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章 吳三桂入京

李自成腦袋亂成一團。

看著宋獻策問道,“探馬不是說吳三桂還在玉田磨蹭,每日行軍二十里能五天便至京師?”

宋獻策也不知道吳三桂為何來的如此之快,遠超他的預期。

牛金星捧著塘報喃喃自語,“昨日探馬剛報,關寧軍主力尚在薊州,還未拔營,走的是天津一線,短短一日怎會趕至京師呢?”

李自成甩甩衣袖,“管他呢,瞧這陣勢不過兩三萬騎,中軍老營調頭!給老子吞了他!”

“萬萬不可!”

宋獻策和牛金星異口同聲阻攔。

“左右兩軍僵持不下,後軍戰力低微,前軍亦在北面,降軍流民不善夜戰,此時若調中軍,陣前流民必定潰散!”

“關寧軍本就以騎聞名,中軍必不能速勝,一旦有失,傷亡不可計啊!”

宋獻策怕李自成上頭,還專門指向吳字大旗方向,“闖王細看!來的都是雙馬!”

“關寧軍精銳每人必配雙馬,著雙甲,這些騎兵定是常年與建奴廝殺的關寧鐵騎!”

“即便是老營,也很難形成壓制,不若放之入城,騎軍守城戰力定當大減!”

“且臣夜觀天象,天輔星犯太微垣,此乃客星壓主之相!吳三桂必是星夜奔襲,若放之進城,明廷必造禍患也!”

李自成腮邊肌肉抽搐。

這些道理他怎麼可能不清楚呢。

視線轉向左安門城樓,方才被炮火轟開的缺口處,隱約可見明黃龍旗翻卷。

若不是這龍旗,按照宋獻策牛金星的計策穩紮穩打,大寶之位都唾手可得。

若能在拖上兩個時辰,他就能和高高在上的皇帝平坐而論。

看著十萬流民被精騎驅趕著湧向城牆,最前排的饑民抓著雲梯還未搭穩,就被後方人潮推著撞向牆根。

有人被鐵蒺藜刺穿腳掌,慘叫著滾入護城河,濺起的水花在月光下泛著猩紅。

糾結許久,李自成的銳氣終是鈍了下來。

“傳令,鳴金收兵!放開左路,讓這群遼東狗進城啃骨頭!”

牛金星宋獻策二人鬆了口氣,趕忙下令鳴金。

銅鉦聲穿透戰場時,劉宗敏正把明軍百戶的腦袋按在箭垛上。

聽著鳴金聲大為不解,“此時退兵?俺馬上就能佔下城頭,此時卻退兵??”

可軍令不得不聽,劉宗敏憤恨的將百戶一刀梟首,而後大吼一聲。

“撤!!”

成千上萬的闖軍如潮水般退去。

新軍再次接回城防。

吳襄一身髒汙的趴在德勝門箭樓上,雖然夜深看不清具體。

但三萬騎軍的威勢比十萬步卒還要壯觀。

吳字大旗在月色與火光中若隱若現。

讓吳襄激動的渾身都在顫抖。

我兒來了……我兒來了!還是在京師最危急的關頭登場,只要把握好度,他敢跟皇帝要個國公!!

以後這京師內,誰也別想看不起自己!

倪元璐是首輔又怎樣!?只要關寧軍進城,一切都是他說了算!……

戰事起的快退的也快。

七十萬大軍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便退回大營中。

只留下五萬老營兵和關寧軍對峙。

隨著十二杆龍旗立在德勝門之上。

以勇衛營、三千營、近衛虎賁為首的兩萬大軍魚貫而出。將洞開的德勝門擋在身後。

吳三桂沒有猶豫,當即帶著大軍自德勝門入城。

期間老營兵只是目送,絲毫沒有進攻的意思。

就在這種怪異的和平中,三月二十三日的朝霞穿透雲層,灑在京師之上。

吳三桂身騎一匹棗紅戰馬,玄色山文甲黯淡無光,同樣為玄色鐵兜鍪下,襯出一張鐵青的臉。

身形不算太壯,但繃得筆直。

看誰都帶著三分戾氣的眼眸,此刻正震驚的打量著兩側的人牆。

自德勝門開始,朱由檢手下幾大精銳便分列官道兩側,一直延伸到外校場。

即使給吳三桂立立威,也擔心關寧軍會擾亂城防。

效果很好。

光是近衛虎賁的三層重甲,便已讓吳三桂咋舌。

更何況還有堆了幾十個詞條的勇衛營。

僅是站在路旁,身體都時刻處於戰鬥狀態,三人左右間距絕不超過兩米,且必定是一人刀盾一人持矛一人負弓的配置。

光看站姿就知道這群人強的可怕!最起碼也要跟他的親軍不相上下,只比建奴白甲兵略遜一籌。

陛下何時練出的如此雄兵!?

去年建奴抵京他來勤王的時候,還是隻有京營撐場面呢。

正看著,耳邊突然傳來副將的驚呼。

“總兵!”

吳三桂扭頭看去,但見朱由檢的金甲在晨曦中流光溢彩,背後十二面龍旗像燃燒的金焰般展動。

尤其是皇帝身側的一千御林軍,哪怕是吳三桂也心驚肉跳。

這賣相也太好了吧!!!!急忙滾鞍下馬,“臣吳三桂救駕來遲,還請……”

“長伯星夜勤王,朕心甚慰。”朱由檢開口打斷吳三桂的話。

快步走上前去,將吳三桂扶起。

朱由檢的手冷得像塊冰,聲音卻溫煦如春,“長伯勿要多禮,你父子的一言一行朕都清楚,定不會辜負長伯。”

在外人聽來,二人的對話簡直就是古之君明將賢的典範,將不居功君不吝賞。

可到了吳三桂耳朵裡,卻比針扎還難受。

這擺明了是陛下在警告自己,遼東的那些破事他都清楚,別想著索求無度。

他現在可以確定,自己父親吳襄的密信中,陛下性情大變的傳言屬實!

英明與否暫且不知,但他能清楚的感受到眼前人散發出的壓迫感!

這下吳三桂更惶恐了,口中連稱不敢朱由檢笑著擺擺手,“這都是你父子二人應得的,長伯一路勞頓,快先去歇息,今日午時,朕於乾清殿擺宴,大賞長伯勤王之功!”

“範監軍,王尚書,快些給關寧軍安排營帳。”

“陛下,還請賞些吃……”吳三桂話沒說完。

朱由檢已經帶著御林軍轉身離開。

大批新軍民夫恢復如常,穿梭在德勝門城牆之間,緊急修補攻城時留下的缺口。

吳襄這才來到吳三桂面前。

撫摸著吳三桂的肩頭,感慨道,“一年未見,吾兒壯了。”

說罷,眼見周圍沒人,趁機小聲說道,“錦衣衛復起,回府再說!”

吳三桂立即大聲應和,“爹,咱先回府吧。”

“唉,回府回府。”吳襄笑眯眯的將守城一事交接給王二虎,而後和吳三桂及幾名親軍打馬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