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章 華蘭婚事初定

宸蘭的及笄禮辦的非常盛大,京中排的上號的誥命幾乎都來參加了,可不知怎的,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帶上了自家的適齡閨秀。

宸蘭盛裝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瞬間,彷彿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降落在塵世之間。

她那絕美的容顏如詩如畫,令人陶醉其中無法自拔;而那份與生俱來的高貴典雅更是如同仙子下凡般清麗脫俗,吸引著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她的美不僅僅侷限於外表,更體現在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氣質和風度。

有人試圖用言語來描述眼前所見,但卻發現任何詞彙,放在宸蘭身上都顯得那般蒼白無力。

儘管其中有幾個小娘子嫉妒的眼睛都快紅了,但她們還是努力的剋制住了自已的情緒,有些失魂落魄的呆呆站在那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等到及笄禮結束,宸蘭被累的癱倒在貴妃榻上,一動也不想動。

還好夏蕊機靈,帶著秋月小心翼翼的幫太子妃拆掉髮髻,將珠釵一一放到首飾盒後,這才扶著她去榻上休息。

第二天等到宸蘭醒來,已經日上三竿,好在及笄禮之前,盛家就讓王大娘子將如蘭接了回去,這才讓東宮少了一個小喇叭,沒人來打擾宸蘭的歇息。

宸蘭半眯著眼,漫不經心的道:“你們幾個將宮務安排好後,就去將我庫房的單子拿過來。”

似是想到了什麼,又補充道:“除了皇父賜下的,他人所贈之禮單就不必拿過來了。”

幾個大宮女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不消片刻就將東西拿了過來。宸蘭拿著挑了半天,用硃筆在上面勾了勾,這才交給掌事宮女。

“把我畫出來的這些都挑出來,放在前段時間新打的妝奩裡面,待到二姑娘及笄的那天,和我選的布匹一塊帶上。”

一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宸蘭早早的準備好給華蘭的及笄禮物就出發了,剛走到宮門口,張茂則手捧一卷明皇的聖旨便追了上來。

“殿下,太子妃殿下,請留步。”

宸蘭聞聲,便下令停轎,張茂則快步上前,恭敬的行完禮,才道:“殿下,這是官家給盛府老爺和姑娘們恩封的聖旨,官家命老奴隨著您一起去盛家宣旨。”

宸蘭有些驚訝,但也沒有提出要看一看的意思,很是歡喜的命人厚賞了張茂則,這才帶著他一起向積英巷走去。

等一行人到達盛家的時候,盛府早已門庭若市,熱鬧不已。

盛宏早早的接到太子妃要來的口諭時,就派府裡的小廝去半路上候著,一旦看見太子妃的鸞駕,便趕緊回來向她稟告。

因此,宸蘭的車駕剛到盛府門口,盛宏和王若弗,便帶著闔府上下以及眾多賓客前來迎接。

宸蘭雖然不想自已的父母向自已行禮,但在眾目睽睽之下,她還是不得不受了這個禮。

眾人在太子妃輕柔婉轉的聲音響起之後,紛紛更加恭敬,直到太子妃說了“免禮”後,這才起了身。

有幾個眼尖的看到太子妃後面,還站著官家的內侍張茂則,心裡面對太子妃的地位之穩固又有了新的認識。

張茂則看到他們拜見完太子妃,也不敢再耽誤,直接向眾人說明了來意。

盛宏和王若弗扶著老太太,在聽到要接聖旨時,趕緊命下人去準備香案。

等待一切準備就緒後,張茂則宣讀了封盛宏為寧安侯,老太太為韓國夫人,王若弗這個太子妃生母為寧安侯夫人,長柏被恩封為文安伯,華蘭和如蘭為縣主,就連墨蘭和明蘭以及淑蘭也被封了鄉君的旨意。

喜得盛宏跪在那裡淚流滿面,半天回不過神來,還是老太太人老成精,不著痕跡的晃了晃他,這才讓他順利地接了聖旨。

等盛家接完聖旨後,整個場面顯得異常安靜,只有輕微的呼吸聲和偶爾傳來的衣物摩擦聲打破這片寧靜。

宸蘭不欲讓這喜事兒,影響華蘭的及笄禮,便開口道:“好了,既然聖旨已經接了,那父親您還是趕緊將聖旨供奉到祠堂裡為好,母親你也趕緊為二妹妹主持及笄禮。”

宸蘭話音剛落,老太太連忙帶著盛家女眷應諾,及笄禮便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而作為一家之主的盛宏,卻直到快要結束才紅著眼睛姍姍來遲。

眾人見狀,友好的打趣了一番,便在禮成後,紛紛告辭離去。

待送走最後一位賓客,已是下午時分,盛宏想趁著今天大女兒和兩家親家都在,好好的再聚一聚,順便商量一下華蘭的親事。

蘇家和歐陽家自是欣然應允,因而眾人便去了二進的內廳分席用膳。

蘇家這一次可謂是齊上陣,就連本應抑鬱而終的蘇八娘,也因為盛家這個親家的水漲船高,而被舅舅兼婆家看重了起來,身體康健不少,這一次也得以前來。

用完膳,等下人收拾完畢後,盛宏率先開口:“明允兄,我前幾天考較了一番你家五郎和六郎,也讓莊學究看了看他們寫的文章,發現兩個侄兒還是不凡,想來將來必然會蟾宮折桂!”

“不知道你打算讓他們什麼時候下場?”

蘇明允聽了,很是謙虛的將兩個兒子自貶了一下,誇了誇盛家的幾個孩子,才回復盛宏的問題。

“我打算讓他們明年就下場試一試,因此還得拜託一下盛兄,讓他們在貴府叨擾一段時日。”

盛宏哪裡會不答應,嘴上說著“都是自家人,哪裡會叨擾”,便樂呵呵的將事情應了下來。

此時的盛宏還不知道,蘇家哪裡是隻有兄弟兩人參考,他的親家蘇明允明年也要參考,他不僅沒有考中不說,甚至還光榮的成為了自已兒子的陪襯。

王大娘子聽見屏風對面的對話,趕緊問道:“若是六郎明年科考,那他和華兒的婚事,該定到什麼時候?”

在場眾人聽到王大娘子的詢問,紛紛沉思起來,陳大娘子沉吟片刻,便道:

“不若就將時間定在科舉張榜之後,這樣既不耽誤孩子們的科考,若是中了,也能讓華安縣君面上有光。”

盛老太太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便將目光轉向王大娘子,想要聽一聽她的想法。

王大娘子雖然不捨得女兒出嫁,可這婚事都定了這麼多年了,如今親家都已經給了建議,她也沒想著拿喬,便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他們聊這事兒時,也沒有避著當事人,因此在他們聊完婚事後,華蘭和蘇子由早已紅著臉,將頭深深的低了下去。

宸蘭見雙方都已經將事情談妥,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便向父母告辭離開,當然離開時她還是如上一次一樣,將拉著她的手不放的如蘭也帶了回去。

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轉眼就到了赫赫有名的嘉祐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