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38 88-48境況

8848,是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漣邦軟體將公司的電子商務部的網站取名為8848,就是想打造中國電子商務的高度。

5月18日,8848電子商務網站正式對外發布。

6月份,8848從漣邦軟體獨立出來,成立了帝都珠穆朗瑪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王軍濤,一名帶著橢圓形眼鏡的中年圓臉男子,八字眉,寬額頭,身材消瘦。

笑起來,露出上下兩排雪白的牙齒,給人的感覺很不錯。

林世琛在對方辦公室見到了他。

三言兩語,交代了背景,林世琛便問起了一些情況。

“王總,看新聞說8848聘用了一名新來的CEO,想請問一下,這是否是8848轉型的一個訊號呢?”

王軍濤對於8848充滿了感情,對於這名新來的CEO,還不熟悉。

他說道:“林總,8848的目標始終是致力成為中國的電子商務的領頭羊,這一點毋庸置疑,對於公司組織架構的調整,這是公司在發展中的正常表現,我們最近的業績呈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長,就可以說明公司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

林世琛聽到對方冠冕堂皇的話,不由莞爾。

8848的發展歷程中,可以分兩個階段,王軍濤時代,和后王軍濤時代。

王軍濤一手將8848養大,然後資本方介入,從其手中接過8848,欲將8848帶入到納斯達克。

其中的分界點,就是1999年的10月份這段時間。

8848空降一位CEO,其後的戰略方向就發生改變,跟王軍濤的想法就有很大差異。

後來不久,王軍濤就離開了8848,隨後一幫元老也跟著離開。

在中國網際網路的歷史中,如果8848能夠走對關鍵的一步,那麼以後也就不會那麼快衰落下去。

林世琛每次讀到這一篇歷史,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對方的實際想法和具體發展情況,怎麼樣?

有了面對王軍濤的機會,他當然不會放過機會,問了一些比較關鍵,而且是自己非常感興趣的話題。

林世琛問了一些自己準備好的問題以後,便切入主題,說出了自己來的目的。

“王總,飛訊科技希望能夠與8848建立合作,幫助8848解決線上、線下交流通訊的問題,為8848提供線上客服支撐,一起準備新一輪的網路生存挑戰”

王軍濤仔細地聆聽著林世琛的合作建議,對於其中的一些合作點,他非常感興趣。

不過由於降臨一位新任CEO,兩人有了一些分工。

王軍濤思考了一下,說道:“林總,關於您的提議,我覺得非常不錯。不過由於這段時間8848的重心,在於突破業績上。對於您們這樣的合作方,我們是非常歡迎的,不過要上會討論。時間上,可能沒有那麼快回復您。”

林世琛明白了王軍濤的顧慮,他開玩笑說道:“王總,這兩天,我也會接觸下IDG方面的投資人,說不定以後IDG投資了飛訊科技,我們還是一條戰線上的。至於您的顧慮,我也瞭解,這樣吧,我會去跟貴公司CEO譚志先生聊一聊,這樣應該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吧?”

“哦,原來IDG的人已經接觸過您們了啊。”王軍濤說著,有一點落寞。

“很高興與您交流,認識您,希望我們能夠成為朋友。希望我們後續的合作交流,機會多多。王總。”林世琛笑著說道,對於王軍濤,他還是很佩服的。

“好,也很高興與林總這樣年輕有為的人做朋友,有空一起多多喝茶交流。”

林世琛下來見到了CEO譚志先生,對方的外經貿部的工作經歷,是林世琛非常感興趣的。

譚先生是吉省人,有一頭標誌性的黑髮中夾帶著大量白髮,是一名IT行業的老前輩。

其在外經貿部計算中心處長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2年前的1987年。

林世琛與譚志聊了一個小時,也算交了個朋友。

由於對方從外經貿部出來的時間過久,一些關係也就淡了,不過還是有一些比較好的關係保留了下來。

林世琛權當結個善緣,至於與外經貿部打交道,現在看來還沒有業務方面的涉及。

不過以後幾年,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林世琛說不得也要摻一腳,那時候,可能就是跟外經貿部打交道的機會。

林世琛闡明瞭自己的合作意圖,譚志表示非常歡迎。

“不知道譚總認識IDG的熊曉歌先生嗎?我最近會與IDG聊聊融資的事情。”

林世琛問道。

“哦,曉哥,我還是很熟悉,我們是好朋友,他這人比較厲害,深得IDG董事長麥戈文的賞識,去年麥戈文和他一起,收到了接見。”

譚志一邊回憶,一邊說道。

林世琛自然知道這段歷史,在1998年10月,在熊曉歌的積極推動下,IDG與中國科技部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在合作備忘錄中,IDG承諾,在7年內向中國高新技術企業投資10億美元,支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後來,在2018年12月,更是入選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40人”。

他的投資風格是先看市場,相比於團隊和專案,他更加看中團隊。

林世琛需要在面對對方的時候,提前想好思路和對策。

他趁機向譚志詢問了兩人交往的一些事情,也從側面對其進行評估。

最後,他跟譚志互留了電話號碼,說好下次喝茶交流。

見完譚志,林世琛約出來了8848的市場總監茅一丁先生。

對於這名被稱為“中關村策劃第一人”的營銷高手,林世琛勢在必得。

對方現在在8848正處於職業生涯的尷尬期,林世琛就毫不猶豫地出手。

茅一丁的經歷不可謂不傳奇。

帝都體育大學教育系出身的他,在偶然的機會,在朋友家做客,感受到了海潮澎湃,毅然下海。

後來,他加入了一家電腦公司,做市場部經理,推銷兩筆字型輸入法。結果在推廣的過程中,產品沒賣出去,人卻被對方老闆看上。

後來,1996年,茅一丁輾轉幾個公司,到了錦山。

錦山當時正是低谷期,甚至連雷君也是心灰意冷地出走。