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章 偉大的較量

Jim:這個任務是你在來到這個世界前就計劃好的嗎?你是被外星人或者更高階別世界“服務他人”的大師團體派來幫助這個世界的更多人覺醒的嗎?這裡面有什麼全世界覺醒的藍圖或者計劃嗎?

Taisha:對於服務他人的大師體系,計劃是沒有意義的,計劃只是大腦的習慣,我來這裡的核心目標和每個人一樣,都是做我們自己。其他的所謂的任務,只是後來順手做的而已。所以,其實有我做或沒我做,結果不會有很大的差距,只是一點點細微的波動而已,但是各種這種細微的波動的結果綜合影響卻是關鍵的。

沒有任何一個點是所謂必不可少的關鍵點,就好像春天的到來具體是被之前哪一天決定的呢?如果有這種會影響春天的到來的關鍵點,那麼各個體系的大師們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爭奪和佈局了,不可能現在再來做任何事情。

不過隨著一些人對自己身份的覺醒,尤其是已經走上太傻的第一步和太傻的第二步的人,他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感覺看到一些關鍵的能量位置的不平衡,那些缺乏愛的領域,都會有可能帶來整體的危害,他們會自發前往這些不平衡的位置,在那些位置散發愛,幫助那些位置的平衡,這種自發性來自於內更深層次的服務他人和服務整體的動力,而不是有什麼人在背後指揮或者佈局。

至於你說的宇宙覺醒計劃呀,世界發展藍圖呀,那都是人類自己思維框架內控制體系的鬥爭模式。

非要有一個總司令安排各種將軍帶著各種士兵打各種大小戰役,然後才能做成什麼事情,獲得什麼成就。

這是多麼沒有藝術的事情呀。智慧的大師體系,真正佈局的藝術在於,利用各種不同類別的能量的相互作用的原理,讓能量自行執行,和自行佈局,這樣的佈局,沒有任何蹤跡可循,也沒有被對手察覺的可能。

等各個能量已經在各個位置開始顯示力量的時候,局面已經無可更改了。

這個裡面會充分考慮各種偶然和隨機因素的影響,越是關鍵的位置,你會投入的保障性力量也就越多樣化。

無論是服務自我還是服務他人的第五層世界和第六層世界的大師,既然所有人都擁有智慧,可以看清未來,那肯定誰都不會去費力打任何的戰爭,但是他們卻會看到一個更整體的世界的規律、發展方向和關鍵能量點,他們也會用自己不同的佈局模式佈局。

對於“服務自我”的體系的佈局的藝術,也稱為“控制的藝術”,或者“恐懼的藝術”。

這種佈局是透過對少數關鍵能量點的控制來實現的,這是一種類似金字塔的控制模式,強調藝術化的精確控制的效果。

而且被控制的人和體系還要不覺得自己是被控制的,他們更多的是自發性地做事情,而不是強迫性地做事情。

這樣在未來需要促成某種事情的時候,他們只要對少數關鍵點進行調整。這些直接被高層服務自我的力量控制關鍵點在整個世界裡面都只有少數幾個,但是,卻可以實現幾乎任何的目標,無論是打一場世界大戰,還是製造某場看似隨機偶然的事件,都會讓人無跡可尋。

“黑暗”與“隱藏”是控制體系的座右銘。這種佈局模式也是和“服務自我”的體系的少數控制多數的思維模式和價值體系是一致的。

這個控制體系除非你是屬於金字塔頂端的人,否則根本看不到什麼控制藍圖,你也不會覺得自己是被控制的,但是你會覺得自己有一些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而對於“服務他人”大師而言,所有人都是一體的,沒有區別,因此也不需要一個指揮另外一個和巨大的目標藍圖。

每個大師都清楚地看到世界發展的關鍵點,並瞭解這個世界到底需要自己做什麼服務,然後他們會自發地前往那些點做自己的工作,沒有人安排,沒有人計劃,但是,一切卻在無形中被髮展。

