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5章 嘴臉

“朝陽辛苦了。”

萬曆帝朱翊鈞聽完顧青上報造船廠的成果,也是頗為自豪。

就好像,這造船廠真的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一樣。

不過,朱翊鈞本就是如此的臉皮厚。

越來越喜歡居功了。

歷史上,萬曆帝也喜歡居功,只不過,大臣們不給勁兒,沒什麼功績能哄得萬曆帝開心。

好像,拿得出手也就是三大徵。

而如今,顧青先以‘搬銀山’的謀畫,直接促使大明從倭寇島嶼上搬回來一座銀山。

這功績,便是足以讓萬曆帝朱翊鈞從此不理政,也能在史冊上記上一大功。

現在,又建造了一座淮北造船廠。

要是這造船廠後期的效益很好,甚至是真的促使大明的外銷提高百倍不止,讓東南沿海的百姓們都富裕起來。

那萬曆帝朱翊鈞是真的坐在皇宮裡面,大大的功績直接就落在了他身上。

顧青謙遜地回道:“為聖上謀,便是千難萬險也在所不辭也!”

然後,又開口,講述著東南沿海之地的海商,如今的一些情況。

當年,嘉靖帝為了抵禦倭寇,開啟了海禁,算是直接把東南沿海的海商們給得罪了。

不過,嘉靖帝的手段很高,也比較得人心。

東南之地的海商就算是對海禁非常不滿,卻也沒辦法,勸說嘉靖帝收回海禁的禁令。

至於歷史上,傳聞嘉靖帝因此而遭受到了幾次刺殺,最後都是逃過一劫,是真是假,很難說。

一直到了隆慶帝時期,東南海商們聯合了世家大族們一起,抗住了各方的壓力,讓朝廷收回了海禁的禁令。

朝廷對海商的商稅收取的卻是比較少,說是象徵性地徵收,似乎也不為過。

海商們透過海上貿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也沒錯。

然而,不能因為覺得海商們透過海上的貿易積累大量財富,就覺得要阻止他們,要打壓他們。

不管如何,海商們的海上貿易,是把大明國內的貨物,向外銷售出去,吸納外部的錢財。

大明以前的白銀儲存量非常低,也正是因為海商的海上貿易,才吸納了不少白銀。

這一點,不能不談。

“自開海這麼多年,東南海商們賺的是盆滿缽滿,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不過,這些錢,最起碼是海商們從海外吸納的真金白銀。”

“而聖上籌建淮北皇家造船廠,到時候造出來的大型商船,完全可以賣給這些海商。”

“我們不徵加商稅,但是不能就這麼看著他們發家致富。”

“造船廠就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劫富濟貧,吸納海商們手中的錢財,流進國庫,流進造船廠的工匠們的手中。”

萬曆帝朱翊鈞點了點頭,這個貨幣流通手段的知識點,他也已經瞭解。

不僅僅是他,便是朝中百官們也都瞭解。

並且,更是被顧青的這個知識點所折服,原來,一個貨幣還會有那麼深奧的道理。

萬曆帝朱翊鈞道:“一個造船廠還不夠吧?”

顧青點點頭,說道:“聖上所言極是,一個造船廠還不夠,因為海商們購買了商船,少說也能管個十餘年的時間。”

“不會天天買、月月買、年年買。”

“所以,臣弄出來的水泥,就能夠派上用場了。”

“臣有言,要給聖上在這皇宮之中建造一座九層高閣,好讓聖上能夠手握日月摘星辰。”

“同時,臣也能夠用水泥來建造豪華的房屋,再把這些豪華的房屋賣給海商們。”

“東南之地多狂風,一般的房屋很難在狂風中安然無憂。”

“而水泥堅固無比,建造出來的房屋可以忍受超大的狂風,定然可以吸引那些海商。”

“便是我們沒有地去建造,東南海商們見到了水泥的實用性,也會買水泥,自己來建造房屋。”

