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大明最後的家底

如果有他在京師,哪需要朱由檢去用什麼李國楨張世澤吳襄之輩啊!

趕忙起身想要去接,王承恩卻搶先一步。

從倪元璐手中接下密信。

檢查一番確認裡面只有紙張,沒有什麼機關毒粉之類的東西,這才躬身呈到朱由檢面前。

後者接過密信,一把撕開火漆,將其中信紙抖開。

“臣黃得功頓首,驚聞流寇犯闕,臣恨不能插翅護駕!”

“今集兒郎兩萬八千,甲冑齊備,馬軍三千,步卒俱著鐵札甲。

“有虎蹲炮八十門,破陣火銃四千杆。

“臣雖粗鄙武夫,願提虎狼之師星夜北上,斬闖逆首級獻於闕下!”

“然無旨意調令,臣不敢擅動,還請陛下下旨,允臣拳拳報國之心!”

看完之後,朱由檢忽然不知道說什麼了。

這是什麼時代?是明末啊!

別說黃得功這種擁兵數萬還遠離朝堂的大將了,就連近一些的衛所,都已經隱隱有騎牆觀望之勢。

對他穿越前,崇禎發的勤王令視而不見,或者行動拖沓。

而黃得功這種將領,能打不說,人還不要錢不要糧,只想帶著部下北上勤王,還擔心沒有調令就動兵引得皇帝猜忌。

跟黃得功一比,整個大明的百官將領都該砍!

讓王承恩把密信拿給倪元璐看看。

而後便準備讓王承恩擬旨,宣黃得功領兵勤王。

倪元璐雖然也很欣喜,但長久的文武互相猜忌,還是讓他提出一些小建議。

“陛下要不要派員大將一同前往,先讓靖南伯領親軍速至京師?”

“臣怕王允請董卓一事再現啊……”

朱由檢剛想說黃得功不能信他還能信誰。

但轉頭一想,讓黃得功先來也可以啊,他現在最緊缺的便是能打的將領。

不然只靠個吳襄根本不頂事。

話至嘴邊,最終改成詢問。

“黃得功部距京師多遠?若大軍全速前進又需幾日?”

“這……靖南伯駐廬州,距離京師足以兩千裡,便是數萬大軍日夜兼程,恐怕也要四十日才能抵京。”

倪元璐之前沒了解過軍事,還是當上首輔之後才被迫瞭解的。

只能給出個大概日期。

但這四十日就已經夠讓朱由檢放棄黃得功部大軍,只要他本人的了。

之前崇禎之所以沒讓黃得功部勤王,也是因為太遠了,等他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若是隻要黃得功自己前來需要幾日?”朱由檢再次問道。

“信使兩千里加急,一路換馬不換人總用三天四夜,京師內有快馬,換馬換人日夜千里…………”

倪元璐算了半天,最終給出一個大致時間。

若此刻便派快馬輕騎急傳廬州,加上黃得功換馬不換人日夜不息的情況下,也要五天五夜才能堪堪抵達。

而五天後,也是關寧軍抵達的日子。

不算晚於大決戰。

朱由檢當即拍板,“王伴伴擬旨,准許黃得功部北上勤王,然京師危機,特令靖南伯自選軍中副將領軍北上,靖南伯本人晝夜不息,疾馳京師!”

“讓夜不收去傳信,讓李若璉安排錦衣衛和南鎮撫司緹騎交接,務必確保靖南伯北上路途一應快馬補給!”王承恩飛快寫好聖旨,出門協調李若璉和兵部去。

倪元璐的任務做完了,本想清辭去忙別的,卻被朱由檢攔下。

“這大明之內,還有多少可動的兵馬?”

黃得功的例子給朱由檢提了個醒。

他的詞條系統獎勵只是次要的,重點在於詞條加持。

一個散兵敗軍組成的勇衛營,加上三紫詞條後,愣是砍翻了四千闖軍老營兵。

眼看抄家刮銀進入大爆發階段,到時候抽出來那麼多詞條,總不能全加在勇衛營身上吧。

天下大明軍隊那麼多,只要加上紫色詞條,立馬就是可以和老營兵比的精銳!反正他也不可能一口氣把闖軍吃掉,最多就是擊退李自成。

等這些勤王師到達,還可以藉助詞條收回兵權,專心致志的打女真!看著滿臉期待的朱由檢,倪元璐有些尷尬,“臣之前久居禮部,屬實不知兵部事宜……”

朱由檢沉默片刻,便對一旁小太監吩咐道,“傳兵部尚書王家彥。”

這就是以文御武的弊端。

雖說軍事是政治的延續,但你不能只搞政治不搞軍事。

具體有多少兵馬能來都不知道,這還打個什麼仗。

很快。

在朱由檢和倪元璐期待的目光中,王家彥匆匆趕來,喘著粗氣就要行禮,“臣拜……”

“快些免禮,朕問你,這天下還有多少兵馬可用!?”朱由檢催促道。

剛剛等王家彥的時候,李若璉就派人來稟報,至卯時四刻,已有千名官員至午門捐出四百餘萬兩白銀,珍寶字畫若干。

他現在急著去抽獎呢。

王家彥雖然被問的一愣,但還是如實回答。

“回稟陛下,大明內尚有各路大軍百餘萬。”

“百萬!?”朱由檢和倪元璐同時一驚。

二人心裡,都覺得大明此時能有個三十萬弱旅就很好了,百萬屬實有點嚇人。

不過王家彥後面的話,才讓二人明白這百萬的水分有多大。

“根據兵部賬冊,南京京營尚存五萬戰兵,遼東關寧軍二十萬,湖北左良玉部三十五萬,廬州黃得功部三萬五,河南境內劉澤清部尚存四萬,高傑部五萬,兩淮劉良佐五萬,福建鄭芝龍部七萬,另有各地駐軍約三十萬。”

“賬冊統計約有一百一十四萬五千。”

“各部實存統計約四十萬…”

四十萬之數也只是王家彥估算,可能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說清,這百萬大軍裡到底有多少人,這些人又有多少是能上戰場的精銳。

朱由檢都不禁嘆了口氣,這便是整個大明最後的家底了。

除了黃得功是個忠臣之外,其他有一個算一個,不是軍頭便是叛賊。

個個精明過甚,拿部隊戰爭當做給自己牟利的生意,如果李自成不退,別指望這幫子人能靠近京師五十里。

但不把這些軍頭拿掉,重新將軍隊整編,他根本就無法掌控。

無法掌控就不能加持詞條。

得虧自己想出一個兵部重整的計策,現在兵部職位是不值錢,甚至還是塊燙手山芋。

但等李自成被擊退,皇權皇威重新豎立。

那六部還是天官!觀風也別離那麼遠觀了,都往京師湊湊,誰先撈著誰就是六部天官,甚至加封東閣大學士,位列閣老之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