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章 青城再會

“呵…真是年輕氣盛。”

與屈杉對視一陣後,仲梅夫遂搖頭嘆氣、轉回身,步回小廬去,這一看便知又是拒絕之意了。

“仲將軍且慢!”

屈杉厲聲叫住了對方道,“我等已去過大淄,宣王有言,倘將軍願意出山,便可以直接統領全軍!將軍願出山與否,還請直接了當,給個痛快話吧!”

範遠聽得此言,知是屈兄為請將軍出山而假稱,便不多言。

白桐看到這一幕,則是也焦急不已。

“哦?是嗎?”

仲梅夫聽罷,又轉回身來、神情嚴肅道,“那老夫若不出,楊呈小子將如何?”

“將軍若不出,宣王如何便已不再重要了。”

屈杉同樣神情凝重、故意比八日前的楊郜還誇大其詞的答道,“六國對宣國中原千里沃野虎視眈眈,但凡有此可乘之機,必不可能放過,這已是百年慣例!尤其是如今,將軍隱居不出,曾任左徒兼三閭大夫、頗有能力與名望的申正則大人也被下放去做了個小小縣尹,有心救國而無力。要救宣國最重要的兩人都已不在的話,我看宣國,也就無非是滅亡、而後被六國瓜分吧。”

“呵…”

只見此時的仲梅夫,即便聽到了申正則的名字與經歷,也仍不為所動,只冷嗤了聲而已。

宣國滅亡?

曾經此言由他自己講出,聽起來似乎沒那麼嚴重,可如今由兩個來救宣國的他國人來講出,這番心境卻是莫名其妙的天差地別…

可在場三人,卻仍是無一人能從他表情上,看出有任何的動容出山之意。

“汝等…還是太年輕了。”

思慮片刻後,仲梅夫便長嘆了聲答道,“須知,所謂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百萬人丁的大國一旦開戰,便是牽動自上而下、由內而外,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生產的連動變化及深遠影響。”

“汝等但凡能多讀史,瞭解百年來六國的無數回攻宣,便知歷代王公其實是各有各的算計,而遠不止是‘拓地擴張’這般簡單。”

“更何況,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只要老夫答應出山,這宣國就能必勝,這等言論,汝等自己聽了能信麼?”

“老夫與汝等實言相告,十九年前,讓天下人如此吹噓逢迎的以一退五,也僅只是當時,老夫抓住了每個退敵時機而已。如今,倘時勢註定宣國滅亡,那即便是再來十個老夫一同領軍,給宣國再加一百萬大軍…也救不回宣國!”

“如此,汝等可明白?”

仲梅夫說罷便再轉回了身去,“所以,汝等且去吧,既然不是宣人,便莫要白費心力來宣國多管閒事,也休要再來攪擾老夫。”

屋外三人聽罷,皆是神情凝重。

“對了。”

走到柴門前,仲梅夫再稍轉回了頭、向範屈二人道,“汝等此番來,能擊敗老夫新收的徒弟白桐,也算是有點小本事,有了能讓老夫出來見汝等的資格。倘再有下回前來攪擾,那…便是老夫親自迎候了。”

說罷,仲梅夫便不等二人回應、轉頭進門,嚴實地關了起來。

屋外三人見狀,只面面相覷。

“既如此,我等也只有先去了。”

屈杉向範遠說罷,便看向了白桐去,“白桐姑娘,我等多有叨擾了。兵危近在眼前,我等還需趕往它處。”

白桐見狀,點頭以應。

隨即,便見兩方彼此互相作揖拜別後,範屈二人便收起包袱與兵器,沿原路石階返回、下了山去。

白桐目送二人遠離罷,轉看向了閉上門的小廬去。

此時,屋內。

適才嚴詞驅退二人、甚至放話再有下次便要動手的仲梅夫,此時在兩個少年走後,卻仍一臉凝重,蹲在屋裡的角落處。

注視著那曾經沾滿灰塵,而在白桐來後被她擦拭得乾淨,明顯可見斑駁鏽跡的那套大劍、頭盔與甲冑,仲梅夫心緒是無比複雜。

那張佈滿皺紋的滄桑老臉上,雙瞳間彷彿仍能映照出鋒刃與厚鎧上的寒光。

只如此蹲看著,仲梅夫靜駐了許久許久…

……

而山下,範屈二人出了山口、踩鐙上馬,回望小崖片刻,便皆執韁揚鞭,準備啟程向西了。

“範道長。”

正此時,屈杉看向了範遠道,“那位申大人,當真是仲將軍故交嗎?”

