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張和林林,他倆都還只差十幾件。
不過那個時候,系統下單的人少了,每單的件數也少了。
大家的揀單數一目瞭然,差的多的,比如陳嘉,肯定是放棄掙扎了。
左右別人拿不到了,那就給他們還有機會的唄。
陳嘉停止接單後,還跟他倆說,要是他倆最後能拿到獎勵,能不能分自已一塊錢。
她甚至醜話說在了前面,可以拒絕的。
陳嘉之前想和林林換班,自已說完也是趕緊補充一句【你要是不想換,可以直接拒絕我的】。她覺得作為萍水相逢的同事,她做得也算真誠了。
林林當時拒絕了她的換班提議。
陳嘉也沒問理由,結論是不換就夠了。
像如今,如果一開始就不打算分給她,那就別問那麼多。
哎,不行,還要問為什麼分1塊錢給她。
陳嘉傻,以為問那麼多就是樂意給,【就讓我也沾沾你們新年的好福氣唄。】
倆人最後,都拿到獎勵了,也都不願意讓陳嘉沾福氣。
可以,沒問題。
但下一次,當陳嘉拼了自已狗命拿到獎勵的時候,他們倆又不約而同地來朝陳嘉要福氣。要的還不是象徵性沾福氣的1塊,要陳嘉均分,要見者有份。
下班回家的路上,好像除了他們分揀,路上也沒什麼人了。
陳嘉回到家,才後知後覺,春晚都開始了,路上再有人才有鬼呢。
雖說春晚越來越沒有什麼看頭了,但除夕麼,看春晚,是一直以來的儀式。
開了春晚直播,陳嘉就先去洗澡了,她都不知道自已是怎麼熬過來的。
洗完澡要泡腳,還要吃點東西,得有點過年的儀式感。
發現微信有未接,是媽媽的。
陳嘉不想回。
站點分揀過年必須留年,只是個藉口,一個她剛好可以不回家的藉口。
她當然知道,不回家過年的她,會被一個又一個長輩罵不孝順沒良心,可是沒有關係啊,她是快樂的就可以。陳嘉覺得應該感謝謝時昭,感謝他們的邀請,讓陳嘉在12月份短暫地回了趟家。時間短又如何,她回過了,就可以了。
陳嘉沒煮餃子吃,煮了包螺螄粉。
晚上十點多的時候,才給媽媽打了微信影片回去。
【媽媽,新年快樂呀。】
【你都沒回來,怎麼可能快樂。】
陳嘉訕訕地笑著,【這不是剛好有這麼合適的一個兼職麼?過完年之後,我肯定還是要回家的啊,只是時間的問題。】
陳嘉爸爸:【你掙那幾個錢有啥用呀,還是回來趕緊相親結婚為好。】
好了,爸爸巧妙引出了相親結婚的話題。
陳嘉媽媽:【嘉嘉,你之前加微信的那個男孩子,你們倆聊得如何了呀?】
【就那樣唄。他問一句,我回一句,吃了嗎?吃了。吃的啥?吃的飯。】
陳嘉媽媽:【嘉嘉,你多和人家聊聊別的呀,聊興趣愛好聊工作之類的呀,不是說你們年輕人很會聊天的麼?】
陳嘉表示,這一刻,允許她就是個I人好了。
【聊著呢,在聊呢。】
陳嘉媽媽:【你是在吃東西嗎?吃的餃子嗎?豬肉蘿蔔餡的麼?是不是沒有媽媽包的好吃呀?】
陳嘉配合,【對,是沒有您包的好吃。】
陳嘉媽媽:【看吧,就說讓你回來過年的,家裡做的飯,肯定比外面的好吃呢。……嘉嘉,你好好吃東西哈,媽媽就先掛了。】
突然就結束了通話,陳嘉繼續吃她的螺螄粉。
她聽到了,聽到了她爸爸說了句話。
姥姥也打了視訊通話過來,聊得挺沒意思的。
【嘉嘉,你怎麼就不回來呢,是不想你爸媽,也不想姥姥姥爺嗎?】
【嘉嘉,你是不是因為不想回家相親,所以就家也不回了啊。】
【嘉嘉,姥姥好久沒見到你了呢,姥姥很想你的呢。】
……
多數時候,陳嘉只是沉默。
她冷漠地不像話。
最後以【姥姥,我要去洗澡了】結束了通話。
有時候,和親人相處,其實更難。
和同事相處,你可以為所欲為,畢竟你們沒有血緣關係,是真的淡如水。但和親人,你總是有點不忍心在的。
你責怪自已冷漠,責怪自已不夠上心,不過是因為那點血緣和養育之恩。
所以,拋掉血緣,記得養育之恩就夠了。
就算什麼都是假的,把她從小養到大的情誼是真的,也是可以讓她偶爾心軟一下的。
陳嘉沒有什麼不給吃不給穿還被關小黑屋一樣的童年記憶,她的童年,跟大多數小朋友的一樣。
家長也沒有說過她是從垃圾堆撿來的,但他們擅長指鹿為馬。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班長是同村的一個男同學。
陳嘉其實不記得具體是因為什麼了,只有她和男同學都被喊到老師辦公室的印象。
班裡丟了東西,懷疑是陳嘉拿的,懷疑她的人就是班長。
沒有詢問,沒有對峙,班主任不關心東西在哪裡,留了陳嘉在辦公室,開始教育。
教育的內容,是解釋為什麼最後選了那個男生當班長。
【陳嘉,你們幾個學習好的,都不樂意當班長,我才讓男生當的,你要理解我的難處。】
陳嘉無語。
誰也沒有不想當,大家還都是有些官癮在的,班長是直接被班主任指定的。
嗯,班長是班主任的兒子。
後來回家跟她媽媽說了這件事,媽媽還開玩笑呢,【小時候,你剛生出來是個女娃,你奶奶還不樂意呢。剛好那家生了個男娃,想要個女娃,原本想說讓你倆換一下的呢。】
【那最後為啥沒換?】
【你小時候黑醜黑醜的,總也長不開,人家不樂意了唄。】
陳嘉:【就因為這個?】
陳嘉媽媽:【不完全是吧,我當時跟你奶奶說,敢把你換了,我就離婚。】
偉大的母愛吧,陳嘉那時候是這樣想的。
但,黑和白,鹿和馬,是有本質區別的。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從陳嘉開始失眠開始。
大學畢業那年,在家過暑假,晚上睡不著,聽到了自已的八卦。
八卦裡,不願意交換的是奶奶,攛掇交換的是姥姥。
之前短暫回家那次,也是睡不著,聽了父母的牆角。
就離譜,想讓她和那個男生相親結婚。
既想要親兒子認祖歸宗,也想有個知根知底的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