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道友可準備好了?”
魏鍾看向眼前的齊瀚,後者面朝魏鍾卻是滿臉驚奇。
聽到魏鍾所言才是恢復了激動神色:“準備好了!“不過這九州……”
片刻之後,九州核心會議室之內,大量九州修士齊聚一堂。
在場者無不是九州高層,七名大乘修士位列於前,後方則是合道以及九州核心成員。
看著如此強大的九州,魏鍾心生感慨。
對比起魏鍾當初離開之時,真是一個天一個地了。
齊瀚位於主位,望著下方眾修言道:“本尊即將飛昇上界,此界之事全權交予混元道友統領。”
聽聞此言,人群瞬間躁動起來。
如此全體召集的大事,眾修本以為即將開展對於妖龍一族的反攻,沒想到卻是自家道主即將飛昇的訊息。
頓時令得在場人士驚訝不已。
齊瀚話語落罷,便是立即讓出主位,讓魏鍾坐下,其自己則是立於一旁,看得在場修士神色變化,傳音安撫。
魏鍾觀得此景,自知齊瀚這位九州道主的權威早就深入人心。
於是便是輕咳幾聲,霎時間會議室內寂靜無比:
“齊道友走後,九州事務全權由在下與各位共同決定……
“針對妖龍,自是維持以往攻伐姿態,並且於近期著手反攻。
“本道已經先行出手,斬得仙階妖龍三隻……”
說罷,魏鍾便是放出方才戰鬥投影。
“此外,針對那妖龍之主,貧道費盡心力,已斬之一爪!”
說話間,又是將血肉淋漓的龍爪取出。
隔著仙階封禁,眾人也能自其中感受到強悍龍威,無不面色凝重,正襟危坐。
齊瀚見得此幕更是驚訝無比:“混元道友好實力!
“雷主威武!”
見得齊瀚稱讚,其餘人等也是大聲呼喊:
“雷主威武!”
“雷主威武!”
“……”
安定人心,魏鍾與齊瀚才是就此離開。
齊航看向魏鍾眼裡充滿驚奇:
“沒想到道友此次飛昇,實力增長如此之快。就連那妖龍也不是道友對手。”
蟄伏此界的太乙妖龍可以說是十足的強,不然以齊瀚手段,也不會被後者拖延此地如此之久。
“哪裡哪裡,不過是這次煉化九州,有些收穫罷了,若是此前與之碰上,在下還是難得佔據便宜。”
齊瀚聞言搖頭,只當是魏鍾謙虛:
“道友切勿妄自菲薄,依貧道所見,這九州之地遲早要被道友拿下。
“預祝道友仙道昌隆,早日登頂大羅之境!”
“在下多謝齊道友了!”
二人有說有笑,逐漸升空,緩緩踏入九州外界虛空。
在這裡,齊瀚步履遲緩,彷彿受到了無盡拉扯之力。
魏鍾回頭看向其身後,雙目雷光乍現,萬劫雷瞳之力助魏鍾看到了一條彩色絲線。
齊瀚也是就此回頭:“貧道早年間突逢大難,借九州一人之軀殼重生才得以存活。承蒙九州天道庇佑,修行至今。
“如今卻是被後者規則拘束,脫離不得。
“就算那妖龍開啟世界規則限制,在下度過那第九劫,依舊不可飛身升。”
言至此處,齊瀚臉上滿是遺憾。
魏鍾緩緩點頭,此等被困一階的痛苦,其自然明白。
“如今,就讓在下為齊道友斬去這一拘束。”
後者拱手:“多謝!”
魏鍾心念一動,識海之內,《時光寶錄》顯出形體。
其頁面翻轉,仙紋閃動與九州天道引動共鳴。
諸般法則之力在魏鍾掌心浮現,其不斷延伸、拉長,逐漸形成一把萬道兵刃。
其形若長劍,乃是由多種法則之力組成,受到這九州天道加持而成。
濃郁的介面之力在劍身之上不斷積蓄,魏鍾緩緩抬起劍身,向著齊瀚背後的多彩絲線揮劍一斬。
兩者一碰,一股強烈的轟鳴與振動之聲便是從齊瀚腦海之中響起。
既是自身束縛被斬斷,也是本身境界不再受到限制,無限往上拔高的震撼。
魏鍾看著齊瀚本身的修為直接從大乘突破至散仙、真仙……
而且遠遠沒有止步,彷彿如此爆發下去,便能一口氣的迴歸太乙層次。
摩挲著下巴端詳後者法則氣息,魏鍾眼裡浮現七分疑惑,三分恍然。
此時此刻,自是齊瀚所修法則展露最為明顯的時刻。
“好生特殊的地仙之道。”
魏鍾觀察之時,齊瀚也恢復過來,神智清明,向著魏鍾一拱手:
“多謝魏道友,這九州之地就交予道友了,這下這就去也!”
