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選擇的意義

Jim:那既然明明有那麼多更接近真理、更完美的世界層次,為什麼這麼多人會選擇到這個明顯一點都不完美、問題重重、矛盾成堆、人人都好像神經病一樣瘋狂去追逐幻覺的世界呢?難道來這個世界的人都有自虐的傾向嗎?

Taisha:當然不是自虐,這些都是每個人自己作出的最合適自己的選擇,而你作出這個選擇最大的原因,就是為了儘快從這個世界層次畢業。

這個世界的大多數人都不是從植物和礦物的世界層次畢業來到這個世界的,大多數人都是已經在和地球一樣的世界城市漂流了很多世代的,只要他們還沒有達到從這個世界層次畢業的水平,他們就要不斷地重新在相同的世界層次選擇。

當然,即使是相同的世界層次的不同的星球,也會有艱難的地方和順利的地方,地球確實是這裡面相當艱難的一個環境。

但是,你來到這個幾乎是最艱難的環境中的原因,是因為你知道在這個最艱難的環境的鍛鍊中,你可以更快學到你應該學到的,並儘快從這個世界層次畢業。而你現在看到的這個世界層次,所有的分離也好,追逐也罷,痛苦也好,快樂也罷,歸根究底,這些的體驗都會回到一個最核心的目的:這個目的也是這個世界模式的核心的意義,只有你完成了這個目的,實現了你在這個世界的意義,你才會從這個世界畢業,前往另外一個新的世界發展。

而這個目的和意義就是——“選擇”。

現在這個世界模式,和這個規則宇宙中相同層次的世界模式,都可以稱為“選擇的世界”。

在這個規則宇宙的八個層次的世界中,這只是第三個層次而已。前兩個層次分別是時間的層次和意識的層次。你看到的礦物、植物和動物,都是有意識的,它們都處於第二層次的世界,那些世界的每種生物自己感知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

“選擇”既然是這個世界層次的核心目的和體驗目標,你要從這個層次畢業,其實也就是要明確地做出那個你自己道路的真正的“選擇”。

Jim:為什麼這個世界的目的和意義是選擇呢?人們來這個世界體驗到底是為了選擇什麼呢?太傻的生活原則裡面不是反覆說“不用選擇”嗎?為什麼又只有“選擇”了才能畢業呢?

Taisha:你現在問的問題越來越專業了,這真是一種幸福的談話的感覺呀!你知道老師最喜歡的學生是什麼樣的嗎?就是你這樣,提問一下子就能擊中學習的要點。這是第三層次世界的一個看起來矛盾的迷思,很多人都會一直想不清楚這個問題,而一直在這個世界漂流。

和我們上一次談話談到的“真愛的王子救不救公主”的迷思是一樣的,很多人也一樣想不清楚,即使想清楚了,也不會真的那樣去做。選擇這個問題也是一樣,我們以前談選擇的時候反覆說過,你之所以不用選擇,是因為你其實已經作出了選擇,你要做的核心不是去選擇,而是理解和接受自己的選擇。就好像你來到這個分離的世界,看似是你自由意志選擇的,其實你沒有作任何選擇,因為即使再選一次,你還是會作一樣的選擇,所以,你其實不必選擇。但是,你之所以還在這個世界,唯一的原因,是你還在與自己的選擇鬥爭,而沒有完全的接受和理解這個選擇,一旦你看到這個選擇的必然,你接受這個選擇,你真正不必選擇的時候,你也就作出了這個世界最終極的那個“選擇”——接受你自己和你自己已經選擇的道路,於是你也就可以從這個世界層次畢業了。