說白了。

顧青就是要多多成立一些能夠形成壟斷的‘皇家’商業,所謂的皇家,也就是國1有1制。

只有這樣才能夠充盈國庫,吸納更大的財富,不至於朝廷窮的連俸祿都發放不了。

同時,還能夠招納更多的工匠,提高就業崗位。

萬曆帝朱翊鈞現在最在意的其實也是錢,他的內庫之中有著三十多萬兩。

可當他知道東南之地的海商們給顧青捐了三百萬兩之後,就覺得自己很窮。

顧青能夠給他賺錢,萬曆帝朱翊鈞就會一直寵信他。

……

年關之後。

海瑞到達南京的時候,已經是萬曆十二年年初。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

他的第一把火也很快就燒起來了。

百姓們聽到海瑞坐鎮衙門,就鼓起勇氣,直接去擊鼓鳴冤。

之後,那鼓聲就沒停過。

南京的局勢,也在海瑞的預計之中,便是踏上了江浙之地,就能聽到一些風聲。

為了能夠更好地整頓南京小朝廷,海瑞第一時間就是直接對南京御史開刀。

這一刀下去。

耿定向是第一個感到舒服的。

他在意的是自己的學術,喜歡講學,並不太在意權柄,當官也不過是要有一個身份,好方便自己講學。

不過,這也並不代表著耿定向就對南京御史衙門不聞不問。

也不代表著,他對於張宏的打壓,就能一點兒怨氣也沒有。

“咚咚咚!”

“大人,又有人在擊鼓鳴冤!”

海瑞正在處理手中的公文,全都是他安排的人,打探到的各種訊息。

“嗯,你帶著他先去廂房等著,詢問一下,是什麼冤屈。”

“是!”

海瑞在南京的所作所為,其實也在傳向京師。

不僅僅是海瑞自己要寫奏章,便是南京的應天府尹、都御史、六部官員等,都得寫奏章。

還有萬曆帝朱翊鈞安排在南京的官員,也會寫迷信,告訴萬曆帝朱翊鈞南京的動靜。

顧青也有安排人盯著南京。

他對於海瑞此人還是十分佩服,明朝中期有著什麼清流派官吏,一開始還能和東林黨拜一拜手腕。

不過,在顧青看來,這些所謂的清流官吏,也不過是報團取暖的一些人罷了。

真正的清流,只有海瑞一人。

只不過,海瑞的性子過於執拗,為人也太剛直了,過剛易折,這也是他人生的寫照。

顧青也不想和這樣的人同朝為官。

畢竟,他現在布的局,以及他自己的一些行為,以及他想要的朝局,肯定是和海瑞那理想中的朝堂大局截然相反。

海瑞想要朝中大臣人人都是兩袖清風,人人都一點兒過錯沒有,人人都能一心為國。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顧青所想的就是儘量讓所有人得到好處。

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想辦法維護大明的統治。

並非是什麼一心為君、一心為國,這樣的人肯定是越多越好,可很難實現,而利益才能牽動所有人的心。

當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唯有維持大明的統治,維持現狀,才能讓自己住的好、吃得好、過得好,甚至是還會越來越好的時候,他們才會盡力維護現狀。

不過嘛。

顧青雖然不願意讓海瑞來京師,打亂了他的棋局,卻也不會對海瑞在南京的所作所為不聞不問。

南京小朝廷看起來似乎是廢了,實際上,還是有著很大的用處。

顧青甚至是安排了人去保護海瑞的安全。

萬曆帝朱翊鈞也安排了南京的錦衣衛千戶、鎮撫司的人,保護海瑞,以免遭到小人所害。

“爺,南京來的信。”

顧青在自家書房,接著管家遞過來的一封迷信。

裡面是海瑞上任之後,專門針對南京都察院開刀的過程,好幾位御史被關押在了天牢裡面審查。

不愧是年近七十的海瑞,從嘉靖到萬曆,於起起落落之中,也算是歷練出來了。

這最後的絕唱,手段老辣、行事果斷、謀而後動、卻又能先發制人。

顧青相信海瑞在南京的所作所為,這一把火,肯定會燒到京師朝堂之上,從而燒到萬曆帝朱翊鈞的身上。

到時候,就要好生地利用這一把火,燒一燒李植。

此人不除,一直上躥下跳,著實有一些讓人厭煩。

以前,顧青留著他,也是為了給自己樹立幾個敵人,好讓萬曆帝朱翊鈞放心。

現在,李植跳的有一些過了。

顧青已經打算再找一個人,讓他成為自己的敵人。

李植自然也就沒有留著的不要了。

顧青提筆寫來一封信,然後遞給了管家。

“交給蔡夢說。”