“楊公子說是呀。”

範遠答曰,“他說過兩家以前指腹為婚,你在大淄時也聽他說過了。可我後來細想,申大人又因為後來的五國攻宣戰失去了妻女,這顯然…兩人因那場戰爭,未能成為姻親。而仲將軍,又是當時宣國大將軍,統領全軍…”

“看來…還挺複雜的。”

屈杉應罷又問,“那範道長可見過申大人,清楚他是何等人物嗎?”

“怎可能。”

範遠搖頭答曰,“我在收到羋姑娘信前,都不知此人。之後時日,也從未到過青城,如今也才是第一回要去而已。”

“行,明白了。”

屈杉聽了是神情嚴肅,“那事不宜遲,立即去吧。究竟能否請得動仲將軍,還得先看…我們能否請得動申大人。”

“我們還要來第三回?”

範遠訝異問道。

“來,當然來。”

屈杉目光堅毅、語氣決絕答曰,“救宣國的方法或許還有許多,亦或確如仲將軍所言、宣國已經沒救。但只要還要一絲希望在,我等就不該放棄,我屈杉…也不會放棄,走吧!駕!”

“…好!駕!”

範遠點頭應罷,從其言,二人拉韁揚蹄,一路向西,往青城去也。

……

宣西,宣樂邊界,廣闊而荒涼的幾百裡平原南部。

氣候燥熱,常有蝗旱。

三四日過後,時至七月處暑。

在那座冷清、偏僻,來往行人不多的青城中,此時是難得的等來了一天多雲天氣。

早秋的炎熱被濃密的雲層遮住,終於透出來了陣陣不至於到“炎熱”程度的徐徐暖風。

青城西門城頭上,一眾士兵幾乎皆在曬著太陽小憩。

眾士兵人群中,卻見有個穿著一身黑白配色簡樸衣裝,目光如炬、鼻挺如削、英氣十足的少女,正撐著杆形制怪異、非同尋常的木傘,靠在一張帶靠背的木製折凳上曬太陽。

正是來到青城就任縣師已有近兩個月了的墨家二弟子,上上代鉅子修豫離的徒弟及養女,屈杉之妹,羋筠!

微風從她面龐上吹拂而過,悄然吹動著些縷她束起高馬尾的青絲。

今日的她,已完成了府上幾件小事,見天氣好,便到了城西來,朝著墨家方向,安然愜意的坐著。

不止是今日,兩個月來,在這座小城,她的工作都是無比輕鬆的。

在縣尹申正則大人的支援下,曾經許多她希望以墨家的高新技術在寅城實現,但都被寅侯拒絕了的治民政策、利民工程,如今都在青城得以一一實現了,包括且不止於建設城防、打井修渠、農具改良、武器裝備更新等等…

以羋筠為首的五位墨家弟子,幾乎可謂在這座小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極大收穫了百姓們的愛戴及一番美名。

在聽聞不到此間接連發生的天下大事的時日裡,她在此的生活過得是無比舒心順遂。

直至這一天,那兩個男人,把許多足以改變宣國、進而改變整個天下的重磅訊息,接連帶到了此城來…

“羋小姐!羋小姐!”

過不久,一名披甲執戈計程車兵奔上城頭,打破了羋筠享受風吹日曬的清靜。士兵來到羋筠座前,置戈於地、單膝跪下抱拳道,“城東有兩位外使來訪!”

“城東,外使?”

羋筠應聲收起木傘,轉身疑惑問道,“這…是挺稀奇的,可…這等事,為何來找我?”

“兩位外使點名了要找羋小姐!”

士兵道,“他們一個自稱姓範,是炎國道士。另一個自稱姓屈,和羋小姐一樣是墨家弟子,還說是羋小姐的…”

“喔!”

一聽到這個形容,羋筠當即驚喜的站了起來,“快,帶我去見他們!”

“是!”

……

走下城頭後,羋筠騎上快馬、飛馳穿過街道,以最快速度由城西趕到城東,與幾乎也同時趕來了的幾名師弟們一道、見到了來訪的兩人。

正是他兄長屈杉,以及兩個多月不見的範道長!

