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魔法王國裡,年輕的魔法師莉娜意外發現了一個隱藏已久的古老預言,預言揭示了一個黑暗勢力的威脅即將降臨。
他被賦予了拯救王國的使命,必須尋找傳說中的守護者,以及一件能夠打敗黑暗力量的神秘魔法物品。
國王告訴莉娜:“能夠打敗黑暗勢力的神秘魔法物品在一個叫做華夏崑崙的地方,我並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裡,還需要你自己去尋找,拜託你了勇士”。
莉娜也不知道去哪裡找,他想這個應該去問商會的會長,畢竟經常南來北往去過很多城市,一定知道華夏崑崙在哪裡?
會長商言說:“我也不知道在哪,不過你可以一直向東,我聽說華夏在我們的東邊”。
就這樣,莉娜踏上了去往華夏的旅途。
在旅途中,他結識了一位來自森林的獨角獸勇士,一個擁有神秘力量的魔法師和一位勇敢高冷的美杜莎女王。
在聽說了莉娜的故事後,他們毅然決然的和莉娜一起踏上了征途。
直到那一天,他們到了一個說不一樣語言的地方,花了好長的時間才理解了村民說的話
不要問我怎麼知道,問就是我猜的
就這樣,他們又這樣走了很多個春夏秋冬,終於到了華夏,一個叫做維也納的地方
然後莉娜就看到,太傻一直在那裡等著他,無論風吹雨打,一直是如此。
太傻告訴吉姆我在這裡等你很久了,你終於來了,我的任務也就要馬上完成了。
然後,莉娜一滿門黑線,我認識你嗎?
你這樣讓我覺得我很傻知道嗎?
莉娜你的原名叫做吉姆,這是你自己選擇的讓自己變強的路,你雖然忘了
你知道嗎?吉姆,是你讓我在這裡等你的,讓我幫你的
吉姆說:“是嗎,怎麼幫”。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告訴你方法你就知道怎麼做了。
吉姆說:“你知道我為什麼來這裡嗎?”
當然,你的國王託付你來這裡尋找魔法物品和守護者。
吉姆心想居然知道我來這裡的目的,說明大機率是真的,看看他怎麼說。
就這樣,太傻和吉姆以及吉姆的朋友們開始了促膝長談。
交流內容如下:
Taisha:我終於找到了你,我最親愛的兄弟姐妹,你能開啟這本書,能耐心讀到這裡,這不是偶然的。這本書,是我們來到這個分離的世界流浪之前,我之前對你的承諾。你曾經叮囑我,無論重複多少遍都沒關係,一定要讓你完全記起你真實的身份和那些你本來就擁有的力量。而我之所以在這本書那樣不厭其煩說了那麼多遍相同的話,也僅僅是因為——我在遵守著我對你的承諾,這是我對你的愛,我永遠的朋友與愛人!
世界的層次
Taisha:Jim,你好,這是我們第五次的談話了,距離上次談話已經一個多月了,你看起來氣色不錯嘛!我給你的魔法墨鏡你用過了嗎,效果如何呀?