當然,這只是第三層次世界——“選擇的世界”,關於選擇的一個層次的解釋,還有另外一個更清晰和明確的“選擇”的解釋。當然這些解釋只是出自不同角度而已,其實都是一樣的,畢業考試就一個,你做完一道題,其實是從各個角度回答了不同的問題而已。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選擇”的意義是,當一個個體由模糊的自我意識發展到清晰的自我意識的時候,他會看到自我和別人是不同的存在。既然是不同的存在,就不可避免需要面對自我和其他個體的差別的問題。你如何對待差別決定了你體驗世界的方式。這種差別不僅僅是人與人,還包括你怎麼對待人與其他的生物、外在環境、各種經驗和挑戰的態度和方式的問題。這一切的起源都是自我意識的產生和自我意識的社會性互動。所以,社會模式是第三層次世界必然的一種體驗過程,個體組成社會,並在社會模式中經驗自己、作出自己究竟用什麼方式對待自己和外在世界的選擇。於是在自我意識中,一個個體可以按照兩種方式對待自己和外在的其他世界。

一種方式叫做“合一的方式”,另一種叫做“分離的方式”。你看,為什麼我們從第二次談話就開始那麼深入地講分離和合一的問題,因為這是這個世界層次的終極問題。合一的認識方式是認為自己和其他個體是沒有區別、完全平等的,即使存在差別,也是可以相互合作、一同生活和發展的。

在這種認識方式上,個體是有差別,但是沒有區別的,這種認識模式下,沒有階級,沒有一個人控制另外一個人,更沒有一個個體比另外一個個體高階或低階的說法,在合一的認識方式上,你既然看不到區別,你自然不會去追逐,也不會去期待和恐懼。一個合一的認識方式構建的社會體系是一個圓形的體系,每個個體都是一個點,點和點之間沒有位置、大小和其他的區別,就好像無數的雪花,雪花和雪花是不一樣的,但是,沒有人會去一個個地比較,到底哪一朵雪花更好看。合一的意識雖然是和諧的,但是也是平淡和一致性的意識。在合一的方式下,你不會去尋找你和其他個體之間的任何區別,相反,你會反覆地說:“我們是一體的,沒有區別”,在合一的認識方式上,你會自然地服務他人高於服務自我。因為你看到,既然是一體的,服務他人也是服務自己。

分離的認識方式是認為自己和其他個體是有區別的,有一個比另外一個更高、或者某種方式比另外方式更好,於是一個個體會發展並強化這種區別,會進一步的強化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異,並形成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模式,分離方式認識的世界是充滿對差別的追求而帶來的快樂的,但是,在這種區別的追求中也會產生級別,造成追逐、恐懼和矛盾。在分離的認識模式下,你總是會認為你和其他個體是有區別的,因此你會從各個角度去拓展和加深這種區別。分離的認識方式上,一個個體會自然的認為,他人都是為自己存在而存在的,外在的世界和其他個體都只是自己存在和發展的一個工具,他也會有服務,但是他的服務更多的是服務自己,而不是服務他人。但是,分離的認識方式只是思維模式罷了,沒有什麼對錯,太傻的道路也不是專門為合一的認識模式設定的,有另外一條是給追逐分離的認識方式的人走的,這條道路一樣可以通向創造力與奇蹟,只是在分離的認識方式下獲得創造力和奇蹟的方式和合一的認識方式是不一樣的途徑,但是,卻沒有好壞和對錯。這就是這個世界的你必須做出的選擇。到底你是選擇合一的道路還是選擇分離的道路。這個世界層次的每一個人,不管是一個普通人還是一個已經覺悟的大師,每個人的意識其實都是這兩種認識方式的混合體。

不可能有人是百分之一百的合一的認識,也不可能有任何人是百分之一百的分離的認識。但是,不同人合一認識和分離認識的比例會有一些不同。而這個世界的所謂的“選擇”意義,就是說,一個人必須在不斷地經歷這個世界的種種分離和合一的經歷後,作出自己到底是更傾向於哪一條道路,並開始明確地走向自己選擇的那條道路。走上合一的道路的人會不斷消除自己與其他個體之間的差別,而走上分離的道路的人會不斷加深自己和其他個體之間的差別,這兩條道路會形成兩個不同模式的未來的世界體系,也會遇到各自不同的經歷和挑戰,一條路並沒有比另外一條路簡單或者麻煩,只不過最終這兩條道路會在某個階段合二為一。

