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南京燈火通明。
朱雲峰在城裡逛了一圈,看到的是一個嶄新的面貌。
一條條寬闊的馬路修得整整齊齊,馬路兩邊是一棟棟高樓大廈,綠化做得極好。
甚至可以說以前就有大片的綠化,只是原來城裡很多地方都是荒地,雜草叢生,樹木灌木野蠻生長,毫無秩序。
如今卻是建起了路邊花壇,免費的公園。兩邊人行道都種植了樟樹、榕樹,綠茵參天。
秦淮河岸修築了大理石河堤,河堤邊每隔幾米就有一株楊柳。
晚風吹過,遠方夕陽下落,河岸邊人流穿梭,新建的路燈照明,把來往的人倒影出一張張剪影。
“咔嚓咔嚓咔嚓!”
許多人拿著傻瓜式相機在秦淮河岸拍照,男男女女自信開朗地行走。
夜晚沒有宵禁,路燈和整個城市的燈火通明讓南京開始出現了夜生活,夜市和一些娛樂場所漸漸出現。
背後遠處秦淮畫舫靜靜流淌,一盞盞燈籠掛在船頭,山河在這個時候像是美成了一副畫卷。
朱雲峰把車停下,眺望著遠處風景絢爛的秦淮河,徐徐清風吹過,拂過他的面容,讓他有種沉浸在小城歲月裡的感覺。
嚴格來說,以前的南京城真不算什麼大城市。
除了後世夫子廟那一帶熱鬧點,是商業中心以外,其餘地方可以說是鳥不拉屎,宛如一片荒地。
但現在僅僅才過去不到兩年,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各種設施愈發完善。
工期加快的同時,新的現代生活也在慢慢侵蝕著古代社會。
因為目前的城市住宅和商業區主要供應給大明的有錢人,可也並不代表大明的普通百姓就沒有消費能力。
南京最重要的變化之一就是城外郊區興建起了大量工廠,如鋼鐵廠、紡織廠、煤炭廠等等。
同時工廠、樓房、城建等等現代化建設都需要工人,到現在培養的工人已經超過二百萬人,各類技術工種也非常多。
這些工人成為了第一批大明的高收入打工人,朝廷撥下大量銀元,今年還開始成立大明中央銀行,發行紙幣,給民間帶來巨大的經濟活力。
有錢了就得消費。
除了從現代進口大量普通生活用品以外,娛樂消費自然也少不了。
正所謂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
朝廷目前正在循序漸進地禁青樓,不過禁止的是皮肉交易,一般的陪酒之類的並不禁止。
結果就是古今結合,古代青樓發展成了現代商k的模樣。
吹拉彈唱樣樣都有。
除此之外,手機、電腦、通訊也在慢慢進入大明百姓的生活。
這兩年大明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
畢竟現代社會的科技送過來屬於降維打擊,先進的生產力取代落後的生產力,給予大明的是巨大沖擊。
但又不能像我國那樣慢慢搞。
比如先拉電線,再慢慢修路修樓,然後搞bb機、電話機、手機。
那樣百姓是可以接受了,進度卻是太慢了。
何況那些東西本來就是被淘汰品,過兩年就又得換,還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弄成現在的高科技。
夜幕降臨,南京城裡繁花似錦。
朱雲峰的手機亮了。
他手機裡有兩張卡,一張是現代卡,一張是大明卡。
老朱的內部號碼是9個5,寓意九五之尊。
他的是8個8。
來電顯示是季赫。
“赤桑。”
“峰桑。”
“幹嘛,不和你老婆過二人世界?”
“出來玩呀。”
“去哪啊?”
“南京塔!”
“走!”
