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廨中。
戚繼光看著屋子裡面朱翊鈞給他的賞賜,久久無言。
若是以前,他還會引以為自豪。
可如今,他早已經看淡了這些,所謂功名利祿,到頭來,只求一個安享晚年。
顧青以前就有言,萬曆帝乃是一位薄情寡恩之人,正在打算清除當年跟著張居正的那些官吏,不僅如此,還想要廢除新政。
若不是他從中協調,把一些大部分都會反對,也不太適合現在實行的新政給廢止,保留了一些利國利民之策,恐怕,張居正所推行的整個新政,都會被廢止。
張居正十年來的心血都會毀於一旦!
對於戚繼光來說,張居正也算是亦師亦友,若無張居正,他也無法取得如今之成就。
而張居正的新政對於他來說,也是有利的。
戚繼光不明白,張居正推行了十年的新政,挽救了大明朝,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弊政,為何大家都看不到?
顧青說的不錯,萬曆帝朱翊鈞乃是一位薄情寡恩之人,必須要想辦法哄好他。
只有萬曆帝朱翊鈞開心了,他們才會好過。
以前,戚繼光有一些不屑於此道,但是這兩年來,顧青的所作所為,再加上萬歷帝朱翊鈞的所作所為,也讓他真正的看清楚了,朱翊鈞確實是一位薄情寡恩、好大喜功、一意孤行之人,非明君也!
所以,對於朱翊鈞賞賜的這些獎品,對於朱翊鈞給他的那點加官進爵的恩惠,感觸也不會那麼大了。
“老師。”
“讓你久等了。”
深夜,顧青躲過了某些人的雙眼,來到了這裡。
戚繼光起身迎接,招呼顧青坐下。
“你我之間,何須如此?”
“若不是你這些年來以書信指點,我恐怕一直都無法獲得這些訊息,對朝中大事也知之甚少。”
“我代他們謝謝你。”
要不是顧青佈局,要不是他以書信告知戚繼光朝中一些大事,給他鋪路。
以萬曆帝朱翊鈞的心性,他想要清除張居正一黨,必定是少不了戚繼光這位戍邊1大將。
而戚繼光一旦被調任降職,便是吳惟忠等早年跟著他的副將們,以後又該如何在軍中混下去?
新上任的總兵必定會用自己人,而非他戚繼光帶出來的人。
為將幾十年,戚繼光實在是太熟悉大明的那些總兵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
便是當世名將,立下過赫赫戰功,可在這件事情,他們也一定會提拔任用自己的親信,慢慢地把吳惟忠等參將給趕到其他地方,甚至是還會有一些暗手。
這也是戚繼光為何會說代替他們感謝顧青。
顧青佈局,讓他戚繼光還能出征東海,建立銀山大營,那便是讓萬曆帝朱翊鈞知道,他戚繼光並非是向著張居正。
也是讓戚繼光的功,能夠得到萬曆帝朱翊鈞的認可。
這一場慶功宴,是萬曆帝朱翊鈞在收伏戚繼光!
戚繼光自然明白。
顧青連忙道:“老師言重了,我也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有老師在,大明邊關才能安穩。”
“今後治理遼東,開闢一條陸地上的白銀之路,還需要辛苦老師了。”
戚繼光輕聲道:“其實,老夫早就有此意。”
“東北之地,乃是大明的國門。”
“而在這國門之外,卻有那麼多的蠻夷在虎視眈眈。”
“自土木堡一戰之後,他們似乎就認定了,從密州外的關口,破關而入,就能夠直取大明!”
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
只能說,朱棣一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口號,以及這遷都到順天府。
也確實是迫不得已,同時,也算是一步大棋。
可治標不治本。
把皇都遷徙到了順天府,距離北地草原實在是太近了。
朱棣倒是五次北伐,想要為子孫後代殺出一個朗朗乾坤,可惜,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沒了也先,還有一個脫脫不花,沒了脫脫不花,還有一個努爾哈赤。
自先秦時期,北地蠻夷對中原的威脅就一直存在,真正解決了這個問題的,還是中原國力提升。
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便是揮手之間,檣櫓灰飛煙滅。
何懼蠻夷?