所以,無論你是信仰合一還是信仰分離,一個個體只要作出了選擇,都是可以從這個世界畢業,並且走上不同的下一個層次的模式的體驗。你也許會覺得這個世界大部分人都是向著分離的認識方式發展,其實不是,大部分人只是稍稍地向這分離的認識模式偏離一些,這種傾向分離的偏移還遠遠沒到能在分離道路畢業的程度。

所以絕大多數人其實並沒有作任何的選擇,他們只是某種意義麻木地生活著,偶爾覺得自己和別人沒有區別,偶爾又覺得有很大的區別,其實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更不要提什麼明確地作出自己究竟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的選擇了。但是,這個世界層次的人們,無論漂流多久,最終會作出那個選擇,時間僅僅是選擇的工具而已,本來就是因為你還沒有作出選擇才變得無窮無盡的。其實每個人都已經作出了選擇,只是他們還沒有理解和接受自己的選擇,而且絕大多數的人都已經選擇了合一的道路,所以他們會經常在生活中感受愛的合一和接受、理解、寬容的益處,只是他們還在這個世界的幻象中,否定自己的選擇,繼續追逐分離,一直到他們不斷在分離中受苦而最後作出放棄分離的囚籠的選擇。

每條道路的人其實都已經作出了選擇,他們看似不斷在自己生活中選擇,其實他們沒有作任何選擇,他們只是在不斷地經歷自己,理解自己已經作出的選擇罷了。

選擇就是這個世界存在的意義,所以你當然可以把這個世界看成一場遊戲,只是這個遊戲不是以經驗值或者財富作為升級的要素的,每個人都在一邊玩自己的那些積累經驗的小遊戲,一邊在這個遊戲中認識自己,一邊尋找某個離開這個遊戲的傳送門,當他理解自己到了某個已經作出選擇的程度,他的那扇大門就會開啟,不同的人進入不同的大門,進入下一場遊戲。

也會有人一直在這場遊戲中,就是不去下一級遊戲的大門,這都是每個人自由意志的一部分,沒有人會強迫你作任何的選擇。而你以什麼方式面對這場遊戲也一樣是自由意志。你當然可以去繼續積累你的經驗值或者遊戲幣,不過這和你的選擇和畢業沒有任何的關係。你也可以理解這一場遊戲的意義,儘快開始尋找那一個升級的大門。

Jim:你的意思是說,這個世界的目標就是讓人們體驗差別,然後在差別中作出自己如何理解和麵對差別的選擇。就是為了這個目標,每個人自己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來體驗?然後作出選擇嗎?為什麼這個世界一定要這樣設計呢?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說清楚積累經驗值和遊戲幣是沒用的,這不是一個陷阱嗎?讓你玩一個遊戲,一開始又什麼遊戲指南都沒有。

Taisha:你談到的是遺忘的帷幕的意義。雖然你覺得這幾乎不盡情理,但是這卻是幾乎最偉大的遊戲元素。

你要是一直都知道遊戲指南,就好像你已經知道你未來人生會如何一樣,這樣的遊戲就沒有價值了。只有自己在一個近乎沒有出路的世界探索,最後自己找到的那個世界的意義才是你真正會徹底理解和完全接受的意義。

地球的遺忘的帷幕是非常厚的,但是,也就是在這種厚重的帷幕下,你可以真正地作完全的選擇,你會更透徹地理解自己選擇的意義,在很多其他的星球,遺忘的帷幕很薄,看似沒有什麼困難就可以作出選擇,但是,其實你並沒有解決內在的問題,最後你還是要繼續漂流。所以,你進入這個厚重帷幕的世界,一開始你就是為了更快地從這個世界畢業的。而且,這個世界遊戲指南一直都有,這本書和歷史上的各種同類的探索世界意義的書不都是如此嗎?只是你從來沒有相信過這個世界之外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所以也一直在忽略那些遊戲升級的指南,一直去玩所有其他人都在玩的那些積累經驗值和遊戲幣的小遊戲罷了。