各個能量點之間會相互配合,並且在需要的時候,自行地變化,而實現對整個世界能量的平衡。

在服務他人的體系裡,你不會看到在服務自我體系裡面的那種階層明確的金字塔式控制體系,你會看到完全相同而又各個不同的圓的相互作用。

服務他人的體系會很清楚地看到服務自我的體系的恐懼控制模式,他們不會去直接對抗,或者阻止戰爭,他們會看到更大的遠景,然後在這種遠景下自發的工作。

不過也是因為“服務他人”的群體的個體數量比“服務自我”的群體數量大得多,所以,這個世界你會在歷史上看到層出不窮的類似耶穌、佛陀、達摩、聖方濟格這樣“服務他人”大師,但是,卻很難看到隱藏在黑暗中的“服務自我”的大師,

歷史上,確實很少有“服務自我”的大師有顯赫的聲譽,因為“隱藏”和“控制”是服務自我體系的座右銘。

你可以把現在地球的這一場考試,看成是服務他人的力量和服務自我的力量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佈局下的一盤棋,耶穌、佛陀和我這樣的人,還有無數太傻第一步和太傻第二步的人,都是自發前往棋盤的棋子,這個體系在較量了幾千年後的結果是——沒有勝負。

每個團體都在收穫自己的種子和蟲子。

不過,因為每一次收穫,發芽的種子總是比長大的蟲子多得多,所以,對於大部分星球的這個過程,基本都是以收穫種子發芽為主。

特殊收穫蟲子的園丁總是悄無聲息的。除非一個星球,基本只有蟲子,沒有種子。

Jim:這種佈局的藝術太美妙了,那是不是像希特勒、拉登那樣的恐怖勢力的狂人,都是那種“服務自我”的力量控制的關鍵點呢?希特勒和拉登只是一些被操縱的小蟲子罷了,當然他們自己是不會承認被其他的力量所操縱的。

服務自我體系的操縱的藝術的要求就是,在尊重自由意志的前提下實現操縱的效果,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意志,是會操縱“服務自我”體系的損耗的。

就好像拉登覺得自己就應該用飛機撞大樓,他不會承認自己是被任何人控制的,但是,他之後自己也會覺得奇怪,怎麼這麼複雜的一件事情,就那麼巧合地都發生了呢?而且效果比他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不過對於控制體系而言,9·11之類的事情根本就不是目標,而只是一個小小的鋪墊,也不是為了什麼戰爭,更不是為了去爭奪什麼石油或者世界霸主的地位,對於控制體系而言,一切都是過程,沒有什麼結果是值得他們爭奪的,控制本身才是關鍵的意義。

所以,戰爭和衝突,恐懼的散播,其實都只是低層次的小蟲子乾的事情,他們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會覺得是自發的,但是,大部分被操縱的人都覺得自己並沒有被操縱,都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就好像這個世界麻木而沉睡的大眾一樣,他們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當你在遊戲世界的時候,有任何人真的強迫你去玩任何遊戲嗎?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不是嗎?但是,本質上,你只是被恐懼和追逐所控制著。

不過在人類的思維框架下,似乎只有美國總統或者世界領袖那種受眾人矚目的政府職位,世界大公司的CEO之類的才是世界力量的關鍵點和核心的,這是一種很幼稚的思維模式,就像人類的下棋,都會有王有後一樣。

或者類似圍棋,誰佔的地盤多,誰就贏。這是人類自我設定的規則,然後在規則中被束縛的問題。這個宇宙卻沒有這種規則,這個世界的總統呀,超人呀,國王呀,領袖呀,更多的只是某種演員罷了,因為人們希望看一些人表演,蟲子們安排了這樣的人來表演。

世界真正的腳步是很少被這些位置影響的,即使是服務自我的體系控制的物件,基本也對這樣演員的角色不感興趣,因為這些演員太受人關注了,他們不是優質的控制目標,要控制這些演員,實在太簡單,連蟲子都用不上。

而黑暗世界的控制者,他們更喜歡躲在黑暗裡,進行各種安排,要改變任何的格局,需要的只是在關鍵位置的少數改變,即可控制全域性,這是即使服務自我的控制體系也追求的控制的藝術。

而服務他人的體系的大師,對所謂的領袖的位置就更沒興趣了,他們看得很清楚,那些穿透每一個領袖和明星的那些奪取力量的絲線,他們是絕不會讓自己成為那種絲線的目標的,他們更願意走入人群,默默無聞地工作,在無數個平衡點貢獻自己的力量。

