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章 調研梁灣村村民的心理狀況

應梁灣村委會的邀請,李婧挨家挨戶向村民發放了心理健康測查表,調研村民的心理狀況。

為了順利開展這項大型公益活動,李婧分別向仁和醫院、宜縣人民醫院提交了申請,作了正式的彙報。

兩家醫院的主管領導、科室主任、骨幹醫師及時召開了線上視訊會議,共同研究探討。

李婧是仁和醫院心身醫學科的人,主任王菱自是率先表態:“據我所知,基層12355青少年服務站在今年的上半年,全面測查了延市某個民辦寄宿小學三、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狀況,調研結果引起了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因為存在心理疾病的學生,高達三分之二,而這些學生當中,又有多一半的人來自農村和鄉鎮,但就診率極低。

以梁灣村為試點調研,以一隅看全縣,乃至全市,既可以為延市醫療系統在心身醫學醫療資源配置方面提供資料支援,還可以為政府解決農業人口在民生、衛生、教育、生育等各方面起到參考作用。

這項公益活動,我認為是具有深刻意義的.”

“開會之前,我瞭解到一個資訊,據中科院和bj大學第六醫院方面表示,全球已經超10億人有精神疾病,而我國精神障礙患兒超5000萬,含抑鬱症、焦慮症、失眠障礙等,總體就診率卻不到20%.”

副主任秦飛分享了最近的新聞報道後,也堅定地表示支援:“現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正是如火如荼的時候,依據調研的實際情況,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加入心理健康醫療的內容,我相信,一定是利好利民的重要舉措!”

聞言,宜縣人民醫院的張副院長頷首道:“沒錯,窺一斑而知全豹。

梁灣村是宜縣掛了牌的貧困村,常住人口不少,這兩年成功脫貧的人數也挺多的,隨著經濟變化,產生的家庭矛盾、夫妻矛盾、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全面,而引發的各種心理疾病,也相對具有代表性。

所以,我同意由李婧醫生帶隊,調研梁灣村村民的心理狀況,我們醫院全力支援!”

主持會議的仁和醫院副院長宋長淼即道:“既然沒有反對意見,我們鼓掌透過!”

收到好訊息後,李婧挑了週末兩天,帶上宜縣人民醫院和她搭班子的護士林佳,及參與學科帶教計劃的心身醫學人才,共計十人,兩人一組,分成五個小隊,進駐梁灣村工作。

為了提高村民的配合度,梁茂明拿著大喇叭提前廣播了兩天,肖禹和姜小音則去村上幾個典型戶的家裡,進行重點宣傳、講解,以免再出現當初梁大生的鬧劇,導致李婧等醫護人員受傷。

李婧和林佳搭檔,走訪村子西川的十幾戶人家,姜小音自告奮勇,要當李婧的引路人,肖禹手裡有工作,脫不開身,便答應了。

“這對夫妻都是鄉鎮幹部,家裡條件比較好,算得上村裡的小康之家。

丈夫在集子鎮林業站工作,妻子梁小雙是梁灣村的坐地戶,也是鎮上的計生幹部.”

姜小音一邊介紹,一邊帶著李婧二人走進第一戶村民的大門。

“梁大姐,在家嗎?李醫生來啦!”

聽到姜小音的呼喚,一箇中年婦女推門走了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剛剛哭過的原因,眼圈泛著紅,堆在臉上的笑容也十分勉強,“都來了啊,快,快回屋裡坐,剛燒的炕,暖和著呢.”

李婧將梁小雙的情緒狀態收入眼底,不動聲色地笑著應道:“梁大姐,家裡就你一人嗎?姐夫和孩子呢?”

聞言,梁小雙掀門簾的手頓了頓,神色不甚自然地回道:“孩子去奶奶家了,我男人他……他在後屋炕上躺著呢.”

“哦,那會不會打擾姐夫休息啊?”

“不會,他睡得跟死豬一樣,天上打雷都吵不醒的.”

幾人進了屋,灶臺上正燒著炭火,撲面而來的暖意,很快驅散了一身寒氣。

梁小雙家是平房套間,傢俱、家電應有盡有,還鋪了地板磚,這在農村來說,確實算得上小康家庭。

但沙發上凌亂地扔著幾件衣服,還有檔案袋、手提包之類,梁小雙神情略顯尷尬,“姜幹事、李醫生,不好意思,家裡有點兒亂,你們先坐,我……我收拾收拾.”

梁小雙迅速拿走雜物,然後泡了三杯熱茶。

“謝謝.”

李婧是個自來熟,絲毫不見拘謹,“梁大姐,您別忙活了,我們坐下隨便聊會兒.”