這個世界的意義或者存在的目的,是由你將會以何種形式在這個世界畢業而決定的。就好像你上中學或者大學,核心的意義是以到底你畢業的時候能學到什麼來決定的。如果這個世界最後的畢業是看誰的財富多、誰的權力大、誰的地位高,那麼這個世界的意義當然就是財富、權力和地位這些東西。

可是,這個世界畢業和財富、權力、地位、知識這些東西沒有任何關係,那些只是你用來理解自己並作出選擇的工具而已,財富多或少都可以一樣的作出選擇,核心僅僅是在經驗這些工具的過程中,你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關係的選擇。一旦你真的作出了選擇,你就會畢業。而且,你無法在這個世界畢業考試中作弊,因為其實沒有任何考試,你每一天的每一刻,都是在作這些選擇,你還在這個世界的唯一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你還沒有理解和接受你已經作出的選擇,所以你還要繼續體驗,一直到你接受你自己為止。

至於你說的“為何這個規則宇宙要這樣設計”,這是規律的一部分,就好像春夏秋冬的更替不是由任何人決定的。從靈性發展規律的角度,你必須首先做出選擇,然後才能真正走上各自太傻的道路,這就好像種子澆水就會發芽一樣,只有先發芽了才能慢慢生長和結果。你的選擇,只是一個種子發芽的步驟而已,這是萬物成長的規律的一部分,你必須首先選擇你的道路,然後才有未來的道路的意義,就好像在大學選專業一樣,只不過在這所宇宙的大學裡只有兩個專業可以選擇而已。

當然,不是所有的種子都會選擇發芽,絕大多數種子可以一直選擇待在黑暗的土壤裡,一直懼怕新世界的陽光,這是每個種子自己的決定。這就是你一開始說的,為何你會來到這個世界——一個看似特別麻煩、真實與虛幻顛倒、不斷體驗快樂和痛苦的世界,這裡充滿鬥爭、焦慮和複雜得分不清對錯好壞。這是一個事實,比起這個時空的其他世界,這個世界幾乎處於沙漠的中心和鬥爭的焦點。

至於你為何這樣選擇,也許你不喜歡這個充滿分離和各種追逐和苦樂的世界,但是這個世界卻是某種程度能讓你更深刻地體驗分離與合一的道路的區別,並能讓你儘快理解你已經作出的選擇的地方,這就好像你選了一個很難的遊戲級別,你的目標只是去儘快地積累經驗,然後儘快升級一樣,你知道盡管會很艱難,但卻是毫無疑問最快的途徑——所以這是你自己決定的,只是你忘記了你為何這麼決定。所以,你可以這樣理解:你來這個世界,儘管這個世界非常的分離、真假顛倒、是非不分,但是,越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你越能深入地理解分離與合一真正本質的區別。越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你反而會更迅速地學習和成長。在其他的環境也許很舒適,挑戰更少,但是卻缺乏一種深入的體驗,看似一切清晰,但是學習的速度反而是很緩慢的。這就好像你不去非洲,你就無法體驗窮困和原始,你不會真的感激你自己國家的現代和先進一樣。

Jim:我明白我為什麼會來到這個麻煩的世界了,但是,我在來這個世界流浪之前,肯定知道這裡問題重重、麻煩眾多,而且也知道我會徹底忘記,難道我沒有作什麼事先準備,諸如帶一個錦囊妙計之類的東西嗎?

Taishi:如果你帶了錦囊妙計,卻忘記了那個錦囊妙計的存在,你就算看到了那個錦囊妙計,卻仍舊會自己嘲笑自己後扔掉怎麼辦。

其實你當初就知道錦囊妙計是不管用的,你和大多數人都準備了另外更有效的策略,你提前準備了一些紙條,給了你的幾乎所有的朋友,告訴他們:無論他們任何人先記起自己是誰了,一定要把這些紙條傳給你。當然,這不是作弊,這只是規則的利用而已,人人都會這麼做的。