Jim:很抱歉呀,我一直努力說服自己用,大多數時候,其實都是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地戴著,看看有沒有什麼魔法效果,可是什麼都沒看出來。有一次,我鼓足了勇氣,戴到辦公室了,大家看著我有一種喝水都要噴出來的感覺,問我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節目要表演,於是我馬上就摘下來了。所以,我基本上一直都沒有體會到你說的“真實的溝通”的魔力。要不你給我換一個別的吧,不是魔法墨鏡這麼顯眼的東西,比如魔法項鍊,我能戴在衣服裡面,這樣就不會有什麼困擾了。
Taisha:你無法實踐“真實溝通”的魔法,和是項鍊還是墨鏡一點關係都沒有,問題只在你的思想裡,當你大腦的病毒還沒清除,還仍舊受到各種別人的眼光的束縛,或者還在內在懷疑是不是真的有魔法這回事的時候,你就什麼魔法都不可能施展。那副墨鏡之所以有魔力,核心就是在於,使用者必須真正解開了對自我的懷疑和外在控制力量的束縛,墨鏡才可能開始發揮“真實溝通”的魔法效果。而這個魔法墨鏡的本質只是不斷地提醒使用者,每個人自己思想中的懷疑、侷限和固有觀念束縛才是“溝通真實”和類似的魔法的核心障礙。其實等你真正掌握“真實溝通”的力量的時候,你有沒有戴著墨鏡是一樣的,你根本不會察覺你是否戴了墨鏡。當然,對於初學者,戴上墨鏡就好像拿起魔棒或者騎上掃帚一樣,象徵著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來施展魔法,這本身只是一個自我說服和自我接受的過程。而等你真正熟練的時候,當然墨鏡也好,項鍊也罷,都不會再有區別了。這就好像人們總是覺得自己是靠吃藥治好病的,其實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思想中,吃藥只是某種自我催眠和自我說服,每個人在吃藥的時候,都是在告訴自己:“因為我吃了藥了,所以病就應該好了。”當你非常有信心自己會好起來的時候,你的病痛也就消失了;但是如果你在吃藥的時候,總是懷疑這個藥到底有沒有作用,是不是有別的藥比這個藥作用更好,不管你吃了多少藥,你內在的懷疑都會阻礙你的康復。現在流行的“順勢療法”其實用的就是這個規律,只要你相信那是對你病有好處的藥,給你吃蠶豆也是一樣有效的,和藥物本身是什麼成分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本質上,任何疾病、魔法、創造之類的原理都是一樣,你的墨鏡、魔棒和藥丸,其實就是一粒自我說服蠶豆。所謂的魔法鍛鍊只是你用墨鏡不斷說服自己:你相信魔法的存在,你也不必受到外在觀念的束縛,於是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慢慢地恢復你的本來能力。如果用的是一串魔法項鍊當然也會有用,但不會像墨鏡那樣立竿見影了,因為你自己經常會在交流中忘記了自己有一串項鍊,就好像你吃了藥卻忘記了吃過藥一樣,於是這些魔法也就基本不會有任何效果,其實你自己一直擁有所有的魔法,但是你自己選擇忘記了這些能力。而你戴上墨鏡的時候,你是肯定沒法忘記的吧?你戴上它的時候,你就在不斷地提醒和說服自己:你真正的身份和真正的能力。任何魔法,本身就是思維創造規律的一部分,只有思維的力量才是創造唯一真實的源頭,其他的魔棒、墨鏡以及任何魔法物品,其實都只是在給你一根小小的柺杖罷了。
Jim:那我看來還得繼續練習了。不過,我還是得謝謝你。自從上次與你的談話後,我感覺真的好像徹底輕鬆自由了一樣,我之前確實用各種方法安慰自己,好像都還沒有和你談一次話那麼有用呢!但是,回想一下,其實你不但沒有怎麼安慰我,你還不停地打擊我,說我的愛的觀念是幼稚的。要是在以前,我肯定都是嗤之以鼻、置之不理的,可是現在我不知道為什麼卻覺得你說的說得很有道理,雖然我還有很多想不清楚的地方,但是,我卻突然感覺心裡的某個鎖好像開啟了。在和你談話之前,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想,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和你談話之後,一下子就什麼都不想了,我自己都覺得很奇怪呢!好像中了什麼消除魔法一樣,是你施展的嗎?
