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章 找水源

“咱們現在開支這麼大,這都還是省著吃用的情況下了,不先想準備一下進城進項來源,到時候就得喝西北風。”

姜鑫笑了笑,耐心解釋道。

“那這是...”

鄭氏還是有些不解。

“做成衣。”

“咱們有這麼多人,趁著在路上還沒有其他事,有空閒就先做出來,等到城裡了就能早點開張。”

餘穎也跟著補充解釋道。

“我們要開店做生意了嗎?”

不止是鄭氏,姜家其他人也紛紛開口道。

“目前我們能謀生的就這個手段了。”

等到了江南,那邊官府暫時還不知道會不會給安排吃住的地方。

按照歷史上官府的操作,一般是會給流民分一些荒地,讓他們自己去開荒。

先安定下來,安撫好這些流民,熬個兩三年,土地養肥了,流民們就安穩下來了。

但是他們家的情況跟尋常流民的情況可不太一樣。

看他們這大包小包的,還有這上百人的數量,官府可不一定會給安頓呢。

他們自己得早點做好打算。

姜鑫和餘穎這番解釋下來,大家就明白了,開始行動了起來。

“是這個道理。”

所有人都不再有異議了。

鄭氏和餘穎帶著丫鬟們忙活起來。

周嬤嬤牽著孩子,站在一旁看著他們忙活。

就看到姜家人幹活動作流利,很快就將布匹鋪開來,準備開始動手了。

只見他們將布鋪開又摺疊好之後,拿出了一張張摺疊好的紙,開啟放在了疊好的布上面,隨即開始沿著這紙張的線條將布剪裁下來。

這還是周嬤嬤第一次看到這種做法,沒想到還能這樣子偷懶法。

周嬤嬤算是開啟眼界了。

鄭氏妯娌幾人帶著二十個丫鬟就忙活開了。

很快就裁剪好一堆的布片。

周嬤嬤就看到有些丫鬟開始拿出針線,將這些布片縫到一起。

這縫補的活計不難,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周嬤嬤只是抱著有些睏意的小少爺到馬車上去哄睡,再出來的時候,已經有人將衣服縫得差不多了。

周嬤嬤心裡很是震驚這效率,這速度,面上沒怎麼流露出來。

周嬤嬤只是看,縱然心裡有千個疑問,也沒有問出來,顯然這是一種新穎的做法,是人家賺錢的本事。

姜家是自己小少爺還有自己的救命恩人,在姜家見到的東西,不合適的絕不能從她這裡傳出去,不然怎麼對得起姜家的恩德。

“這針腳還可以再細密一些。”

周嬤嬤站在一旁觀看,指點道。

這裡這些人會針線活的人不多,做得好的人就更少了。

周嬤嬤作為深門大戶出來的,忍不住指點了起來。

何況她都聽姜鑫說了,他們要拿著這些衣服去賣的,自然要做得比給自己的穿的更好。

“還有,我看你們這衣服應該是做裡衣穿的,這衣服直接接觸人的面板,縫製的時候布料邊邊可以往裡折一下,這樣子會圓潤一些。”

尋常人家並不會用這種方法,並非是想不到,而是布料稀罕,比較緊缺,大家捨不得這樣子做,但周嬤嬤出身大戶人家,跟丫鬟所考慮的就不同了,更多考慮穿的人的感受。

餘穎在一旁聽著,就提高聲音道:“按照周嬤嬤說的做。”

轉頭朝著周嬤嬤帶笑致謝道:“多謝嬤嬤指點。”

餘穎經過周嬤嬤的提醒,想起來現代其實有平縫和包縫兩種縫製手法,平縫一般用於下襬,袖口,包縫是用於貼著腰線兩側的。

又省布料,又能讓穿的人舒服。

周嬤嬤不止指點這一遍,接下來,周嬤嬤只要有空便跟著立秋和星兒他們待在一起,儘自己所能給他們指點。

甚至在做飯方面,周嬤嬤也會找到護衛那裡,教護衛還有做飯的婦人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吃。

有時候一點小技巧,本來味道難吃的東西,被周嬤嬤一指點,都能好吃許多。

更別說現在有這麼多米麵和肉菜。

周嬤嬤並沒有特地去找姜鑫邀功,但是姜鑫都看在眼裡。

餘穎負責監督管理著丫鬟粗婦製衣,做飯,母女倆閒談的時候,餘穎也會把這事告訴姜鑫。

讓姜鑫心裡也有點數。

“這白麵包子可真好吃啊!”

一群人圍著燒起來的火堆,一個人一個拳頭大的包子,一個白麵饅頭,然後配上一碗野菜蛋花湯,烤著火,火堆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

吃著早飯,所有人發出了舒服的感嘆。

周嬤嬤笑了笑,道:“這是我的一個小秘方,我們家老夫人原本是北方人,只是舉家遷到了江南蘇城,骨子裡還是喜歡吃麵食的,所以府裡上下也跟著吃麵食饅頭包子的多。”

“這不,跟著灶房的大廚學了一點。”

周嬤嬤指點做出來的這包子,口感鬆軟,肉餡也鮮香,咬一口就帶著肉汁出來了,太好吃了。

這冬天大早晨,天氣寒冷,一起床是沁涼沁涼的,吃著包子就著一口熱乎的野菜湯,吃到肚子裡渾身都舒服了。

一大群人吃飽之後,便開始收拾東西出發了。

人多,馬車走得就不快了,搖搖晃晃地出發。

相比姜家的悠閒舒適,官道兩邊停留著不少流民,有聚集在一起的,也有獨身一人的,互相抱在一起取暖的,或者蜷縮在地上的,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走了一段路之後,天色才漸漸亮了起來。

太陽一出來,總算驅趕走了一些寒意。

“現在吃的是有了,但是這些天,我們的水都吃得差不多了,得重新找水源打水了。”

姜虎每隔一段時間會檢查一些糧食,水,還有行駛用的這些馬車等,昨天便發現了這個問題。

姜鑫聞言,拿出了地圖來。

不成想,一旁的李天祿這個時候開口了。

“咱們現在已經給是差不多到陽州了,陽州有一湖一河一江很是出名,水源應該是不用愁了。”

姜鑫開啟地圖,按照李天祿說的,找到了陽州這個地方,果真上面畫有相對應的湖河江的位置。

周嬤嬤這個也開口了,“我們當時便是在陽州邊界遭到的追殺。”

聽著兩人提供的資訊,姜鑫大概知道他們現在在哪個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