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3章 海瑞上任南京右都御史

海瑞原本還在研究著顧青所寫的《貿易論》。

特別是‘外銷’二字。

當真是讓他受益匪淺。

原來,治國還能這樣治。

已經快七十歲的高齡了。

海瑞看起來似乎還是頗有一些精神氣。

就是這粗茶淡飯,整個人有一些消瘦,穿著布衣,如一位真正的田舍翁一樣。

若是不認識他的人。

肯定會以為這就是一位田舍翁。

“海瑞接旨!”

也就在不久之後。

從京師傳到瓊州府的聖使,一路長途跋涉,總算是找到了海瑞。

這一路,可真的不容易。

一個多月的時間。

白天很少停歇,一直趕路、一直趕路。

好在,大明的驛卒制度還沒荒廢,他們是一路換乘,總算是到達了瓊州府的瓊山。

海瑞端正著身子,朝著京師的方向,深深地施禮。

對於瓊山的一些人來說。

海瑞是他們這裡惟一一位去過京師,見到過皇帝的人。

他的禮,便是最最標準的!

聖使看著海瑞的茅舍,就知道,這一趟,完全就是吃力不討好了。

海瑞又是一位有名的清官。

他不可能會拿出幾個子兒來賞賜給他們。

所以,宣讀完聖旨,把官袍、官印等等,交給了海瑞之後,他們就直接走人了。

這地方,是一刻也不想待。

海瑞雙手捧著官袍、官帽、官印、文書等,站在那裡,一時間卻沒能回過神。

他以為,自己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誰知道,到了老了這一天,竟然還被複用。

“恭喜大人!”

“恭喜大人!”

瓊山這邊的百姓們,站在海瑞身邊的一些鄉紳們,平日裡幫助了海瑞的一些人。

都在連忙道喜。

海瑞升官了!

在他們的心中,海瑞一直都是官!

如今,去南京任什麼右都御史,肯定是大官。

南京啊!

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能走出瓊山呢!

海瑞回過神來,聲音都有一些沙啞了,可能是嗓子有一些幹。

“這些時日,多謝諸公幫扶,海瑞自當銘記在心。”

“此番上任南京,恐怕……不會回來了。”

便是回來,那回來的也只能是棺槨。

有人聽出來了海瑞此言的意思,一時間,雙眼微微一紅,他們很佩服海瑞。

特別是在大明的這個時期。

官吏們通常都是手握權柄,欺壓他們。

若非瓊山有海瑞,恐怕他們也會更苦更累一些。

這也是有一些人捨不得海瑞的原因。

有著海瑞在瓊山,瓊山的縣令等官吏,就不敢欺壓他們,也不敢胡作非為。

海瑞一走。

他們擔心縣令等官吏們開始欺壓他們,生活苦起來。

可是,縱使萬般不捨,卻也無可奈何。

皇令至此,海瑞若是不走,不去南京上任,便是抗旨不尊。

“大人言重了。”

“瓊山有了大人在,才是幫了我們所有人一個大忙呀!”

“我們才是應該感恩的那個人!”

海瑞說道:“瓊山縣令為人識大體,便是我走了之後,也不會為難各位的。”

“瓊山是一個好地方,瓊州府也是一個好地方。”

“這裡便是南海的天之涯,若是朝廷想要和西洋人開展貿易往來,以後海商遍佈著南海之地,瓊州府就是他們從西洋歸來的第一州府。”

“我會稟明聖上,大力發展瓊州府,在這裡,建造一座碼頭。”

“有了碼頭,便能讓瓊州府也富裕起來。”

以前的海瑞,只知道肅政。

如今的海瑞,又學會了商1政。

不過,他的天賦到底還是不在這上面,便是看了《貨幣論》、《貿易論》也無法完全領悟其中的真諦。

瓊山的百姓們依依不捨,十里相送海瑞。

而南京那邊,也已經聽到了風聲,知曉海瑞已經被複用,並且上任南京為右都御史。

一時間,南京這邊的官員也是人心惶惶。

……

顧青給了造船廠的官吏們一個半天的時間。

對於工部侍郎前來求見。

也沒有避而不見。

“顧大人,在下當年也受耿山長恩惠,於崇明書院求學,如今,崇明書院出顧大人這麼一位經世之才,便是我這般崇明書院的學子,也是自豪不已呢!”

