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不大。
顧青睡在西房這邊,隱約聽到了一些聲音。
但是這會兒,身子骨還比較弱,就是這聽力似乎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不然,隔得這麼近,多多少少還是能聽到堂屋那邊的動靜。
他自己喝完了雞蛋湯,吃了一碗青菜蓋飯。
這青菜也不知道是什麼青菜,吃起來,好像是沒焯過水,更沒什麼油鹽的水煮菜。
能吃,但絕對算不上什麼美味。
為了能夠快一些恢復體力,讓自己早一些下床活動,看一看這小小的土房外面又是一個什麼世界。
顧青是強迫自己吃完,一粒米都不剩。
“阿弟,吃飽了嗎?”
過了一會兒。
顧秀梅走了進來。
露出了一個很勉強的笑容,一邊拿著碗筷,一邊對顧青問道。
顧青看了看顧秀梅那微紅的雙眼,以及勉強的笑容,就知道剛剛肯定是發生了什麼。
“阿姐,我吃飽了。”
然而,他努力聽了聽,也沒能聽到什麼。
現在的他就是一個病號。
就算是知道了,又能如何?
便宜老爹為人忠厚老實,在這個家就沒什麼話語權。
顧陳氏被欺負了幾年,也一改往日的性子,變得有一點兒蠻橫、潑辣。
原主一個十二歲的娃,和他的父親一樣,忠厚老實,還帶著一些自卑,孝順、聽話,又帶著一點兒麻木。
這就是大明時期普通百姓一家之中的縮影。
還有一些更貧苦的百姓之家的孩子,甚至是還不如原主呢。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那都是被逼無奈。
誰又不想出生就在羅馬呢?
又過了一會兒。
顧陳氏和顧老三也走了進來。
看樣子。
就知道有事兒。
兩人的情緒不高,顧陳氏甚至是直接走在了顧老三的前面,看了看顧青,便直接進了裡屋。
顧老三也是看了看顧青,又看了看顧秀梅手中的碗筷。
“給我吧,你在這裡照顧阿弟。”
以前,刷鍋洗碗這些事兒,可都是老大家的柯氏的活兒。
而現在,他們一家三畝地賣了,現在耕種的地,是老大家和老二家的,吃的便也是他們家的。
柯氏說要帶么兒午睡,沒時間刷鍋洗碗。
這意思也就很明顯了。
顧陳氏不得不把這活兒接過來。
顧青是融合了原主的記憶,自然也知道顧家的這點兒規矩。
以前,刷鍋洗碗這事兒,可不是自己那老孃的活兒,現在看情況,他們給接過來了。
看起來,還是因為原主這一場病導致的。
一病至赤貧,古今皆如是。
顧青就算是猜到了什麼,也無法啊。
他不可能直接向顧陳氏他們說,我不是你的兒子,你的兒子已經死了,我是千年之後的人。
這話說出去容易,可帶來的影響,那絕對是難以預料。
要麼被當做是一病病傻了,從此之後,說話就沒人會相信,畢竟一個痴傻之人說的話,又有什麼可信度呢?
要麼就會被當做是妖魔,說不得,還會被綁在木樁子上,直接一把火燒了。
可不要小瞧了這時候的古代人對於這事兒的迷1信程度。
有明一朝,民間宗教的教派名目繁多,有羅1祖1教、南無1教、淨空1教、大乘1教、龍天1教、黃天1教、金山1教、老官齋1教、三一1教等等。
它們之間有交叉、有並列、有隸屬、有派生、有異名,都是白1蓮教一系的宗教思潮。
其中最有影響形成核心的是羅1教、三一1教。
這其中,有一些是知識分子組建的,也有一些,則是充滿了反1叛·性質的極端教1派。
顧青可以預見的就是自己要是說什麼來自於千年之後,這話傳出去,肯定會被南方最大的三一1教給盯上。
而這些人,可都不是什麼善茬。
所以說,還是先養好身體,苟一波,慢慢地發展。
不能因小失大。
外面的太陽依舊毒辣。
夏蟬在不厭其煩地叫著。
顧秀梅因為偷了雞蛋被罰,哭了一陣,不過,為了能夠讓阿弟早一些恢復過來。
挨頓打、挨頓罵也值了。
顧青則是靠坐在床頭,想著自己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萬曆朝啊!
根據顧老大今年在桌子上口若懸河,繼續給二老畫著大餅,聽到了一些資訊。
如今應該是萬曆元年,也就是說,朱翊鈞剛剛登基為帝。
而這位新帝多少歲?
十歲!
讀過《萬曆十五年》的顧青,對於這時候的歷史,還算是有一點兒熟悉。
直到這位今年登基為帝的萬曆皇帝不過十歲。
幼帝登基、黨爭激烈、專權之疑、深中帝心。
而後,大明首輔張居正也就迎來了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推行了萬曆新政。
可是,知曉大勢是一回事兒。
如何在這大勢之下,為自己謀一個出路,卻又是一回事兒。
想來想去,有著很多想法,也有很多思緒,可現在臥病在床,還是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在家中也沒話語權。
再多的想法,再多的頭緒,都不過是空談。
等到了第二天。
顧秀梅沒有給顧青剝雞蛋。
只是一碗清粥。
顧青也就明白了。
顧秀梅給他吃了三天的雞蛋,都是從灶房那邊偷來的。
又想到昨日晌午,顧秀梅那有一點兒紅腫的雙眼,顧陳氏、顧老三都默不作聲,臉色難看。
也就明白了。
晌午顧秀梅在給他餵飯的時候,被顧陳氏叫了出去,過了好一會兒才回來,回來的時候,雙眼紅腫。
必定是偷雞蛋被抓了。
而又想到掌管著灶房的柯氏,也就什麼都明白了。
已經是四十好幾的顧青,心下好似被什麼給觸動,想起了前世的老姐,那個說自己窮怕了,一個人挑起大梁,從一個門面做到一個品牌。
最後卻因為跟著她的人越來越多,要養活的加盟商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
差一點兒崩潰了。
老姐有時候就會說,你要是老大就好了,說不定能夠給我撐起一把傘。
結果現在沒給她撐起一把傘不說,還把二老以及自己那一家,也都丟給她了。
唉。
好在老大顧霖是個懂事兒的,應該能夠照顧好他媽和他妹妹吧。
至於這邊兒。
一切都等到養好了病再說。
好在也不是什麼大病,就是落了水,原主受了驚嚇,以至於一病不起,給了顧笙機會。
七天之後,精神氣恢復的差不多的顧青,總算是能下地,走出小土屋,看看大明萬曆年的村落,是個什麼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