大明現在已經有了足夠強大的實力,若是能夠維持穩定,若是能夠度過小冰河時期的天災,若是能夠度過那一劫,必定能夠迎來一個更強的盛世。
顧青道:“老師,自古以來便是如此,秦漢時期的匈奴、隋唐時期的突厥、宋明之蒙元。”
“蠻夷是殺不完的。”
“就如同愚公移山一樣,子子孫孫無窮盡。”
“唯一的辦法,並非是殺伐,而是讓自身強大,讓我們擁有對抗騎兵的最強武器。”
“自宋朝時期,其實就已經有了。”
“可是礙於技術的落後,礙於生產力的落後,火炮的威力太小了。”
“不管是射程,還是殺傷力。”
“都沒辦法做到真正可以一炮而定天下!”
“如今,我們的火炮技術越來越好,一直在持續改良,研究射程更遠,更為強大的火炮。”
“到時候,我們若是直接擺出一個火炮陣,幾百門的火炮,發射著炮彈。”
“敵人的整個戰場,都被火炮覆蓋。”
“到了那個時候,他們的騎術再好,戰馬再多,騎兵之利、一往無前,那又如何?”
“白門火炮,直接讓他們知曉,世道變了,而他們的騎兵再也不是這世上最強的精銳!”
若是以前,戚繼光還是更相信自己的鴛鴦陣。
可當他見到了西洋人的火炮之威力,後來,又在顧青的堅持下,開始研究西洋炮,經過改良之後,威力更大、射程更遠了。
那一刻,他對自己的鴛鴦陣產生了一絲懷疑,同時,對顧青所說建立炮營,以及以後不再用刀槍劍戟,而是射程更遠的火銃,充滿了憧憬!
畢竟,顧青可不是空口白話,那是在改良了火炮,造出來威力更強、射程更遠的火炮之後,才說出來的。
戚繼光自然還是有一些相信顧青的話的分量,不至於會說假大空的話。
顧青想要戚繼光經營遼東,並且還要大力支援火器營對各種火器的研究和開發。
錢不夠,沒關係。
他想辦法!
作為一個根正苗紅的穿越者,顧青的骨子裡面也有一點火1力1不1足1恐懼症。
他覺得大明現在的火力嚴重不足!
不是戚繼光的鴛鴦陣不夠強,而是鴛鴦陣遲早會有跟不上時代的那一天。
西洋人都要開啟工1業1革1命了。
沒道理,擁有著幾千年文化的積累,甚至是有著四大發明的中原之地,在工業發展的道路上,落後於西洋人。
看看後來的中原,當社1會1穩定,制1度1體1系的優勢出現之後,工業的發展速度一下子就快了起來。
很多被西洋人卡1脖1子的科技,也都能慢慢地被攻破,甚至是超越。
中原的數學、物理等等知識,絕對不比西洋人差多少。
顧青現在已經完善了大明的算學知識點,加入了幾何、解析幾何、方程等知識點。
同時,也完善了渾天說、推出了太陽系之說,以及提到萬有引力定律、力是相互作用、振動產生聲音、聲音的速度、光的速度等等。
他就不信,在這種揠苗助長的方式之下,中原的工業發展,不能提前?!
兩人交談了一個多時辰。
顧青才潛行,出了官廨,回到了自己的宅院。
第二天。
戚繼光就直接上書,請求萬曆帝朱翊鈞能夠允許他前往遼東,為大明開闢一條陸地上到達倭寇島嶼上的銀山大營的路!
如今的銀山大營已經穩定下來,不管是防禦力,還是開採白銀的速度,都已經得到了基礎完善。
但是,海上航行風險太大,大明的那些海船,還是無法承受海上巨大的風浪。
而要是能在遼東開闢一條陸上之路,從朝1鮮的那個海峽,就能用不到半天的時間,直接出海到達銀山大營的碼頭。
這樣一來,只是增加了陸上的路程距離,卻縮短了海上的航行距離。
不至於遇上了狂風暴雨,海浪掀翻了海船,白銀直接沉入海底,損失太大。
而戚繼光這麼做,就相當於是主動放棄銀山大營。
把銀山大營的管理權交給了朱翊鈞,讓他派遣他自己的‘親信’去管理銀山大營。
這樣一來,萬曆帝朱翊鈞也就不會對戚繼光掌管兵權,又掌管銀山大營,相當於是還掌管著財政,而心有芥蒂。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銀山大營對於現在的戚繼光來說,就是一個累贅了。
他已經獲得了攻佔銀山大營的赫赫戰功,已經是顧青‘搬銀山’計劃中最大的功臣之一。
所以,戚繼光已經獲得了功名,沒必要再被銀山大營所累。
萬曆帝朱翊鈞原本就有著這個心思,這一次把戚繼光叫回來,弄這麼一場慶功宴,也是為了這事兒。
他作為帝王,自然不能直接就把戚繼光叫回來,然後換一個人過去。
這事兒不地道!