“一路順風!”
望著齊瀚身形消失在茫茫虛空之中,魏鍾稍稍停留,便是轉身一步,返回九州之內。
一道道命令傳達而下,整個九州之地都在魏鍾統領之下動彈起來。
各種資源調配整合,送往西線戰場。
五名大乘修士出動,帶領西線將士向西進發,收復失地。
戰爭一邊進行的同時,各種資源調動也從未停歇。
尤其是那運靈塔,在魏鍾開始煉化九州天道之後,更是隨手可鑄。
數目一度突破兩位數,來到十六位之多。
遍佈了九州內部與外界戰場,供給更多九州軍士修煉晉級。
同時戰場不斷外擴,也給九州提供了數不清的修行資源。
煉製丹藥靈液的寶藥,鑄造兵甲法器的靈礦。
魏鍾魏鍾操持之下,九州以極其恐怖的速度騰飛。
現實如此,天道爭端亦是如此,得魏鍾之助力,九州天道不斷壓縮妖界天道範圍。
魏鍾在虛空之中能夠清晰的看到銀色天空面積越來越大,那黑色空間越來越小。
這正是預示著魏鍾在與妖龍的爭奪之中佔得上風。
“尋妖龍本體不得,如今也只好採用此等策略。”
魏鍾此般行徑也是無奈,不知道那太乙妖龍在鼓搗什麼,魏鍾多次試探,後者始終不願現身一戰。
掃清戰場之中的所有仙階妖龍,魏鍾一時間甚至覺著有些無聊。
自我道行已經陷入一種奇妙的瓶頸,依靠自我修行,難有多少成效,遠不如等到完全煉化中千世界之後的提升。
恰逢青冥生異,一抹蓮香自蓮花花瓣之中吐出。魏鍾觀得後者一眼,頓時心頭一喜。
‘時間、空間,難有進步,不如入輪迴一探?’
魏鍾立即掏出往生鏡,撥動鏡面,其上封禁立即破除。
直面鏡面,魏鍾稍感神魂顫動,被莫名之力吸引。
但好在魏鍾已經晉升太乙,這件殘缺聖物,並沒有將魏鍾直接攝魂。
“實力提升至此,也不知這往生鏡還有多少效果?”
魏鍾摸了摸額頭,心中有些困惑。
旋即在洞府之中佈下法陣,列下切勿驚擾的牌子,而後也留了一座魂鍾於外。
若是九州戰局發生變故,外界修士便可敲響此鍾,喚得魏鍾出關。
做好這一切,魏鍾才是含住青冥蓮香,徹底投入往生鏡之內。
在魏鍾進入鏡內空間後,仙界之地,一人似乎若有所感,從懷中掏出半塊圓盤,嘴裡不知在碎碎念些什麼:“總算……今日……
“老夫……混元……”
含糊不清的說辭,顯露出後者的詭異狀態。
對方隨手一拋,手中半塊圓盤立即飛出,穿過現實世界,直達仙界法則長河。
半塊圓盤在長河之上飛速遁行,不過多時便是擇定方向,投入其中一條法則河流之內,徹底隱沒身形。
不過多時,一道人影出現在長河上方,其身著金袍,渾身被一團茵茵紫氣所包裹,看不清面容。
不過其手中所託圓盤卻是熟悉,與方才那塊一般無二,恰好二者可以相合。
“又晚了一步!”