人群對這些大師的崇拜、追逐和期望,其實是阻礙了這些大師的工作,也就是這個原因,原先承諾會回到世界的耶穌和佛陀,都絕不會再回來的。

他們原來其實都有計劃再回來,可是,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名字成為某種盲目崇拜的物件的時候,他們就不可能回來了,因為他們一旦進入這個世界,大眾製造的奪命絲線就會瞬間殺死他們,

因此,你也可以將宗教的某種發展看做是被服務他人的力量操縱的結果,看似他們在宣揚愛,其實他們是在阻止真正的愛。

不過,阻止一兩個大師是沒有意義的,一個耶穌不回來,一百個其他名字的大師會一樣地繼續工作。這也是兩種力量在較量上的某種平衡。

所以,Jim,你完全不用去關注這個社會的巨大的試驗場會向什麼方向發展,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宇宙的計劃掌握在有更深遠的眼光和更博大的指導力的力量的手中,不會有任何的意外是可能被忽略的,

當你被各種社會的變動所吸引的時候,記住,那些都只是小丑們的自我表演而已,他們如此表演,並不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或者有什麼陰謀,而是相反,他們都只是可憐的受害者,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是如果你也陷入焦慮和批判,你也就也會成為受害者中的一個。

Jim:那以後到第四層和第五層世界,是不是兩種力量還會繼續較量呢?不是說,地球以後是主要服務他人體系的世界了嗎?那服務自我的力量會退出舞臺嗎?

Taisha:沒有任何一個世界會是純淨的服務他人或者服務自我的世界,只能是說主要是服務他人還是服務自我。

地球第三層世界也主要是服務他人的世界,你不要單純地把眼光放在人類社會的控制體系上,嘗試去看到更廣泛的合作和分享系統,它雖然不起眼,但是卻是主流。有人給你提前設定大學要學什麼專業的要求嗎?

有人規定你畢業必須找什麼工作嗎?這個世界主體還是自由選擇的,雖然有很多區域性都是控制體系。

不管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民主國家還是不民主國家,其實在這個第三層世界沒有任何區別,都是各種合作體系和控制體系的雜合體,社會並沒有有意識地做出選擇,就好像第三世界的人,絕大多人也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選擇,而社會只是大眾心智的投影罷了。

在任何一個社會中,不要提第三層世界社會,即使到第六層世界的社會,自由和控制這兩種力量都不會停止較量,雖然較量的方式從來不是戰爭,而是心智的較量——這是一場這個宇宙真正偉大的較量和合作。而在這場較量和合作的結果是,隨著個體的普遍做出選擇,每一個社會都會最終選擇做出自己社會模式的選擇。

這於每個個體在每個階段到底多少服務他人和服務自我的愛的比例,也會決定大眾社會整體的服務模式。

如果大部分人都擁有50%以上的服務他人的意識,就會形成一個第四層的服務他人的社會,但是這個社會中還是會有一些控制、管理和制度因素。隨著社會個體整體服務他人意識的不斷強化,社會也會必然的向更少控制、更少管理和更少制度的模式發展。

基本在第四層世界中後期,隨著人們更少的恐懼、更多的愛、服務他人的社會模式中,政府、法律、制度、規範之類的控制因素都會消失,社會轉變為一個更由小社群自發發展的合作性模式,獨立運作,充分地分享與合作,卻沒有任何既定的規範與束縛——這是服務他人的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

而服務自我的社會模式,卻會強化更多的管理框架,更精巧的合作結構,給予更多成員更多的要求、指導和支援,也會有更多的限制和束縛,這也可以快速形成某種力量巨大的社會體系。

這個體系向更高層次的升級,會更強調自由意識,不會有什麼奴役和強迫的發生,只是因為社會體系本質是控制的,所以社會群體是一種快樂的被控制的感覺,並積極地維護自己創造的那個複雜體系的願望,而且這種控制也會完全基於社會成員的整體的合作與授權,這種道路也是一條主路,而且會有很多人熱愛並擁護這條道路和其上的控制性社會模式。

第四層次和更高層次的服務自我的社會,會強化更精妙更藝術化的管理,並且讓其中的成員不感到任何的控制的束縛,控制更多來成員自己創造的體系本身的價值,而自動維護這個體系的運轉。

到底是服務自我的社會,還是服務他人的社會,這些道路各自有各自的優缺點,但是卻一樣都能向前發展,沒有一條道路比另外一條道路更好或者更壞,這些都是每個個體自己的選擇。

Jim:服務自己的控制模式的社會發展控制體系我能理解,就好像一個網路遊戲,什麼都是遊戲程式安排好的一樣,就算所有遊戲的人都知道是一個幻覺,但是,很多人確實很喜歡在其中玩,甚至感覺比真實的生活、自由的生活更有意思。

但是,我卻不怎麼理解,服務他人的社會所謂的自發性發展。我怎麼覺得,怎麼可能不透過提前規劃和發展控制,在各個發展階段主動的解決問題,只透過一些關鍵點的自發性的成長,而形成一個和諧而完美的世界呢?