所以,萬曆帝朱翊鈞其實也準備了幾個後手,其中一個,那就是破罐子破摔了。
顧青自然是察覺到了萬曆帝朱翊鈞的小心思。
而正好,他原本也不希望戚繼光攻佔了倭寇島嶼,搬回白銀之後,還要繼續留在那邊。
白銀只是為了讓大明擁有更多的白銀儲量,可以富裕起來。
而大明真正的敵人,還是在那遼東之地。
現在的努爾哈赤可能還在忙著壯大自身,還在忙著一統建州女真,還很弱小。
但是,此人乃是一位梟雄,只要是給他足夠的時間,他一定會做成這件事情的。
戚繼光主動讓出銀山大營,朱翊鈞還是挺高興的。
大臣們也盯著這一塊肥肉呢。
所以,他們很贊同戚繼光去遼東,開闢一條陸上前往倭寇島嶼的路。
幾天之後。
調令到達。
戚繼光帶著人直接北上,從薊州那邊帶了一些人馬,就直接出關,探查遼東的情況。
顧青的謀劃更大,不僅要壓制努爾哈赤,爭奪遼東。
其實,讓戚繼光讓出銀山大營,再讓朝中那些大臣和朱翊鈞一起瓜分銀山大營,獲得好處,親自經營倭寇島嶼,往後,這一條路線,他們建立起來,想要斷掉,就不太可能了。
而當然他們知道倭寇島嶼上不僅僅是隻有一座銀山,還有一座銀山的時候,恐怕就會想辦法直接佔據整個倭寇島嶼了。
唯有足夠大的利益,才會讓所有人都變成豺狼虎豹!
到了那個時候。
大明不僅僅解決了女真這個強大的敵人,還會解決倭寇這個東海之上的外敵之患。
顧青則是依然把重心放在了水泥上,這東西才出來,用途還沒被完全開發,進入普通大眾的生活之中。
所以,他必須要先建造一座驚豔所有人的高樓,然後讓萬曆帝朱翊鈞在工部那邊建立一個建房司。
也就是國有的建築公司,開始在各地建造高樓,不需要太高,便是六層聯排的那種。
一家一套,開始賣給城裡面的百姓。
以此來解決住房問題。
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狗窩,不管是在顧青所知道的那個時代,還是在這大明。
對於很多很多百姓們來說,其實,他們所求也不過是生存。
一日兩餐、吃飽穿暖,最後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窩,不需要寄人籬下,也不需要天天租房,甚至是和別人擠在大通鋪上。
而自從李植在老家建造了三百畝的宅院一事被爆出來,遭到了蔡夢說的彈劾。
朝中的大臣們也就沒有人敢阻攔萬曆帝朱翊鈞修建宮殿,畢竟,他們一旦開口,惹來的就是萬曆帝朱翊鈞甩出李植一事,並且還會反問他有沒有和李植一樣,不允許他這位帝王修建宮殿,卻自己在老傢俬下里修建幾百畝的宅院?
大臣們一時間自然是百口莫辯,害怕引火燒身了。
萬曆十二年四月初。
萬曆帝朱翊鈞修建宮殿一事,也就定下來了基調。
這事兒。
最後落在了顧青的頭上。
而隨後,顧青就開始親自和工部那邊聯合,先規劃,再幹事兒。
用七個月的時間,修建了九層高的高樓。
佔地面積非常大。
用的還都是非常粗的那種鋼筋。
當然,這時候的鋼筋肯定比不上真正的鋼筋,不過嘛,最起碼還是能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
每一層的裝修也不一樣,有戲臺子,可以看戲的,還有浴池,可以洗澡的,還有超大的會客廳,還有非常大的會議室,還有……。
可以說,這一棟樓若是完工,絕對能驚豔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