闊別重逢,或許本該是歡聲笑語,可正當青城一方的墨家五人笑顏相迎時,範屈二人卻是應過幾句後,看出他們訊息不通、尚未知曉當今時勢的嚴重,便嚴肅的直接說了正事。

半個月前,未國援軍已從雍邑出發。如今的樂國,邘意很可能已完成政變,奪位稱王,將要與未國聯合攻宣了!

青城所處的位置,幾乎就位於三國交界,是最危險的戰火首當其衝之地!

他們二人之所以從東邊來,正是去過大淄,拿到了宣王親手書寫的詔令後,便快馬急趕,特來提拔申縣尹、並使宣西做好防禦抵抗的。

而在相聚大淄前,他二人又一個去過未都,一個去過江都,宣南兩國分別是什麼情況,皆是再熟悉不過。

天下大亂近在眼前,宣國,要做好戰爭準備了。

仍在城門前,才剛下馬、尚未卸下行李包袱時,兩邊七人便不斷交談了許多緊要大事,越說越是嚴肅…

這回更是與範屈在大淄遇見時不同,連沒有半句敘舊了。

範屈二人也是來到此地才知,由於人跡罕至導致的訊息閉塞,此地居然連禽陽會聚、墨家又換鉅子都不知道,更別談郢鄲兵變和路上又聽到的風於邑血案了。在如此危險之地,情報居然有這樣大的落差…

羋筠知道事態嚴重,也不耍任何性子,只沉著冷靜的聽完了兄長與範道長的所有交代。

隨即,便見她直接主動提出了,領二人去引見申縣尹。

……

半個時辰後,時值正午。

縣府前閣,廳堂上,此時已聚齊了八人。

主座的條案後,席地跽坐著位遍身黑綬白袍,頭頂高冠、腰配令劍,五官端正、雙目炯炯有神,留著三撇小鬍子,四十來歲左右的中年男子。

正是前宣國左徒兼三閭大夫,今青城縣尹,仲梅夫將軍的故交,申正則!

申縣尹左手側坐了三人,依次是羋筠、屈杉與範遠,右側四人,便是另外四名墨家弟子,當今此城的縣司馬、縣司寇與縣師。

每人面前的條案上皆已備齊了肉菜,還是清一色的狼油烤狗肝,配著腸子,加一些粗茶薄醨,僅此而已。

時辰一到,眾人便紛紛執箸開宴。

而申縣尹則是第一個,先舉一爵清酒,敬向兩位來客。

“二位,久仰。”

“某尚且印象深刻,羋姑娘就任縣師後,第一件事便是給兩位去信。這段時日來,也常聽她提及兩位。”

“如今,終於是在此城得見了。”

“墨家仗義鋤強扶弱,道家隨順萬物自然。”

不知是否是故交的默契,此時的申縣尹見到範屈二人、居然表露出了與仲將軍相似的反應,“今卻能見道墨攜行,共同來助我申某,救我宣國,實在是申某之幸。申某在此,向二位敬過。”

隨之,對面四人也向師兄及範道長敬酒。

“哪裡哪裡,申大夫言重…”

“申大夫不敢當…”

這邊的範屈二人見狀,則是舉杯對飲,客氣應過。隨後便直接臉色一轉、開始說起了正事來。

“申大夫,事態危急,我等不敢多作停留。”

屈杉飲罷一爵,便嚴肅認真的看向申縣尹道,“其實為助宣國,我與範道長沿途還去過宣南亥山,拜訪了隱居在那的仲梅夫將軍。”

“哦?”

申正則雖在適才同樣蹙了眉,但再度聽到老友的訊息、還是透出了細微好奇的悅色,“仲大哥目前如何?他是否願意出山救國?”

“仲將軍天天練劍,身子依然硬朗得很,沒什麼大礙。”

屈杉神情沉重、面色無奈的答曰,“而他似乎…對宣國朝堂十分失望。我只去了一回,範道長去了兩回,另一回是與宣王子楊郜同去的,但我等都被仲將軍回絕了。”

“如此…並不奇怪。”

申正則聽著是稍放下了些手中酒杯,“當年…在力挽狂瀾後受到那般對待,以他性子能忍下…的確已是對朝堂失望透頂了。”

“不過…他新收了個女弟子,傳授劍術。”

範遠接著說道,“那女子本是個無名流浪人,仲將軍便給他取了個名。按她說法,是仲將軍一位故友女兒的名字,叫‘白桐’。”

“什麼?!”

聽到這個名字,申正則卻是突然一激靈、立即瞪大了兩眼,“你說…白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