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章 和親風波(2)

一位藍衣公子道

“自然是好事呀,戰亂受苦的都是百姓,公主和親,可以換取和平,肯定是好事呀?”

宋清歡一身男裝,站在人群中,並沒有說話,她就想聽聽這些人不同的意見。

這時,一位中年人說道,宋清歡一看,這不是何嬌嬌的父親嗎?何大人他怎麼來了?

“這位公子呀,是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倒不是那位和親的公主,自古以來,和親公主那位是善始善終的?和平需要犧牲一個女子的一生去獲得嗎?那我們養這麼多兵卒是用來幹嘛的,不就是為了保護百姓不受欺負嗎?”

何大人飲了一口茶,繼續說道。

“再說了,各位你們想想,要是西涼,真的還想要攻打我們,會考慮一個敵國來的和親公主嗎?不一刀把人砍了嗎?”

宋清歡聽得目瞪口呆,都說何大人為人剛毅,性格暴躁,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呀。

另一公子道。

“和親已否,要看西涼給我們的條件是什麼吧?要是說,可以承諾十年,甚至百年不再開戰,這親不就是接得好嗎?”

“那張兄,可是說錯了,正如剛剛那位公子所言,盟約是可以被撕毀的,要我說呀,就不應該和親,不管是以後還是現在,都不應該遣送女子和親去,張兄家中也有姊妹,要是朝廷選中了你家中姊妹,陪伴公主去往西涼,不知道張兄願不願意,用家中姊妹去換取你的前途呀?”

那位姓張的學子臉色漲的通紅,他要是說不願,那不就是自己打自家的臉嗎?他要是說願,那就是不顧家中姊妹生死,怎麼說都不對。

索性就閉嘴,不再說話了。時宴在一旁看著, 近來他也讀了很多書,接著說道。

“前朝和親公主,皇女三位,宗室女十位,外姓女二十位,還有眾多陪嫁過去的女子,各位還記得她們的姓名嗎?諫臣,諫言不被採納,撞死在朝堂之上,可以名留千古,可是這些女子有多少人可以記得她們,有又多少女子,死在異國他鄉,屍骨都不得歸國,還是說真的有和親女子阻止了戰事發生嗎?”

一席話說得擲地有聲,眾人都知道時宴,只是【三千醉】的管事,一個管事都這般有見解,難怪【三千醉】可以請到宋文瑾這般人物呀。

宋文瑾看差不多了自己的目得也就達到了,也起身站了起來。說道。

“今日召集各前來,我的意思就和剛剛那位小哥是一樣的,我超斷不能出現和親的情況出現,不論是皇女,還是要陪著著去異國的普通家庭的女兒們,我們燕國,如今國勢強盛。我泱泱大國一撇一捺都是脊樑,我神州大地,一思一念皆是未來。我浩浩九州,一文一墨皆是驕陽!”

說著宋文瑾舉起了酒杯.

“諸位,這場勝利,是前方戰士們浴血奮戰得來的,我們若退縮,西涼說什麼便是什麼,我們如何當得起讀書人?還有何顏面苟活於世。”

“今日這一杯酒,敬我們死去的將士”

說著酒杯倒下,一杯清酒,灑落在地,擲地有聲。

“這一杯,敬我們的骨氣,敬我們的不退讓。”

說著一飲而盡,大家的情緒也被調動了起來,端起酒杯,大聲道。

“敬我們的骨氣,敬我們的不退讓。”

就連宋清歡也被感染了,拿起身邊的酒杯一飲而盡。

“這是我寫情願摺子,我一人之力,微弱,不知各位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自然。”

“對,我第一個籤。”

片刻,請願折就寫滿了名字,一個一個的鮮紅的指印暗示著一顆顆不懼的心。

請願的摺子遞到了皇帝的案頭上,此時他正好頭疼這件事情,要說和親這件事情他自然是不願意的。

那時他跟著父親一起打天下,自己的姐姐昭陽公主,那時還不叫昭陽,叫二丫,也一起跟著大軍行進。

那時姐姐雖然不去打仗,卻在後方,指揮著一切,做飯,洗衣,照顧傷員,都有她的影子。

可以說,二丫深得大家的寵愛,甚至於幾位將領的衣服,襪子都有姐姐縫補的痕跡,姐姐也在軍中尋到了畢生所愛,一個小小的先鋒官,姐姐很是愛他,約定戰爭勝利後兩人就成親,一起過平安的好日子。

可是當父王登基後,西涼又要開始打仗了,還說只要派出父王最寵愛的公主,昭陽公主,和親就可以不打了。

幾位叔伯氣急,二丫是他們看著長大的,要說這軍中之人,那個人沒吃過二丫做的飯,沒穿過二丫洗的衣?是堅決不肯讓二丫去和親,大不了就打一次。

本都已經決定了,可是姐姐穿著公主服,走上了朝堂,跪拜道:“求父王,允許昭陽去和親,我國剛剛建立,百廢待興,不能在打這一仗了。”

其實大家何嘗不明白呢?就連當時只會打仗的他都知道,燕國已經經不起在一次的打擊了。

幾位叔伯還想說什麼卻見姐姐從袖口中拿出一把匕首,抵在自己的脖子上。

“父王你清楚我的脾氣的,要是因為我,再起戰事,我寧願自刎以謝天下。”

父王流著眼淚答應下來,姐姐走的時候,最後看了一眼他愛的郎君,就再也沒有回頭。

姐姐去西涼和親的時候,京城的人全部都來送別這位和藹可親的公主,甚至於很多大男人都流了眼淚。

自此,二丫離別她的故土,去了西涼。

可是五年後,昭陽身死的訊息傳了過來,父王在朝陽上嘔了一口鮮血,之後的一年,父王勵精圖治,手把手的教導當時還是太子的皇上,卻絕口不提他的二丫。

一年後,父王去世,去世前他拉著我的手跟我說,他做過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同意二丫去和親,是他這個當父親的沒用。

可如今,我燕國,國力強勢,他們有什麼理由來和我燕國和親的,但是朝堂悠悠眾口。他正愁如何拒絕,就看到了救火的水。

長達百餘個人的學子簽名,背後的是百餘個家族的支援,自然有底氣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