娘,是鬧騰些。春晴,去把三位姑娘領到院子裡去,我有事要和夫人說。”

待房裡只剩下她們主僕二人,餘慕煙收住笑容,輕聲問:“媽媽是有事?”

她低聲耳語道:“七姑娘生母找來了,如今就在院子裡候著。”

“什麼?”

“夫人別慌,是她想來看看七姑娘,沒別的意思。我從她身上問到些資訊,能找到當年給夫人接生的那個穩婆,從而找到夫人的哥兒。”

院子裡,唐氏安安分分地站著,半步不敢挪,她家境貧困,自家住的還是茅屋,一經大風大雨,家裡人就要遭罪的,哪裡見過像伯府這樣華麗的房屋呢。

從踏進伯府,她就不斷感慨著伯府的富貴,是她無法想象的。她想想著人家肯繼續養自己女兒,她再捨不得也得放手,別說伯府是當女兒養,就是做個丫頭,都好過跟著她受罪。

她剛才看到的那個嘉兒,身上的穿戴,比她村子裡地主家的姑娘還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