工部侍郎一開口,就拉近了自己和顧青之間的關係。

顧青回道:“從崇明書院走出來的賢才也有不少,便是狀元,也有好幾位。”

“我也不過是箐箐學子中的一員罷了。”

工部侍郎連忙道:“大人此言差矣,若論才學,大人當為崇明書院諸多學子之中的第一人。”

“想當年,我……。”

顧青卻直接打斷了他的話。

對於這種恭維的聲音,他已經聽過太多太多。

現在沒必要還聽著工部侍郎的諂媚之言。

“好了。”

“我知道你一人前來,想要得到什麼答案。”

“回去吧,好生地準備一下賬簿,也好生地想一想。”

“我還要向聖上覆命,也要讓這造船廠能夠早日完工,投入生產,為大明海軍制造出來無敵的艦船!”

“我相信,你也是這麼想的,對嗎?”

工部侍郎看了看風輕雲淡,卻又有著一雙凌厲的眼睛,頓了一下。

“顧大人所言甚是,我等也都是一心為國,想要為大明海軍制造出艦船,好打敗倭寇,稱霸海上!”

“下官明白了。”

“下官這就回去準備好賬簿,也好讓顧大人能夠回去向聖上交差!”

工部侍郎把交差二字說的很重。

顧青則是點了點頭。

工部侍郎見此,也就暗自鬆了一口氣。

這也算是逃過一劫。

工部侍郎走了之後,顧青喝了一口茶,等了一會兒,李之藻和湯世懋兩人走了進來。

顧青問道:“如何?”

他在當年應天府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就曾帶著湯世懋、吳顯等人一起走街串巷,和那些三教九流之人交流。

所以,湯世懋也算是學到了一點兒社交的皮毛,可以慢慢地和船廠的那些少匠們打成一片,從而在他們的口中,探查出來一些船廠的真正實際情況。

湯世懋上前,遞給了顧青一個小本本。

“某以為,這造船廠屬於新建之工程,官衙中的那些大人,又都是來自於各地不同官衙,以前並未有過太多交集。”

“故此,他們並沒有完全抱成一團,彼此之間都有一些防備。”

“也就沒有出現太大的貪汙之事。”

“少匠們的工錢、工匠們的工錢、農工的工錢,發放的還算是及時,不過……數目上,肯定還是有一些對不上。”

畢竟,湯世懋也看完了賬簿,並且在顧青的指示之下,抄錄了那些存在問題的點。

也就知道,賬簿上是有五萬兩對不上賬的。

而少匠、工匠、農工在這船廠的吃穿用度,還有他們的工錢,這些過於繁雜的賬目,便是一個一個去清查,其實很難查出來。

顧青點了點頭。

“所以,還是我們一開始就指定的那幾人,成為我們的需要的‘雞’。”顧青輕聲道。

李之藻和湯世懋點了點頭。

造船廠才建立,也因為官吏們來自於不同的地方,所以並沒有抱成一團,出現那種作惡多端的奸1臣。

頂多就是一些貪墨了一些錢財,喜歡花天酒地,也比較懶散的官吏。

顧青想要樹立威望,拿這些人開刀,整頓一下造船廠的不正之風,也是最正確的做法。

不然,造船廠以後的歪風邪氣會更加嚴重。

半天過去。

工部侍郎那邊也很配合,在知曉了顧青的心思之後,就儘量安撫他們。

他作為主官,在這造船廠也算是有一些聲望,再加上,顧青也算是兇名在外。

既然得不到工部侍郎的支援,沒法把水攪渾。

有一些擔驚受怕的人,已經開始給自己想後路了。

等到賬簿擺在了顧青的面前,而他則是裝模作樣開始讓人對賬,有一位官員,則是打算悄悄地溜了。

實在是因為大明的律法對於貪官汙吏乃是最嚴苛的。

而他那些所作所為,若是被人給推出來,當做是替罪羊,絕對是斬首示眾、死無全屍。

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這船廠已經被顧青佈下天羅地網。

每一位官吏都已經被人盯上了。

他的一舉一動也都在顧青的掌握之中,還沒逃出造船廠的一里地外,就被士兵給伏擊,抓回來了。

“報!”

“大人,有人私自外逃!”

“如今已經被抓住,請大人發落!”

顧青還在和造船廠的官吏們喝茶,聽到副將的稟報,掃了一眼,在座的官員們。

“把他押上來!”