Taisha:我教導的是真實的溝通,所以當然不可能自己和你溝通的時候不使用它呀,只是我沒戴墨鏡而已。等你熟練以後,其實也可以做到,也基本不用再用什麼視覺化的過程,你會像意識到你在呼吸一樣知道你在施展魔法,而完全不用刻意地去進行。不過,你可以從你自己的感覺來理解“真實的溝通”的效果,這種效果和心理學的暗示或者催眠療法的效果是類似的。我和你說什麼一點都不重要,你是不是聽見了、是不是贊同,或者根本沒聽進去、完全反對,這些都無關緊要。我要傳遞的觀念你的心已經收到了,你的心自然會指導你的大腦去進行那些後續的相關的思維。當然,要是你的大腦太頑固,你的心也是沒有辦法的。比如我在你剛和女朋友吵架後兩三天內施展什麼魔法,基本都沒用。那個時候最簡單實用的魔法就是把你一棒子打暈,讓你昏睡一個月醒來再說。不過你要這麼想,其實你在那些沒有意義的誰對誰錯的思維下,就算琢磨一個月也琢磨不出什麼結果,和被打暈了昏睡一個月,也沒有什麼區別。我在上次談話做的只是把你最後一些纏繞不清的思想,快刀斬亂麻地砍斷掉,之後你自己清理就會容易得多。所以你別把什麼魔法想得多麼神奇,那和心理治療其實差不多,我頂多就是給你的那一刀狠一點,免得你再繼續攪和不清、浪費時間。
Jim:沒事,只要能解決問題,多狠的刀都行。不過我現在回過頭來看,真的一下子清楚了很多呢。我現在甚至都有點不明白,當初自己為什麼會對那麼簡單的問題斤斤計較那麼久,多少人用多少方法勸說我都沒有作用。也許確實像你說的,我對愛投入太多,突然感覺可能要失去的時候,就會格外痛苦。要是我過去沒有投入那麼多,其實我就算難受,一兩天也就解決了。
Taisha:那當你現在走出了這一場感情的波折之後,你覺得你失去了什麼?獲得了什麼?你覺得你真的學到了什麼嗎?
Jim:確實就像你說過的,失去的僅僅是幻覺,失去的僅僅是枷鎖,而收穫卻是自由。這對於我有更重要的意義,我以前一直沒有真正理解你說的那些分離、束縛、顛倒的覺知、太傻的生活原則、愛與接受之類的道理,那些文字,就算我讀過了、和你談過了,也一直都是某種膚淺的理解。我雖然覺得很有道理,但是,我還是沒有真正用它來哪怕稍微刺激一下我自己堅固的生活方式。然而,經歷了這一場感情的波折後,我似乎突然間明白了,其實生活本身即是無數場這樣自以為是的戀愛關係,我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那些我們自己覺得重要的事物上,以為它們真的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幸福,於是我也開始被這些事物所束縛,比如感情、工作、職位、成功、富裕、個人價值等等。其實,我自己從來都沒有哪怕一刻地反思過,那些東西是不是真的對我有意義,而我為什麼一定要追逐它們?我也想起幾年前就在《太傻十日談》裡面和你探討過,這就好像留學的過程,人人都認為自己知道一切,他們覺得自己一定要這樣做或者要那樣做才能成功地申請到好學校一樣,而事實上幾乎所有人都在相互模仿,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真的在做什麼或者為什麼這樣做。所有人的想法幾乎都是,既然別人都這麼做,那麼我也這麼做估計也沒什麼問題,只要在做的過程中用一些更聰明、更富有技巧的方法就是了。但是,最後幾乎大部分人的留學申請都陷入到一樣的誤區和麻煩中,就算《太傻十日談》都出版五年了,看起來情況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改變——人的思想真是極端頑固的。而我自己也是一樣,在生活、工作、事業的各個方面,我不斷地犯的那些錯誤和我原來在留學中犯的錯誤幾乎是完全一樣的,我只是在模仿,看起來似乎我總是在思考,總是在做正確的事情,其實從一開始,就徹底地顛倒了。感情這個問題也一樣,應該就是我最好的一個試金石。我以前確實一直都覺得,我對感情的那些要求、那些追逐和行為方式,都是理所當然的,我只要不斷地去避免一些小小的問題和誤區,就肯定可以像申請成功和事業成功那樣的收穫愛情的成功,可是,現在看來這是多麼幼稚的想法呀!現在我和我女朋友一起的時候,我首先想的是:“幹嗎我一定要對她有要求呢?