朱雲峰還以為季赫要叫他去青樓之類的地方呢。
結果居然是去南京塔。
不過倒也正常,畢竟現在他們也不是二十多歲的小青年了,可以四處浪當街溜子,都有家有口,那種地方自然不適合。
結束通話電話,朱雲峰一打方向,就向著鐘山而去。
南京塔去年落成,當時朱元璋他們還親自去觀禮,如今已經成為了南京的地標性建築。
晚上的時候南京塔正常營業,一直到十二點鐘才會關停。
此刻高塔上霓虹燈閃爍,不少人慕名而來,甚至據說還有江浙許多文人雅客聞風而至,上到塔頂寫下詩篇。
這是個古今交織的時代。
南京正在邁入現代化,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汽車、火車、高鐵乃至飛機都在建設。
而大明其餘廣袤大地,除了極少數正在改變的城市以外,其它地方還依舊是沒有電、沒有網,保持著古樸的農村古鎮古城風格。
世界在變,時代的洪流終究要滾滾向前。
南京塔高近四百米,可以坐電梯上去,而且裡面還有餐廳、空中花園,風景很美。
但平時遊客只能在五六十米的高度,因為在這裡離皇宮直線距離只有5公里,太高的話能俯瞰整個皇宮,所以不允許去上層。
不過朱雲峰和季赫自然不在其中,二人徑直去了350米的最高處,坐在落地窗前看能看到整個南京城景色。
雖然離得很遠,但看著萬家燈火,還是很有感覺。
二人喝了點啤酒。
晚風吹過,拂過他們的髮間,不知不覺,他們都已經是三十多歲的人了。
“時間過得好快啊。”
“唉,我還以為咱們00後一直是小孩子呢。”
“90後也是這麼想的,但現在90後都40多歲了,現在是10後的天下。”
“老四呢?”
“剛給他發了訊息,他在家陪老婆孩子呢。”
“嘿嘿。”
朱雲峰笑了笑。
雖然朱棣也有不少妃子,可他跟徐妙雲的感情極好,這次離家那麼久,老朱要陪陪馬皇后,朱棣自然要陪陪徐妙雲。
反觀他自己,雖然也有老婆,但有八個,而且屬於政治婚姻,感情就那樣,都不知道陪哪個。
不過他對老婆們倒很好,什麼都滿足,也寵著她們,不讓她們受委屈。
今年是準備回家備孕來著。
要生孩子了。
“人生哦。”
季赫舉起一瓶雪花,咕咚咕咚灌兩口說道:“稀裡糊塗就這麼過去了哦。”
“你還在那人生,至少你有錢有權,沒有很多煩惱嘛。”
“有錢人也有煩惱。”
“什麼煩惱?”
“不知道啊,就覺得生活不得勁。”
“去死吧你。”
朱雲峰笑罵著,也舉起了酒。
奔波已經結束,是時候該過一過正常人的生活了。
幾天後。
一切都彷彿歸於平靜。
老朱從南明回來,倒也閒不住,偶爾還是跟馬皇后去大朱棣那邊串串門。現在跟他們關係最親近的就是大朱棣了。
主要也是大朱棣會來事。
他透過送往永樂朝的商品生產日期,早就已經知道了朱雲峰他們來自六百年後,因此也知道了真相。
所以沒事他就跑過來找馬皇后請安,博得馬皇后開心,還作為皇帝,又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舔著臉天天去找朱標。
也就是朱元璋經常不在,跑去洪武了,不然肯定也是天天過來煩他。
大朱棣這麼會提供情緒價值,老朱自然也不能差事。
現在回來後去就大朱棣那走走,逛一逛,順便大手一揮,給他們搞點建設。
一來二去,受益最大的自然還是現代那邊。
時間慢慢來到了五月。
正是盛夏時節,天氣愈發炎熱,乾清宮內卻非常涼爽。
此時大門緊閉,屋子裡的空調把溫度控制在18度左右,後殿的書房內老朱正坐在書桌上看資料。
資料放在電腦裡。
他的書桌現在擺了一臺臺式電腦。
當皇帝也要與時俱進嘛。
雖然紙質資料確實不能淘汰,但電腦資料也更加方便。
反正這個世界也不存在電腦駭客,即便有網路,也處於高度管控階段,不可能入侵得到他的電腦裡。
回來的這幾天老朱還是很忙,先要和現代那邊接洽,又要跟朱棣以及洪武的諸多大臣會面。
等了解了他去南明八個月時間洪武這邊的發展情況之後,才稍微清閒了幾日。
但其實也清閒不了。
因為他還得看資料,把最近這八個月跟現代合作的諸多專案細節瞭解一下。
“老祖宗,您叫我啊?”