管家接過信,躬身道:“是。”

蔡夢說乃是監御史,有著巡按江南、廣東之責,為官清廉、生性耿直。

早年,有人勸說他,讓他直接投靠張居正,他卻不為所動。

歷史上,張居正的兒子遭受錦衣衛的迫害,他則是站了出來,為張居正的兒子求情,卻被萬曆帝朱翊鈞訓斥了一番。

而顧青則是在江南籌集善款的時候,和此人見過一面。

蔡夢說對於顧青所寫的幾本書,也是非常喜歡,每一本都讀過,包括那本寫給萬曆帝朱翊鈞看的武俠小說《四大名捕》。

當然,他也談不上是顧青的書迷,只是覺得顧青所寫的《貨幣論》和《貿易論》很有道理,很多知識點,都是他從未接觸過的,看起來卻又十分有道理。

所以,顧青後來也是時不時書信一封,給蔡夢說講解如何才能走上民富國強之路。

說白了。

顧青透過這種方式,在尋找志同道合,又或者是說,能夠站在他這一邊的盟友。

同時,卻又不會讓人感覺他是在黨同伐異。

到現在,顧青表現出來的好像是一位寵臣,一位被萬曆帝朱翊鈞萬分寵信的大臣,卻又好像是一位直臣,經常懟人,也會直接向萬曆帝朱翊鈞提出一些諫言。

又因為在這朝堂之上,顧青最多也就是和申時行走的近一點兒。

可是,他卻又不是申時行的人。

這就又有一些像是孤臣。

當然,在百官們的心中,顧青就是一位寵臣!

海瑞在南京的刀,已經慢慢地對向太監張宏,並且也慢慢地牽連到了李植。

此人當初在趙世卿升任海軍總兵的時候,給了張宏不少好處,再到如今,張宏似乎又給了李植不少好處,想要讓李植牽線搭橋,踏上內閣輔臣許國這條船。

萬曆十二年二月初。

來自於蔡夢說的奏章,就擺在了萬曆帝朱翊鈞的御桌上。

內容則是陳述了李植十大罪。

第一罪就是貪,李植在老家修建了一座宅院,佔地三百畝!

佔地三百畝也就罷了。

李植把自己的老家宅院修建的富麗堂皇,東苑、西苑、南苑、北苑四大苑,還有亭臺樓閣等等。

總花費差不多得有幾百萬兩的錢,而他一個御史,能有這麼多的錢?

蔡夢說讓人順著李植建造老家宅院這條線,直接深究,還真的查出來好幾條線。

查到了李植錢財的來源。

李植竟然利用自己的權利,和商賈們勾結,幫助他們偷·稅·漏·稅!

第二罪,那就是賣官了。

這種罪責在大明那就比較嚴重了。

不過,李植並不是那種直接明碼標價地賣,而是收了禮,然後稍微提拔了一下。

而罪責最大的一次,就是提拔了趙世卿。

第三罪……。

看的萬曆帝朱翊鈞是直皺眉頭,最後更是直接把奏章給摔在桌子上,氣的臉色鐵青。

因為他原本是想要提拔一下李植,讓他更進一步。

別看朱翊鈞如今不過二十二歲。

但是,在沒了張居正之後,他也慢慢地掌權,血脈裡面的那點東西,也在覺醒。

當然,他和他那爺爺嘉靖帝相比,還是差了很多。

朱翊鈞知道要玩兒平衡,不想要朝中的大臣們一家獨大,最終成為了第二個嚴嵩,第二個張居正。

顧青有著神力和過目不忘的能力,是太祖賜福。

然而,朱翊鈞心中並不能完全把顧青當做是忠臣,當做是自己的良臣,當做是絕對可以信任的人。

最是無情帝王家。

朱翊鈞能完全信任顧青,卻又能做到說拋棄就直接拋棄。

心狠是大部分帝王都有的特性。

“來人,傳申時行、許國、餘有丁、王錫爵四人前來!”

區區一個御史。

卻能用幾百萬來修建宅院。

他朱翊鈞想要修建一座九層高閣,到現在都還被攔著,說皇帝不應該鋪張浪費。

難道,大臣們修建佔地幾百畝,花費幾百萬的錢財的宅院,就不是鋪張浪費了嗎?

這種兩幅嘴臉,讓朱翊鈞有種要殺人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