我真的覺得那些要求是有意義的嗎?為什麼我會不喜歡她買很多她喜歡的衣服和鞋子呢?這其實是我自己的問題。我在分離中期待。我在期待從這樣一個關係中獲得什麼了?這些期待是真實的還是一種大腦的遊戲呢?”而我以前是絕對不會這麼想的,我以前想的僅僅是:“我應該這樣,她應該那樣,我們怎麼樣怎麼樣才是對的”等等,你看我算不算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呢?這算已經走上太傻的第一步了嗎?Taisha:你看,Jim,你真的開始轉變了,你開始真正用你的心來指揮你的大腦了,而不再僅僅侷限在大腦的病毒那些好壞對錯的遊戲裡面了。我們在《太傻十日談》中就說過,你能解決留學申請的問題,你就可以用一樣的方法解決生活中所有的問題。你想想在你決定放棄在哈佛繼續學習的時候,你那時候的感覺和現在肯定是一樣的。你沒有放棄任何事情,你放棄的僅僅是一些無關緊要、自我束縛的幻覺,而你收穫的將是一個更加自由的世界。至於你算不算走上太傻的第一步了,關鍵是看,你有沒有覺得你的生活和以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你有沒有感到走上愛的道路後那種內在的和諧自然創造的外在的生活的和諧?你有沒有感到你的生活原有的那些問題、疑難都一下子消失了?走上太傻的第一步的人,這種感覺是無可否認的,他們是不會疑慮自己已經走上愛的道路的,你如果還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走上了太傻道路了,那其實應該還沒走上。Jim:是嗎?我確實也只是覺得我對待感情的一些觀念變了,但是其實生活中很多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你看我雖然解決了留學的問題,也解決了感情的問題,雖然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卻還是有很多的疑問。我雖然知道,一樣的道理,思維創造的規律可以用在任何一個場景、解決每一個問題,但是我還是覺得有很多問題解決不了。我可以看清學歷的幻覺,可以看清感情的幻覺,都可以選擇放下這些追逐,但是,我總不能用“放下一切”來解決生活中所有的問題吧?不過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你能先回答我一個更本質的問題嗎?這個問題從第二次談話開始就一直在困擾我,在我完成上一次談話,你談過愛的道路後,這個問題更顯得尤其的關鍵,我一定不能再錯過這個問題了。這是一個世界存在意義的問題,這對很多人也許根本不重要,對我卻很重要,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我根本是不可能相信這一切是真實的。如果從感情的追逐,到工作、事業、知識、財富的追逐都是自我束縛的囚籠,那麼,這個無處不在的分離追逐的世界是一個幻覺,那這個分離追逐的世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為什麼沒有創造一個分離更少的世界呢?那不是可以更直接地看到你說的真實世界的影子嗎?我說的意思是,為什麼所有人一開始,就在分離幻覺沙漠的中心地帶,而不是一開始就在沙漠的邊緣呢?這樣,大家一開始就可以自由選擇,喜歡去沙漠的去沙漠待著,不喜歡的去外面綠洲度假,這多好呀,可以自由選擇。但是,這個世界卻好像沒給我們這種選擇,這一切究竟是誰創造的呢?就算沒人創造,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呢?我想這是很多人的疑惑吧。我一向覺得,存在就是合理的,就是有意義的。那這個幾乎所有人都在追逐分離的幻覺世界的意義必然也存在,那意義究竟是什麼呢?你可別說什麼“意義是你自己創造的”這樣沒有意義的答案,我要知道的是,本質的意義。就好像佛陀說:“這個世界是受苦”,那為什麼人要受這種苦呢,受這種苦的意義難道就是為了去極樂淨土嗎?為什麼不直接生活在淨土呢?