其指間綻放玄光,意欲追溯那殘缺圓盤去路,卻是被一層朦朧黑霧阻隔。
對方似乎早已習慣,悶哼一身就此轉身離開。
而在此刻,一道法則之光轟然從輪迴長河之中投射而下,所朝方向正是魏鍾所在的閉關洞府。
魏鍾神魂一顫,便是進入了一方場景之中。
腦後的刺痛,令得魏鍾從泥巴地上緩緩其身。
天空之中下著大雨,其渾身被雨水浸染,被汙泥浸透。
摸了摸後腦勺,驟然的刺痛感讓“魏鍾”發出一道“滋”聲。
其眼神之中匆忙了茫然與不解:“我這是怎麼了?“明明昨天還在上班,一覺醒來,怎麼出了屋子到這了……”
話未說完,重重記憶便是襲來,令之悶哼一聲,迅速跌倒在地。
身形在汙泥裡蜷縮,宛若深淵一般要將“魏鍾”吞噬。
而此時,魏鍾靈魂高懸,宛若旁觀者一般看著這一切。
其眼中同步顯露出與下方人影一般無二的困惑神色。
不知過了多久,“魏鍾”顫抖的身軀逐漸平和。
掙扎起身,嘴裡露出含糊不清的聲音,因為傷勢,靈魂體的魏鍾只聽到“重生”、“內鬥”等零星詞語。
緊接著“魏鍾”便是一步一踏,向外走去。
靈魂體魏鍾一路跟隨,想要看看這一世輪迴究竟是怎麼回事。
以往的輪迴世界,多半是從仙道土著開始,所謂的轉世重生,這還是第一次,勾起了魏鍾心中的無限好奇。
跟隨著“魏鍾”一路行進。
這才發現,此地乃是一片深山老林,四周只有鳥獸蟲魚之聲,別無人跡。
行進良久,“魏鍾”又飢又渴,勉強擇了一二植株吞嚥,濾了雨水止渴。
耗費一週時間,“魏鍾”才是走出這片山林。
上山打獵的獵戶見到如此狼狽之人,頓時面露驚奇:
“後生,你那裡來的?”
“魏鍾”面露警惕沒有回覆,而是雙目緊盯後者腰間行囊,腹中發出隆隆聲響。
獵戶聞此莞爾一笑,主動拿出乾糧供“魏鍾”食用。
似乎是對方的善意,讓“魏鍾”放下了警惕。
獵戶舍了今日時光,邀請“魏鍾”下山。
來到山腳,魏鍾才知道此地有了一名為石樑村的小村落。
村子不大,僅有三十來戶人,獵戶就是其中之一,獨戶光棍。
“魏鍾”隨之落腳,日後逐漸熟悉。
跟隨後者上山打獵,同時習得弓術乃至部分拳腳功夫。
時間一過二十年,獵戶年歲漸大,面容蒼老,精力大不如前。
最終唸叨著自己打了一輩子光棍,怎麼也要給“魏鍾”找個老婆。
可惜還沒等其付諸行動,便是死在了一個寒冬臘月的早晨。
“魏鍾”以“子”身份,為之盡喪。
而後才是告別鄉親父老,重新進入那深山老林之內。
這次有了獵戶傳授的經驗,憑藉著粗糙武藝以及足量補給。
“魏鍾”沒有上次下山那般狼狽,而是一路前進順遂,很快便是越過了重重山巒,抵達了自身目的所在。
撥開山林灌木,在下方見到大片屍骸,“魏鍾”面露悵然:
“仙道機緣,凡人怎能輕易得之?”
繼續前進,屍骸足足綿延數里,此地死亡人數至少有數百,身軀化作肥料,滋養老林良多。
“魏鍾”不斷前進,腳步漸緩,最終來到一處山崖面前,上方藤蔓垂落,腳尖岩石斑駁。
“魏鍾”扯了扯藤蔓,確認緊實,這才向上攀爬。
路上同樣遇見幾具屍骸,這些骸骨被藤蔓纏繞,懸掛在空中。
“魏鍾”摸索後者屍軀,見得腰牌幾枚。
腰牌色澤有異,但是其上皆是銘刻金色大字“魏”。
“不是。”
“不是。”
“還不是……”
“魏鍾”不知道在尋找些什麼,攀爬良久,終於找到一塊紅木製作的腰牌。
在其殘破衣裳之上搜尋半響,最終找到一枚黑綠的明珠。
臉上浮現出惆悵與複雜:
“瑞哥,機緣在前,何生爭端?“如今魏家百號人馬,死的只剩我一人,難道就是你之所願?”
拿走明珠,“魏鍾”喃喃一聲,這才繼續向上。
靈魂狀態下的魏鍾,始終以旁觀者看著這一切,未有與之融合。
“魏鍾”一路爬到山崖中段,搖晃著藤蔓一頭砸進山洞之內。
洞中初狹後寬,徹底步入,才知是一洞府。
洞中央白玉屍骸盤坐,身前擺放一青綠布袋,一藍白書冊。
“魏鍾”先是向著玉骸躬身一拜:“魏家三十三代弟子魏鍾見過先祖!”
而後才是拾起書冊翻動一頁:“貧道魏振嚴,兒時機緣入道……修行百年……壽盡於此……留《長生功》一部,望後人覓跡而行,尋得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