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五轉鳳血丹

丹藥,早在千年以前,便有人煉出了。

煉出丹藥的人,將自已稱為煉丹師。

隨著時間的迭代,這些煉丹師對於丹藥的掌握,越發精湛。

現在,蘇河先生手中捧著的這枚丹藥,就是丹藥之中的精湛之品。

丹藥通體圓潤,丹香漫彌,其丹身更有五轉丹紋顯現。這無一不代表,這是一位煉丹大師的心血之作。

“這是九品鳳血丹,對於下三品的修士大有裨益。”

鳳血丹,並不是真的由鳳血所煉。

上古雖傳有神鳳神凰,但餘今只是傳說,誰也未曾見過。

若是有人能尋鳳求凰,取其精血,再將其煉成丹藥。

這神獸精血所煉製的丹藥,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在蘇河先生的房內,能平安儲放三十餘年之久的。

蘇河先生的這枚鳳血丹,其所謂的鳳血,是出自冥國的冥鵬,以及大秦北境寒鳳。

冥鵬與寒鳳,皆是稀少的兇獸。

有煉丹師取得這兩種兇獸的精血後,再佐以一些罕見的藥材,方才煉成鳳血丹。

大多煉丹師煉製的鳳血丹,丹身之上並無丹紋。

這丹身上有丹紋的,代表這丹藥稀缺難求。

丹紋從一至九,以九稱尊稱極。丹紋越往後,則代表這丹藥越是尊貴難尋。

蘇河先生手中的這枚丹藥雖是五轉丹紋,但也算得上是無價之寶了。

“這丹藥,是我於三十年前,在一位煉丹師手上所得。”

“三十年前,那位煉丹師不知因何緣故,身受重傷,流落到了這峻河縣。他來到這懸壺堂後,幾近命絕。”

蘇河一臉唏噓,沉浸在當初往事。

“我將他救治後,他便留下這枚丹藥,說留作報答。這丹藥,我原本想留著,以給我蘇河的後人中的修士所用。”

蘇河說到此處,忍不住一聲嘆笑。

“但誰知,我蘇河這一生,竟未娶妻,更遑論生子有後人了。眼下雖有幾個徒弟,但也不過都是和我一樣的岐黃醫者罷了。”

“丹藥於我無用,再多放些年,說不定可能就和我這老骨頭一起葬入棺材裡了。”

“前日承蒙沈銳小友所救,再加上你我兩家的交情。”

“這鳳血丹,還請你收下吧。”

蘇河先生將手中的丹藥盒子叩上,遞與沈銳。

這丹藥盒子若是開啟過久,會導致丹藥的藥性受損。

蘇河先生雖不是煉丹師,但入岐黃久了,也略懂一些丹藥的知識。

沈銳猶豫片刻後,終將蘇河先生手中的藥盒接過,將其放入貼身的衣兜之中。

長者賜,不可賜。

蘇河先生說了這麼多,若是自已再拒絕,那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何況當下的沈銳,也需要這枚丹藥。

他九品中期,距離圓滿只差一步。

這五轉鳳血丹,只針對於下三品修士。那對於沈銳而言,這鳳血丹好似雪中炭一般。

“晚輩謝謝蘇河先生。”

沈銳拱手抱拳,彎腰行禮道了一聲謝謝。

蘇河先生將彎腰行禮的沈銳拉起,道:

“稱晚輩作甚?你我也算忘年交,那些痴兒禮數就別作了。”

沈清書在不知情之間,就被蘇河這位老兄弟,把輩分往下拉了一個層次。

不過對於蘇河而言,沈銳將這丹藥收下,也算一件好事。

畢竟沈銳是一名年輕有能的修士。前日,王開這位狴犴衛都在懸壺堂內斷言道,不出意外,以後的沈銳必定能入中三品。

中三品的修士,在黑河州也算一方大能。

現在的蘇河將丹藥給予沈銳,不僅能夠償還前日的救命之恩,更能與沈銳近一步攀上交情。

於情於理,對方收下這枚丹藥後,蘇河自已無論如何都是不虧的。

“沈銳小友這次來峻河縣還有事要做麼?若無事的話,中午老叟便在松鶴樓的雅間請上一桌,如何?”

松鶴樓,為峻河縣內最好的酒樓。

其間廚師,除卻能做黑河州本州府的本菜外,更能做其餘州府的各色菜餚。

“嗯...實不相瞞,這次上峻河縣除了探望蘇河先生的病情外,我還要去縣衙一趟。”

“梅五大人昨日喚我過去,說是有要事。”

沈銳本次過來懸壺堂,本意是探望蘇河先生的病情。

這前日說的酬金一事,他自已都忘了。

誰料這事沈銳忘了,蘇河卻沒忘。

只是蘇河這次的酬金,卻不是給金銀珠寶,而是一枚五轉鳳血丹。但五轉鳳血丹比起金銀珠寶,更為珍貴。

蘇河見沈銳言語間表明,要去峻河縣縣衙一遭,不由道:

“既然沈銳小友有要事,那我就不強留了。等到哪日有空,我再請沈銳小友與沈清書兄弟一起,去松鶴樓雅間請上一桌。”

沈銳笑道:

“好。”

“那我就先走一步了,梅五大人還在衙門那邊等著我。下次,我再隨叔父專程上門拜訪蘇先生。”

雙方二人相互道了聲保重後,沈銳即刻離開了這懸壺堂。

從懸壺堂內走出後,沈銳沿著官道,向峻河縣的縣衙走去。

不多時,他就來到了這峻河縣的縣衙。

縣衙門外,站著兩名衙役守衛。

兩名衙役守衛站在縣衙門外,見沈銳走來,攔路便道:

“你是何人?為何要來峻河縣縣衙?可有事情要找縣令老爺麼?”

沈銳無言。

他微微將丹田之中的氣機顯露,一股不屬於常人的修士氣機,於他身上散發出來。

兩名衙役雖不是修士,但在峻河縣做差多年,入品修士的氣機,他們也算十分熟悉。

當下見到沈銳將入品修士的氣機顯露,哪裡還敢攔路?

“剛問前輩,是來縣衙領朝奉的麼...”

峻河縣的修士來峻河縣的縣衙,大多都是為了朝奉而來。故而衙役才有此一問。

縣衙的衙役共有二十餘人。每日值守於衙門殿前的,都有輪班。

這兩位衙役,正巧是從未見過沈銳的,因而認不出沈銳是誰。

但修士之間,莫問年數的道理,衙役們是懂的。有些明明七八十的修士,修行有道,駐顏有術,外觀不過三十歲。

這類的修士,無論怎麼稱呼,都不太妥當。

故而衙役們見到修士,約定俗成後,只管叫對方一句前輩便是。

若是知曉對方名姓,可在前輩的名稱前,加上姓氏。

若是對方單獨令自已作其餘稱呼,那令作外說。

兩位衙役剛小心詢問沈銳時,衙門身後,卻傳來一陣爽朗的大笑聲。

只見狴犴衛的王開,從衙門內走出。

“沈銳小兄弟,快來,梅五大人已經等你許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