這就好像讓一群人在一個伺服器上自己隨便瞎玩,沒有規劃、沒有藍圖,最後這群人可能一起創造一個完整的世界嗎?這難道不是指望一群猴子亂彈一架鋼琴,難道真的可能彈出貝多芬、莫扎特的音樂嗎?

Taisha:自發體系和沒有規劃和設計的體系,確實不符合人類的原始心智。絕大部分原始心智都是相信,世界也好,社會也罷,就算一個杯子,也要先設計在製作。但是,自發的體系真的沒有嗎?睜開你的眼睛,你會看到無所不在的這樣自發形成的完整世界體系。

大自然不就是這樣一個最好的例項嗎?所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從種群到個體,每個不都是自己決定自己的發展道路,他們難道不是在地球這個巨大的伺服器上,各個物種想幹嗎,就幹嗎的嗎?是否受到任何更高力量的控制和規劃他們每一步的發展嗎?難道大自然不是這樣經過時間的洗禮而變成一個內在完整的互助與共同發展的模式嗎?

有沒有任何一個大自然的事物,是不依賴其他事物存在而發展的呢?難道大自然不是內在的完美而和諧的最好表達嗎?你也許覺得人類的工業、藝術是偉大的創造,自然的那些造物,和貝多芬與手錶是無法相提並論,這是非常膚淺而且完全顛倒的認知。

當然,你因為不是和我一樣學生物學出身的,所以無法和我一樣深入地理解大自然內在的美妙和創造的精緻。人類社會即使再過幾萬年,也不可能創造出任何一件作品超越哪怕一個細胞內在的完美性。

更不要提像大腦和眼睛這樣精緻到極限的器官了,也許你覺得現代科技已經很發達了,但是,人類現在都沒有理解,眼睛和意識到底是怎麼配合工作的。

因為你的眼光大部分時候會被人類自己製造的社會所佔據,所以你會認為控制體系是主要模式。

幾百年前,人類心智也一樣認為即使大自然也是在某種智力規劃下形成的,有一個上帝、一群天使,像人類製造汽車鐘錶一樣的規劃設計了大自然的各種生物。

人類的心智確實無法輕鬆的理解一個自發和互助的體系,但是,這並不影響自然規律本身的存在。

自發和無規劃的合作的體系,是這個宇宙的主要模式。即使不談大自然,在人類社會體系裡面,你也可以看到很多典型的服務他人的理念合作體系,它們沒有規劃、沒有藍圖,僅僅依賴創造的自發性一樣可以實現和諧運作的系統。

例如Linux和Ubuntu作業系統。“Ubuntu”是一個古非洲語單詞,意思是“樂於分享”。班圖精神也意味:“We Are One”——我和他人緊緊相連,密不可分,我們都在同一種生活之中。

這樣以服務他人的思維模式構建的合作性平臺,最大的特點是,你在其中找不到控制體系或者控制者,所有開發者是平等的在自己的元件上工作,沒有開發計劃,沒有開發週期,更不要提一個人要求另外一個人允許做什麼或者不允許做什麼。

這樣的體系也會升級,但是,只有當大部分元件整體升級的時候,這個作業系統才會升級。比起那些自我發展合作模式的系統,卻往往因為無規劃和表面的粗糙,而不受那些追逐分離的美感和被控制體系便利性的心智的喜好。你看這個世界到底是用Mac, Windows的人多還是用Linux的人多就知道了。

那些精心設計、發展快速,還充分考慮使用者人群的便利性和人性化因素的作業系統和那些靠自發創造體的作業系統相比,就好像一個精心設計的庭院和一個雜草叢生的荒野比較一樣,追逐分離的人類心智也往往喜歡前者,即使那些精美的系統是不自由、框架封閉甚至效率低下的。

追逐分離的人類心智曾經幾千年無法理解大自然的發展模式,人們一直覺得應該有一個叫上帝或者神仙的總設計師規劃一切,大多數人直到現在同樣無法理解自由和合作的模式體系真正的創造力的來源和內在的價值。

從人類的原始思維模式上,類似Linux的系統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怎麼可能無規劃圖的發展模式也能形成一個作業系統這麼複雜的東西呢?