不過,這確實是有一定投機嫌疑的,但也根本不算這個規則宇宙最大的作弊手段,等我們進行第七次談話,我們會教給你一個終極的作弊手段。正如我以前反覆說的,這些紙條和你對你那些朋友的叮囑,這些都不是比喻。

在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你肯定告訴過你的一些兄弟姐妹,如果他們提前想起一切了,就一定要找到你,並告訴你關於你的真相和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並把你以前最擅長的那些能力、裝備、魔法帶回給你。而且你也知道你就算遇到這些回來提醒你的兄弟姐妹,你肯定也是不信的。

所以,你在來之前,已經提前相互約好,如果那個時候,任何人不信,就反覆說、不停地說、從各個角度各個層次一遍遍地說,直到自己完全相信和接受為止。

於是,在這麼多年後,我終於找到了你——我最親愛的兄弟姐妹,你能開啟這本書,能有耐心讀到這裡,這不是偶然的。這本書,是我們來到這個分離的世界流浪之前我對你的承諾。你曾經叮囑我,無論重複多少遍都沒關係,一定要讓你完全記起你真實的身份和你本來就擁有的力量。而我之所以在這本書中那樣不厭其煩地說了那麼多遍相同的話,也僅僅因為——我在遵守著我對你的承諾,這是我對你的愛,我永遠的朋友與愛人!(Jim編輯手記:當我每一次編輯到這一段話的時候,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流淚,如果你有類似的共鳴,可以給Taisha寫信告訴他,你在書的最後一章會找到寫信的方式與指南。)

你真的忘記了一切嗎?你真的忘記了你為何來到這個充滿分離的追逐的荒漠一般的世界嗎?你真的忘記了你自己本來的樣子嗎?你記得你曾經為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偉大的旅行而激動得無法入睡嗎?你已經帶上了來到這個世界你需要的所有能力和裝備,即使你自己根本都不相信這本書,也不相信我這個過去你最好的朋友所告訴你的一切,這都沒關係,這是你早就預料到的情況,我和那個真實的你一直都理解這一切,也接受這一切,然而我卻還要繼續遵守承諾,一直努力下去,喚醒你。

然後,即使你會在未來無數次扔掉這本書然後再拾起,你內在其實一直都知道這些都是真的,這也是你的最後一本書,等你真正學完這本書,開始在實踐中走上太傻道路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想起一切,想起你自己真實的身份,想起你為何來到這個世界,想起你來到這個世界究竟是為了學習和體驗什麼,你也會想起還有其他的兄弟姐妹也對你做過一樣的叮囑,於是你會毫不猶豫地戴上“太傻的墨鏡”,在你的兄弟姐妹的微笑中,自稱為太傻的教師。而所有人最後都會想起一切,這也是《太傻天書》存在的意義。

Jim:你怎麼說得這麼感人,好像是真的一樣!我來這裡之前真的認識你嗎?我會自己選擇來一個更麻煩的地方只是為了接受挑戰讓自己成長得更快?那我為什麼要忘記呢,我可以一邊記得,一邊學習啊,那不是更好?

Taisha:遺忘是這個世界眾多規律中的一個意識規律,和重力或者氣壓規律一樣,但是卻是一個“選擇世界”必不可少的偉大規律。就是因為遺忘,你可以重新作一次選擇,你不會因為其實你記得之前的知識,而再無法完全的體驗這種選擇的意義。這是多麼有挑戰的一件事情呀!我現在即使已經記起一切,我還是會深深地感激之前遺忘的日子,那些歲月中,我所經歷的快樂、痛苦、無知、狹隘、傲慢、對自己和對別人的傷害,那些朦朧的對自我的懷疑,那對世界的一瞬即逝的疑慮,那些追逐的日子,那些經歷的痛苦,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寶貴的財富。

如果沒有遺忘,一切就不會那麼深刻,當我沒有看到這個世界還有那麼多人在遺忘中經歷的自我的時候,我都會感慨這個世界的完整和偉大,我知道他們必然會記起,記起真正的身份。當他們記起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會和我說一模一樣的話。