Taisha: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是的,這個充滿分離追逐的世界的模式有其自己的意義,既然我們說,一切的經歷都是每個人自己的決定,那麼你在這個充滿分離的世界模式的經歷也是你自己的決定的一部分。核心的問題不是這個充滿分離世界的意義在哪裡,而是你為何要做出這樣到這個充滿分離的世界來體驗的決定?你究竟希望在這裡體驗到什麼?但是,你能問出這個關於世界意義和問題,倒是標誌著你是愛的道路的潛力者。幾乎所有未來將走上愛的道路的人,都是在這樣的自我和世界的意義的探索和追尋中慢慢找到愛的道路的。而對於大多數人,這似乎根本不是問題,因為他們和你一樣,進入這個世界的時候都忘記了自己曾經已經作過選擇,你的所有經歷都是自己創造的,到這樣一個沙漠中心的世界,當然更不可能是隨機挑選的。這是每個人生命歷程中比選職業或者選伴侶更重要的選擇,任何一個人怎麼可能不經過慎重地反覆權衡就作出最合適自己的選擇呢?之所以絕大多數人對所謂世界的意義根本不感興趣,只是他們還沒有從那個世界追逐的夢境中擺脫出來,他們還在遺忘的帷幕下深深地沉睡。在大多數人經歷了遺忘之後的視野裡,他們只看到了沙漠,他們從小就在沙漠中長大,當週圍的人都一致地相信這個世界只有沙漠,並沒有沙漠外的世界,也就不會談論另一個世界,甚至觸及那個問題會成為一種禁忌,於是,他們就會真的以為這個世界只有沙漠,也只會認為這個世界就是沙漠的世界。就好像現在大多數人都覺得,地球是宇宙中一個孤零零的擁有智慧的星球,就算還有另外也擁有智慧的星球,也是在無數光年之外的存在,既無法接觸,更無法到達,那麼這樣的可能性對自己也沒有任何意義了。不過既然你已經開始質疑:你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在沙漠邊緣,而在沙漠中心呢?這個問題的本身已經是開始走向愛的道路的前奏了。愛的道路的大門就是理解你已經作出的選擇,不必再去選擇,而是去接受你已經作出的選擇。然而,當你談到選擇的問題的時候,你其實已經意識到,也許真的會有不同層次的世界,不同層次的世界會有不同的社會模式和不同的挑戰。你的這些疑問都是在理解自己的選擇的必然過程。是的,這個規則的宇宙有不同層次的世界模式,你現在只是在那些層次的中的某個世界層次而已,每一個不同層次的世界都同樣在時間幻覺中,它們都有各自或深或淺的幻覺體系,但是不同層次的世界,因為大腦監獄的圍牆不一樣厚,離沙漠邊緣的距離也不一樣,所以看到的風景也會完全不同,不同層次世界模式人們的經歷、體驗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幾乎完全不同。這些不同層次的世界模式既然都是在時間中,因此也都要解決分離的問題,都要認識自己的本質和接受自己的真相,就算你到了佛教所說的那種淨土或基督教所說的天堂,你會發現,其實那裡只是另外一個層次的世界,雖然比起沙漠中心的荒謬和顛倒要和諧很多,也充滿了光和愛,但是那裡也有自己的分離幻覺,也有自己的大腦的病毒,那裡也有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挑戰,只是深淺和層次與你現在的沙漠正中心的感覺完全不同罷了。
Jim:那就是說,真的有天堂,也有淨土,也有一些新時代書籍說的黃金時代之類的地方了。