像微軟、蘋果這樣的作業系統都是幾千幾萬個工程師在嚴格和詳細的規劃下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做出來的,一群沒有組織、沒有規劃的業餘愛好者怎麼可能創造出這個複雜的產品呢?

和那種在藍圖規劃下的,由商業化組織的團隊設計和構建作業系統兩三年就會升級一次相比,自發合作模式的系統一般十幾年才會真正升級一次,看起來這樣發展似乎是很緩慢而沒有效率的。

控制體系的產品確實因為精心設計、完美規劃,所以會受到那些追逐分離的心智的熱烈的追捧,那種體系你會很輕易地看到讓人驚歎的智慧和便利,這是服務自我的體系的某種必然的表現,只要出現一兩個天才型的人物,控制著頂端的質量,無論是公司還是國家,或者一個產品,在智慧的規劃設計下,都會比服務他人體系的那種自發性發展,更高速地進展,快速地佔據更多人生活。

而自發的體系的產品,即使外表不吸引人,看起來似乎發展緩慢,內在的和諧和整體的高效卻是不容置疑的。更重要的是,這個體系是一個絕對自由、沒有控制的體系,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希望隨意修改別人的程式碼,他也不會強迫任何人只在自己的平臺上運轉。

而也就是這種創造的自由和絕對的接受,讓自發服務的合作系統擁有強大而持久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和自由的產品,即使在發展初期會落後,但在長期的較量中,永遠都是最後的優勢模式。這種趨勢在現在作業系統的領域,你會看到無處不在的Linux和Ubuntu的存在,Linux甚至在金融領域,比如大型銀行的前置機和證券公司交易主機上都有很深入的應用。

而我們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公司,更是絕大部分構建在這樣的開放平臺之上。兩種方向的道路都已經非常的清楚。即使每一個控制體系的產品或者社會,前期都會迅速發展,但是時間是最公平的裁判,因為控制體系太過於追求精緻的控制體系,所以,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控制體系就會受到影響,更別提如果頂端的控制因素不穩定,更會造成快速的崩潰的效果。

而修補這些控制體系的問題和內在的矛盾,就會成為每一個控制體系內在最大的隱患。這就是為什麼微軟永遠有無窮無盡的漏洞,買蘋果股票的人都擔心如果有一天,某個創造的天才不在了,誰再來控制這看似完美的一切。

服務自我的控制體系的產品、社會、和企業,和那些追求魔法控制的神秘宗教一樣,都會遇到不可避免的內在矛盾的積累,而在某個時候走向崩潰,就好像人類股市週期性的崩盤一樣,這是幾乎所有服務自我體系的必然命運。

而服務他人的體系,無論是社會、團體還是產品,都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無論任何一個元件的開發者開小差,或者乾脆不幹了,對整個體系都不會有任何影響。任何一個小的隱患和問題,在前期就被無所不在的開發者給自發的解決掉了,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個穩定的體系會顯示出強大生命力和抗危機的能力。

就好像大自然,就算隕石、自然災難能曾經一次性毀滅90%的物種,大自然一樣會迅速地恢復繁榮,並進一步成長。

但是,無論是社會模式、商業模式,還是產品、服務自己和服務他人,都是主路,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你當然可以選擇任何你喜歡的道路,但是,每一條道路都是你一定要作了選擇,你才能繼續往下走,而不能腳踏兩隻船,同時在兩個世界模式發展。

Jim:是不是未來到第四層世界的社會,也會有兩種這樣的道路的區別呢?到底兩種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各自的優缺點到底在哪裡呢?