在你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你當然認識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都認識我。我們曾經在無數的世界相遇過、教導過、學習過、一同生活過,所以當我說“我的兄弟姐妹”的時候,請記住,這是真的,不是一個比喻。其實,你現在也許覺得你曾經的決定不可理解,那僅僅是因為你還沒有記起你自己究竟是誰。等你也記起來的時候,你肯定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還有這個機會,再到這個世界來體驗一次,你會一樣地來到這裡嗎?”你肯定會回答:“會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不過,每個世界都是獨特的,你很難找到兩個完全一樣的世界,你在不同的世界會學到不同的經驗,所以《太傻天書》會不斷地說:“珍惜你現在的一切吧,感激你經歷的每一刻吧,即使你的目標是離開它,但它仍是奇蹟”。就好像你上學的目的其實是畢業,但是,難道不是瞭解如何才能畢業才是上學的第一要素嗎?即使你未來肯定是要畢業的,珍惜在學校中的每一天,儘可能地學到更多的東西,難道不是最有意義的嗎?

Jim:這是不是好像很多醫生特別熱愛去第三世界行醫一樣,那裡會有一種真正的成就感和幫助這個世界的快樂,即使那裡困難重重,也沒有什麼物質和現代享受,但那是真正的快樂,是嗎?

Taisha:這樣理解當然可以,但是,醫生去行醫是有目標的。你來到這個世界卻沒有什麼目標,諸如一定要完成什麼任務呀,或者創造什麼偉大的成就呀。你來這裡和去任何一個地方都只是為了一個願望——體驗你自己,成為你自己。在這種體驗中理解分離的壯闊和合一的偉大。你也可以換一個比喻:為什麼你做金融專案,或者以前做數學題,都會熱衷於做更難、更有挑戰性的,不是因為你自虐吧?

僅僅是因為那裡雖然困難,但是會帶來更豐富的體驗,和更深入的快樂,這些的道理是一樣的。所有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不管是選擇一道數學題,還是選擇一種人生。Jim:你這麼說遺忘的價值我確實理解。不過我一直覺得,如果你某種程度地擁有一些特殊的才能,或者記得一些特別的重要的技能,在這個世界其實可以更有效地發展,諸如你要是可以有第三隻眼透視規律,或者可以看見過去未來,難道不是會更有效?諸如玩遊戲,可以帶上少數幾個特殊裝備,準備幾個特殊技能,就算不能全帶,但是少數幾個還是允許的。就算死了,可以重生,回去換些技能和裝備,再來一次,這樣不是更好嗎

Taisha:好吧,你的想象力確實豐富。不過我必須承認你說的是事實。而且你也確實帶來了一些特殊能力和裝備,大部分你沒有記起來,有一些你卻根本無法忘記。

你的愛好、你的特長、你的內心朦朧的那些願望、你在生活中曾經做的那些選擇,諸如選擇學金融呀,諸如現在喜好跑步呀,這些其實都不可能是隨機發生的,它們是你在來這個世界之前,都已經做好決定的,你還用一些方式,把它們深深地印刻在你的真實心中,並設計讓自己在一些特殊的年齡和場合能回憶起來。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都肯定會做這樣的事情的,這當然不算作弊,這是規律允許的,只是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用法罷了。

你難道不覺得你在這個世界的很多生活、很多喜好、很多遇到的人、交的朋友、選擇的工作,其實都是某種必然嗎?這個世界幾乎很少隨機,所有都是自己的選擇,就好像《太傻天書》說:“你看似一直在選擇,其實你沒有作任何選擇,一切都已經選擇好,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太傻的選擇”。

也許你有時候不理解一些看似麻煩問題的選擇,覺得自己似乎犯了某個錯誤,給自己帶來了一些麻煩,其實不是的,一切都是你已經作的選擇,只是你還不理解這種選擇的意義。有時候,一個人過幾年,再回顧自己的過去,就會真的知道,就是那些當時看起來錯誤、後悔和麻煩的選擇,才真正造就了自己最大的價值。所以,《太傻天書》說:“沒有對錯,你生活的經歷的一切都是奇蹟。”你本來就是奇蹟,你只會看到奇蹟。