Taisha:當然是有的,而且在那些層次世界模式之上,還有更高層次的淨土,更高層次的天堂,而且即使是淨土也有很多不同模式的淨土,天堂也有很多不同社會方式的天堂,這就好像一個生物界,雖然有植物、動物、微生物這樣大的分類,每個物種的領域也有各自無窮無盡的分類和下屬的物種模式一樣,世界層次雖然只有幾個,但是每一個層次的世界模式卻可以豐富到數都數不清的程度。即使這個沙漠中心的世界模式,你可以類比為原始細菌的初級狀態,在這個規則宇宙中,也一樣有上千萬的和地球類似,同樣處於相同沙漠中心層級世界體系,他們有的和地球類似,有的也和地球一點都不一樣。當然,關於這個規則宇宙的世界發展的層次和不同層次的目的及意義,我們要到第六次和第七次談話,才會更詳細地涉及,我會在那時給你講不同層次的世界模式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社會結構、不同的理解自己的層次和自己在各自層次需要解決的問題。不過我可以事先預告一下,那是遠遠超出你最狂野的想象的。也不是諸如《哈利·波特》、《星球大戰》或者《指環王》之類的電影、文學能想象出千萬分之一的世界。你想象過如果是樹、鳥,或者是昆蟲,而不是猿作為靈性發展的載體生物,它們應該怎樣生活,應該怎樣構建社會,和會遇到什麼各自的挑戰嗎?你想象過這個世界層次即使畢業後,你的身體會變成什麼樣的一種模樣和那種模樣你應該怎樣生活、交流嗎?你想象過人一跳可以跳幾十米,並且可以輕鬆的學會飛行的技巧嗎?你想象過自己變成一團光的時候,可以用光的模式隨意旅行或者塑造自己的形象,甚至在恆星裡面去生活的景象嗎?等到下一次談話的時候,這些世界都會向你展開。即使是現在屬於沙漠中心的地球,也不是你所想象的孤零零漂流在荒涼的宇宙中,偶爾只會有一兩個不知名的外星飛船經過,順便扔下幾個耶穌佛陀這樣的大師來拯救世界的。現在如果你睜開真實的眼睛,你會看到,現在地球外面可比什麼《哈利·波特》小說裡的魁地奇世界盃要熱鬧多了,擠滿了從各個星球過來的飛船。一些大型的飛船,比紐約、上海或者北京整個城市都要大,上面的人數也是上千萬的計算,人類現代社會偶爾報告的那些UFO,只不過是一些外面吵鬧著排隊觀看世界盃開場的噪音罷了。Jim:真的有那麼多外星人嗎,他們現在到地球來做什麼?就算裡面大多數都是充滿愛的外星人,裡面會有那種專門以掠奪資源為目標的外星人進攻地球嗎?Taisha:你還是地球戲劇的電影看得太多了,那些電影無一不是人類大腦病毒恐懼模式的表現。因為人類自己沒有解決對資源掠奪和對外在力量傷害的恐懼,所以他們看什麼外星人都會覺得,外星人是來地球搶東西的,或者是來做什麼壞事的。記住我們以前反覆說的:你大腦病毒看不見真相,你只是看見你自己罷了。當然,你完全不用擔心什麼外星人會進攻地球之類的事情,如果一個世界發展到某種更高的層次,卻還沒有理解鬥爭的無意義,並解決個體和社會大眾心理上對於所有權的追逐的問題,那麼這個世界早就自我毀滅了,是發展不到能做星際航行的科技程度的。當然,為什麼現在這個時候會有那麼多外星人擠在地球周圍,到底這裡是不是真的要有什麼世界盃、宇宙杯的比賽,那也是第六次談話才能說清的問題,我現在只是先隨便聊聊而已,就好像我們在第一次談話就說的,這本書越到後面會越精彩,有很多在之前不方便談也談不清楚的事情,都可以隨著談話的深入而向你展開一個令人驚歎的世界。不過,Jim,你現在對這些資訊的反應也說明你的大腦病毒的監獄牆壁上還是有幾個管用的破洞的。我要是第一次談話就和你說這些,你肯定會直接笑暈過去,因為那個時候,你還會和我去辯論一番外星人是不是存在之類的話題。但是,現在你看,就算你沒有完全相信《太傻天書》,也沒有開始認真地實踐,至少你的思想比過去開放很多了,不僅僅不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資訊都是瞎扯,還會主動地想這個世界的模式是不是有意義和合理了,開始追問自己為何曾經做出這樣的選擇了——你看,這難道不是巨大的進步嗎?這個宇宙是廣闊無窮的,Jim,你一旦有機會哪怕接觸到一點點這種無窮性,你就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坐井觀天地認為,人類是物種智慧的頂端,其他生物都是低階和為人類服務的,也不再會認為所謂的人類已經掌握了真理、知道了一切。正如地球的生物圈有讓人歎為觀止的生物多樣性一樣,世界的組成模式也有更廣闊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