正在這個時候,朱雲峰推開書房的門走了進來,一屁股坐在書桌對面沙發上。
他環顧一圈,屋子裡沒人,朱標朱棣都不在。
“嗯。”
朱元璋說道:“叫你過來,是讓你幫忙,派你們雲峰集團的人入駐去永樂那邊。”
“這點小事你讓季赫去了好嘛。”
朱雲峰懶洋洋地擺擺手:“現在集團都是他們夫妻在管。”
“混賬小子。”
老朱不悅道:“你現在都被架空了,就不怕你的公司被他們搶了?”
“架空是不可能被架空的,又沒上市,我實權控股呢。”
朱雲峰撇撇嘴。
他當然知道自己不可能被架空,老朱也就是在嚇唬他而已。
用腳指頭想都知道,老朱沒有讓現代幫永樂朝,而是讓自己去,無疑是想掌控局面。
不然大朱棣拋開他直接跟現代那邊合作去了,他也沒什麼辦法。
“懶死你算了。”
老朱氣得吹鬍子瞪眼。
“都有錢了,享受享受人生嘛。”
朱雲峰嬉皮笑臉道。
“不幹活那就跟我去嘉靖和萬曆朝玩玩吧。”
老朱往後靠,靠在椅子上淡淡地道。
“哦?”
朱雲峰一下子從椅子上彈起來道:“您要去嘉靖或者萬曆玩了?”
“嗯,那些地方都是我的大明,怎麼我去不得?”
“那肯定要去的。”
朱雲峰自然知道老朱掌控欲強。
現在他們也就是去了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崇禎以及南明。
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這幾個朝代可沒去過。
雖說那麼多世界,可供老朱攫取的資源已經是數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並不妨礙他豎立起自己的權威。
在老朱的預想當中,所有的大明世界都必須成為世界的霸主,然後以洪武為主。
洪武更加富強了,就一個一個傳遞下去,讓其它大明世界也富強。
這樣每個世界都是漢人的天下,每個世界都是大明的江山,擁有無盡的疆域,無盡的財富,無盡的武力。
最後的未來,必然是星辰大海。
“嗯。”
老朱點點頭道:“你去安排一下,派人去永樂那邊談好合作吧,過段時間跟我去嘉靖那邊玩玩。”
“咋去哦。”
朱雲峰撓撓頭:“嘉靖那邊已經是長沙了,去北京都得一兩個月。”
“搞個飛機吧。”
老朱想了想道:“我去買搞臺小型軍用運輸機來,應該夠了吧。”
“牛逼。”
朱雲峰豎起大拇指道:“還是老祖宗您有面子。”
運輸機可不是一般人能搞到。
雖然民用運輸機不少快遞或者物流公司都有,但軍用運輸機就不一樣了。
也就老朱跟現代談合作能弄,不然雲峰集團如今已經是個資產數千億的巨頭級別,都沒那能力弄來。
“爹。”
就在這個時候,朱標走了進來。
“來得正好。”
朱元璋示意他坐下道:“這段時間你做的事情我看了,很不錯,接下來你是什麼想法?”
“現階段的政策嗎?”
“嗯。”
“目前該做的政策都已經在做了。”
朱標搖搖頭道:“鼓勵生育、發展工業、移民海外,都在有條不紊。”
“嗯。”
老朱沉吟道:“飯要一口一口吃,先安置國內,進行國內大發展吧。”
“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海外那麼多利益還是得照顧。”
朱標說道:“南洲的礦產,中東的石油。那邊必須大量派人,不然的話,當地肯定會鬧事。”
“你看著辦就好。”
老朱已經全心全意放權給朱標。
現在大明發展的很好。
資料是真的很好看。
最近9年人口劇增,在朝廷鼓勵生育下,去年洪武二十年出生數量達到了337萬。
別看這個數字不高,但大明的總人口目前也才不到8000萬。
根據《明史·食貨志》記載,此時官方統計人口為6054萬人,加上隱匿的人口,總人口不超過6500萬。
然而如今卻大大改變,生育率達到了一個高峰期,如果乘以十的話,相當於不到8億人,出生達到了3370萬,接近我國1963年的人口出生峰值。
另外鋼鐵產量、經濟發展、社會變化以及海外的各種軍事行動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很多東西都已經做得很好。
整個時代都在向上走,老朱又有什麼不能滿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