Jim:你說的確實沒錯,我原來也一直覺得,你看這個世界那麼多人有那麼多不一樣的追求,那麼多愛好,每一種愛好都能充分發展,這些肯定不是隨機的模式能決定的。有的人喜歡探索星空,可以樂趣無窮的做幾十年也不會厭倦;有的人喜歡研究詩歌;有人喜歡火柴拼帝國大廈,而這些愛好是如何的千奇百怪,每一個喜好真的好像是很早以前就被決定好的、從其他地方帶來的一樣,和這個人的家庭、環境、教育一點點關係都沒有。

原來大家真的在來這個世界之前都會做一樣的事情呀!這倒是很合理的,喜歡的事情就繼續做唄。不過我原來以為的,能帶到這個世界的最好是某種特殊的能力,諸如我說的透視過去未來,我覺得這是最有用的功能了,比如你明明知道出門某條路要堵車,你就可以晚一點出門,或者換一條路,這能節省多少時間呀,在生活中更省掉了不少麻煩。為什麼我沒有選擇帶這種功能來呢?這就好像遊戲裡攜帶裝備去冒險,當然要帶最強的了,而不僅僅是自己最喜歡的吧?

Taisha:看來你對遊戲真的很有研究呢,不過沒關係,你完全可以把這個世界看成一場遊戲,這樣反而會更輕鬆。關於你的問題,你也可以從遊戲中理解。有一些裝備呀、能力呀,你雖然具備了,但是如果你去一些特殊的場景,是不能用的,你要是有一把大刀或者某個能力就打遍天下無敵手了,那麼肯定遊戲在設計上是不會允許帶著那些能力進入那個場景的,這個道理也是一樣的。有很多的能力,在這個選擇的世界模式是不利於選擇的困境的發展的,如果你的根本目標是進入徹底的分離和不完美中重新作出對合一和完美的理解,你事實上不會選擇帶上一些會損傷你根本目標的能力。在自然規則上,對一些特殊的能力,也會自然地做出限制而無法施展,因為那些是對這個世界的存在和價值有損傷的。

所以有很多能力,即使《太傻天書》教導你如何使用了,在這個世界模式下,是不論你一生如何努力都不可能發展出來的,那些能力只能在其他的世界層次上才能使用,諸如用光隨意塑造自己形象和用光投射做時空旅行,這些能力你在這個世界層次無論如何努力,這一生是不可能發展出來的。但是有的能力卻相對很容易,例如你說的透視過去未來。不過,在這個世界發展,其實最大的限制不是你的這些能力,而是你的身體。

你的身體給你的靈魂穿上了一件厚重衣服,就好像你在水底穿著一個鋼造的潛水服一樣,你所有的行動、交流都受到巨大的限制,更不用提大腦預設就能理解並接受分離一樣,這些都是這個世界的限制。這些限制好像你在一些遊戲的低的級別,速度又慢,能力又低,但是和一般遊戲不一樣的是,你在這裡積累經驗值卻是最快的,也是最有價值的積累的部分。

Jim:好吧,看來這些似乎還挺複雜的,我一時半會還不能完全理解,不過既然你說第六次談話會詳細講每個世界層次的規律和模式,你可要講清楚,是不是其他世界的人都會飛或者都能像哈利·波特一樣施展魔法呢?我雖然也覺得這個身體有點麻煩,總是生病、不舒服、跑不快、跳不高,但我倒沒有覺得身體是多大的麻煩,不過要是能像章魚一樣有八隻手,確實更有用。而且人為什麼不能長上翅膀,那樣不直接就能飛了嗎?

Taisha:放心吧,你看從第一次談話到現在我什麼時候說話不算數了?上一次說給你墨鏡,那可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吧?魔法也教給你了,只是你自己還沒學會而已,但是我保證那是實實在在的魔法,不管什麼哈利·波特還是鄧布利多要學魔法,那些都是最基礎的部分。其他的內容你慢慢學就是,時候到了你自然會知道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