她親切隨和的笑容,緩解了梁小雙些許壓抑的情緒,梁小雙勉強笑了笑,搬來板凳,在茶几對面坐下,道:“村裡下達通知了,雖然我不知道要幹些什麼,但我會全力配合你們的工作.”

林佳把準備好的測查表遞過去,“梁大姐,請您按照個人實際情況填寫這份心理健康測查表。

要是有不懂的地方,您隨時指出來,我幫您解釋.”

梁小雙點了點頭,便開始填寫。

填到一半時,手機響鈴了,看到來電姓名,梁小雙肉眼可見地皺起了眉頭,但也只是遲疑了幾秒鐘,便接通了電話,“徐嬸,怎麼了?”

不知道徐嬸說了什麼,梁小雙突然起身,急匆匆地出了門。

剩下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眼裡都露出了莫名及擔憂之色。

不多會兒,外面突然傳來窸窸窣窣的哭聲!

“梁大姐!”

姜小音連忙奔出去。

梁小雙蹲在窗臺下,一邊哭一邊捶腦袋,情緒完全崩潰了!

“梁大姐,外面冷,有什麼事兒,咱回家說,小心凍感冒了.”

姜小音見過村裡的婆姨胡攪蠻纏,也見過跟男人撒潑打滾的,又或者是被丈夫家暴而大哭求饒的婦女,可梁小雙的丈夫在炕上睡著呢,梁小雙幹嘛哭得這麼傷心?

“李醫生,我們……”林佳嚥著唾沫,小聲詢問李婧,“我們要不要出去看看呀?”

李婧輕輕搖頭,“不用.”

“為什麼?”

“她的情緒早就壓在心裡了,能有機會發洩出來,是好事兒.”

林佳恍悟,“李醫生,你觀察的可真仔細.”

正在這時,睡在後屋的梁小雙的丈夫,突然衝了出來,連看都沒看李婧和林佳一眼,直接出門怒罵:“哭什麼哭?早就跟你說了,讓你不要管,跟你沒關係,你偏要管!你以為你是誰啊?你是菩薩還是大夫?我們能做得,能給的幫助都給了,你還想怎麼著?是不是把我們這個家折騰沒了,你才能死心?梁小雙我告訴你,你現在只有兩條路,要麼撒手,要麼離婚,以後咱倆各走各的!”

“我……我也想好好過日子啊,可徐嬸失獨,終究是因為我,現在徐嬸老無所依,思子心切,我……”

“跟你有什麼關係?你是為了工作,是計劃生育政策要求徐嬸只能生一胎!”

“可徐嬸……”

“沒有可是,哪怕徐嬸偷懷二胎,是你上報,是你勸說徐嬸墮胎的,你也只是盡了你的崗位職責!”

然而,無論丈夫如何勸慰,始終無法消除梁小雙內心的愧疚感,眼見她仍然哭個不停,男人氣青了臉,“你沒救了!”

說罷,扭頭便往大門外走去。

姜小音站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麼辦,緣由差不多清楚了,可是連梁小雙的丈夫都勸不下,她又該如何開口呢?

好在,李婧及時出來了,她蹲在梁小雙面前,輕聲問道:“梁大姐,徐嬸的孩子是出了意外嗎?”

“嗯,車禍.”

梁小雙哽咽著嗓音說,“孩子死的時候才十二歲,當時徐嬸不到四十,想著還能再生一胎,所以還能支撐得住,可事與願違,徐嬸再也懷不上了,無論看了多少醫生都沒用,後來連徐叔也病死了,剩下徐嬸一個人孤零零的……”

姜小音聽著難過,“徐嬸好可憐啊,她是哪個村的?”

“張家村.”

梁小雙把頭深深地埋了下去,“徐嬸恨我,她說是我殺了她的孩子,毀了她的家,我會遭報應的!”

姜小音抿了抿嘴,“這……這也不能怪你呀,意外嘛,誰都不希望發生的.”

“道理雖然如此,可是,未經他人苦,誰又能真正懂得他人的痛呢?”

李婧輕聲一嘆,扶上樑小雙的肩膀,“梁大姐,你先回屋歇著。

我答應你,待我忙完手頭的工作,我陪你去張家村探望徐嬸,好不好?”

梁小雙刷地抬頭,眼裡滿是希冀,“真的?”

李婧笑著點頭,“當然,我跟你一起幫助徐嬸,我相信徐嬸會好起來的。

你別忘了,我可是心身科醫生哦.”

“謝謝!”

梁小雙感激涕零,“謝謝你李醫生,只要徐嬸心裡能舒服點兒,讓我做什麼都行!”

李婧把梁小雙帶回了家,留下姜小音若有所思。

週末兩天的時間,她們先後走訪了十幾戶,包括集子鎮中學老師梁國棟、五好母親曹小玲。

所見所聞,皆打破了姜小音固有的認知,令她驚訝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