Taisha:你可以從人們對作業系統的體系的理解和感受想象未來的世界的模式。其實原理和組織模式,會遭遇的挑戰都是一樣的。

幾乎所有的服務自己的控制體系世界模式,從社會到機構、商業、產品、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那些體系都是精美的藝術品,都是被花園一樣的精心設計和周密安排的。

人們在其中看似享受著高貴、優雅、精緻和快樂的生活,那些世界的人們,會有很忙碌的任務,追逐和享樂,還會擁有各種智慧和力量,就好像網路遊戲中的那些角色,看似威力無窮,每個人都有充分的自由意志,可以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情,成為自己希望的那種精英和英雄。

但是,這樣體系中的個體,卻沒有一點點的真實自由。你在網路遊戲中能發展任何遊戲系統不允許的技能嗎?能做遊戲系統沒有設計的任務嗎?

就算你可以在幾千種技能裡面隨意挑選,幾百萬個任務裡面自由行動,你真的是自由的嗎?那樣的世界會控制很多底層的世界體系,作為自己的發展的動力,看似擁有強大的武力和完善的管理體系。

但是,這樣的世界,經常也會在內在的矛盾中爆發危機而崩潰,不管你用什麼樣的管理模式或者多麼天才的控制體系,都沒用。

而幾乎所有的服務他人的合作模式的世界,都是某種平淡、和諧、不精美、不體系、甚至發展緩慢的世界,在其中的人們肯定不會有那麼多的任務,或者那麼多規範,甚至連國家和法律都不會有。

不過因為個體的自由,因此肯定沒有人給你清掃大街衛生,沒有人給你建造電廠提供電力,更不會有人組織軍隊維護你的安全,也沒有商場可供你在一堆琳琅滿目的包包裡面挑選,更看不到什麼大型電視臺每天和你廣播這裡那裡的新聞,你只能自己在無數的個體和個人服務體系中選擇,你會發現那裡也有真正完美的藝術和創造,但是,你要把它找出來卻要花點時間。

在其中,每個個體卻有絕對的自由,去做任何事情,不做任何事情,甚至組織服務自我的控制體系也會被允許。那樣的體系,是真正的接受一切、理解一切的體系。

這個體系沒有國家、沒有稅收,甚至很多連貨幣都會消失,人們更喜歡贈送而不是交換。這個體系中的人們只會相互幫助,自己構建自己環境,自己打掃衛生,自己倒垃圾,自己發電,自己種菜做飯,自己做好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和職業,也做自己的工作,但是工作是不受任何外在的約束,想上班就上班,想休息就休息。

當然,也會有一些自發的交換體系和分工模式,也會出現一些商業和組織,但是,那些都是自發的,甚至不為任何財富目標的公益模式,就好像沒有任何人為Linux開發了一個天才軟體而收取費用一樣。

這樣的體系也一樣能發展,並逐步向更高的組織模式進展。這個體系基本會像你看到的大自然一樣,千差萬別,你不仔細研究甚至看不到什麼美感,很多這樣的社會也會保持著原始部落一樣的生活方式,也能自得其樂的發展下去。

在第四層的世界社會模式中,這樣的社會也會遇到一些戰爭,但是,會有自發組織的群體去參加戰爭,不會有動員,不會有徵兵。

儘管在戰爭中,似乎比起那些精心準備戰鬥的控制的體系而言,這些自發性的合作體系社會由於平時沒有刻意發展什麼防衛體系而遇到一些困難,而控制體系內部也經常遇到自己還沒等得到勝利,就自己崩潰的事情,總之這個宇宙是平衡發展,而且絕對公平的,沒有任何一條道路有什麼絕對的優勢和力量。

當然,你要是從這個規則宇宙的各個層次的星球的社會組織模式整體數量看,90%以上的都是主體的服務他人體系的合作模式,一些星球是混雜體系的模式,真正完全服務自我的體系,其實還不到1%。

地球看起來是一個混雜體系,其實不然,從99%的物種來看,都是服務他人的體系。你看任何一個物種,不是把自己貢獻給其他物種作為食物和發展的基礎嗎?

這種合作模式是無處不在的,人類社會只是一個小小的社會而已,雖然給地球帶來了很多麻煩,但是,並不會改變地球整體的服務他人的方向。

所以,當地球從第三層世界畢業,肯定是成為一個服務他人的第四層的地球,那些在未來選擇服務自己道路的蟲子們,會離開地球,選擇一個服務自我道路的第四層星球,在那裡發展。

歷史上一些暴君、試圖控制世界的狂人,提前畢業的時候,都一樣是去了那裡。在第四層世界的初期,鬥爭是極端激烈的,直到秩序確定,層次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