很快,想要逃跑的官員,就被押送過來。

“跪下!”

副將一腳踢在了官員的腿腕上,直接讓他跪在了地上。

“聖使大人開恩啊!”

“下官不過是臨時接到家書,家中出了變故,下官心急如焚,這才沒來得及上報,直接換了常服,就想要趕回家。”

“下官並非是逃跑,還請聖使大人明察!”

顧青看了看工部侍郎等人,這才冷冷地問道:“既然是家中出了變故,你長話短說,請個假,本官難道會不近人情,不放你走?”

僅此一句話,直接懟的對方啞口無言。

工部侍郎見到此人,卻是心下暗喜,不是他的人,也就不會牽連到他了。

“汪浩,你糊塗啊!”

“顧大人通情達理、明察秋毫,若是你家中真有什麼變故,便直言一聲,顧大人豈會不準?”

“你卻悄悄出走,被抓之後,才說家中變故,那我問你,家書何在?”

逃跑的官員,名為汪浩,他自然是無法自圓其說,直接癱坐在地,認命了。

顧青則是給湯世懋示意,讓他順勢直接把賬簿存在的問題,當場提出來。

藉助有汪浩私下逃跑這件事情,少一把火。

湯世懋也一下子就看懂了顧青的眼神之意,對著幾位翻看賬簿的人也給了一個眼色。

然後,原本在後面查閱賬簿的人,也都開始竊竊私語了幾聲。

還在對汪浩這種私下裡逃跑而不恥的造船廠的官吏們,一下子也被後面的動靜吸引了。

“大人,這賬簿有問題!”

湯世懋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是神情緊張起來。

顧青問道:“有何問題?”

湯世懋拿出他早就已經準備好的記錄,開始一條一條地念起來。

“大人,經過我們的審查,這賬簿上面,少了五萬兩!”

顧青則是看向了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便連忙跪在了地上,開始為自己辯解道:“大人,顧大人可要明察秋毫呀,這些賬簿乃是多人一起記錄,下官也都是嚴格按照戶部、工部的規劃行事,從未有過中飽私囊之事啊!”

顧青沉聲道:“你若是沒有中飽私囊,那這五萬兩錢財,去了何處?”

也就在這時。

工部侍郎早就已經準備好的人,直接站出來,跪在了地上。

“稟大人!”

“下官檢舉,造船司員外郎汪浩貪墨工匠們的工錢,汪浩在職期間,貪墨成性,私慾橫流。

“受賕納賄,公然為之,不論金帛珠玉,兼收幷蓄,致使府庫空虛,國用不足。”

“又且濫用職權,營私舞弊,將朝廷之公器,視為私產,擅作威福,欺壓工匠。”

“其家財驟增,顯非俸祿之入所能致,皆貪汙所得,確鑿無疑。”

“此等行徑,不僅耗盡了國家之資財,更敗壞了官場之風氣,使得清廉之士為之寒心,貪婪之徒競相效尤。若不嚴加懲處,何以安民心?何以正朝綱?”

“下官請以大明律例,詳加鞫問,查明事實,依法嚴懲,以儆效尤!”

然後,就是好幾人檢舉。

有八個人被供出來了。

很現任,工部侍郎也知道,顧青要的是給萬曆帝朱翊鈞一個交代,這件事情,就必須要有人成為替罪羊。

而他很快就已經選好了替罪羊。

只不過,他卻小瞧了顧青,這幾個替罪羊都是不痛不癢,必須要有一個真正的大老虎。

這樣一來,他才能殺雞儆猴!

幾條小魚小蝦實在是沒什麼胃口。

顧青又對湯世懋示意,對方拿出了幾個冊子。

“本官這裡其實也查到了一些東西,不如,你們也看一看?”

說完,直接把冊子遞給了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起身,接過了冊子看了看,咬了咬牙,對顧青施禮道:“大人英明,下官治理無方,還請大人治罪。”

他到現在才知道,顧青想要的不是幾個小魚小蝦,而是造船廠的三號。

顧青想要讓湯世懋進入造船廠,自然是要打掉三方對峙中的一方,然後把湯世懋安排進來,成為新的三號。

在這造船廠中,必然要有內閣幾位元輔大臣的人,也要有萬曆帝朱翊鈞的人,還要有他顧青的人。

不然,這造船廠以後絕對會成為私人的產業!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